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比较观”--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52:48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比较观”

2010年06月04日11:18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的奋斗就是一个不断与别人相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的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分辨是非,才能改正错的、坚持对的、发扬好的,不断有所进步。就领导干部而言,通过“比”,可以观察精神境界的高与低,判断学识修养的优与劣,衡量思想作风的虚与实,鉴别人生观的对与错等。与谁比、比什么、怎么比,往往能够直接反映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及反映其追求、作风和人品。比得正确,可以获得真理,比出进取心,比出拼搏劲,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实现奋斗的目标;比得不正确,就会陷入误区,比掉斗志,比垮精神,胡作非为,甚而滑向罪恶的深渊。那么,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比较观”呢?

  一、要比责任,不要比权力。在与人比、与自己相比中,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往往是与他人只比权力的大小,不去比责任的大与重。这样去比,就感到自己的官位小、权力小;没有别人进步快,权力大;在地位上不荣耀,在群众中没威望,于是就灰心泄气,也就失去了上进心、进取心、责任心,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负其责”。一分权力,十分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事情越多,越要对己要求严格。在工作中,无论权力大小,都要把责任放在第一位,比责任、比贡献,这才是可取的态度。只有比责任不比权力,只讲尽责任不比权力大小,以责任指导权力运作,才能解决好活着为什么、当官干什么等人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去恪守为人民服务立志、立责、立功,为社会主义事业尽心、尽智、尽力。

  二、要比奉献,不要比索取。奉献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奉献精神的民族。这种精神,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奉献精神永远熠熠生辉光耀人间,永远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有些领导干部身在官位,却不是以奉献为己任、己责、己心,而是讲索取、比索取、争索取、捞索取,并以索取贬低奉献、曲解奉献、取代奉献、毁灭奉献。地球要做的事——旋转;江河要做的事——奔流;公仆要做的事——执著;党员干部要做的事——奉献。如果不比奉献比索取,单纯为金钱、权力而活着,就会比出错觉来、比出祸端来,比出走向“灭亡”来,这是十分危险、可怕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并不仅仅是付出,同时也在收获。虽付出了精力、物质,金钱,也收获着人生事业的成功,收获着高质量的生命,收获着精神上的享受,得到的是人民群众的赞美。所以,我们要比奉献不能比索取,把奉献精神作为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的巨大精神力量,作为共产党人实践人生价值观的主题。

  三、要比追求,不要比俗气。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追求精神、追求崇高、追求理想、追求信念,这是古今有识之士共同的人生目标。历史的天空闪烁着一串串明亮的星星,老百姓的心中矗立着一座座雄伟的丰碑,因为领导干部在自觉地、默默无闻地,去追求党的事业、实践党的宗旨、完善人生价值。不过,有些领导干部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在眼花缭乱的变革中,区分不出崇高与俗气,高尚与庸俗,盲目地追随和信奉时尚的不良俗气大有人在:他们把食必美味、穿必名牌被看作“潇洒”;贪恋色情、姿情纵欲被认为是“时髦”;口出狂言,声称“我是领导我怕谁”竟被捧成“识时务者为俊杰”。当然,这些错误的观念与行为,并不因其有市场而正确,也不因其时髦而高尚。领导干部的人生情趣,生活作风,不仅是闲情逸致,更是一种文化品格;不仅是怡情养性,更是一种道德建树;不仅是个人情怀,更是一种政治风采;自然有高下文野之分。对于一些庸俗的形形色色的人生追求,我们要用理智去识别、去批判、去制止。当我们选择了向崇高追求时,就是向崇高迈进了一步;我们树立了终生追求崇高时,崇高就会向我们永远频频招手、一步步拉近距离,崇高就将属于我们。所以说,我们要比追求、攀崇高,戒俗气、立正气,做一个胸怀全局,登高望远,充盈天地之人。

