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_灸疗_中国艾灸 - 艾灸穴位八邪及三阴交可显著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30:09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中医科郭瑞林副教授等进行的一项研究揭示,艾灸穴位八邪及三阴交,可显著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流速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此项研究为艾灸的治疗、保健作用找到了依据。

  研究中,郭瑞林将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在20~22岁的健康应试者按性别分为两组,其中女性组(30例)检测甲皱微循环指标情况;男性组(30例)检测血液流变学变化。受试者均选取左手的八邪穴和脾、肝、肾交会的三阴交位,将艾条点燃温和薰烤上述穴位,每穴熏烤5~10分钟,休息10分钟后分别测试其甲皱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各类指标的变化,并与艾灸前所测指数进行对照。

  结果显示,女性组甲皱微循环中的20项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尤以血流速度、流态积分、管周积分、红细胞聚集程度较为显著,其艾灸前分别为672±317、0.81±0.81、0.14±0.21、1.36±1.13;艾灸后分别为1024±291、0.34±0.48、0.04±0.11、0.96±0.98,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组检测的血液流变学的10项指标中,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全血低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艾灸前分别为15.70±2.08、37.13±2.18、3.08±0.65、5.74±0.61、4.32±0.20;艾灸后分别为14.21±2.20、35.26±2.48、2.48±0.29、5.23±0.61、4.14±0.18(P<0.01)。

    艾灸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具有温通经络,活血通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疾保健的功效。在《扁鹊心书·住世之》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之说。现代医学认为,人甲皱微循环是全身微循环的一部分,临床上许多疾病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甲皱微循环检测可反映疾病过程的全部和局部改变。而血液流变学指标是描述血液各种流变性质的定量、半定量参数,临床可根据其指标的异常改变,辅以疾病的诊断。
  
    本研究通过对甲皱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科学检测,发现其艾灸前后的各类指标特别是一些主要生理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及血液黏度降低,血液稀释、机体血运改善、红细胞携氧能力提高等,这些指数的显著改变,充分证实了艾灸对改善人体微循环及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