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50:37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19节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谢
  我怎能够把你来比拟作夏天?
  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给机缘或无偿的天道所摧残,
  没有芳颜不终于凋残或销毁。
  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会凋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在,并且赐给你生命。
  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伟大的戏剧大师、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出生于离伦敦不远的斯特拉福镇一个富裕市民家庭,父亲除务农外经营手套生意,担任过当地的议员和镇长。莎士比亚自幼即对戏剧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在学习时很注意古罗马的诗歌和戏剧。后来家庭破产,他辍学谋生。1585年前后,他去了伦敦,先在剧院里打杂和在剧院外看管马匹,后来从事剧本创作受到注意,成为剧院编剧,还获得了一部分剧院的股份。逐渐地,他接触到文艺复兴的先进文化、思想,写出了很多伟大的作品。他的创作使他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和世袭绅士的身份。1608年左右,他回到家乡定居,1616年4月逝世。诗人的一生作品甚多,共有37部戏剧,1卷十四行诗集,两首叙事长诗。这其中包括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又名《都是男人惹的祸》)、《哈姆雷特》、《李尔王》等。
  名作赏析
  莎士比亚所处的英国伊丽莎白时代是爱情诗的盛世,写十四行诗更是一种时髦。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其十四行诗集更是流传至今,魅力不减。他的十四行诗一扫当时诗坛的矫揉造作、绮艳轻糜、空虚无力的风气。据说,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献给两个人的:前126首献给一个贵族青年,后面的献给一个黑肤女郎。这首诗是十四行诗集中的第18首,属前者。也有人说,他的十四行诗是专业的文学创作。当然,这些无关宏旨,诗歌本身是伟大的。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总体上表现了一个思想:爱征服一切。他的诗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赞颂人的尊严、个人的理性作用。诗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用可感可见的物质世界,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人文主义的命题。
  诗的开头将“你”和夏天相比较。自然界的夏天正处在绿的世界中,万物繁茂地生长着,繁阴遮地,是自然界的生命最昌盛的时刻。那醉人的绿与鲜艳的花一道,将夏天打扮得五彩缤纷,艳丽动人。但是,“你”却比夏天可爱多了,比夏天还要温婉。五月的狂风会作践那可爱的景色,夏天的期限太短,阳光酷烈地照射在繁阴斑驳的大地上,那熠熠生辉的美丽不免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凋残。这自然界最美丽的季节和“你”相比也要逊色不少。
  而“你”能克服这些自然界的不足。“你”在最灿烂的季节不会凋谢,甚至“你”美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有所损失。“你”是人世的永恒,“你”会让死神的黑影在遥远的地方呆着,任由死神的夸口也不会死去。“你”是什么?你与人类同在,你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朽。那人类精神的精华——诗是你的形体吗?或者,你就是诗的精神,就是人类的灵魂。
  诗歌在形式上一改传统的意大利十四行诗体四四三三体,而是采用了四四四二体:在前面充分地发挥表达的层次,在充分的铺垫之后,用两句诗结束全诗,点明主题。全诗用新颖巧妙的比喻、华美而恰当的修饰使人物形象鲜明,生气鲜活。诗人用形象的表达使严谨的逻辑推理变得生动有趣,曲折跌宕,最终巧妙地得出了人文主义的结论。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20节一朵红红的玫瑰
  啊!我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
  它在六月里初开;
  啊,我爱人像一支乐曲,
  美妙地演奏起来。
  你是那么美,漂亮的姑娘,
  我爱你那么深切;
  我要爱你下去,亲爱的,
  一直到四海枯竭。
  一直到四海枯竭,亲爱的,
  到太阳把岩石烧裂!
  我要爱你下去,亲爱的,
  只要是生命不绝。
  再见吧——我惟一的爱人,
  我和你小别片刻;
  我要回来的,亲爱的,
  即使万里相隔!
  作者简介
  彭斯(1759—1796),苏格兰伟大的民族诗人。生于苏格兰的农民家庭。十一二岁时便和父亲一样干重活,维持家庭生活。母亲是个民歌手,这使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熟悉苏格兰民歌的旋律,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786年,因为和少女琪恩私下恋爱,触犯了教会和女方家庭。教会要制裁他,女方家庭则声称要将他投进监狱,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贫穷。诗人本准备前往牙买加,但已没有钱买船票。诗人迫不得已,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将自己的诗集《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寄给了出版社。没想到这部诗集使诗人一跃成名,很快成了当时文化界的红人。诗人向往法国大革命,曾自费购买小炮运往法国。1792年,诗人因为发表革命言行被上级传讯,1795年,诗人加入反抗英法联军的农民志愿军。1789年,诗人获得一份税务官的职位,每天都要骑马巡行二百多里,同时还要务农。这些使得诗人劳累过度,心脏受损。37岁那年,年轻的诗人离开了人世。
  名作赏析
  这首诗出自诗人的《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是诗集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诗。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炽热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
  诗的开头用了一个鲜活的比喻——红红的玫瑰,一下子就将恋人的美丽写得活灵活现,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情。在诗人的心中,恋人不仅有醉人的外表,而且有着柔美灵动的心灵,像一段乐曲,婉转动人地倾诉着美丽的心灵。
  诗人对恋人的爱是那样的真切、深情和热烈。那是种怎样的爱呀!——要一直爱到海枯石烂。这样的爱情专注使人想到中国的古老民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人的哀婉和柔情又可用《诗经》里的一句来说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何等的坚决和悠长!
  爱的火焰在诗人的心中强烈地燃烧着,诗人渴望有着美好的结果。但是,此时的诗人已经是囊中羞涩,诗人知道这时的自己并不能给恋人带来幸福,他已经预感到自己要离去。但诗人坚信:这样的离别只是暂别,自己一定会回来的。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它开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济慈、拜伦等人有很大的影响。诗人用流畅悦耳的音调、质朴无华的词语和热烈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千百万恋人的心,也使得这首诗在问世之后成为人们传唱不衰的经典。诗歌吸收了民歌的特点,采用口语使诗歌朗朗上口,极大地显示了民歌的特色和魅力,读来让人感到诗中似乎有一种原始的冲动,一种原始的生命之流在流淌。另外,诗中使用了重复的句子,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度。在这首仅仅有16句的诗中,涉及“爱”的词语竟有十几处之多,然而并不使人感到重复和累赘,反而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恋人爱情的强烈和情感的浓郁程度。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21节咏水仙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飘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欢欣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作者简介
  华兹华斯(1770—1850),19世纪英国著名的“湖畔”诗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出生在英格兰西北部的湖区。179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参与法国大革命活动,但革命后的混乱景象使诗人的心灵大为受伤。1799年,诗人和骚赛、柯勒律治等人回到家乡,时常吟诗,求乐于山水之间。1798年诗人和柯勒律治共同出版了《抒情歌谣集》,一举成名。1813年,诗人成为政府官员,诗情逐渐枯竭。诗人晚年被授予“桂冠诗人”的称号。诗人一生创作甚富,作品除上面提的外,还有《丁登寺》、《孤独的收割人》、《致杜鹃》等。
  名作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从法国回来不久。诗人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去了法国,参加一些革命活动。但法国革命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混乱。诗人的失望和所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后在他的妹妹和朋友的帮助下,情绪才得以艰难地恢复。这首诗就写于诗人的心情平静之后不久。
  在诗的开头,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朵孤独的流云,孤单地在高高的天空飘荡。孤傲的诗人发现了一大片金色的水仙,它们欢快地遍地开放。在诗人的心中,水仙已经不是一种植物了,而是一种象征,代表了一种灵魂,代表了一种精神。
  水仙很多,如天上的星星,都在闪烁。水仙似乎是动的,沿着弯曲的海岸线向前方伸展。诗人为有这样的旅伴而欢欣鼓舞,欢呼跳跃。在诗人的心中,水仙代表了自然的精华,是自然心灵的美妙表现。但是,欢快的水仙并不能随时伴在诗人的身边,诗人离开了水仙,心中不时冒出忧郁孤寂的情绪。这时诗人写出了一种对社会、世界的感受:那高傲、纯洁的灵魂在现实的世界只能郁郁寡欢。当然,诗人脑海的深处会不时浮现水仙那美妙的景象,这时的诗人又情绪振奋,欢欣鼓舞。
  诗歌的基调是浪漫的,同时带着浓烈的象征主义色彩。可以说,诗人的一生只在自然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而那平静、欢欣的水仙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在诗中,诗人的心灵和水仙的景象融合了。这首诗虽然是在咏水仙,但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心灵的抒发和感情的外化。
  诗人有强烈的表达自我的意识,那在山谷上的高傲形象,那水仙的欢欣,那郁郁的独眠或是诗人自己的描述,或是诗人内心的向往。诗人的心灵又是外向的,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意识的象征。那自然就进入了诗人的心灵,在诗人的心中化为了象征的意象。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22节夜莺颂(1)
  我的心在痛,困顿和麻木
  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毒鸩,
  又像是刚刚把鸦片吞服,
  于是向着列溪忘川下沉:
  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运,
  而是你的快乐使我太欢欣——
  因为在林间嘹亮的天地里,
  你呵,轻翅的仙灵,
  你躲进山毛榉的葱绿和阴影,
  放开歌喉,歌唱着夏季。
  哎,要是有一口酒!那冷藏
  在地下多年的清醇饮料,
  一尝就令人想起绿色之邦,
  想起花神,恋歌,阳光和舞蹈!
  要是有一杯南国的温暖,
  充满了鲜红的灵感之泉,
  杯沿明灭着珍珠的泡沫,
  给嘴唇染上紫斑;
  哦,我要一饮而离开尘寰,
  和你同去幽暗的林中隐没:
  远远地、远远隐没,让我忘掉
  你在树叶间从不知道的一切,
  忘记这疲劳、热病和焦躁,
  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
  在这里,青春苍白、消瘦、死亡,
  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摆;
  在这里,稍一思索就充满了
  忧伤和灰色的绝望,
  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
  新生的爱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
  去吧!去吧!我要朝你飞去,
  不用和酒神坐文豹的车驾,
  我要展开诗歌底无形羽翼,
  尽管这头脑已经困顿、疲乏;
  去了!呵,我已经和你同往!
  夜这般温柔,月后正登上宝座,
  周围是侍卫她的一群星星;
  但这儿却不甚明亮,
  除了有一线天光,被微风带过,
  葱绿的幽暗,和苔藓的曲径。
  我看不出是哪种花草在脚旁,
  什么清香的花挂在树枝上;
  在温馨的幽暗里,我只能猜想
  这个时令该把哪种芬芳
  赋予这果树,林莽,和草丛,
  这白枳花,和田野的玫瑰,
  这绿叶堆中易谢的紫罗兰,
  还有五月中旬的娇宠,
  这缀满了露酒的麝香蔷薇,
  它成了夏夜蚊蚋的嗡萦的港湾。
  我在黑暗里倾听:呵,多少次
  我几乎爱上了静谧的死亡,
  我在诗思里用尽了好的言辞,
  求他把我的一息散入空茫;
  而现在,哦,死更是多么富丽:
  在午夜里溘然魂离人间,
  当你正倾泻着你的心怀,
  发出这般的狂喜!
  你仍将歌唱,但我却不再听见——
  你的葬歌只能唱给泥草一块。
  永生的鸟呵,你不会死去!
  饥饿的世代无法将你蹂躏;
  今夜,我偶然听到的歌曲
  曾使古代的帝王和村夫喜悦;
  或许这同样的歌也曾激荡
  露丝忧郁的心,使她不禁落泪,
  站在异邦的谷田里想着家;
  就是这声音常常
  在失掉了的仙域里引动窗扉:
  一个美女望着大海险恶的浪花。
  呵,失掉了!这句话好比一声钟
  使我猛醒到我站脚的地方!