  四、要比价值,不要比位置。价值问题,指的是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作出的付出、回报、贡献。谁对社会贡献大,人民群众就会承认他的价值高,给予的荣誉也就高;谁的贡献小,其价值就小,给予的荣誉也就小;谁危害社会,谁就是可耻之人,给予的只能是唾弃、漫骂、指责。我们强调在领导干部中比价值,就要比对人类、社会、党、国家、人民的付出、贡献,也就是春天给花香漫漫,夏天给清风一片,秋天给硕果累累,冬天给阳光无限。在这些方面比汗水、心血、政绩、功劳,就会比出觉悟、境界、责任、丰功伟绩。可是一讲比价值,有的人就强调一个问题,就是说“没有位置,就难以创造价值;有了位置,才能创造价值”。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之下,就不去比价值,而是一个劲地要求位置、追求位置,甚而等待位置求价值,这是大错而特错的。领导干部要明确这样的一个辩证关系,只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干出了突出、明显的政绩,党和人民就会给位置、给官位、给权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位置是由工作的价值干出来的,换出来的,党和人民赋予的。工作中,只比价值、创价值,位置也就会到手。否则,一味离开创价值去求位置,位置是不会到手的。任何一个人的位置都是暂时的,唯有价值才是长久的。我们要在比价值中讲贡献,比贡献;创政绩、建业绩;也就是看小、看低、看淡位置,对位置无所求,对事业有所创,对功绩有所建,对形象有所树。

  五、要比境界,不要比名利。“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决定一切、支配一切、指导一切,也是保证一切的。境界,源于内心,是一个人精神方面的高度,反映着一个人生命的品质、质量、品位,并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动机。政治家思想敏锐,明察秋毫,治大国如烹小鲜,是境界;军事家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制敌于指掌之间,是境界;艺术家技艺娴熟,出神入化,也是境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无不是一定境界的成果、结晶。人们追求境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主体性,在自然世界中创造人的世界的过程。对领导干部而言,增强、思考、追求精神境界这么重要,反而一些人认为境界是一个空洞的抽象的无物品,不占什么比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基于这种认识,在工作中不是与人比境界,而是比名利、争名利,认为这才是最现实、最管用、最有价值的东西。说什么“千里来当官,只为吃和穿”;“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比境界,不比名利,才会增境界,树境界。把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把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化作励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境界才会在其中孕育、生长和提高。

  六、要比官德、不要比官气。人以品为重,官以德立身。位高,得人尊重是一时的;德高,受人尊重是永久的。德高才能望重,望重在于德高。道德一旦成了美德,就会感染和促进人们的“体诸行”,立之为品德,凝之为人格,行之为崇高,成为提升人们道德境界的巨大精神力量,呈现出情动山河,德感于天下的伟力。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者都把为官从政的官德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在执政的位置上,有些领导干部不是比官德,强服务,而是比官气,要官位。所以,有的领导干部,官不大,脾气不小;衙门不大,派头不小;身份不高,架子不小。这样显示自己,不是威信高了,而是威信低了,群众给予的是骂声。领导干部要比官德,不可比官气。要德在人先,利居人后;“立身立业,必先养德”,要“德行过关,本事过人,政绩过硬”,以德赢得群众威信,以德获得群众支持,以德取得群众信任。

  七、要比节俭,不要比奢侈。节俭是一种行为,展现的是一种精神力量;节俭是一种观念,体现的是一种民族品格;节俭是优良传统,显示的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节俭对人们起着教育、制约、引导、弘扬的作用。节俭,集聚的不仅是一笔有形的物质财富,而且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党政干部养成了节俭的美德,可以有效地抵制奢华之风,有助于在人们的思想上筑起拒腐蚀的防线。节俭是一种品德、一种觉悟、一种作风,党政干部拥有了他,将终身受益、他人受益、全社会受益。可是有的领导干部在生活中,与人相比中,却不比节俭,而是比奢侈。他们偏面的认为,现大有权了,有钱了,应该讲排场,比阔气。这不是什么光彩、潇洒,而是做人的悲哀,也是为官的败途。我们不能比奢侈,要比节俭,这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大作,大题特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领导干部要树立“节俭光荣、浪费可耻”,节俭是美德、浪费是缺德的观念、学会科学消费、合理消费,发扬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光荣传统,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贡献。

