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直辖市壁山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10:29
城区概况


    璧山县位于重庆市以西,地理座标东经106°02′--106°02′,北纬29°17′--29°53′。东邻巴南区,南界江津市,西接永川县、铜梁县,北连合川区、北碚区,幅员面积913平方公里,形如柳叶。地貌为两峡一谷,谷平丘浅,沃土百里。境内璧南、璧北、梅江河分流南北。县辖2个街道、10个镇、1个乡.2004年底总人口61.0278万人,以汉族为主,有少数民族28个、500余人。璧山县-城区概况

 

 

    早在两万年前璧山已有人类栖息繁衍。县内广普镇黄巅桥和璧城镇一天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可佐证。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设璧山县制。此时,璧山“地广人稀,周回六百里”,“田肥美,民饶裕,洵巴渝名区”。宋朝时县辖双溪镇、多昆镇、含谷镇、王来镇、依来镇五镇。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因地广人稀,并入巴县。明朝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复置璧山县。

古往今来,商旅征戎,官差使节,由成都到渝州,璧山是必经之道,历来被称为“川东要道”。控扼着蜀中“东大路”、“西北路”、“小川东路”,为重庆的西大门。明清间,璧山先后设立来凤、璧山、温汤驿。抗日战争时期,璧山被选定为陪都迁建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训部、国立艺专、经济部商标局等一批重要机关、学校、部队迁驻璧山,建立了社会教育学院、国立音乐学院、青年远征军基地、青年军201师等,内迁单位70余个6万余人。

    解放后,璧山交通邮电通迅日新月异。目前,成渝高速公路、遂渝公路贯穿县境,璧青一级公路1998年建成通车,青马路、璧福路等乡镇公路干道硬化改造全部完成,村村通公路率100%,基本实现“半小时璧山”目标。全县新建移动电话基站45个,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璧山成为重庆市村村通电话第一县,青杠镇石河村成为重庆市移动电话第一村。

    璧山古有“金剑晴雪”、“凉伞云遮”、“茅莱仙景、“圣灯普照”、“虎峰马迹”、“东林晓钟”、“觉院夜雨”、“石泉凝脂”等“璧山八景”,如今又添“青龙戏水”、“天池洞天”、“龙山艳桃”、“南湖漪涟”、“凤湖仙山”、“温泉凝脂”等璧山新八景,已形成“三湖三山一带”为主体,即:青龙湖国家级森林公园、白云湖风景区、金堂湖风景区和金剑山、龙梭山、缙云后山以及丁家花卉苗木生产基地经来凤、青杠、狮子、璧城到蒲元镇一带的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景,集风光、风情、风味于一体的旅游观光体系。

璧山县-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县境为巴国地。周慎觐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江州县,今县域为江州县属地。据清同治4年《璧山县志》载:璧山“禹贡梁州之域,周为巴子国地,秦灭巴置巴郡为巴郡地,汉为巴郡地属益州,三国属蜀汉,晋为巴郡地属梁州,宋齐俱为巴郡地属益州,隋为巴江津二县地属渝州”。两汉时期,璧山境内经济发展已呈较高水平,来凤就设有驿站,成为成都至重庆的交通要道。东汉时期,璧山境内就已流行雕刻精美的画像石棺作为墓葬方式。

    璧山自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建县。据唐《元和郡县图志》(公元806年)记载:“壁山县,本江津、万寿、巴三县地,……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二面险峻,东南面稍平,土人号为重壁山,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置县,因山为名。”唐置县时,隶属渝州,其时县域包括今县境全部及今永川市、沙坪坝区含谷镇、北碚区澄江镇。

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分壁山县西南部分地置永川县。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名恭州,壁山县隶属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恭州为重庆府,壁山县属之。元初,壁山县屡遭兵灾。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以壁山“地广人稀”并入巴县。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置壁山县,属重庆府,清康熙元年(1662年),以“户口尚少,停壁山县铨,以永并治之”(即由永川县代管)。清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壁山县,改名“壁山”为“璧山”,隶属川东道重庆府。

