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18:51
一、立论于“因邪致瘀”的发病观点

     周围血管病是指原发性和继发性四肢血管的损害,以循环障碍为主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分为缺血性和郁血性两类。两类疾病虽致病因素各异,病理、生理有别,但也有共同的或相似的病理过程,表现为血管内膜受损,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增高,血栓形成,为现代医学的血栓性疾病,属中医的血瘀证。中西医理论都认为“无因不成瘀”。从中医理论而论,认为:

     (1)“病由因异”,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可引起不同的血管疾病;

     (2)“瘀随证变”,血瘀的个性,即可由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又可随病情演变而出现“新瘀与旧瘀”之间的相互消长。

     因此,病因与血瘀,在周围血管病的发病概念上,具有“因”与“果”的关系。中医对“病”与“证”的认识,有因病、因人、因时而异的动态发展观念,所以因瘀治瘀、执活血化瘀大法通治一切周围血管病,虽有一定疗效,但不完全符合中医传统的“辨证求因”与“审因论治”的整体观,也难以反映致病因素与病理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

    “因邪致瘀”之中医探源。早在《内经》即有论述。《灵枢》云:“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热、或寒、或痹......变化无穷,此皆邪气之所生也”。因此“邪”被视为导致各种脉管病的致病因子。邪与血气凝滞可使脉管发生肿硬作痛的形态改变,正如《内经》所述:“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这些生动的临床描绘,十分类似于静脉血栓的体征,而邪留络脉可致血管闭塞的病机,《内经》则有:“邪客于皮毛,入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阐明了邪留络脉的发病过程是“邪留”而致小血管闭塞,进而发展成大血脉病变的“奇病”。奇病之名,唐代医学家王冰氏特别指出:“病在血络,是谓奇病”。综上可以看出各种致病因子(邪)的侵入留滞是导致血管闭塞、血流障碍(瘀)的主要成因,这是祖国医学中血管病的病因与病机的卓越理论基础。

    奚氏认为: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理论是以“邪”为致瘀之主因,由邪(各种致病因子、炎变反应等)--致瘀(血管痉挛、新血栓形成、旧血栓机化)--损伤(缺血或郁血症)。因此邪盛则生新瘀,导致病情急性或亚急性进展,邪去新瘀渐转为旧瘀则病缓。又由于邪正相争的盛衰,血瘀的新或旧也随之消长。“邪→瘀→虚”三者主次比例的动态变化,必然引起临床缺血或郁血征象或急或缓的更替。所以认为:“邪是标、瘀是变、损是果,虚是本”。

     二、推崇“分病辨邪、分期辨证”的病证结合

    《兰台轨范·序》曰:“ 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病。”对此观点,奚氏极为赞同。他认为:周围血管病临床诊治,首先必须识病,此“病”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以现代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为基础,以客观的实验检测和物化检查为依据,具有明确的质的规定性,对于疾病本质规律的认识具体、精细、深入而全面。对指导治疗的针对性较强。它不同于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着眼于机体整体病理反应的辨证论治。所以,只有辨清病种,才能掌握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各种血管病在急性发作阶段,可表现出极为复杂的症候群,往往虚实交错,有邪有瘀,有寒有热。由于“邪”作用于患肢血脉,并对缺血或郁血症象的发生过程起支配作用,故奚氏认为在临床治疗上应抓住以邪势为主的根本矛盾。分病辨其主邪,而主邪是取其病因、病理、主症作为疾病辨证求因微观的内在物质基础与宏观的外象体质的依据。

     三、急则以“祛邪为先”为大法

    周围血管病均系“因邪致瘀”,由于“邪”的致病才发生了体内邪正的对立斗争,形成了人体的损伤、功能失调等病理变化。遵照前人“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以及“邪去则正安”的医学理论,奚氏提出周围血管病的治疗必须“祛邪为先”,同时强调:祛邪务早、务快、务尽。祛邪越早,人体正气受到的损伤越轻,越有利于病邪的祛除和病后的康复。病邪的祛除还必须做到果断、有力,尤其是对病情较为危急,邪实较甚者,只有病邪得去,正气才能得到保护和恢复。

     根据“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中医理论指导,奚氏指出:要祛除病邪,首先应明确病邪的性质,然后再针对不同属性的病邪制定不同的治法。这就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四、缓则“活血生新、扶正善后”

     奚氏认为周围血管病的构成,是由“邪→瘀→虚”三者组成的复式综合体,是三者主次转化的动态表现,往往错综互见。谁主谁次,在周围血管病演变的各个阶段,常有明显地偏移。因此,首先以分病、分期的辨证方法识别其主次;然后在常用的“祛邪”、“化瘀”、“扶正”三大法的方药中选药。按照“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中医理论指导,治疗周围血管病的原则是:治因与治瘀须有缓急之分。急则治标--祛邪为先;缓则治本--活血生新、扶正善后。祛邪,须因病而异;化瘀,须因时而用;扶正,须因人而施。

     奚氏分析:各种化瘀药(如活血通络药、化瘀止痛药、破瘀散结药、活血利湿药等)可用于周围血管病急性期开始缓解、邪去瘀留之时。但选药时需注意:新瘀宜凉、宜化,药味不必过多,旧瘀宜温、宜通,剂量不宜过大。奚氏告诫:在周围血管病好转、缓解期,祛邪药不应长期应用,宜逐减渐至停用。此期可进行必要的局部手术,有利于愈合。

     总之,周围血管病都有相似的瘀症,审瘀要点:一是各病致瘀之邪不一;二是急性发展阶段多为“新瘀”(邪盛于瘀);三是慢性缺血、郁血时多为“旧瘀”(由瘀伤正)。

     故治瘀大法:先究其致瘀之因,新瘀宜清,清其致瘀之因,以控制新瘀之发展;旧瘀宜补,补其化瘀生新之力,目的在于强化络脉之畅通。要之,急则不离祛邪,缓则不离扶正;以祛邪开其路,扶正善其后。

     五、倡导内外同治

     外治法是运用药物和手术或配合一定的设备器械等,直接作用于病人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防治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理讑骈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奚氏明确指出:外治法在周围血管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可配合内治以提高疗效,而且轻浅之症有时可以专用外治收功;而危险大疡尤非配合外治不可。周围血管病运用外治能有效地减轻肿胀、缓解疼痛,且能加强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微循环,消除临床症状。外治法的运用同内治法一样,需进行辨证施治,根据疾病不同的发展过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症候,采用不同的处方。

     六、注重心理调护

     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使气机调畅、气血调和;而忧愁、过虑、悲观、恼怒等病态的心理,则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中肾上腺素增加,引起周围血管收缩。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则气机逆乱。清·唐容川谓:“气结则血凝”,“气结则血滞”。周围血管病患者因病程缠绵,行动不便,不仅饱尝躯体病痛的折磨,而且也承受不同程度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因此,奚氏对心理调护极为注重,平时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对患者有同情心。对他们的疾病和存在的诸多困难表示理解和同情,在治疗的同时要使其感到温暖。

     2.尊重他们的人格。对患者讲话,语言文明,态度和气,倾听他们的意见,医护操作动作轻柔,使其感到人格与尊严、生命与健康受到了尊重和重视。

     3.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病魔缠身使患者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甚至轻生。因此在关心、帮助的同时应注意做好思想工作,使患者能正确对待人生。使他们了解周围血管病的防治常识,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以精心的治疗、热情的服务和真诚的相助抚慰患者受伤的心灵,做他们可信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