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我曾影响过毛主席(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07:16
四十年前,我曾影响过毛主席(原创)

               ——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1969年10月15日——四十年前一个极普通,极平常的一天。但对于我来说,这一天却是极不普通,极不平常,令我终身难忘的像“谜”一样的日子。就是这一天,我影响毛主席,并有幸亲历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和伟大领袖毛主席面对面亲密接触的感人故事。

  

    那年,我19岁,是入伍才18个月的“老”警卫战士。“这一天”,我作为工作人员,奉命与近百名“代表”(以下简称“代表”)同行,参加军里的“第三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正面         负面

 

    早晨6时左右,我们到达安阳火车站。

   “有‘专列’通过,所有列车都临时调整了到站时间。”

    车站的“军代表”(“文革”时期军队派驻车站从事军事管制的负责人)对为“代表”送行的首长说。

   “军代表”一面安排“代表”到车站北边的职工“小礼堂”休息;一面请出部分“代表”到西边站台负责临时警戒任务。

    我和马贵宝等四名战友从“小礼堂”出来,天还没有大亮。我们顺着第一站台一直往南,走到车站“候车室”附近时才停下脚步。站台上除了我们五人之外,只见灯光,不见人影(连车站站务人员都不得进站,更不用说旅客和其他人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时,站台上的广播喇叭响了。“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时间……。”(天已大亮,如果没记错,应该是早晨6点30分),“报告大家一个特大喜讯:10月14日,晚上8点30分,我们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敬爱的林副主席、周总理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海军和总后团以上干部代表……。”和着播音员激动人心的音调,我们也沉浸在幸福之中……。回想起近一月内,我曾两次梦见毛主席的幸福情景,心里默默地期盼:“能真的见到毛主席该有多好啊!”

      7点10分左右(《早间新闻》节目已结束),伴随着一阵电喇叭的呼啸声,一列非常吸引眼球的火车开过来,停在第二股道上。还不等我们完全看清楚,便向前开走了。不一会,又从第一股道倒了回来,停靠在第一站台旁。那个年代,铁路上奔跑的都是靠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这“专列”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的由内燃机车头牵引的火车:约8-9节“果绿色”的崭新车厢,被同样颜色的两个内燃机车头牵引着。车窗上配着深玫瑰色的金丝绒窗帘,显得既新颖又大气。真是美极了

      列车停稳后,几乎所有车门都打开了,有的车窗也打开了。一群又一群乘员从各自的车厢走到站台上。

    有的穿着“中山装”,有的穿着“军干服”。看来这些穿着灰色或蓝色制服的中青年干部模样的人下车来只是为了活动活动身体。

    几分钟后,这“专列”便离开了站台,继续向南奔驰而去······。

    那时,我们都不懂“专列”的含意。看到眼前的情景,我充满着疑惑,有一种一定要探个究竟的冲动。

   这时的安阳车站,显得非常的宁静,就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好像正在等待着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到来。不知为什么,我睁大着眼睛翘首望着北来的铁轨,也好像在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7点28分左右,又听到一阵电喇叭的呼啸声,又一列内燃机车牵引的火车从北面飞驰而来。减速、减速、再减速,慢慢地稳稳地停靠在第一站台旁。

  眼前的“专列”与前面的“专列”,几乎是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车门和车窗都没有打开,窗帘也拉得严严实实的。安静得带有一种神秘的气氛。这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

 我从车头一节一节车厢往后看……突然,发现倒数第二节车厢,顺数第三个窗口的窗帘拉开着,有人在朝窗外看。我加快脚步走过去,眼前闪现出一个非常熟悉的面容,心中一阵惊喜:“毛主席!”主席坐在窗户的北侧,正看着我走来的方向。     

         

我对正玻璃窗“看清楚了,看清楚了!是毛主席,是毛主席!”。我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立即抬起右臂向毛主席敬礼,主席微笑着向我招手……。这难道是第三次梦见毛主席吗?我真不敢相信这“梦想成真”的事实,便用力咬了咬嘴唇,努力寻找着那种非梦的感觉。

 不知什么时候,马贵宝等4名战友也走了过来,靠我的左侧“一”字排开。我们几乎同时举手向主席敬礼,我把对主席全部的爱都集中到右臂上,第二个军礼足足敬了三十秒钟之久。

     

 

主席站起身来,笑着向我们挥手……。

这幸福来的太突然了!仰望着主席,不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激动万分的喜悦心情。我们不约而同地掏出随身携带的“红宝书”(包有红塑料封面的《毛主席语录》)不停地向着主席挥动……。