民国3年(1914年),璧山县属四川省东川道。民国17年撤销道,直属四川省。民国25年(1935年),四川省下设行政督察区,璧山县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日璧山县解放,属川东区巴县行政专员公署管辖。是年12月20日,巴县行政专员公署改驻璧山,更名璧山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4月,璧山专署迁至江津,改名江津专区,属之。1960年江津专署迁往永川。1968年,江津专区更名江津地区,璧山县属江津地区。1981年,江津地区更名为永川地区,璧山县属永川地区。1983年4月1日,永川地区与重庆市合并,璧山县属重庆市辖。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璧山县隶属重庆市。

唐置璧山县时,县署在今璧城街道。清雍正七年复置璧山县制时,因县城残破,衙署无存,短时寄治来凤驿。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县令奉文在今璧城重建。此后,民国时的县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一直在今璧城街道。

璧山县-行政区划

 

 

    宋《元丰九域志》记载:“璧山,州西一百里,三乡、双溪、多昆、含谷、王来、依来五镇。”

    清同治《璧山县志》记载:“明成化十九年复置璧山县后,全县分为十里百甲,龙溪、普安、燕平、磨滩、壁山、水东、枫香、横山、登云、沙山为县十里。”

    清初,全县改编为二里十三甲。乾隆二十四年(1795年),巴县缙云山(包括北温泉)以西之西祥里(后更名为依来里)划归璧山,全县便有磨滩里(福禄里,简称福里,在县中部)七甲,登云里(简称登里,在县南部)六甲,西祥里(依来里,简称依里,在县北部)八甲,共三里二十一甲。

    清光绪初年,全县辖三里37场5段。

    民国初年,县仍沿袭清末的行政区划,实行里、甲制。

    民国4年(1915年),增设临江场,全县行政区划改为38场5段。

    民国24年(1935年),试行新县制,全县行政区划为3个区,40个联保和1个试验乡。

    1949年12月1日,璧山解放。县人民政府决定,全县行政区划为6个行政区,第一至第六区区政府分别驻城中镇、大兴乡、来凤乡、丁家乡、大路乡、八塘乡。

    经过1952年、1953年、1955年、1956年、1958年、1977年、1978年数次变更后,到1980年3月,全县行政区划为7个行政区(大路区、八塘区、城郊区〈后改名甘棠〉、大兴区、正兴区、来凤区、丁家区等七区),1个区级镇(璧城镇),1个乡级镇(来凤镇),38个公社。

    1985年将人民公社改为乡。1994年“撤区并乡建镇”调整为20镇6个乡。

    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为现行的两个街道、10镇、1乡。即璧城、青杠2个街道和丁家镇、三合镇、广普镇、正兴镇、大兴镇、河边镇、福禄镇、七塘镇、八塘镇、大路镇等10个镇及健龙乡。全县计34个居民委员会,151个村民委员会。城镇建成区面积21.6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璧城街道,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

璧山县-自然地理

 

 

    璧山县地质构造属川东南弧形构造带,华蓥山复式背斜中的温塘峡背(东山)与沥青峡背斜(西山)之间。据清《璧山县志》载:璧山“形如柳叶,四壁皆山,外高中平”。境东有缙云山,西有巴岳山,东山、西山为天然屏障,海拔分别在500-810米和500-885米之间,两山夹一槽,中部系丘陵地带,海拔在270-400米之间。东西山面积约16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7.6%,丘陵面积753平方公里,占82.4%。县域地表水属外流水系,有大小溪河75条。其中,璧南河系长江一级支流,全长73.1公里,在江津区油溪镇注入长江;璧北河全长37公里,在北碚区澄江镇注入嘉陵江;梅江河流经璧山西部各乡镇,全长53公里。境内植物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植被以常绿针叶林为主,竹林次之。常绿针叶林以马尾松为主、杉柏为辅。森林面积329799亩,县城公共绿地面积164416平方米。