  别了!幻想,这骗人的妖童,
  不能老耍弄它盛传的伎俩。
  别了!别了!你怨诉的歌声
  流过草坪,越过幽静的溪水,
  溜上山坡;而此时,它正深深
  埋在附近的溪谷中:
  噫,这是个幻觉,还是梦寐?
  那歌声去了:——我是睡?是醒?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23节夜莺颂(2)
  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生于伦敦一个马夫家庭。由于家境贫困,诗人不满16岁就离校学医,当学徒。1816年,他弃医从文,开始诗歌创作。1817年诗人出版第一本诗集。1818年,他根据古希腊美丽神话写成的《安狄米恩》问世。此后诗人进入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等著名长诗,还有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赋》等诗歌。也是在1818年,诗人爱上了范妮·布恩小姐,同时诗人的身体状况也开始恶化。在痛苦、贫困和甜蜜交织的状况下,诗人写下了大量的著名诗篇。1821年,诗人前往意大利休养,不久病情加重,年仅25岁就离开了人世。
  名作赏析
  1818年,济慈23岁。那年,诗人患上了肺痨,同时诗人还处于和范妮·布恩小姐的热恋中。正如诗人自己说的,他常常想的两件事就是爱情的甜蜜和自己死去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情绪激昂,心中充满着悲愤和对生命的渴望。在一个深沉的夜晚,在浓密的树枝下,在鸟儿嘹亮的歌声中,诗人一口气写下了这首8节80多行的《夜莺颂》。
  相传,夜莺会死在月圆的晚上。在凄美而朦胧的月光中,夜莺会飞上最高的玫瑰枝,将玫瑰刺深深地刺进自己的胸膛,然后发出高亢的声音,大声歌唱,直到心中的血流尽,将花枝上的玫瑰染红。诗的题目虽然是“夜莺颂”,但是,诗中基本上没有直接描写夜莺的词,诗人主要是想借助夜莺这个美丽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诗人的心是困顿和麻木的,又在那样的浊世。这时候诗人听到了夜莺的嘹亮歌唱,如同令人振奋的神灵的呼声。诗人的心被这样的歌声感染着,诗人的心同样也为现实的污浊沉重打击着。诗人向往那森林繁茂,树阴斑驳、夜莺欢唱的世界。他渴望饮下美妙的醇香美酒,愿意在这样的世界里隐没,愿意舍弃自己困顿、疲乏和痛苦的身体,诗人更愿意离开这污浊的社会。这是一个麻木的现实,人们没有思想,因为任何的思索都会带来灰色的记忆和忧伤的眼神。诗人听着夜莺曼妙的歌声,不再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存在,早已魂离人间。
  夜色温柔地向四方扩散,月亮悄悄地爬上枝头,但林中仍然幽暗昏沉;微风轻吹,带领着诗人通过暗绿色的长廊和幽微的曲径。曲径通幽,诗人仿佛来到了更加美妙的世界,花朵错落有致地开放着,装点着香气弥漫的五月。诗人并不知道这些花的名称,但诗人靠着心灵的启发,靠着夜莺的指引,感受着深沉而宁静的世界。诗人沉醉在这样的世界里,渴望着生命的终结,盼着夜莺带着自己在这样的世界里常驻。
  这样的歌声将永生,这样的歌声已经在过去,在富丽堂皇的宫殿,在农民的茅屋上唱了很多年。这样的歌声仍将唱下去,流过草坪和田野,在污浊的人世唤醒沉睡的人们。诗人深深陶醉在这如梦如幻的境界中,全然不知道自己是在睡着还是在醒着。
  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用美丽的比喻和一泻千里的流利语言表达了诗人心中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对自由世界的深深向往。从这首诗中,我们能很好体会到后人的评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济慈那里达到了完美。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24节去国行(1)
  一
  别了,别了!故国的海岸
  消失在海水尽头;
  汹涛狂啸,晚风悲叹,
  海鸥也惊叫不休。
  海上的红日径自西斜,
  我的船扬帆直追;
  向太阳、向你暂时告别,
  我的故乡呵,再会!
  二
  不几时,太阳又会出来,
  又开始新的一天;
  我又会招呼蓝天、碧海,
  却难觅我的家园。
  华美的第宅已荒无人影,
  炉灶里火灭烟消;
  墙垣上野草密密丛生,
  爱犬在门边哀叫。
  三
  “过来,过来,我的小书童!
  你怎么伤心痛哭?
  你是怕大海浪涛汹涌,
  还是怕狂风震怒?
  别哭了,快把眼泪擦干;
  这条船又快又牢靠:
  咱们家最快的猎鹰也难
  飞得像这般轻巧。”
  四
  “风只管吼叫,浪只管打来,
  我不怕惊风险浪;
  可是,公子呵,您不必奇怪
  我为何这样悲伤;
  只因我这次拜别了老父,
  又和我慈母分离,
  离开了他们,我无亲无故,
  只有您——还有上帝。
  五
  “父亲祝福我平安吉利,
  没怎么怨天尤人;
  母亲少不了唉声叹气,
  巴望到我回转家门。”
  “得了,得了,我的小伙子!
  难怪你哭个没完;
  若像你那样天真幼稚,
  我也会热泪不干。
  六
  “过来,过来,我的好伴当!
  你怎么苍白失色?
  你是怕法国敌寇凶狂,
  还是怕暴风凶恶?”
  “公子,您当我贪生怕死?
  我不是那种脓包;
  是因为挂念家中的妻子,
  才这样苍白枯槁。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25节去国行(2)
  七
  “就在那湖边,离府上不远,
  住着我妻儿一家;
  孩子要他爹,声声哭喊,
  叫我妻怎生回话?”
  “得了,得了,我的好伙伴!
  谁不知你的悲伤;
  我的心性却轻浮冷淡,
  一笑就去国离乡。”
  八
  谁会相信妻子或情妇
  虚情假意的伤感?
  两眼方才还滂沱如注,
  又嫣然笑对新欢。
  我不为眼前的危难而忧伤,
  也不为旧情悲悼;
  伤心的倒是:世上没一样
  值得我珠泪轻抛。
  九
  如今我一身孤孤单单,
  在茫茫大海飘流;
  没有任何人把我牵念,
  我何必为别人担忧?
  我走后哀吠不休的爱犬
  会跟上新的主子;
  过不了多久,我若敢近前,
  会把我咬个半死。
  十
  船儿呵,全靠你,疾驶如飞,
  横跨那滔滔海浪;
  任凭你送我到天南地北,
  只莫回我的故乡。
  我向你欢呼,苍茫的碧海!
  当陆地来到眼前,
  我就欢呼那石窟、荒埃!
  我的故乡呵,再见!
  作者简介
  拜伦(1788—1824),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出身于贵族家庭。1805年入剑桥大学,接触到早期的浪漫主义诗歌。1809年开始在欧洲各地游历,期间写下著名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前两章(后两章在瑞士完成)。1812年,他出席上议院,慷慨陈辞,抨击英国政府枪杀破坏机器的工人,指责政治黑暗,遭到英国政府的嫉恨。1816年,政府利用诗人离婚之机对他大加诽谤,诗人不得不离开祖国,取道瑞士前往意大利,在瑞士和雪莱相识,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期间,诗人写下了《普罗米修斯》、《锡庸的囚徒》。在意大利期间,诗人参加烧炭党人反对暴政的起义,同时写下了长诗《青铜时代》、《唐璜》等。1823年,诗人前往希腊参加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的战斗。次年,诗人在战场上感染伤寒,医治无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名作赏析
  这首诗出自诗人著名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其中独立成章的一篇著名抒情诗。这首诗是拜伦受英国著名小说家司各特的一首小诗《晚安曲》的启发而写成的,又有人称之为《晚安曲》。1923年,离开祖国的中国诗人苏曼殊心忧祖国,心情沉重之余想起了这首诗,便将它译为《去国行》,诗名沿用至今。这首诗,是长诗的主人公恰尔德·哈洛尔德将要乘船离开英国海岸时所唱的歌曲。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诗人心中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充满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对自由的热切追求。
  诗歌共分10节,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两节,主要描写海上的景色。诗的第二部分(3—7节),以问答的形式,逐步深入地表现了主人公对祖国的感情和看法,流露了主人公对故国深深的失望和怨恨之情。剩下的第三部分,起到了点题的作用。故国对主人公不再有任何值得伤心的事物:情人的悲泣转眼就会笑对新欢,家中的忠仆很快就会不认得自己。主人公独自一人,心无牵挂,在茫茫的大海上飘荡。主人公要奔往新的大陆,追求新的生活。故乡,再见!主人公在这样的呼喊中,毅然告别故乡,奔向自由的理想之邦。
  这首诗在风格上有着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诗中的主人公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主人公的感情和看法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的感情和看法。诗中的主人公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拜伦式的英雄”,他高傲孤寂,愤世嫉俗,对现实有深深的不满,强烈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26节西风颂(1)
  一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到了巫师,纷纷逃避:
  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
  呵,重染疫疠的一群:西风呵,是你
  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摧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
  像是墓中的死尸,冰冷,深藏,低贱,
  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
  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
  (唤出嫩芽,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
  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不羁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运行;
  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  二
  没入你的急流,当高空一片混乱,
  流云像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
  脱离天空和海洋的纠缠的枝干。
  成为雨和电的使者:它们飘落
  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
  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
  从天穹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
  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
  欲来雷雨的卷发。对濒死的一年
  你唱出了葬歌,而这密集的黑夜
  将成为它广大墓陵的一座圆顶,
  里面正有你的万钧之力在凝结;
  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迸涌
  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  三
  是你,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
  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
  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
  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
  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
  在水天辉映的波影里抖颤,
  而且都生满青苔,开满花朵,
  那芬芳真迷人欲醉!呵,为了给你
  让一条路,大西洋的汹涌的浪波
  把自己向两边劈开,而深在渊底
  那海洋中的花草和泥污的森林
  虽然枝叶扶疏,却没有精力;
  听到你的声音,它们已吓得发青:
  一边战栗,一边自动萎缩:哦,你听!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27节西风颂(2)
  四
  唉,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
  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
  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
  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仅仅不如
  你那么自由,哦,无法约束的生命!
