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过"六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52:19
三十年前过“六一”
眼下媒体兴炒作旧事,例如“恢复高考30年”啊,“爱情二十年”啊,“结婚十年”啊等等。又到“六一”了,我也赶一下时髦,聊一聊三十多年前,我们过的“六一儿童节”。
没有哪位家长专门请了假带孩子逛公园,没有零花钱,没有“肯德基”,没有新衣服……,但在一个名叫“张掖”的河西走廊的小城里,一个“六一”,却能让全城沸腾,“万人上街”,能让所有的小学生们向往、期盼、兴奋、快乐,并且津津乐道大半年。
记得早在四月,该忙碌的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六一”,各个小学一定要组织“盛装”游行,于是老师们有的负责鼓号队,有的负责腰鼓队,有的负责舞蹈队。学生们跃跃欲试,争着抢着往里钻,如果说那个时代有竞争,最突出的,恐怕就体现在这儿了。其余最不济的也被编入花环队或是鲜花队。鼓号队,当然要练“技巧”,于是,每天清晨,“乌里乌拉”你就会听到那些骄傲的男孩们模仿着军营的作息号吹奏的“乐曲”。伴着黎明,那些蝴蝶般飞来飞去的女孩儿,叽叽喳喳讨论着鼓点的节奏。尤其是“一号角色”--总指挥,那可是从全校挑选出的“校花”(当然那时不兴这么叫),总是高昂着头,像是骄傲的公主的似的,不苟言笑,引来众多钦羡的目光。腰鼓队当然也不敢示弱,每天课余,总是排练,练技巧,练花样,练队形,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可以将腰鼓带回家,多让人自豪啊!舞蹈队的,一定要活泼、漂亮,那些老师编排的“时新”的舞蹈,经他们一“演绎”,就更加的滑稽起来,于是练着练着就嬉笑打闹起来,招来老师们的呵斥,但仍旧愉快着,欢笑着。被编到花环或鲜花队的,大多是没有特长、在老师的眼里才能平平的人,象丑小鸭一样,不被认识,不被欣赏,然而也是一次难得的露脸的机会,于是也暗自窃喜,享受着自己的欢乐。
终于,六一节在小朋友的千呼万唤中,姗姗走来。于是小城成了欢乐的海洋,一向愁苦的父母,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记得那时的气温显然比现在要低,老师要求穿裙子,我们往往将长裤套在里面,再将裤管絻起来。裙子也并不漂亮,只是颜色要求统一而已。于是大家就都去借,皱皱巴巴,猥猥囊囊,几乎看不出美感。一早就要到老师那儿化妆,女孩儿一般都是红脸蛋,男孩子全是“大刀眉”,因为抹了红嘴唇,所以大家都小心地把嘴张着,不敢吃早点,担心吃掉了口红。画好的都美滋滋地互相取笑,虽然大家都“半斤八两”,但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这些就足以让爱美的女孩子满足了。
从我们就读的“卫红小学”(现在的南关小学)出门,记不得在什么地方,就与别的学校会合起来,游行的队伍就会接成一条长龙,载歌载舞,缓缓前行。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等队伍过来,大多先是忙着找自家的孩子,至于别人表演的什么,表演的怎样,大都不去关注。孩子们在队伍里也是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所以动作常常出错,好在老师也顾不上。遇到自己的家人、亲戚,假装没看到,专心致志的做表演,其实心里七上八下突突地跳,唯恐出错却偏偏出错,羞红了脸,低下头来,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游行结束后,还迟迟不肯“卸妆”—那哪儿还有什么“妆”啊!汗水、泪水、脏手印,早将“革命小将”变成了“大花猫”,带着残妆回到院子里,心里满是骄傲,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曾经“露脸”过。
除了“盛装游行”,“六一”的意义还在于每到这一天,将有许多孩子,戴上期盼已久的红领巾,加入当时的“红小兵”组织。
当时,加入这一组织十分不易。为体现其“先进性”,一年最多也就发展两批吧,人数极少,上上下下很是“谨慎”。这就更增加了其神秘感和孩子们小小的虚荣心。有多少孩子期待着“六一”节的那一天,能戴上“用革命烈士鲜血染成”的“红旗的一角”啊!记得也是一年的“六一”,我终于骄傲地带着红领巾回家了,母亲破例做了全家好久没沾过的“烫面油饼”作为犒赏,那油饼的香气,仿佛今天还能闻得到。
若干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些个有着无数个傻傻的虚荣念头的“红小兵”,已经青春不再,“早生华发”。现如今,门口的小学,仍旧每天有学生“站岗”,检查未带红领巾的学生。而近在咫尺的地摊上,便赫然摆着红领巾,作为商品,天天出售给忘带或丢失领巾的“邋遢鬼”们。有谁统计过,现在的小学生究竟戴过多少个红领巾,又丢过多少回红领巾呢?
若干年过去了,“六一节”依旧年年在过。记得女儿小时,也曾为加入少先队欣喜、激动过,也曾为当上中队长自豪过,也曾为参加合唱队、合唱节兴奋过,每年六一前后也能听到对面小学校里传来的鼓号声,但孩子们红扑扑的苹果似的笑脸上哪儿去了?那发自内心里的无忧的快乐童年哪儿去了?
若干年过去了,如今的“六一”已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节日,家长们也享受着半天的休假,领取单位发给独生子女的“节钱”,小心翼翼地陪护着孩子,逛公园,看电影,玩游戏,吃大餐,孩子的要求就是“最高指示”,家长心甘情愿的为之付出,为之呕心沥血。但在孩子来说,一切都轻而易举,一切都理所应当,而那种对家,对父母,对亲朋,甚至对学校、老师的感恩的心哪去了?
“世味年来薄似纱”,三十多年过去了,每到“六一”,我总回想起在那特殊的年代,在丝绸之路上的小小的边塞古城,那物质生活虽极端贫乏,但却曾经带给我们无限精神愉悦的儿童节。那些快乐、健康、鲜活的我的两小无猜的玩伴们,将深深地印在我记忆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