主席也不停地向我们挥手。高兴得上嘴唇抿着下嘴唇望着我们笑,笑得那么慈祥,那么开心,那么灿烂……。

望着主席深情的眼神,我们的眼睛也湿润了……。

主席转过身去,离开隔着玻璃的窗户朝里走了几步……。

“这突如其来的幸福就这样结束了?”望着主席的背影,我们真是依依不舍。

“能这么近距离地看到毛主席,真是‘三生有幸’了,虽然还不满足,但还能有什么期盼呢?”沉浸在幸福中的我们,此时只有激动的心。

 

 这时,一名中年女工作人员正忙着为主席梳理头发。与此同时,又听到了左侧车厢门的声响。

   主席要下车?”一个不敢奢望的念头在脑海里突然一闪。

     我第一反应是:去迎接主席!

     我立即走到离车门不远的地方站好,马贵宝等四名战友又向我的右侧靠过来,还是站成了一排。

    车门打开了,一名年轻的警卫战士先下车站好,接着那名女工作人员搀着主席的右臂同主席一起下车,紧贴着主席身后下车的是一位着便服的“瘦高个”(这是我们警卫战士的楷模。为了叙述的方便,只是表明特征,没有不敬的意思)中年男子,一行共四人。

    主席上穿绒布内衣,外套着一件显得有些旧的淡黄色绸布睡衣,下穿一条有直条纹的绒布裤子,脚穿咖啡色尼龙袜子和一双叉口布鞋,稳步向我们走来。                  

                               

   

     主席看透了我们的心事,理解我们的心情,下车看望我们来了!这是对我们解放军战士最大的信任,最大的关心,最大的爱护。万分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第三次向主席行军礼,并小声喊

    “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把伸过来和我第一个握手的同时,和蔼风趣地说:

  不要客气嘛!”

    我紧紧握住主席那温暖又柔软的大手,一股暖流涌上全身。

    我真想大声的喊:“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望着这位身材魁梧的76岁的老人,怎么也看不出主席已过古稀之年。不见皱纹,不显胡须,只是下巴上的那颗痣特别的显眼。看来,广播和报刊上对毛主席“满面红光,精神焕发,神采奕奕,身体非常非常健康”的描述一点都没有夸张。

    主席和马贵宝等四名战士一一握手后,又笑着回过头来看着我,用右手食指比划过来,以既是赞美又是羡慕的口吻说:                

   你们都是这么年轻啊!” 

      在这么慈祥、和蔼的伟大领袖和统帅面前,我们没有紧张,只有激动;没有害怕,只有高兴。在我们眼里毛主席就是无比关爱着我们这些晚辈的可亲可敬的一位“老人家”。

     就在毛主席“他老人家”转过身去的一刹那,我看见了他睡衣背部的一个等肩宽的长方型的大补钉(新布补在旧衣服上特别显眼)。

    这不是因为中国的领导人为自己买不起一件新睡衣,而是主席以身作则,践行着艰苦朴素的“延安作风”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豫北的十月中旬,气温偏低,我罩衣内穿着军绒衣还觉得有几分凉意。“主席呀,您老人家穿着睡衣冷不冷?”我正在担心,主席身边的那位警卫战士从“专列”上取来银灰色的呢子大衣和帽子,很快为“他老人家”穿戴好。

    

     毛主席来到安阳火车站的消息不径而走。在“小礼堂”休息的“代表”来了,分散在站台附近的“代表”来了,为“代表”送行的部队首长一行也来了。部队首长向毛主席敬礼。主席伸手过来,问:

    你们是什么部队?”

   “我们是8300部队。”

    那位首长握住主席的手回答。

   嗯?”

    主席没有听明白。(因回答的是部队的代号)

   “我们是一军一师的。”

    一位干事赶紧补充。   

   你们不是负责‘南北两线’吗?”(笔者注:可能是指京广铁路线)

    主席又问。

   “我们部队到山西晋南去执行主席签发的‘七.二三’《布告》去了。”

     那位首长答。

  那是一部分嘛!”

    主席非常肯定地说。

    当时,我们部队确实是有一部分在晋南执行“三支两军”任务,还有一部分在驻地执行战备留守任务。

    毛主席呀,毛主席!世界上有多少问题需要您老人家思考!“共和国”有多少大事需要您老人家操劳!全军有多少部队需要您老人家亲自指挥!您竟对我们这支部队是这么的熟悉,对部队执行的任务是这么的清楚。您老人家的记忆力是何等惊人!对我们这支部队是何等的关心啊!在您的脑海里,也许把眼前的这支部队和“延安时期”的358旅联系起来了…….