  八、要比正气,不要比邪气。正气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浩然大气、底气,也是底蕴。正气,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它体现的是一个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理念上的坚定性和纯洁性。对党政干部而言,正气是人的第二生命,是精神之骨、精神支柱,丧失正气的人就像断了脊梁骨的可怜虫,挺不直腰、昂不起头,就不会有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就会栽倒在歪风邪气面前。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也来自于自身的正气上。在这里,共产党人所讲的正气,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的正气;是以崇高的理想为动力的正气;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正气;是以共产主义道德为基础的正气;是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底蕴的正气。当然,这种正气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正气魅力是一种形象,能给人无言的教育;是一种力量,能给人以鼓舞和鞭策;是一种表率,能给人以示范和引导。 “万古诗人呕肺肝,乾坤正气得来难”。只有比正气不比邪气,以正气压邪气,用正气驱邪气,才能净化人的灵魂、净化党的队伍、净化社会环境,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的品行,千万不要为欲所困,为欲所左右,最终为欲所害,要成为弘扬正气的“一把剑”,拒腐防变的“一堵墙”,党员队伍的“一面旗”,无私奉献的“一头牛”;对党的事业一心一意、对反腐倡廉一身是胆、对人民群众一往深情、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对自己要求一尘不染;使党风、政风、民风为之一新。

  九、要比英模,不要比待遇。英模人物作为时代的先锋和楷模,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既来自于群众又高于群众,既平凡又崇高。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超越人生,超越自我,具有跨越历史、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他们的精神是这个时代的亮点,他们的人生是这个时代的精神表率,他们是“大写的人”。英模人物是一座丰碑,鼓舞人们向高处攀登;是一面镜子,让领导干部经常照照自己;是一副去污剂,使尘埃消而清白出;是一则万金难买可以传之后人的精神财富。崇拜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样的时尚,反映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时代风范。与英模人物比,就能比出差距来、比出方向来、比出目标来,比出境界来、比出精神来、比出品位来。有些人却不然,他们总是嫌职务上低,待遇上差,荣誉上少,总感到别人是在生活中占尽了便宜的“幸运儿”,而自己却是“喝口凉水都硌牙”的“倒霉蛋”,于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对周围的一切都憋了一肚子气。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模、造就英模的民族,今天,更应该如此。我们或许很普通,但我们要追求高尚;我们可能很平凡,但我们崇敬伟大;我们甘于奉献,但我们渴望辉煌。只要我们以英模人物为旗帜、为榜样、为典范,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定能成为不平凡的人。   十、要比知足,不要比私欲。古人讲:“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者富,知止者久”。 “知足者能常乐”,“贪心不足蛇吞象”,都是警世名言,是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知足是快乐的根基,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可谓“事因知足心常乐”。懂得知足并能做到知足的人,则是满足的人、清醒的人,也是幸福的人、快乐的人。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只有自足者才能保持一份完整的自尊自信,拥有一个从从容容的人生,就会看花花有情,看树树可亲,看山山含笑,看水水怡人。领导干部讲比,就要与这些自“知足者”比,这样才能比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态度、品位来。这是因为,有些人在物质和官位上不知足,他们总是与个别跑官买官得势者比权力、地位、风光;与腐败分子比金钱,、奢侈、玩乐;也就是比位子,没有人家官当的大;比票子,没有人家捞钱多;比车子,没有人家坐的“牛”;比房子,没有人家住的气派;比排场,没有人家阔气。越比越感到低人一头,不如别人。于是,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贪、去占、去捞,最终成了人民的罪人。“廉者常乐于无求,贪者常忧于不足”。 “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绿水原无忧,因风面皱”。所谓“风”与“雪”皆为身外之物。人亦如此,且不可因身外之物而误人误己、误党误国、误位误事。“竹影扫街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在不比私欲比知足中,人应该满足的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欲望本身。为政者,要以为人民服务为不知足,以个人得失荣辱为知足,“廉以洁己,慈以爱民”,便是“生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的民官。
    
    作者:河南省西华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周晓燕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比较观”--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汪洋:领导干部要注重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汪洋:领导干部要注重知识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领导干部须常怀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领导干部须常怀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2 领导干部怎样直面媒体--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坚守的魅力--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领导干部少应酬多学习关键在做好“三减三加”--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谈人才优先发展的“长短观”--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向上,向上,再向上--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舍”与“得”--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反腐倡廉》十字宣传歌--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读书学习“四戒”--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教子当学曹孟德--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为责任而活着--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信????念--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走进寿乡--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警惕“本领恐慌症”--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拜谒马克思墓--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网 常弃非分之想--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中直党建网 十月赞歌--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中直党建网 使学习成为习惯--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中直党建网 十月赞歌--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中直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