  假如我能像在少年时,凌风而舞
  便成了你的伴侣,悠游天空
  (因为呵,那时候,要想追你上云霄,
  似乎并非梦幻),我就不致像如今
  这样焦躁地要和你争相祈祷。
  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
  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
  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服的生命
  原是和你一样:骄傲、轻捷而不驯。
  五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乐音
  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作者简介
  雪莱(1792—1822),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在皇家的伊顿公学就读。181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开始追求民主自由。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被学校开除;也因此得罪父亲,离家独居。1812年,诗人又偕同新婚的妻子赴爱尔兰参加那儿人们反抗英国统治的斗争,遭到英国统治阶级的忌恨。1814年,诗人与妻子离婚,与玛丽小姐结合。英国当局趁机对诗人大加诽谤中伤,诗人愤然离开祖国,旅居意大利。1822年7月8日,诗人出海航行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及政治诗,《致云雀》、《西风颂》、《自由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暴政的假面游行》等诗都一直为人们传唱不衰。
  名作赏析
  《西风颂》雪莱“三大颂”诗歌中的一首,写于1819年。这时诗人正旅居意大利,处于创作的高峰期。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骄傲、轻捷而不驯的灵魂”的自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诗人凭借自己的诗才,借助自然的精灵让自己的生命与鼓荡的西风相呼相应,用气势恢宏的篇章唱出了生命的旋律和心灵的狂舞。
  诗共分5节,前3节写“西风”。那狂烈的西风,它的威力可以将一切腐朽的生命扯碎,天空在它的呼啸中战栗着。看吧!那狂暴犹如狂女的头发,在天地间摇曳,布满整个宇宙;那黑夜中浓浓的无边际的神秘,是西风力量的凝结;那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是它的帮手。这力量足以打破一切。
  在秋天,西风狂暴地将陈腐的生命吹去,以横扫千军之势除去没有生机的枯叶,吹去那痨病似的生命。然而,它没有残杀一粒生命。它要将种子放进冬天深深的心中,在那里生根发芽,埋下春的信息。然后,西风吹响春的号角,让碧绿、香气布满大地,让它们随着西风运行的足迹四处传播。经过西风的破坏和培育,生命在旺盛地生长;那景象、那迷人的芳香在迅速地蔓延着,那污浊的、残破的东西已奄奄一息,在海底战栗着。
  诗人用优美而蓬勃的想象写出了西风的形象。那气势恢宏的诗句,强烈撼人的激情把西风的狂烈、急于扫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诗中比喻奇特,形象鲜明,枯叶的腐朽、狂女的头发、黑色的雨、夜的世界无不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诗歌的后两段写诗人与西风的应和。“我跌在生活底荆棘上,我流血了!”这令人心碎的诗句道出了诗人不羁心灵的创伤。尽管如此,诗人愿意被西风吹拂,愿意自己即将逝去的生命在被撕碎的瞬间感受到西风的精神,西风的气息;诗人愿奉献自己的一切,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奉献。在诗的结尾,诗人以预言家的口吻高喊:
  “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这里,西风已经成了一种象征,它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宇宙精神,一种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西风精神。诗人以西风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28节十四行情诗
  我捧起我沉重的心,肃穆庄严,
  如同当年厄雷特拉捧着尸灰瓮,
  我望着你的双眼,把所有灰烬
  把所有灰烬倒在你的脚边。你看吧,你看
  我心中埋藏的哀愁堆成了山,
  而这惨淡的灰里却有火星在烧,
  隐隐透出红光闪闪。如果你的脚
  鄙夷地把它踩熄,踩成一片黑暗,
  那也许倒更好。可是你却偏爱
  守在我身边,等一阵清风
  把死灰重新吹燃,啊,我的爱!
  你头上虽有桂冠为屏,难保证
  这场火烧起来不把你的金发烧坏,
  你可别靠近!站远点儿吧,请!
  作者简介
  勃朗宁夫人(1805—1861),19世纪英国女诗人。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诗人15岁时不慎坠马,两腿受伤,此后长期卧床生活。期间诗人开始创作诗歌,到1844年,她已成为英国诗坛上的明星。1846年,年轻的勃朗宁因倾慕诗人的诗才开始疯狂追求她,诗人经历了多次的彷徨之后最后答应了年轻人的求婚,但遭到家中的反对。诗人后来将自己在这段恋爱中的心情写成诗歌,就是后来结集的《葡萄牙十四行诗》。1846年,诗人与勃朗宁一起搬迁到意大利定居,不久结婚。在意大利,诗人病了近30年的双腿在丈夫的悉心料理下竟奇迹般地康复了。1861年,诗人走完了其充满不幸和奇迹的一生。除了著名的情诗集外,诗人还有一些儿童诗和抒情诗较为出名。
  名作赏析
  这首诗是勃朗宁夫人著名的《葡萄牙十四行诗》中的一首。这部十四行诗集共有44首,抒发了诗人在和爱人的恋爱过程中的感受。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写于诗人恋爱的早期。其时诗人渴望独立坚强的爱情,同时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又对爱情心怀犹疑。
  诗人的心是沉重的,带着深深的忧郁,带着沉重的担心。因为她的心中堆着厚厚的哀愁。这重重的哀愁积聚在诗人的心头,如死灰一样灰暗,没有生气。诗人捧着自己的心如同厄雷特拉在捧着一只尸灰瓮。诗人望向自己的情人。那眼神中含着怎样的深情和怎样的热切呀!诗人愿意将自己的心抛给爱人,将心底的死灰全部地倒在爱人的脚下,任由爱人踩踏。然而,这样的死灰中竟冒出一点火星,那一点火星只要有一丝清风的吹拂就足以让死灰复燃。这死寂的灰中还有生命的呼喊,还有爱情的气息。诗人不在乎爱人将这一点火星踩熄,不在乎爱人将这爱的气息关闭。诗人愿意自己来承担爱的痛苦。诗人不愿意要依附对方和作为累赘的爱情;如果是那样的爱情,她宁愿舍弃,然后独自承担失恋的痛苦。
  然而,爱人是坚定的,愿意守在诗人的身旁,愿意给诗人的心带来生机。爱人愿意做一阵清风,哪怕这清风吹起的是一场大火,哪怕这样的大火会烧坏自己的金发。诗人的爱情,那心中一直压抑的热烈情感,那死灰下面隐藏的一点火红因此更加奔放和大胆,似乎瞬间就有燎原之势。在诗的结尾,诗人用俏皮的话语将心中假装的焦急和愤怒,心中潜藏的幸福和笑意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诗歌受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的深刻影响,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的心灵在诗中倾诉;每一个意象和动作都指向诗人的心灵,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意识。比喻和用典都巧妙异常,将心中的微妙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的结尾,具有诗人所独具的风趣和戏剧性的对白,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心灵中潜藏的乐观情绪,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敏锐情感和诗歌表现手法。诗歌也使用了重复的手法来加强情感色彩。
  诗人的这些十四行诗是她的爱情的真实记录。诗人以其纯洁真挚的感情让她的爱情得到了高度升华,同样,那具有传奇色彩的爱情使这些诗歌也具有了无穷的魅力。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29节横越大海
  夕阳西下,金星高照,
  好一声清脆的召唤!
  但愿海浪不呜呜咽咽,
  我将越大海而远行;
  流动的海水仿佛睡了,
  再没有涛声和浪花,
  海水从无底的深渊涌来,
  却又转回了老家。
  黄昏的光芒,晚祷的钟声,
  随后是一片漆黑!
  但愿没有道别的悲哀,
  在我上船的时刻;
  虽说洪水会把我带走,
  远离时空的范围,
  我盼望见到我的舵手,
  当我横越了大海。
  作者简介
  丁尼生(1809—1892),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桂冠诗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过人的诗才,15岁时就与两个哥哥共同发表了《兄弟诗集》。1828年进剑桥大学读书,一改内向寡言的性格,加入诗歌俱乐部,积极参加诗歌活动。1829年,诗人的短诗获得了剑桥大学颁发的金质奖章。然而,诗人的人生并没因此而一帆风顺。1931年,诗人因父亲去世放弃了剑桥的学业。1832年,诗人的《诗集》出版,遭到了评论界的极尽挖苦和攻击,使得诗人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未踏足诗坛半步。1833年,已与诗人的姐姐订婚的挚友又突患绝症,离开了人世。诗人不堪悲痛,只以写诗来慰藉自己的灵魂。1950年,诗人出版了花费17年时间写成的《悼念集》,轰动了整个诗坛;同年,诗人和相恋15年之久的恋人结婚,可谓双喜临门。随后,荣誉也纷至沓来,诗人被人们众口一词封上了“桂冠诗人”的称号。晚年的诗人过着安闲的生活,还在上议院获得了一个席位——那是一个离诗歌,特别是伟大的诗歌作品很远的地方。所以,晚年的诗人尽管笔耕不辍,但收效甚微。
  名作赏析
  这首诗出自诗人的诗集《悼念集》,为诗人的名诗之一。诗人想借这首诗表达自己对逝去挚友的怀念和那种怀念的痛苦。诗人在沉痛的怀念中,意欲乘船横越大海,去寻找挚友。但诗人又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超越了平常的思念之情,在诗中写出了对人类心灵的思考。
  诗人静立海岸,面对大海。尽管在海的深处有呜呜咽咽的悲吟,大海的表情却是一片寂静。诗人昂起头,看到了灿烂的夕阳,“金星高照”。诗人仿佛听到了一声召唤,“清脆的召唤”。
  诗人要远行了。就在这个时刻,诗人将远行的时刻,诗人看到了“黄昏的光芒”,听到了“晚祷的钟声”。那略带暗淡色彩的夕阳,衬着那教堂的钟声,幽幽邈邈的。是天堂的胜景,还是人间美妙的风光?黑夜即将来临,容不得诗人思索,诗人只能藏起曾经的悲哀,在悲哀的回忆中上船。在沉痛的回忆中,诗人的心如同那海水一样:尽管有着汹涌澎湃的激情,有着涵盖宇宙的梦想,但是为了失去的友人或者前辈的安息,为了平静美好的未来,诗人宁愿承受一切悲哀和痛苦;诗人沉默而冷静地站着,思索着即将到来的远行。
  海水在“无底的深渊”中涌来涌去,但它们可以转回老家。诗人呢?可能面对的是洪水,无情卷走一切的洪水;可能诗人的前面不再有时空,一片混沌。但是诗人是满怀豪情的,是踌躇满志、信心百倍的。在诗的结尾,诗人说道:“我盼望见到我的舵手。”
  诗的风格是沉郁的。带着那种心灵的重负,诗人借助独特的韵律、恰当的比喻和象征,完美地唱出了心灵的忧伤和对挚友的深深怀念。从那比喻、象征中,我们能明显看出英国抒情诗的传统表现手法,即对大自然进行深度的挖掘,寻找贴切表现主观心灵的象征物。同时,诗中那独特的旋律又突破了英国诗歌的传统,拓展了英国诗歌的疆界。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30节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作者简介
  叶芝(1856—1939),爱尔兰著名诗人,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出生在一个画家家庭。1889年,诗人出版其第一部诗集《马辛的漫游与其他》。同年,叶芝对美丽的茅德·冈一见钟情,并且一往情深地爱了她一生,尽管诗人并没有得到对方的丝毫回报。1891年,诗人来到伦敦,组织“诗人俱乐部”、“爱尔兰文学会”,宣传爱尔兰文学。1896年,他和友人一道筹建爱尔兰民族剧院,拉开了爱尔兰文艺复兴的序幕。1899年,诗人的诗集《苇丛中的风》获得最佳诗集学院奖。1902年,爱尔兰民族戏剧协会成立,诗人任会长。1910年,诗人获得英国王室年金奖和自由参加任何爱尔兰政治运动的免罪权。1917年,诗人再次向业已离婚的茅德·冈求婚,被拒绝,同年和另一女子结婚。1923年,诗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2年,诗人创立爱尔兰文学院。1938年,诗人移居法国,一年后病逝。诗人一生创作甚富,主要作品有诗集《奥伊辛漫游记》、《后期诗集》等。
  名作赏析
  1889年1月30日,23岁的叶芝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诗人对她一见钟情,尽管这段一直纠结在诗人心中的爱情几经曲折,没有什么结果,但诗人对她的强烈爱慕之情却给诗人带来了真切无穷的灵感,此后诗人创作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诗歌。《当你老了》就是那些著名诗歌中的一首。其时,诗人还是一名穷学生,诗人对爱情还充满着希望,对于感伤还只是一种假设和隐隐的感觉。
