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常凯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7:11:12
清华副教授侵犯蒋介石姓名权?2009年06月11日 星期四 18:39

清华副教授侵犯蒋介石姓名权?

近日,一篇署名“高山杉”的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它把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08年10月出版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所著《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几十处名字谬误公之于众。其中最荒唐不过的,当属蒋介石(Chiang Kai-shek)被改名为“常凯申”。

记者日前通过中央编译出版社找到了该书的责编陈琼女士。陈琼告诉记者,“当时我觉得清华的牌子那么硬,王奇的学养也很好,仓促之间没有深究……”陈琼承认自己不懂俄语,“但这本书引用自俄语的部分,是由我社的专业俄语校对检校过的”。而身处风暴中心的作者王奇副教授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这事儿着实太滑稽。先不提那位副教授,且说该书的责编吧,堂堂中央编译出版社的高级编辑人员,居然不知道Chiang Kai-shek其实是早期的“蒋介石”广东话读音的韦氏拼音,这跟懂不懂俄语有什么关系?何况一个正规的出版社还有一校二校三校,还有编审,还有终审人及社领导……

再说那位副教授。中国近代有过“常凯申”这个人吗?对如此陌生的人名,作为一位历史学术研究者,作为中国最响当当的高校之一清华大学的副教授,居然就没有稍微花点功夫去探究一下“常凯申”其来所自,这太不可思议了。即便是一个对中国近现代史并无研究的人在那里误人子弟,但既然在大学工作,就至少应该具备一点最基本的常识,仅仅从文章(资料)前后文的语境中,也该意识到Chiang Kai-shek应是当时中国的头面人物——即便不是蒋介石,也绝不会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常凯申”。

如此匪夷所思,令人不得不怀疑公众错怪了王副教授,或许他(她)并没有尸位素餐到这种程度,只是个“学术作风不严谨”的人——有可能那本书或相关章节并非副教授本人亲自撰写,系由弟子代笔;而由于教务繁忙或政务繁忙,著作付梓前他(她)并没有通读过文本,只是听取了学生的“开题报告”,或者是看了看写作大纲,就欣然署上了自己的大名。

若果真如此,那问题就更严重了。一个不学无术或作风漂浮的教授出一两本废品读物,总归只是丢了他(她)个人和所在学校的脸,而读者想必也不会很多,污染面并不大。但是,如果一个体制鼓励学者教授们弄虚作假、粗制滥造、沽名钓誉……那么,受损害的就是整个国家的学术声誉,受伤害的就是全中国的莘莘学子。不是吗?现在的大学教学科研体制对教授们的考核,是按论文、著作的多寡而论的,而论文、著作的质量,却不好“量化考核”。学术刊物包括不少核心期刊成了这类学术垃圾的“梦工厂”。评教授,拿津贴,甚至更上一层楼,全靠它了!

这样的体制,能不闹笑话吗?     (续)学界浮躁之风又见一斑,清华一副教授专著出现几十处谬误

  “常凯申”们是如何“漏网而出”的?公众一片哗然,又一次重重触及学术风气这根敏感的神经。

  出版方:出错章节是仓促赶就

  高山杉的批评文章中写道,仅以第三章(第80-95页)为例,就能挑出这么些荒唐的错误,“是不是太不珍惜清华大学和中央编译出版社的招牌了?”

  记者通过中央编译出版社找到了该书的责编陈琼女士,她并不感到意外:“前几天,作者王奇就告诉我书出问题了,网上的各种批评我也看到了。”

  陈琼告诉记者,这本书原本只有前两章,即第一章“中国(包括台湾、香港)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第二章“俄国(包括苏联)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后来王奇的同事建议加一章“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这样全书的内容会因为有第三方观点而更完整。结果就在这第三章共15页里出错了,由于时间很紧,误译了引用资料当中用韦氏拼音标注的中国人名。

  作者:婉拒采访专心勘误

  身处风暴中心的书作者王奇副教授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记者从清华大学历史系师资队伍网页上看到,今年45岁的王奇上世纪90年代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留学,1995年取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到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她著有20万字的《二战后中苏(俄)关系的演变和发展》,主编过《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中俄科技、教育、文化交流》等学术著作。

  然而遗憾发生了。先前的一切看起来堪称学术佳话,如今变为万分尴尬。据知情人透露,王奇现正在“紧急回炉”,将“高山杉”等指出的人名和史料谬误搜集起来,细细核对,最终给读者一个准确的订正本。(文汇)   清华大学历史系师资队伍网页显示,45岁的王奇1990年代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留学,1995年取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到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任教期间,她曾获北京市高教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2000年“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等荣誉。

  王奇,女,1963年5月生,博士(1995年1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副教授(2000年8月、清华大学)。

  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

  1986年7月-1991年3月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任教;

  1991年3月-1995年1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留学;

  1995年1月-今在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

  获奖情况:

  2000年清华大学骨干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2001年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

  曾荣获北京市高教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荣获2000年“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2003年度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