    璧山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夏热、秋迟、冬暖、无霜期长以及风速小、湿度大、日照少、云雾绵雨多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3℃;年平均降雨量1231.2mm;年平均日照时数911.5小时;年平均风速1.6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无霜期337天。

璧山县-人文风貌

 

    璧山史称“巴渝名邑”,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历史上曾出过“双状元”、“六翰林”。古时就有“璧山八景”,即“金剑晴雪”、“东林晓钟”、“觉院夜雨”、“茅莱仙境”、“圣灯普照”、“虎峰马迹”、“凉伞云遮”、“石泉凝脂”。

    璧山全县共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县境之内,还有36座古寨、95处古墓。位于璧城街道中央的文庙“大成殿”古朴、壮观,有194朵如意斗拱,重檐大屋顶琉璃建筑屹立在凤凰山脚下,与文庙广场(大成广场)、小东门状元桥连成一线;历年发掘的17具汉画像石棺,雕刻精美,名冠巴蜀,其中一具迁入重庆三峡博物馆馆藏;梅江朝元寺的明代石牌坊、青杠的清代河氏百岁坊也是璧山名声颇著的珍贵文化遗存。

    除古庙、古牌坊、古石棺外,璧山还有古教堂(正兴金堂湖天主教露德堂)、古寨(云坪乡的云坪古寨,青龙湖的古老寨、铁围寨,白云湖的云台寨,凤湖仙山的大茅寨、五云寨,缙云后山的云峰寨)、古关(金剑山、凉亭关、白云湖渝西老关)、古民居(来凤翰林院)、古墓葬(汉代崖墓群)、古碑刻(金剑山、茅莱山的古碑刻)、古生物化石(大熊猫化石、恐龙化石)、古戏曲民俗(龙灯、狮灯)等众多文化遗存。

璧山县-产业结构

 

 

    璧山县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实施科教兴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活县战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着力打造四大基地(中国西部鞋业生产基地、重庆制造业和工业品配套生产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构筑五大体系(道路交通体系、信息网络体系、能源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县域城镇体系),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获得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截止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5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00美元,辖区内财政总收入达到6.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28亿元。

    全县三次产业比重由“九五”末的18.3:52.2:29.5调整为11.5:57.5:31,二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61%提高到70%,已成为县域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主体。

工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机械制造业、建材业、制鞋业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56.7%提高到2005年的66.8%,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14.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1.3%。

    农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禽兔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3%,粮猪产值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84%下降到2005年的35.8%,改变了粮猪二元型的传统农业结构。

     城乡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0.4%提高到2005年的32.8%,农村交通、通讯和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城乡融合度不断提高。

璧山县-特产资源

 

 

    璧山县幅员面积914.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1770亩,人均耕地面积0.83亩。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次为紫色土。现有矿产煤、铁、石膏、天然气、重金石、页岩、石英砂、瓷土等。其中石膏、石英砂、石灰石、页岩等建材矿产配套产出,规模大、品质高,开采条件好,属地区优势矿产。

    璧山旅游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开辟出一批市风景旅游区,有白云湖风景区,位于成渝高速公路站口青杠街道。国家级森林公园青龙湖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北29公里处的云雾山,为市级风景区。金堂湖风景区,位于县城西35公里处的正兴镇,主要景点是重庆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天主教堂“露德堂”,占地30亩,历时百年至今完好无损。闻名海内外的“来凤鲜鱼”,在位于县城以南19公里的原来凤镇(现属青杠街道),有近100个品种鱼味,不少文人墨客和海内外来宾都以品尝来凤鲜鱼为快,并竞相撰文泼墨题词。

     璧山传统的土特产品有“璧山土布”、“璧山干酒”、“玉麟锦缎”、“青杠板栗”、“大路黄花”、“天池银丝粉”,现代的璧山微雕、皮革皮鞋、“璧玉一号”优质梨、璧山财兔、风味源板兔、“白云湖”板鸭等名扬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