  在诗的开头,诗人设想了一个情景:在阴暗的壁炉边,炉火映着已经衰老的情人的苍白的脸,头发花白的情人度着剩余的人生。在那样的时刻,诗人让她取下自己的诗,在那样的时间也许情人就会明白:诗人的爱是怎样的真诚、深切。诗开头的假设其实是一个誓言,诗人把自己,连同自己的未来一起押给了自己的爱人,这爱也许只是为了爱人的一个眼神。诗人保证:即使情人老了,自己仍然深爱着她。即使她头发花白,即使她老眼昏花,仍然可以为那一个柔和的眼神带来的爱慕,带来的阴影和忧伤回想,让最后一点的生命带点充实的内容。在情人的最后岁月里,诗人极为渴望能在她身边。
  然而,这样的誓言,这样的坚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情人是很优秀的:美丽、年轻而有着令人仰羡的内秀。这注定了诗人爱情的艰难和曲折。那些庸俗的人们同样爱慕着她,为她的外表,为着她的年轻美丽——他们怀着假意,或者怀着真心去爱。但是,诗人的爱不是这样,诗人爱着情人的灵魂——那是朝圣者的灵魂;诗人的爱也因此有着朝圣者的忠诚和圣洁;诗人不仅爱情人欢欣时的甜美容颜,同样爱情人衰老时痛苦的皱纹。诗人的爱不会因为爱情的艰辛而有任何的却步,诗人的爱不会因为情人的衰老而有任何的褪色,反而历久弥新,磨难越多爱得越坚笃。
  虽然自己的苦恋毫无结果,诗人仍会回忆那追求爱情的过程,追思那逝去的岁月,平静地让爱在心里,在嘴唇间流淌。诗人所担心的是情人。她会在年老的时候为这失去的爱而忧伤吗?她会凄然地诉说着曾经放在面前的爱情吗?诗人的爱已经升华。那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爱——在头顶的山上,在密集的群星中间,诗人透过重重的帷幕,深情地关注着情人,愿情人在尘世获得永恒的幸福。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31节序曲
  冬夜带着牛排味
  凝固在过道里。
  六点钟。
  烟腾腾的白天烧剩的烟蒂。
  而现在阵雨骤然
  把萎黄的落叶那污秽的碎片
  还有从空地吹来的报纸
  裹卷在自己脚边。
  阵雨敲击着
  破碎的百叶窗和烟囱管,
  在街道的转弯
  一匹孤独的马冒着热气刨着蹄,
  然后路灯一下子亮起。
  作者简介
  艾略特(1888—1965),英国现代著名诗人,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的奠基者。出生在美国,祖父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建人,父母都出身在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1906年,诗人入哈佛大学学习哲学。1908年接触到象征主义诗歌,开始了对现代主义诗歌的探索。1910—1911年和1914年,他先后在巴黎大学学习,仍学哲学,随后就在德国找了一份研究员的工作。1915年,他和英国少女维芬结婚,从此定居英国,同年发表第一首诗歌。1920年,诗人出版了其第一部诗歌评论集《圣林》。1921年,诗人妻子发疯,他精神几近崩溃,也就在这一年他写出了长诗《荒原》的大部分。1922年,他创办著名的文学评论杂志《标准》,并担任了长达17年的主编,发表著名的长诗《荒原》。1927年,诗人加入英国的国教和英国国籍。1932年,诗人和已疯的妻子分居。1934—1943年完成其后期的代表作《四个四重奏》。晚年的诗人基本上沉迷于宗教,创作了大量的宗教诗。1948年,诗人因为对现代诗歌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1957年,他和自己的秘书法莱丽结婚,曾为此写过一些歌唱爱情的诗歌。1965年1月,诗人病逝于伦敦。
  名作赏析
  这首诗选自艾略特的组诗《序曲》,是四首中的第一首,写于1917年,是诗人早期的佳作之一。它的写作年代比《荒原》(1920年)还要早。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出艾略特思想的发展轨迹。可以说,这首诗是他思想历程的一个见证,展示了“荒原”的一角。
  诗歌以几个独特的意象的巧妙组结,表现了一个黄昏时的西方现代城市的影象,一个有典型意义的时刻和场景。在一个清冷的冬夜,城市内飘散着牛排的味道,最后在人们要经过的过道里凝固,久久不散。这样的夜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样的过道就是人类路程的象征。
  “六点钟”,简单三个字点明了时间。白昼很快就消逝了,如同一支烟的工夫,只剩下一个苍白的、冒着青烟的烟蒂。黄昏降临,阵雨骤然,风挟裹着雨吹扫着残败的枯叶、污秽的碎片和破烂不堪的报纸。那阵雨是要冲刷什么吗?那敲击百叶窗和烟囱的声音是不是也在诉说着什么?那混合着碎片和污秽的雨水是一股汹涌的暗流吗?是不是要突然汇为一场洪水,冲刷出一个崭新的世界?马浑身冒着热气,不安地刨着蹄。这时路灯亮起来了,但那昏黄的灯光在这样的世界里也于事无补,世界仍然充满着死寂的忧愁和暗淡。这首诗可以说是《荒原》的缩微。
  这首诗在诗体、韵律和语言上颇具特色,形体自由,语言灵活,节奏和谐。诗人一方面受象征主义的影响,采用象征手法来表现诗人对现代都市的独特感受和深刻认识;另一方面,明显受意象主义的启发,不用浓重的个人色彩而是用独特的意象来描摹现实,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那残破的落叶、报纸,还有那破碎的百叶窗和高高的烟囱都象征着现代都市文明的没落和匮乏;那“孤独的马不安地刨着蹄”是诗人内心的一种生动写照,还有那灯光也是一种暗示,暗示着希望或者诗人内心的一种信仰。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32节黄昏的和谐
  时辰到了,在枝头颤栗着,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声音和香气在黄昏的天空回荡,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太阳沉没在自己浓厚的血液里。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
  从光辉的过去采集一切的迹印!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你的记忆照耀我,像神座一样灿烂!
  作者简介
  波德莱尔(1821—1867),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象征派诗歌的奠基人。出生于贵族家庭。6岁时父亲去世,其母改嫁给一个古板偏狭的军官。诗人青年时代靠父亲的遗产过着放浪形骸、纵情声色的生活,整日流浪于现代都市中,处处标新立异,和女演员同居,终于穷困潦倒;同时开始文学创作。1857年,他的诗集《恶之花》出版,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咒骂之声不绝如缕,竟至于有官方出面将之查封,判处诗人伤风败俗的罪名;另一方面许多著名作家好评如潮,一些报纸争相刊登为《恶之花》辩护的文章。诗人最终顶住了威胁和打击,继续写诗,并于4年之后出版了《恶之花》第二版,成为当时很多青年人的精神导师。尽管如此,诗人还是没有摆脱贫病交加的生活。1867年,名满天下的波德莱尔在贫病交加中死去。除了著名的《恶之花》外,诗人还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画评《1854年的沙龙》等作品。
  名作赏析
  《黄昏的和谐》为诗人的诗集《恶之花·忧郁和理想》中的一首情诗。诗人想用黄昏的意象来表达自己与情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里的欢乐、痛苦和圣洁的感情。
  “时辰到了”,诗的开头这样说道,没有丝毫的迟疑和停顿,似乎从诗人的口中脱口而出。诗人等了好久了吗?无论如何,黄昏已经到了。诗人开始展开自己的心怀,用那美丽的意象,用那有着灵魂的事物来象征诗人的心灵或别的什么。
  在这黄昏的时刻,花儿散发着芬芳,似乎在倾吐灵魂的忧郁,诗人听到了声音;小提琴在幽幽咽咽地倾诉,那音乐似诗人心灵的流淌,流淌着诗人的悲伤,又似冥和着天空,天空是美的,那种愁云惨淡的凄美。在这个黄昏,如血的太阳下沉,染红了西边的天空。在那一刻,诗人敏感的心如花一样在战栗,诗人完全沉浸在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中,为那天空的悲哀和美丽震撼了。最后,诗在“神座一样灿烂”的氛围中结束,诗人在黄昏的美丽中、在美好的回忆中获得了解脱,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首诗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是欧洲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它形象地表现了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和美学追求。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是诗人心灵的流露,是诗人的情感抒发。那花的战栗就是诗人的颤栗,那幽咽的声音就是诗人心的哭泣声,那天空的凄愁象征着诗人忧郁的心境。诗人奔走在这喧嚣的世界,体味情感的波澜,在万物中,在它们的动静中寻找诗的意象,寻找心灵的象征,摹画心灵的美。诗人的美是忧郁的,无论那花、那音乐、那天空都蒙着重重的帷幕,沉沉的。
  另外,诗的诗体颇为独特。诗人放弃了惯用的“商籁体”,而采用来自马来的诗体:全诗上段的二四两句和下段的一三两句重复,韵律严格。这不仅加重了诗的意象,使情绪的表达更加浓重,而且也增强了诗的节奏,音乐感极强,一咏三叹,缠绵悱恻。其实,对音乐感的追求也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一个特点,有人就曾说过,这首诗是诗歌对音乐的胜利。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33节乌鸦
  主啊,当草原寒气袭人,
  在萎靡的小村庄里,
  在凋零的大自然里,
  让乌鸦从太空里飞下,
  那些可爱的奇妙的乌鸦。
  叫声凄厉的奇怪的队伍,
  冷风吹袭你们的窠!
  你们沿着黄色的河,
  沿着旧十字架的道路,
  在沟渠上面,在洼地上空,
  你们飞散着,请再来集中!
  在那些前日的死者
  长眠的法国原野上面
  成群盘旋吧,可好?在冬天,
  为了唤起行人的感慨,
  请尽你们的义务喊叫,
  哦,我们的凄沉的鸟!
  可是,诸圣啊,让五月之莺
  在那沉没于良宵的桅杆,
  在那橡树的高枝上面,
  为林中的羁客长鸣,
  他们在草中无法离开,
  那些没有前途的失败者!
  作者简介
  兰波(1854—1891),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出生在法国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兰波出生不久,其父便抛弃了兰波母子二人。母亲将这种痛苦转嫁到孩子身上,使得家庭气氛沉闷。兰波在这样的日子中度过了童年,还有过三次离家出走的经历。诗人15时岁就写下了名诗《元音》、《醉舟》。1869年,诗人再次出走,来到巴黎,和另一位诗人魏尔伦认识。不久两人之间产生了超出朋友的感情,成为一对恋人,魏尔伦抛弃妻子和诗人一起离家出走。1873年,诗人提出分手,遭到魏尔伦枪击而受伤。不久诗人写下了著名的散文诗集《地狱的一季》;同年,诗人放下诗笔,从事商业活动。诗人在其短短的6年创作生涯中,仅留下70余首诗和40多首散文诗,但影响很大。1891年,诗人身患癌症离开人世,年仅37岁。
  名作赏析
  这首诗写于普法战争(1870年)之后,诗人借着战争的失利和生命的死亡来讲述自己心中的生活感受。
  诗人在生命的重重阴影中叹息、悲哀,带着难以言状的沉沦和失望。世界也是这样:那草原、村庄,还有那群乌鸦,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草原上,寒风在吹着,绿色在这样的世界上已没有立足之地。村庄更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几座用蓬草搭起的茅屋是惟一的风景,和草原一样的干枯,孤独而单调地立在那儿。凋零!
  这凋敝的草原上突然有一群精灵飞起。是乌鸦!它们叫声凄厉,是为人间的悲剧,还是为自己的命运?草原上站着一些光秃槎丫的树,树枝间的窠,是乌鸦仅有的栖身之所,那坚硬、冰冷的窠更是严酷的寒风的袭击对象。在黄色的河流上空,在两旁插满十字架的道路中,在阴暗的小水沟上面,乌鸦在飞翔着,散落在那任何可能藏有腐朽和死亡的地方。
  诗人说:“请再来集中。”诗人突然跳出来呼喊,盘旋吧,人间的精灵!在冰冷僵硬的尸体上面,在死气沉沉的法国上空,扫荡人间那些行将逝去的肮脏灵魂吧!喊叫吧,人间的精灵!让那些浑浑噩噩的人们清醒过来,让路过的行人知道这国家的腐朽!这也是诗人的愿望和心声。
  诗人在最后一段把乌鸦说成是“五月之莺”,它在那沉沉的夜中,在桅杆上,在高高的橡树上鸣叫。诗人借着这凄厉的鸣叫要唤醒人类心中埋藏的激情和美好理想。这是诗人的寄托吗?诗人该是那羁留在丛林中的天涯倦客,该是生活的失败者——也许是英雄穷途。
  这首诗体现了兰波诗歌的显著特征。兰波是波德莱尔的第一个继承人,同时他还发展了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理论。他认为诗歌是人的心灵世界和自然世界冥合的结果,是诗人的一种通感的表达,他还认为诗歌应注重对主观情感的抒发,要用虚幻的世界来表现心灵。在这首诗中,诗人似乎和那原野、村庄、乌鸦合一了——那处境既是它们的处境也是诗人的生活处境,鸣叫、坚强同样是诗人的呼喊和坚强。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34节诗人走在田野上
  诗人走到田野上;他欣赏,
  他赞美,他在倾听内心的竖琴声。
  看见他来了,花朵,各种各样的花朵,
  那些使红宝石黯然失色的花朵,
  那些甚至胜过孔雀开屏的花朵,
  金色的小花,蓝色的小花,
  为了欢迎他,都摇晃着她们的花束,
  有的微微向他行礼,有的做出娇媚的姿态,
  因为这样符合美人的身份,她们
  亲昵地说:“瞧,我们的情人走过来了!”
