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跳槽事件背后的中国式权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05:30

李开复跳槽事件背后的中国式权力

张海波《民营经济报》副总编辑
  李开复跳槽一事,好像一直以来大部分人都站在李开复一边,现在法院判李开复可以到GOOGLE上班了,微软似乎已先输一招,你们怎么看?我想李开复跳槽一事之所以受人关注还在于微软的中国故事,人们会联想到之前的吴士宏事件,想到《追随智慧》里的"李开复故事",甚至想到民族软件产业等等,作为中国人,看待李开复跳槽事件可能比美国人有更多一些这样的背景。对此,你是如何看的呢?

张良《东方企业家》执行主编
  是的,李开复的跳槽,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业界、公众和媒体几乎全站在李和GOOGLE一边,甚至有人说是两种商业价值观的竞争。这种分析有点过头了。从这也可以看出,微软在过去几年是如何的不得人心。公平来说,微软在李的事情上采取的措施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同样,在全世界的商业领域,微软的手段也毫无特别之处,"非竞争协议"早已是业界通例。

  不过,不出意外的话,这也许将是微软最后一次受到媒体这么大面积的不公正对待。因为,所谓获胜的GOOGLE将从此取代微软,逐步扮演业界霸主、乃至新的"强盗男爵"的角色。就像多年前微软取代IBM的那个让人厌恶的地位一样。业界、公众和媒体都需要一个可以任意嘲弄抨击,或者作为失败借口的靶子。几年下来,人们对与微软的"战争"已经有点厌烦了,现在好了,四处出击,意图横扫天下(和当年的IBM、微软多么像啊)GOOGLE出现了,他将毫无疑问地成为下一个靶子。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微软失去了一个李开福,获得的也许将是更宽广的世界。它并不需要和GOOGLE竞争,它有自己的事要做。需要在更宽松的环境下,更从容自在地做。现在终于可以了。[全文]

袁卫东《21世纪商业评论》编委
  终于,"微软中国"(并不是指微软中国公司,而是指微软与中国的结合)再次应证了那个被认定已久的定律:CEO的滑铁卢。本来事情可能极其简单,就是一个经理人,在一家公司干得久了,想换一换工作环境,也许在一个地方干得久了,恩怨太多,空间感在日益丧失……也许对方有更好的环境,也许对方给了更多的承诺,更多的钱……这本来没什么奇怪。但因为是Google和微软这两个新旧IT巨头之间的"战争",就激起了轩然大波。但如你所说,因为整个事件有着深深的中国背景,就有相当丰富的信息供我们来挖掘和理解,也有相当重要的理由供我们来把握。自然,微软与GOOGLE的已经"白热化"的竞争,关于职业经理人的操守问题,等等问题,都是我们可能讨论的话题,但我想说另外一些东西:微软与中国人,微软中国变局中的中国人价值。

  因为,在这一场迄今长达13年的微软东方史上,有太多中国人或华人的痕迹。这些痕迹大概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从一些标准答案中走出,理解我们已经卷入漩涡的这些事件。

  我在2002年写作《微软中国十年变阵》时曾经写过这么一段判语:从1992年落户北京新世纪饭店511房间开始,盘点微软在中国10年的经历,的确呈现出一个相当交错复杂的微软中国图景:这里既有对比尔·盖茨创业传奇的万众传诵,(其从哈佛退学创业的一幕,曾引发多少中国人的惊叹与折服),有一个软件巨头拓展其全球帝国时所显现的强大与光荣,但也有职业经理人为之恐惧的"CEO滑铁卢",有在中国普遍盗版环境下一个软件巨头的尴尬与无力;他曾赢得过万分的尊敬,因为其创造力与不可战胜的强大,但当微软与中国的实际利益相接触时,却又激起了太多"起来,抵抗微软"的某种民族或群体性的激烈情绪。

  而这种情绪曾经被统帅在一个应该有自信的民族对自己软件产业主权的捍卫上。此时,清华博士方兴东"揭竿而起",风头正劲。

  随后是吴士宏,高群耀,唐骏,等等,这些以总裁或总经理的,掌管微软中国“权力”的人们。但随着《逆风飞扬》的出现,微软在中国的商业正在变成一部权力的争斗史。包括文弱的高群耀,也出了一部书,“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悲愤。

  一个现实的例证是,当吴回到对跨国公司的精神反动,这个在跨国公司中得到培养、成长的经理人,为解决其"精神分裂",最终反戈一击,并加入TCL,回到其本土立场时,却不知所终。吴突然暴得大名,又突然消失。世界实际就是这样变换。当"起来抵抗微软"的方兴东在中国博客时,他获得和接受了微软的广告。李开复在要投身Google时,终于看到并"爆出"比尔。盖茨的"粗暴",以及微软在中国的"不道德商业行为".在《追随智慧》的"李开复故事"中,这些关键的细节都没有。那时,李开复都要为盖茨的认可,要激动的与其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同事"抽雪茄"祝贺呢!

  一个真实的"微软中国"到底是什么呢?是微软的强势,还是中国人的善变?

  或许,他们都曾证明过自己的优秀,只是在最后一刻,为微软中国业务不佳承担"责任"时,都失去了"自我".这里的中国人几乎没有谁认为自己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总有某种邪恶的力量改变了善良的愿望,并使之落空。实际上,即使单纯的看一些预设主题的故事的细节,你也会发现,更多的时候,麻烦是中国人之间自己制造的,是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但这里面难道没有更多一点的宿命。

  在微软中国的境遇中,我们真的能看到中国人的影像。在这个正在以"崛起"名义,引起全球侧目的国家,其对于真正知识的创造有多少尊崇呢?我们已经在复制和抄袭的道路上狂欢的太久了。我们几乎正在失去文明真正应该包含的内核。

  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由"神",走下了神坛。太多的案例正在显示,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正在将中国那种"关系"运作的炉火纯青,正在将我们所期待的商业革命,变换成"中国功夫",并为此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太多的中国人参与其中,即使媒体在思考微软中国时,有时候也不由自主在抨击微软的强势和霸权时,劝诱其适应所谓的"中国规则".其后,难道没有另一个政府的"霸权"在等待着吗?

  很多时候,我们实际很少能靠近盖茨在车库里创立卓越企业的境界。我们太沉迷于权力,或者是强权。以及强权能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的国家战略偏好巨大的垄断国企。我们的民族软件业的旗手不是照样运作"关系".为了自己的利益,中国的"底线"在哪里呢?

  所以,任何指证都那么有些表面的堂而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