应试教育的大笑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17:40

应试教育的大笑话

2010-06-22 20:28:08

 

在楚天都市报我看到一篇题为《现代文阅读第一题难倒原文作者》(2010.6.21《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罗茜)的现代奇文,文中的故事更是令人惊奇了!

文中讲到包光潜是安徽省杏花中学的一位教师,他的一篇《古人的环保意识》的文章被作为今年武汉中考语文卷第二大题。题目是这样的:“《古人的环保意识》后面有三道选择题,其中第一道题要求选出‘对全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四个选项分别是:A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机构、B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法律、C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理念、D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意识。”

记者罗茜接着写道:“包光潜听完这一题,思索片刻说,‘不知道选哪一个好。’他说,文章对四个选项的内容都有介绍,如果非要选一项概括全文内容,他觉得不好选。”

虽然包老师又委婉的说:“我的原文有1700多字,出现在卷面上的只有1000字左右。”……“可能出题人删节的时候对某一部分有所偏重。带有一些出题意图,我没有理解到而已。”

不管包老师(出于礼貌或对同行的尊重)如何为出题人解脱,愚以为这的确是应试教育的一个大笑话。原文作者居然不知道怎样解答这根据自己文章出的题目,就好像一项法律的制定者,不知道怎样解释和概括这法律的内容。真是咄咄怪事!

当然这并非偶然。愚以为原因有二:

一是出题人没有掌握和理解系统的观念。一篇文章就是一个系统,文章的主题思想渗透在文章的每一个段落,甚至每一句话中。而作为一个系统,文章的主题常常不会很单一,或者说主题也是一个系统,可能内涵很丰富,涉及面较宽。如果硬要用某一个方面来概括整篇文章的内容,就难免犯形而上学以偏概全的错误,叫考生不好下笔。

二是出题人把考母语(中文)和考外语一样对待,经常出一些阅读理解的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甚至是含糊其辞的题目。考外语常出一些阅读理解的题目,目的是检测一下考生对外语的词汇、语法等掌握了没有。掌握了就基本能理解文章的意思。而作为母语(中文)的文章,考生没有语言障碍,谁读了都会明白其大概的意思,只是不是很精确,你硬要考生用一句话、一个方面来准确地概括本来就内涵很丰富的文章内容,就难免出现原文作者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尴尬和难堪。再说,可能你的标准答案本来就不准确,因为对文章的审美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或者说不能把语文像数学和化学一样对待,要求那样高度精准,那样实证主义的机械刻板。

愚以为考语文水平主要考写作和语法就够了。国人总喜欢把简单的搞复杂,把复杂的搞玄乎,常常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的问题上花脑筋,显聪明,常常出一些自己都难搞准确的玄而又玄的阅读理解题,以致现在难倒了原文作者。而老师平时布置的这些大量的阅读理解题就在白白浪费、吞噬学生的青春,增加学生的负担(我记得女儿初中时就请我帮她做过此类题目),又无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纯粹成了无聊的文字游戏。

难怪温家宝总理忧虑中国缺乏大师级人才,看来早就应该从应试教育的出题理念和方法改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