  而那些生活在树林里的葱茏的大树,
  充满着阳光和阴影,嗓子变得沙哑,
  所有这些老头,紫杉,菩提树,枫树,
  满脸皱纹的柳树,年高德劭的橡树,
  长着黑枝杈,披着藓苔的榆树,
  就像神学者们见到经典保管者那样,
  向他行着大礼,并且一躬到底地垂下
  他们长满树叶的头颅和常春藤的胡子,
  他们观看着他额上宁静的光辉,
  低声窃窃私语:“是他!是这个幻想家来了!”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著名诗人。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诗人自幼即表现出文学天赋,20岁因发表诗集得到国王颁发的年金,大约同时他开始写作小说。1827年,他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一跃成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1829年,其戏剧《欧那尼》上演,奠定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的主导地位。1831年,诗人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在随后的10年里他又写下了《秋叶集》、《微明之歌》等诗集。1841年,诗人入选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成为贵族院议员。1851年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诗人因参加反政变活动被流放海外,在一个小岛上度过了十几年的艰苦生活。期间诗人创作了《悲惨世界》、《笑面人》、《海上劳工》等著名作品。1870年,普法战争中,拿破仑三世战败,诗人回到离别近20年的祖国,积极参加抗普战斗;在巴黎公社运动中,他坚决支持公社的活动,公社失败后,他积极营救公社社员。晚年,诗人精力仍很旺盛,1883年还发表长诗《历代传说》。1885年,雨果逝世,法国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将他的遗体安放在“先贤祠”里。
  名作赏析
  这首诗写于1831年夏天。这时的法国刚刚取得七月革命的胜利,全国处在一片欢腾之中,诗人毫无疑问受到了很大的感染。而诗人创作的浪漫主义名剧《欧那尼》也一炮走红,在与保守的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诗人心情激奋,意气风发。
  这首诗主要是诗人自己的思想表达。在诗中,雨果用自己的“英雄风姿”和“富丽堂皇的辞藻”表达了自己心中对自然界生命和诗人智慧的赞美和歌颂。田野是自然的象征和生命活动的美丽场所。诗人来了,带着一种赞赏的目光,带着一颗热爱万物的心。在诗人的心中,有美妙的音乐在流动着,在倾吐着。田野里的花木似乎也受到了诗人情绪的感染,它们摇首挥手,向诗人致意,欢迎诗人的到来。看那花,鲜红得足以使红宝石都失去光彩,层层叠叠的花瓣使开了屏的孔雀难以与其媲美。再看那些树,苍翠欲滴,繁密的树叶在阳光映照下容光焕发,在风的伴唱中婆娑起舞。紫杉、橡树、榆树等高大的形象代表着各式的德行和各样的高尚。这些在诗人的眼中出现,在诗人的心中播种着美好的东西。
  诗人正是在它们的欢欣中,在它们的欢迎中写出了他的伟大智慧。那花的舞蹈是为了诗人的到来,那高大和茂密的树在低声私语,赞美大自然的精灵和诗人的心灵。在花的心中,诗人能作为情人,因为诗人的心有着花一样的美丽;在树的眼中,诗人有着最神奇的想象力,幻想在诗人的心中飞翔,可以化为一首首赞歌。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诗歌的特点和风格。诗歌辞藻华丽,修饰和比喻层叠出现,意象繁丰而不乱,充实而略显雕琢。拟人手法的使用更是恰到好处,准确到位地写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一定层次上的融合。诗中正是通过这些表现手法写出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思想,表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典型特点。诗中表面上是在描写和赞美大自然,事实上是在表达诗人心中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感情和诗人崇高而优美的心灵。诗人正是以这种华美清丽、热烈奔放的诗风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流风格,同时,诗中表现的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也影响到了法国后来的诗歌风格。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35节天鹅
  纯洁、活泼、美丽的,他今天
  是否将扑动陶醉的翅膀去撕破
  这一片铅色的坚硬霜冻的湖波
  阻碍展翅高飞的透明的冰川!
  一头往昔的天鹅不由追忆当年
  华贵的气派,如今他无望超度
  枉自埋怨当不育的冬天重返
  他未曾歌唱一心向往的归宿。
  他否认,并以颀长的脖子摇撼
  白色的死灰,这由无垠的苍天
  而不是陷身的泥淖带给他的惩处。
  他纯净的光派定他在这个地点,
  如幽灵,在轻蔑的寒梦中不复动弹:
  天鹅在无益的谪居中应有的意念。
  作者简介
  马拉美(1842—1898),法国早期象征主义诗歌大师。出生于世代宦官家庭。诗人很小的时候,母亲、父亲和姐姐相继离开人世,诗人成了一个孤儿,只是在外祖母的怀中得到一些关怀。中学时代,诗人迷上了诗歌。1862年,诗人开始发表诗歌,同年去英国进修英语。次年诗人回到法国。1866年,诗人的诗歌开始受到诗坛的关注。1876年,诗人的《牧神的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此后,诗人在家中举办的诗歌沙龙成为当时法国文化界最著名的沙龙,一些著名的诗人、音乐家、画家都是他家的常客,如魏尔伦、兰波、德彪西、罗丹夫妇等等。因为沙龙在星期二举行,被称为“马拉美的星期二”。1896年,诗人被选为“诗人之王”,成为法国诗坛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诗歌的领袖人物。诗人晚年的诗作晦涩难懂,成就不大。
  名作赏析
  诗人曾经说过:“冬日,那清醒的冬日,才是明净艺术的季节。”那样的冬天给了诗人怎样的共鸣,怎样的思考呢?是不是那样的寒冷正好刺痛了诗人的神经,让诗人产生了冷静的思考。《天鹅》写于诗人创作的早期,其时诗人正处于创作低潮期,生活也不是很令人满意。在那样的寒冷中,诗人的思考就深沉地刺进了世界的深处。
  诗主要描写一只冬天的天鹅。诗的开头用来修饰天鹅的词都可以用来修饰天使,人间的精灵。然而在寒冷的冬天,在冰封的湖面上,天鹅在沉沉睡去。天空的积云还没有散去,显示着冰冷坚硬的铅灰色;湖面死气沉沉,寒冷冻僵了所有的声音。睡去的天鹅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华贵的气派,有着优美的内心梦想。天鹅仇视这寒冷和铅灰色的天空,天鹅的梦想在这样的天空上不能展现,也不想展现。天鹅受伤了,陷入深深的忧伤和痛苦中。
  这样的处境就是天鹅的宿命吗?天鹅,摆动他白色的颈项——纯洁灵动的曲线,否认自己身陷泥淖之中。天鹅认为自己困留在这样的世界,是因为那天空,那没有生机的天空,陷它于这样的处境。天鹅的梦想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它绝望了,梦想在自己的心灵中死去。天鹅纯洁的心灵,那份纯净的光让它只能在这样的寒梦中蛰伏,在沉沉的意念中守着自己的纯洁和神圣的美丽。
  这天鹅也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天鹅梦想的破灭象征着诗人心灵受到创伤,天鹅的意念和信仰正是诗人的意念和信仰。在对天鹅的描写中,诗人的心也在承受着巨大的悲痛和深深的失望。诗人想在这令人失望的世界中蛰伏,保持自己高傲的形象,不惜以牺牲为代价。
  马拉美是象征主义诗歌理论的最终完成者,他的诗歌在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上将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表现得极其完整而到位。诗中的天鹅、天鹅的姿态、结冰的湖面组合成的画面,描绘出的自然正是诗人和诗人所在世界的象征,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内涵,可能指向着一个更具精神性的世界。
  诗歌在用词和音乐的追求上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歌在语言的组织上韵律得当,有着明显的音响效果,体现了诗人自己所说的诗歌主张:要依靠音响的效果来组织词句。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36节海滨墓园(1)
  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
  它透过松林和坟丛,悸动而闪亮。
  公正的“中午”在那里用火焰织成
  大海,大海啊永远在重新开始!
  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番深思,
  终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
  微沫形成的钻石多到无数,
  消耗着精细的闪电多深的功夫,
  多深的安静俨然在交融创造!
  太阳休息在万丈深渊的上空,
  为一种永恒事业的纯粹劳动,
  “时光”在闪烁,“梦想”就是悟道。
  稳定的宝库,单纯的米奈芙神殿,
  安静像山积,矜持为目所能见,
  目空一切的海水啊,穿水的“眼睛”
  守望着多沉的安眠在火幕底下,
  我的沉默啊!……灵魂深处的大厦,
  却只见万瓦镶成的金顶、房顶!
  “时间”的神殿,总括为一声长叹,
  我攀登,我适应这个纯粹的顶点,
  环顾大海,不出我视野的边际;
  作为我对神祗的最高的献供,
  茫茫里宁穆的闪光,直向高空,
  播送出一瞥凌驾乾坤的藐视。
  正像果实融化而成了快慰,
  正像它把消失换成了甘美
  就凭它在一张嘴里的形体消亡,
  我在此吸吮着我的未来的烟云,
  而春天对我枯了形容的灵魂
  歌唱着有形的涯岸变成了繁响。
  美的天,真的天,看我多么会变!
  经过了多大的倨傲,经过了多少年
  离奇的闲散,尽管精力充沛,
  我竟委身于这片光华的寥廓;
  死者的住处上我的幽灵掠过,
  驱使我随它的轻步,而踯躅,徘徊。
  整个的灵魂暴露给夏至的火把,
  我敢正视你,惊人的一片光华
  放出的公正,不怕你无情的利箭!
  我把你干干净净归还到原位,
  你来自鉴吧!……而这样送还光辉
  也就将玄秘招回了幽深的一半。
  啊,为了我自己,为我所独有,
  靠近我的心,靠近诗情的源头,
  介乎空无所有和纯粹的行动,
  我等待回声,来自内在的宏丽,
  苦涩,阴沉而又嘹亮的水池,
  震响灵魂里永远是再来的空洞。
  知道吗,你这个为枝叶虚捕的海湾,
  实际上吞噬着这些细瘦的铁栅,
  任我闭眼也感到奥秘刺目,
  是什么躯体拉我看懒散的收场,
  是什么头脑引我访埋骨的地方?
  一星光在那里想我不在的亲故。
  充满了无形的火焰,紧闭,圣洁,
  这是献给光明的一片土地,
  高架起一柱柱火炬,我喜欢这地点,
  这里是金石交织,树影幢幢,
  多少块大理石颤抖在多少个阴魂上;
  忠实的大海倚我的坟丛而安眠。
  出色的忠犬,把偶像崇拜者赶跑!
  让我,孤独者,带着牧羊人笑貌,
  悠然在这里放牧神秘的绵羊——
  我这些宁静的坟墓,白碑如林,
  赶开那些小心翼翼的鸽群,
  那些好奇的天使、空浮的梦想!