    主席指着周围的战士们问:

   这些同志们是到哪里去的?”

   “到军里参加‘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去的。”

    那位首长回答。

   “你们军部不是在开封嘛!”

    主席不假思索地说。

   “是的。”

    那位首长又回答。

    眼看站台上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时,“专列”上的警卫人员才下来维持秩序。指战员们自觉地站成一个半圆围着主席。

    主席向北侧的战士们走过去,一边走一边挥手说:

   “同志们好!”

    突然,有人高喊:“毛主席万岁!”

    全场的干部战士又接连喊了几声:

   “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主席连声说:

  谢谢同志们!同志们好!”

    我的职业敏感告诉我,为了主席的安全,此时不能高声呼喊。我心里暗暗着急。好在有一直站在主席身后的“瘦高个”打手势制止,才让现场的欢呼声停了下来······。

     7点38分左右,“专列”就要开走了。

    主席向北边车厢门走去·····。     

    主席上了车,又转过身来,面向我们挥动着右手,大声说:

  谢谢同志们!再见!”

        

         

     车轮徐徐开启,我深情地望着南去的“专列”,悬着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由于我的幸运,不仅让我第一个见到“他老人家”,第一个向“他老人家”敬礼,还让我第一个和“他老人家”握手,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第一次面对面地感受“他老人家”的深切关怀。谁能想到这“五个第一”,仅仅发生在毛主席的“专列”临时停靠安阳车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

    这从天而降的特大喜事,令我无比幸福,无比荣光。同时,又令我无比的愧疚和担心:“要不是因为我见到毛主席,主席就不会走下‘专列’,‘他老人家’的行踪就不会被泄漏。”谁都知道,毛主席的活动是党和国家的最高机密,毛主席的安全是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是我影响了毛主席,让主席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我真的很担心我的行为会影响到“他老人家”的安全。此时,我心底只有一个愿望:“祝毛主席一路平安,永远平安!

 

    四十年来,随着信息的公开、阅历的积累,我心中的“谜”不仅没有解开,而且还越“迷”越深。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毛主席不顾及身体受凉(穿着睡衣),不考虑个人的安危,不担心暴露行踪,执意走下“专列”来看望我们这些年轻的战士。这难道不是个“谜”吗?

    您不相信?就请和我一起回顾四十年前的10月里国际国内发生的几件大事吧:

    ——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苏两国政府商定:于同年10月20日在北京举行“首轮中苏边境问题谈判”。当时的苏联在我边境陈兵百万。谈判一旦破裂,有引发大规模战争的危险。

因此,中共中央作出了应对“最坏情况”的决定。

    ——18日,林彪未经请示毛主席,擅自签发“第一个号令”,命令“全军立刻进入紧急临战状态”。这就是被后来所称的“夺权预演”。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紧急疏散的通知,在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大批党政军等领导干部(包括“未解放的”)先后“战备疏散”到外地。如:刘少奇到河南开封,邓小平到江西某地等等。

    ——15日,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指挥机关向内地“转移”(笔者注:是我个人根据亲眼所见的两列“专列”的情况判断的,没见官方这样表述)。晚上,主席住在武昌东湖宾馆。

    ——14日晚“毛、林、周”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海军和总后团以上干部代表”的活动,传播的是毛主席还在北京的信息。这是对党中央首脑机关向南“转移”的掩护。

    在如此危急、复杂、多变、严峻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下,照常理,毛主席的活动应该更为保密,安保工作也应该更为严格。然而,“他老人家”却不顾一切地从“专列”上走下来。这不是一个“迷”,又是什么呢?

    今年的10月1日,正值伟大祖国的六十华诞。(10月15日又是我和战友们见到毛主席四十周年的幸福日子)。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这把珍藏了四十年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此作为对“共和国”最伟大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永恒纪念和给祖国母亲的生日礼物。同时,我愿把这幸福的喜悦与“他老人家”的“粉丝”、“钢丝”们共同分享,也愿把这心中的“谜”和感兴趣的朋友们一同破解。  

                                    

                                          

                                            理 

                                        2009.9.28 全文完稿 

                                        2010.10.31重新修订

相关文章两篇:

《四十年前,我曾影响过毛主席》相关连接

    是谁圆了我和主席的“梦中之缘”(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