  人来了,未来却充满了懒意,
  干脆的蝉声擦刮着干燥的土地;
  一切都烧了,毁了,化为灰烬,
  转化为什么样一种纯粹的精华……
  为烟消云散所陶醉,生命无涯,
  苦味变成了甜味,神志清明。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37节海滨墓园(2)
  死者埋藏在坟茔里安然休息,
  受土地重温,烤干了身上的神秘。
  高处的“正午”,纹丝不动的“正午”,
  由内而自我凝神,自我璀璨……
  完善的头脑,十全十美的宝冠,
  我是你里边秘密变化的因素。
  你只有我一个担当你的恐惧!
  你的后悔和拘束,我的疑虑,
  就是你宏伟的宝石发生的裂缝!……
  但是啊,大理石底下夜色沉沉,
  却有朦胧的人群,靠近树根,
  早已慢慢地接受了你的丰功。
  他们已经溶化成虚空的一堆,
  红红的泥土吸收了白白的同类,
  生命的才华转进了花卉去舒放!
  死者当年的习语、个人的风采、
  各具一格的心窍,而今何在?
  蛆虫织丝在原来涌泪的眼眶。
  那些女子被撩拨而逗起的尖叫,
  那些明眸皓齿,那些湿漉漉的睫毛,
  喜欢玩火的那种迷人的酥胸,
  相迎的嘴唇激起的满脸红晕,
  最后的礼物,用手指招架的轻盈,
  都归了尘土,还原为一场春梦。
  而你,伟大的灵魂,可要个幻景,
  而又不带这里的澄碧和黄金
  为肉眼造成的这种错觉的色彩?
  你烟消云散可还会歌唱不息?
  得!都完了!我存在也就有空隙,
  神圣的焦躁也同样会永远不再。
  瘦骨嶙峋而披金穿黑的“不朽”
  戴着可憎的月桂冠冕的慰藉手,
  就会把死亡幻变成慈母的怀抱,
  美好的海市蜃楼,虔敬的把戏!
  谁不会一眼看穿,谁会受欺——
  看这副空骷髅,听这场永恒的玩笑!
  深沉的父老,头脑里失去了住户,
  身上负荷着那么些一铲铲泥土,
  就是土地了,听不见我们走过,
  真正的大饕,辩驳不倒的蠕虫
  并不是为你们石板下长眠的人众,
  它就靠生命而生活,它从不离开我!
  爱情吗?也许是对我自己的憎恨?
  它一副秘密的牙齿总跟我接近,
  用什么名字来叫它都会适宜!
  管它呢!它能瞧,能要,它能想,能碰,
  它喜欢我的肉,它会追随我上床,
  我活着就因为从属于它这点生机!
  齐诺!残忍的齐诺!伊利亚齐诺!
  你用一枝箭穿透了我的心窝,
  尽管它抖动了,飞了,而又并不飞!
  弦响使我生,箭到就使我丧命!
  太阳啊!……灵魂承受了多重的龟影,
  阿基利不动,尽管他用足了飞毛腿!
  不,不!……起来!投入不断的未来!
  我的身体啊,砸碎沉思的形态!
  我的胸怀啊,畅饮风催的新生!
  从大海发出的一股新鲜气息
  还了我灵魂……啊,咸味的魄力!
  奔赴海浪去,跳回来一身是劲!
  对!赋予了谵狂天禀的大海,
  斑斑的豹皮,绚丽的披肩上绽开
  太阳的千百种,千百种诡奇的形象,
  绝对的海蛇怪,为你的蓝肉所陶醉,
  还在衔着你粼粼闪光的白龙尾,
  搅起了表面像寂静的一片喧嚷。
  起风了!……只有试着活下去一条路!
  无边的气流翻开又阖上了我的书,
  波涛敢于从岩口溅沫飞迸!
  飞去吧,令人眼花缭乱的书页!
  迸裂吧,波浪!用漫天狂澜来打裂
  这片有白帆啄食的平静的房顶。
  作者简介
  瓦莱里(1871—1945),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的代表,公认的“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出生在地中海沿岸的小城赛特。9岁时随父母迁居蒙彼利埃。1891年,诗人结识马拉美,进入法国文艺圈。1892年,诗人沉入了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沉思中,离开诗坛十余载。1913年,在好友纪德的再三催促下,诗人开始整理自己早期的诗歌,在写作后记诗时竟一发不可收拾,在其后的3年里写下了五百多行。1917年,诗人将它以《年轻的命运女神》为题发表,引起法国诗界的震动。1925年,诗人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此后,诗人在法国文化界担任了很多职务,经常出国讲学。1945年,诗人在巴黎逝世,法国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诗人的主要作品有《旧诗集存:1890—1900》、《幻美集》、《杂文集》等。
  名作赏析
  这首诗选自诗人1922年出版的诗集《幻美集》,为诗集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诗中所说的海滨墓园确有其地,它就坐落在诗人的家乡,是诗人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的地方。墓园雄踞于一座小山的山头,俯瞰着地中海,正是引人沉思的地方。我们似乎看到:诗人在一片烟水茫茫之中,在寂静的世界里,面临着大海,面对着那白色的排列整齐的墓碑——灵魂安息之所,心中波涛汹涌,从而奏出了这首雄浑美妙的大诗。
  诗歌共有24节,大致可以分为4个部分,分别讲墓园的独特景色和神秘氛围,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对生死的沉思、对生命的赞颂。
  墓园,那埋藏着众多灵魂的地方,那宁静的气氛,使诗人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诗人开始参悟宇宙的动静、大海的丰富深沉;那样的神秘让诗人的心瞬间就消融进了其中。诗人想到了人生,迷蒙恍惚中,诗人觉得生命的冲动和鲜活、人生的美丽都化为了骷髅,隐藏在了死亡的阴影中。诗人在那不断吹来的带有咸味的海风中听出了生命的气息,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冲动强烈地在拍击白色的房顶。生命不息!
  诗歌有着强烈的象征意味。大理石的死寂和埋着的灵魂、天空的静和大海的幽深、生命的艳丽和死亡的灰色、沉默和思绪的澎湃好像连成了一片意象的海洋,互相之间意指着,令人眼花缭乱又发人深思。生命和宇宙、心灵和自然在交融渗透,互相影响,新的生命和新的世界在这个混沌寥廓的世界里孕育着,萌动着。
  诗歌有着强烈的音乐节奏,这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一大特征。诗人曾经说过:“《海滨墓园》在我的心中最初只是一种节奏,一种由十音节组成的法语诗的节奏。当时我还没有什么成熟的想法来填充这种节奏。”这首诗正如音乐一样:没有可视的形象,但在它流动的节奏中有一种伟大的力量。正是在这种节奏的跳跃中,瓦莱里完成了对生命、死亡、宇宙意义的沉思,创造了美妙动人的超凡旋律,启发人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去思考世界的意义。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38节秋
  你好,顶上还留有余绿的树林!
  在草地上面纷纷飘散的黄叶!
  你好,最后的良辰!自然的哀情
  适合人的痛苦,使我眼目喜悦。
  我顺着孤寂的小路沉思徜徉;
  我喜爱再来最后一次看一看
  这苍白的太阳,它的微弱的光
  在我脚边勉强照进黑林里面。
  是的,在自然奄奄一息的秋天,
  我对它朦胧的神色更加爱好;
  这是良朋永别,是死神要永远
  封闭的嘴唇上的最后的微笑。
  因此,虽哀恸一生消逝的希望,
  虽准备离开这个人生的领域,
  我依旧回头,露出羡慕的眼光,
  看一看我未曾享受到的幸福。
  大地,太阳,山谷,柔美的大自然,
  我行将就木,还欠你一滴眼泪!
  空气多么芬芳!晴光多么鲜妍!
  在垂死者眼中,太阳显得多美!
  这掺和着琼浆与胆汁的杯子,
  如今我要把它喝得全部空空:
  在我痛饮生命的酒杯的杯底,
  也许还有一滴蜜遗留在其中!
  也许美好的将来还给我保存
  一种已经绝望的幸福的归宁!
  也许众生中有我不知道的人
  能了解我的心,跟我同声相应!
  ……
  好花落时,向微风献出了香气;
  这是它在告别太阳,告别生命:
  我去了;我的灵魂,在弥留之际,
  像发出一种和谐的凄凉之音。
  作者简介
  拉马丁(1790—1869),19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贵族家庭。在宁静的乡村度过幼年,喜爱《圣经》和夏多布里昂等人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政治上坚持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宣扬人道主义,向往宗法社会,提倡诗歌应为社会服务。1820年,他的第一部诗集《沉思集》发表。在诗中诗人歌颂爱情、死亡、自然和上帝,认为人生是失望和痛苦的根源,把希望寄托在已经消逝的事物和天堂的幻想上,或转向大自然寻求慰藉。诗人之后发表的《新沉思集》、《诗与宗教的和谐集》等作品,继续着这些主题,但日趋明朗的宗教信念冲淡了忧郁的氛围。拉马丁的诗歌多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给人以轻灵、飘逸的感觉,着重抒发内心的感受,语言朴素。《沉思集》被认为重新打开了法国抒情诗的源泉,为浪漫主义诗歌开辟了新天地。
  名作赏析
  拉马丁是19世纪早期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一生中经历了多次感情生活的创伤,加上早期从贵族家庭的教育中承袭的宗教信仰,因此他一向认为人生含着无休止的痛苦与失望,而把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的天堂,同时从自然中寻求慰藉。《秋》一诗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拉马丁的这一思想。
  诗歌叙述了即将告别人世的诗人对自然、人生的种种慨叹。诗的开头描摹了一个“顶上留有余绿的树林,草地上飘散着黄叶”的萧杀秋景,一下子将读者带入一个荒凉、感伤的氛围。在沉寂的林间小路上,诗人踯躅独行,沉思默想。即将辞别人世了,诗人的心情是灰暗的,在诗人眼中,太阳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大地也奄奄一息。
  然而诗人对自然、人生仍存有眷恋之意,诗人“虽哀恸一生的希望”,但仍“露出羡慕的眼光”,注视着大自然,享受自己以前未曾享受到的幸福。诗人要尽情地享受,要将生命的杯中掺和在一起的琼浆与胆汁喝个干净。诗人哀戚的心中升腾起淡淡的希望:美好的将来在等候着诗人——尽管那是一种绝望的幸福的归宁;芸芸众生中,有理解诗人的陌生人,他们与诗人同病相怜、同声相应。
  拉马丁是法国历代诗人中借景抒情的高手。他的许多诗篇就是美丽的风景画,而且有着油画的灰调色彩。拉马丁写景诗中的空灵意境很像中国的山水画,那种“诗情画意”是任何西方风景画都不具备的。《秋》一诗突出地体现了拉马丁“寄情于景”的创作风格。通观全诗,笼罩着抑郁、悲凉、空灵的气氛,诗人的“沉思”又将读者带入一种飘逸的境界。诗的语言朴实,韵律和谐,朗朗上口;以“我”的口气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增强了亲切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诗歌的情调虽然过于消极,但又着实优雅感人。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39节哀愁
  我失去力量和生气
  也失去朋友和欢乐;
  甚至失去那种使我
  以天才自负的豪气。
  当我认识真理之时,
  我相信她是个朋友;
  而在理解领会之后,
  我已对她感到厌腻。
  可是她却永远长存,
  对她不加理会的人,
  在世间就完全愚昧。
  上帝垂询,必须禀告。
  我留有的惟一至宝
  乃是有时流过眼泪。
  作者简介
  缪塞(1810—1857),19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形式考究,感情丰富,真切动人,有着深远的影响。缪塞在他的一生中,除了诗歌外还创作了不少戏剧和小说,发表过一些颇有影响的关于社会、政治和文学艺术的论文。
  缪塞的文学活动是从参加以雨果为首的进步的浪漫主义团体“文社”开始的。他不仅是浪漫派中最有才华的诗人,其戏剧作品也大大促进了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他的小说在创建法国浪漫主义心理小说和为近代小说开辟道路方面,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虽然缪塞的戏剧和小说反映社会生活不够全面,但是却真实刻画了法国某些阶层的生活及心态,颇具时代色彩。特别是他描写的“世纪病”在今天看来,还可以感觉到当时某些人物的精神面貌,他们的彷徨与苦闷。他的主要戏剧作品有《罗伦扎西欧》、《反复无常的人》、《巴尔贝林》、《喀尔摩金》等。他的小说有《埃梅林》,《弗烈特立克和贝尔纳莱特》,《提善的儿子》,这3部小说可列入19世纪优秀爱情小说的行列。另一部《世纪儿忏悔录》以其动人的爱情故事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而成为缪塞的代表作。
  名作赏析
  缪塞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作为一位卓越的抒情诗人,缪塞有着独特的情感经历。他感情丰富,青年时与当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乔治·桑相识,堕入情网。两人在一起相处了一段浪漫的时光,但不久乔治·桑抛弃了诗人,这给缪塞以很大的打击。这段曲折的感情经历诱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诗人挥笔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短诗《哀愁》即是其中著名的一首,曾被广泛传诵。
  爱情遭遇挫折,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忧郁、悲伤、消沉。诗人失去了生活的力量,变得无精打采,没有生气。就连平日要好的朋友也离开了诗人,诗人的心更加寂寞、孤独。诗人甚至怀疑,一向使自己自负的才气也消失了。诗人陷入极度感伤的境地,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是那样的黯淡、昏沉。
  心情沉郁,对自然的一切也就毫无兴趣;甚至对于真理,诗人也觉得反感、厌倦。诗人说道,“当我认识真理之时,我相信她是个朋友”,而一旦对真理领会之后,诗人则觉得她平淡无味,如同嚼蜡。诗人的悲观情绪在此得到了极度表现。虽然如此,诗人脑中还保持着一份清醒:真理是永存的,是经历了时间和实践考验的,是正确无误的。诗人心中还存留一点微弱的希望之火。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诗人只得将目光投向天空,向那位缥缈的上帝诉说心中的哀愁。而这时与诗人相伴的,能给诗人带来些许安慰的,是诗人眼中所流的泪水。
  诗的格调是感伤沉郁的,诗人没有运用深奥的象征手法去营造抽象的意境,而是借助简白晓畅的语言,一泻无遗地唱出了自己心灵的忧伤。对于今天的读者,这首诗的消极灰暗色调可能引不起读者的共鸣,但由于诗歌真切流露了诗人的感情,因而丝毫不显得空洞、造作。缪塞对于抒情诗的创作,主张“言为心声”,反对无病呻吟,他曾说过:“诗句虽是手写出的,说话的却是心。”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他的这一观点。对于今天那些津津乐道地刻意追求诗的表现技巧的诗歌写作者来说,缪塞所说的话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40节罗蕾莱
  我不知道是何缘故,
  我是这样的悲伤;
  一个古老的传说,
  萦回脑际不能相忘。
  凉气袭人天色将暮,
  莱茵河水静静北归;
  群峰侍立,
  璀璨于晚霞落晖。
  那绝美的少女,
  端坐云间,
  她金裹银饰,
  正梳理着她的金发灿灿。
  她用金色的梳子梳着,
  一边轻吟浅唱;
  那歌声曼妙无比,
  中人如痴如狂。
  小舟中的舟子
  痛苦难当;
  他无视岩岸礁石,
  只顾举首伫望。
  嗳,波浪不久
  就要吞没他的人和桨;
  这都是罗蕾莱
  又用歌声在干她的勾当。
  作者简介
  海涅(1797—1856),19世纪德国伟大的诗人。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这使得他从童年起就接受了自由、民主的启蒙思想。自1819起,诗人在叔父的资助下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哥廷根大学等学校学习;1825年,获得法律博士学位。期间,诗人开始了诗歌创作,后汇集为《诗歌集》。但同时他的进步思想也受到了普鲁士王国的压制。1824—1828年,诗人在国内和意大利等地游历,同时写有散文集《哈尔茨山游记》等。1831年,诗人因向往法国的“七月革命”离开祖国,在法国流亡,除两次短暂回国外,一直侨居在巴黎,和巴尔扎克、肖邦等文艺界的大师交往甚密。此外,诗人密切关注祖国的发展,积极向祖国的报刊杂志供稿,介绍法国的革命形势。1843年10月,诗人和马克思相识,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他的思想更接近觉醒的工人阶级,创作出很多著名的政治抒情诗,如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着吧》等。1848年,席卷欧洲的革命失败,诗人的健康也开始恶化,这些使诗人陷入苦闷之中。1856年,诗人病逝于巴黎。
  名作赏析
  《罗蕾莱》选自海涅的《新诗集》中的《还乡集》,写于1823年。诗歌原来没有标题,《罗蕾莱》是后人加上去的。
  罗蕾莱是德国莱茵河畔一百多米高的一块岩石,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布伦坦诺曾写了一篇名为《罗蕾莱》的叙事诗,诗中编造了一个关于魔女罗蕾莱的故事。罗蕾莱美丽娴雅、温柔妩媚,无数男子在她手中送了命,当地主教不忍对她判刑,于是派3位骑士送她去修道院忏悔修行。途中,罗蕾莱登上莱茵河畔的岩石,见到河中小舟,认定舟中的人是负心的情郎而一跃入江,3位骑士也死于非命。这个美丽的传说引发了当时许多浪漫主义诗人的诗兴,他们写下了许多以之为题材的诗作,其中以海涅的这首诗最为著名。
  诗的第一段开始就把主人公的忧伤情绪点明,而忧伤又与那古老的传说有关,这就引起读者探知那古老的传说的兴趣,从而奠定了诗的气氛。第二段开始转为对传说的叙述。起初以写景为主,夕阳西沉,暮色苍茫,莱茵河水在静静地流淌,群峰在晚霞中默默耸立。这一段景物的描写不以真切细致取胜,而着重于气氛的渲染,也借景点出故事的时间和地点,而后逐渐将读者引入传说的故事中去,从现实世界逐渐进入神话世界。山峰和夕阳仿佛自然变形成为绝色少女,那金发金饰金梳着重表现落日余辉的灿烂绮丽色彩。诗的主人公在想象中好似见到了少女,她梳头的动作自然优美,歌声曼妙动人。那举止和歌声充满着诱惑,招引着过往行人。于是读者的目光被诗人从山峰上的美女引向江河中的痴情舟子,他被声的美妙和光的灿烂击中了,不顾危险只知伫望。第二段到第五段是神话世界。第六段诗的主人公又出现了,他虽已从故事中走出来,却还摆脱不了故事中的气氛,他为即将没顶的舟子耽心。最后点出祸事的根源,原来他疑心那就是水妖罗蕾莱在作怪。
  诗的结构严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紧紧相扣,中间四段叙事悬宕,引人入胜,语言优美,韵律流畅自然。加之诗人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真切感情,因而这首诗有着极大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后来被许多作曲家谱成曲子,以西尔歇尔的曲子流传最广,成为民歌,至今仍为欧洲各国人民所喜爱。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41节欢乐颂(1)
  一
  欢乐啊,美丽的神奇的火花,
  极乐世界的仙姑,
  天女啊,我们如醉如狂,
  踏进你神圣的天府。
  为时尚无情地分隔的一切,
  你的魔力会把它们重新连结;
  只要在你温柔的羽翼之下,
  一切的人们都成为兄弟。
  合唱
  万民啊!拥抱在一处,
  和全世界的人接吻!
  弟兄们——在上界的天庭,
  一定有天父住在那里。
  二
  谁有那种极大的造化,
  能和一位友人友爱相处,
  谁能获得一位温柔的女性,
  就让他来一同欢呼!
  真的——在这世界之上
  总要有一位能称为知心!
  否则,让他去向隅暗泣,
  离开我们这个同盟。
  合唱
  居住在大集体中的众生,
  请尊重这共同的感情!
  她会把你们向星空率领,
  领你们去到冥冥的天庭。
  三
  一切众生都从自然的
  乳房上吮吸欢乐;
  大家都尾随着她的芳踪,
  不论何人,不分善恶。
  欢乐赐给我们亲吻和葡萄
  以及刎颈之交的知己;
  连蛆虫也获得肉体的快感,
  更不用说上帝面前的天使。
  合唱
  万民啊,你们跪倒在地?
  世人啊,你们预感到造物主?
  请向星空的上界找寻天父!
  他一定住在星空的天庭那里。
  四
  欢乐就是坚强的发条,
  使永恒的自然循环不息。
  在世界的大钟里面,
  欢乐是推动齿轮的动力。
  她使蓓蕾开成鲜花,
  她使太阳照耀天空,
  望远镜看不到的天体,
  她使它们在空间转动。
  合唱
  弟兄们!请你们欢欢喜喜,
  在人生的旅途上前进,
  像行星在天空里运行,
  像英雄一样快乐地走向胜利。
  五
  从真理的光芒四射的镜面上,
  欢乐对着探索者含笑相迎。
  她给他指点殉道者的道路,
  领他到道德的险峻的山顶。
  在阳光闪烁的信仰的山头,
  可以看到欢乐的大旗飘动,
  就是从裂开的棺材缝里,
  也见到她站在天使的合唱队中。
  合唱
  万民啊!请勇敢地容忍!
  为了更好的世界容忍!
  在那边上界的天庭,
  伟大的神将会酬报我们。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42节欢乐颂(2)
  六
  我们无法报答神灵;
  能和神一样快乐就行。
  不要计较贫穷和愁闷,
  要和快乐的人一同欢欣。
  应当忘记怨恨和复仇,
  对于死敌要加以宽恕。
  不要让他哭出了泪珠,
  不要让他因后悔而受苦。
  合唱
  把我们的帐簿全部烧光!
  跟全世界的人进行和解!
  弟兄们——在星空的上界,
  神担任审判,也像我们这样。
  七
  欢乐从酒杯中涌了出来;
  饮了这金色的葡萄汁液,
  吃人的人也变得温柔,
  失望的人也添了勇气——
  弟兄们,在巡酒的时光,
  请离开你们的座位,
  让酒泡向着天空飞溅:
  对善良的神灵举起酒杯!
  合唱
  把这杯酒奉献给善良的神灵,
  在星空上界的神灵,
  星辰的合唱歌颂的神灵,
  天使的颂歌赞美的神灵!
  八
  在沉重的痛苦中要拿出勇气,
  对于流泪的无辜者要加以援手,
  已经发出的誓言要永远坚守,
  要实事求是对待敌人和朋友,
  在国王的驾前要保持男子的尊严,——
  弟兄们,生命财产不足置惜——
  让有功绩的人戴上花冠,
  让欺瞒之徒趋于毁灭!
  合唱
  我们要巩固这神圣的团体,
  凭着这金色的美酒起誓,
  对这盟约要永守忠实,
  请对星空的审判者起誓!
  作者简介
  席勒(1759—1805),德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出生在德国符藤堡公国的一个小城,父亲是医生。13岁时被强行送进一所管制极严的军事学校,度过了8年的囚犯式生活。但诗人还是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受“狂飙运动”的影响秘密写作诗歌和剧本。1780年,诗人从军校毕业,成为一名军医。1781年,诗人自费出版剧本《强盗》。这出表达了进步思想的戏剧在1782年上演,诗人秘密越界观看,事发后被关了禁闭,还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诗人设法逃离了符藤堡公国,在各地流浪。同年,诗人出版了著名的《阴谋与爱情》。1786年,穷困潦倒的诗人受到朋友的接济,才开始过上稳定的生活。1787年,他定居在魏玛,开始转向哲学研究,写下了《美育书简》等著作。1794年,诗人与歌德相识,受歌德的影响又回到了文学创作的路子上,开始了诗人最辉煌的创作时期。期间,诗人创作了《华伦斯坦》、《威廉·退尔》、《奥尔良的姑娘》等作品。1791年,诗人由于长期的艰苦生活得了重病,于1805年去世。
  名作赏析
  这首诗写于1785年10月的德累斯顿的罗斯维兹村。这时的诗人在朋友克尔纳等人的帮助下,刚刚从生活的水深火热(债务累累、艺术活动受到严重挫折)中摆脱出来。这些朋友们在罗斯维兹欢聚一堂,并且邀请席勒参加。在朋友热情的笑脸面前,在青翠的绿阴下,在欢声不断的野餐会上,席勒的心情被深深感染,一股欢乐的源泉在诗人的心中奔涌而出,诗情荡漾。这首著名的颂诗就这样诞生了。
  诗共分8节,每段的后面都有“合唱”部分,作为正诗的副歌,使得诗歌的结构更加完整、情绪更加热烈、更易于打动人。诗中以山洪爆发般的热情和一泻千里的气势对友谊、自然、欢乐、上帝、神灵作了赞颂。
  诗人赞美友谊,友谊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让人得到温暖和欢乐。诗人赞美自然,她是人类的母亲,自然的乳汁是快乐的源泉。在她的眼里,万物平等,即使蛆虫也能和天使一样获得快乐。
  诗人赞美欢乐。诗人把欢乐比拟为天上的女神,她能缝合世间一切的裂痕;她是自然界坚强的发条,推动世界永恒运行,使鲜花开放,使太阳照耀天空,她掌控着我们看不见的天体;她是生活的向导,引领人们向着真理前进,在信仰的山头欢呼。欢乐是宽容的、涵盖一切的精神,有了她生活的一切都会变得美好。
  诗人也赞美上帝、神灵,特别是在副歌中,诗人大声喊出了自己心中对上帝、神灵的赞美和神往。诗人在这里并不一定是在宣扬宗教的什么东西,只不过是借此表达心中的信仰。也许只有信仰的力量才能表达诗人心中的坚定和赞美,也许上帝就是欢乐的化身。
  诗在泛爱主义思想的笼罩下,始终充满着乐观进取的精神,一种轻松欢快的情绪、一种人类的精神、一种生命的热情在不自觉中感染着读诗的人们。这种情绪、激情在半个世纪后为音乐家贝多芬感受到,贝多芬为这首诗谱了曲,作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的结束合唱曲,此后《欢乐颂》与贝多芬的曲子一道传遍了全世界。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43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1811年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因写诗反对暴君政治,于1920年被流放到南俄,期间他同当时的反对沙皇的十二月党人联系密切。1924年,诗人因与南俄的总督发生冲突,被放逐到其父亲的领地,不准参加社会活动。同年诗人写下著名的历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但这出深受人民欢迎的戏剧遭到禁演。1926年刚上台的沙皇为收买人心,召普希金入外交部任职。但诗人早已看清了沙皇的真面目,尽管诗人接受了职务,但是他并没有为沙皇收买。1931年,诗人和19岁的娜·尼·冈察洛娃结婚,随后迁居彼得堡,但家庭生活并不愉快。1837年,因法国公使馆的丹特士男爵调戏诗人的妻子,诗人决定和他决斗,在2月8日的决斗中,被子弹击中心脏,两天后去世。据说,这次调戏是沙皇指使的。诗人一生创作颇丰,除上面提到的历史剧和早期的浪漫主义诗作《致恰达耶夫》、《囚徒》等外,诗人还创作了《叶甫盖尼·奥涅金》、《驿站长》、《上尉的女儿》等著名作品。
  名作赏析
  这首诗是普希金1825年题在他的一个女朋友——叶·沃尔夫的纪念册上的。诗人曾提前把要和丹特士决斗的事告诉她,由此可见二人友谊之深。诗人的这首题赠诗后来不胫而走,成为诗人广为流传的作品。
  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诗人以普普通通的句子,通过自己真真切切的生活感受,向女友提出了劝慰。诗的开头是一个假设,这假设会深深伤害人们,足以使脆弱的人们丧失生活的信心,足以使那些不够坚强的人面临“灾难”。那的确是个很糟糕的事情,但诗人并不因为这而消沉、逃避和心情忧郁,不会因为被生活欺骗而去愤慨,做出出格的事情。诗人的方法是克制和坚强的努力。诗人主张:“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诗人在诗中提出了一种生活观,面向未来的生活观。我们的心儿要憧憬着未来,尽管现实的世界可能是令人悲哀的,我们可能感受到被欺骗,但这是暂时的。我们不会停留在这儿,不会就在这儿止步,我们有美丽的未来。当我们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在和朋友共享欢乐的时候,我们再细细品味这曾经令人悲哀的现实生活,我们就会有一种自豪、充实、丰富的人生感受,“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诗人就用这种面向未来的积极生活观,给女友以鼓励。同样,诗人也用这种生活观以自勉。诗人生活在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在欧洲大陆产生广泛影响的时代。那时的俄国,一方面处于沙皇暴政的统治下,另一方面,人民的自由意识大大觉醒,起义和反抗此起彼伏。诗人出身贵族,有着强烈的自由民主意识。这些注定了诗人的生活会充满暗礁、漩涡、险滩和坎坷不平。诗人在面对困苦时坚定自己对生活的信心,诗人就靠这信心去战胜一个又一个暴力的压迫。
  诗人对生活的假设,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说出了很多人的生活感受。正是这种生活观,这种对人生的信心,这种面对坎坷的坚强和勇敢使得这首诗流传久远。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44节帆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作响
  ……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作者简介
  莱蒙托夫(1814—1841),19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出生在贵族家庭,曾进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禁卫军军官学校学习。1834年入军队服役。早在中学时期,诗人就开始写诗,受普希金和拜伦的诗影响颇大。青年时代的诗人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写下了很多对当时腐朽社会不满的诗歌。1837年,诗人写下著名的《诗人之死》一诗,悼念普希金,触怒了沙皇政府,被流放到高加索地区。流放期间是诗人创作的高峰期,诗人写下了《当代英雄》、《祖国》、《恶魔》等著名作品。1840年,诗人遭到沙皇政府的谋杀,身受重伤。1841年,诗人离开了人世。
  名作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写于1832年,在诗人生前没有发表。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当年的风采:面对那黑暗的俄国社会的姿态,在风起云涌的民众追求民主、自由的斗争浪潮中的精神情态。
  诗的题目是“帆”,它是在千变万化的大海中一个白色的精灵。淡蓝色的大海,静静的,死寂般的静。然而就是这静的大海中,似乎又隐含着一种不安定的因素。那蓝色的云雾可是大海的蒸腾,可是不安定的灵魂在大海的深处搅拌着海水?
  就在这淡蓝色的大海中,有一片孤帆在游弋。它闪着白色的光,刺眼的白光。这白色的帆似乎在承受着极大的折磨。它在遥远的异地漂泊,是在追寻着心中的理想还是别的什么?这白色的精灵在可爱的家乡抛弃了很多的东西,那是生活的安逸,还是物质的富裕,或者别的什么?
  波涛汹涌,夹杂着呼啸的海风。它们要打翻这精灵,要让这孤独的反叛者葬身在自己威猛的打击中。帆呢?在铺天盖地的狂风巨浪的疯狂打击下,“弓起了腰轧轧作响”。帆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而是在努力,在拼搏,为着自己所追寻的东西。
  这白色的精灵在追寻什么?不是幸福,那可能是它曾经放弃的东西;不是逃避,在昏天暗地的时候它还在弓腰前进;当然更不是安逸。在帆坚毅的搏斗中,大海已经有气无力。而在大海的上面,是阳光的世界,温暖而和煦,安详而灿烂;下面是一碧万顷的海面,宁静而温顺,清净而可爱。这不就是安逸的生活吗?但是,帆要的不是这些,而是拼搏,是拼搏中带来的乐趣,是孤独灵魂的英雄行为。
  这首诗是一首杰出的哲理抒情诗。诗歌采用象征的手法,通过这种给人强烈印象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感情。帆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那孤独、反叛的灵魂象征,那对自由的向往也象征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象征着诗人那一代贵族革命家对自由的向往。诗在描画风景,进而说明发人深省的哲理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水平。那恶劣的社会环境在诗中对大海糟糕场景的描写中得到了贴切的表现;那进取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也在诗的叙述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另外,诗歌采用的设问结构大大强化了诗歌的感染效果,省略号的使用开阔了诗的意境,启发读者深思,特色独具。
  第二部分外国卷第45节披着深色的纱笼
  披着深色的纱笼我紧叉双臂……
  “为什么你今天脸色泛灰?”
  ——因为我用酸涩的忧伤
  把他灌得酩酊大醉。
  我怎能忘记?他踉踉跄跄走了出去——
  扭曲了的嘴角,挂着痛苦……
  我急忙下楼,栏杆也顾不上扶,
  追呀追,想在大门口把他拦住。
  我屏住呼吸喊道:“那都是开玩笑。
  要是你走了,我只有死路一条。”
  “别站在这风头上,”——
  他面带一丝苦笑平静地对我说道。
  作者简介
  阿赫玛托娃(1889—1966),前苏联著名女诗人。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贵族。1905年,父母离异,诗人随母亲居住,不久被寄居在亲戚家读书。中学毕业后,诗人进彼得堡女子高等学校法律系学习,同时,诗人开始投入大量精力从事文学创作。1910年,她与贵族诗人尼·古米廖夫结婚,婚后先后在法国、瑞士等国游历。这时的诗人写下了很多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诗歌,这些诗在贵族青年中广为流传,也使诗人获得了“俄罗斯的萨福”的称号。十月革命后,她的丈夫参加白匪,遭到镇压;诗人一度沉迷于学术研究,放弃诗歌创作。但诗人坚持自己的爱国情怀,没有和另一些文人一样离开祖国。卫国战争期间,诗人写下了许多有关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英雄诗篇。二战后,诗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遭到批判。20世纪50年代,诗人被恢复了名誉,但对诗人作品的研究一直是苏联文学界的一个敏感话题。1966年,诗人去世。直到1990年,诗人在苏联诗歌史上的地位才得到确立和真正的认可。
  名作赏析
  这首诗写于1911年,是对一段爱情插曲的描写。
  诗中首句刻画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女子形象,她披着深色的纱笼。简单一句话就刻画出女子那欲说还羞的心情,衬托出爱情的神秘和诱人。“紧叉双臂”,似乎也在暗示着“我”对爱情的犹豫和惶惑。诗人就是在这种微妙的心境中写下这首诗的,那是恋人们在爱情中的常见情境。
  对方神情悲苦地走了,脸上带着痛苦,脚步踉跄。他是因为对方的犹豫和怀疑而心情烦闷,还是因为被对方过火的玩笑击伤了心灵。而因为这略带极端的行为——走开,另一方也不再安稳地坐在那里。“我”要去挽回对方的心,“我”不想失去心中的情郎,急忙追了出去,要把“他”留住,并且解释清楚,表白心中的爱情。
  “他”回过头来,面带一丝苦笑,平静地对“我”说:“别站在这风头上。”这简短的一句话胜似千言万语,——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关切可能会挽救一个生命,会给一个人带来一生的幸福。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留给读者无穷的遐想。
  这首诗突出反映了诗人的创作风格:用极其精练的语言描写日常生活的场景,写出生活中朴实而真切的感情,特别是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这首诗采用一个爱情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情景,将恋人之间那种向往爱情又怕受到伤害的微妙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将爱情中的苦痛和甜蜜写得生动到位。诗中采用对话的形式,一方面使诗的故事性增强,另一方面又使诗中的人物心理描写真实而动人。这首诗给当时处在动荡社会中的年轻人以很大的安慰和满足,在他们中间广泛地流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