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美是文字新闻魅力所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14:09
思辨美是文字新闻魅力所在新闻美学属于新闻边缘学范畴。要谈新闻美学,我们要先对美学有个大致了解。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按照美的规律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而王朝闻在《美学概论》中则认为,美学是哲学性质的科学,是作为人们世界观组成部分的审美观、艺术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说,是研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客观现实的美和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反映,揭示审美活动的普遍规律。①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近代的产物。到了当代,美学以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作为社会科学的新闻学更迫切需要美学理论来充实、完善、发展自己。什么是新闻美学?它是研究新闻美的科学。②
    思辩美属于新闻美学的范畴。对新闻思辩美的探索研究至今仍然极为少见。因新闻有文字新闻、声像新闻、网络新闻等不同种类,笔者试从文字新闻中的思辩美进行尝试性学术研究。个人认为:思辩美是新闻中以思辩形态呈现出的一种特殊美,它与审美意识互动,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意识形态。充满思辩美的文字新闻,散发着新闻与理论结合的亮点,使新闻报道获得前所未有的深度、厚度和力度。它突破了新闻只报道事实的传统,在更高的思维层次上把握报道对象,使文字新闻显露出理性魅力。
    一、思辩美是文字新闻核心魅力所在
    文字新闻担负着审美教育功能。优秀的文字新闻在内容上给人以教益和启发,在表现形式上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给人以乐趣和快感。新闻作品的思想性愈鲜明,唤起的美感就愈强烈;表现形式愈完善,美学感染效果就愈有效。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新闻记者反映生活不是像平面镜一样去“反映”,而是溶进了自己的真实的爱和憎,辩别清楚了真善美和假恶丑。记者在选取新闻题材时常常聚焦“对象的美”,用正确的眼光透视社会,善于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准确、生动、及时地再现在读者面前,激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敬仰之情。这样的文字新闻从内容到形式,从意境到细节,从标题到结构,从语言到风格,无不洋溢着美。如80年代我们报道的罗健夫、蒋筑英等一批知识分子典型,90年代我们报道的孔繁森、李国安等一批典型,文字精美,感人至深,影响了一代人的心灵。从这个角度看,新闻记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之无愧,他们用如椽大笔雕塑着人类的心灵。越有美感的文字新闻就越有魅力,而思辩美是文字新闻的核心魅力所在。充满思辩美的文字新闻能向读者提供新鲜的思辩成果:或解释一个疑团,或指出一种趋势,或阐明一种规律,或针砭一种时弊,克服动态性、综合性报道表面化、一般化、浅层次的流弊,把笔触伸向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内在本质,靠理性思维的穿透力去开掘深层次信息,以逻辑的思辩和理性的灵光给读者以新思想的启迪。文字新闻的新思想性愈鲜明,唤起的美感就愈强烈。
    新思想性是新闻记者用心思辩的结果,这就要求记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论。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新闻记者在写作报道中是否都经过了思辩过程,坚持了唯物辩证法呢?未必。过去,尤其是“文革”时代,受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影响,新闻工作者跳不出“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往往习惯于把报道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报道,一类是反面报道。正面报道就是单纯地表扬,反面报道就是单纯地揭露,好像是除了“批评”和“表扬”之外就没有别的报道可写。即使在今天,新闻工作者也未必都能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常常是简单的直线思维,顾此失彼,“非黑即白”。文字新闻体现出思辩美和哲学思想,才有“理论色彩”。用唯物辩证法武装起来的新闻记者,会自觉地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形形色色的各类事物。他们往往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眼光去观察问题,能从事物的起因、发展、变化和结果的全过程中,从内因与外因、历史与现状、表象与本质、时间与空间等全方位上把握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1996年3月28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荣事达的哲学大视野》,跳出了一般反映一个企业发展历程的套路,而把文章做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改革和发展上,立意高,角度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要时时想到“高出一筹”。如何才能“高出一筹”?最重要的是要站在制高点上来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这个制高点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指导改革和发展。④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可惜的是,至今还未被广大新闻工作者所充分认识。思辩美需要辩证思维,它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人类有着复杂的思维活动,社会生活才显得五光十色,新闻报道也就异彩纷呈。忽视新闻思维活动的研究,等于是舍本逐末。专家学者把人们的思维方式分为三种,即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思维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记者在采写新闻时,面对的是新闻事实。同时,记者必须对事实的新闻价值作出判断。而新闻价值只是事物的一种属性,是一种特定的价值抽象。要发现新闻价值并对它作出估价,不运用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是不行的。这是因为,一些浅层的新闻,一些反常的、异常的、稀奇的事物的新闻价值是容易判断的,而一些深层的新闻,一些新生的、正常的、概括性的事物的新闻价值是不容易判断的。因此,记者要运用好辩证思维,必须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以逻辑思维为指导,以形象思维为体现。一般来说,充满思辩美的文字新闻需要多种思维活用,不回避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多侧面、多角度地透视报道对象。
    不难看出,思辩在文字新闻作品的诞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思辩美更是文字新闻的核心魅力所在。
    二、思辩美在文字新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应成为衡量文字新闻
    作品质量的标准之一
    根据著名的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传播媒介理论,报纸是“热媒介”,读者参与程度低。笔者认为,这个“低”只是相对而言。对于那些一目了然,干燥枯巴的文字新闻,读者参与程度确实低;而对于那些充满思辩美的文字新闻,则需要读者较高的参与度,方可消化理解。充满思辩美的文字新闻,需要有哲学头脑,有美学修养的高层次读者。在新闻作品欣赏过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思辩美是在与读者的审美互动中创造性地显现出来,这正应了一句古话: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那么,思辩美在丈字新闻中的重要地位怎样得以体现呢?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作分层论述。
    1、思辩美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为前提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新闻工作都有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原理和方法,主要观点有:新闻工作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新闻工具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组织者,是党、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等等。
    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江泽民在1989年11月28日讲话中说,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坚持党性原则,也就是坚持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原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实质就是要摆脱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为了坚持党性原则,新闻宣传在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以上精辟论述,为思辩美定了调。思辩美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为前提,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就是说,党报的文字新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的思辩才是美的,否则算不上美,甚至是丑的。这是个原则性问题。
    2、思辩美在不同的文字新闻中有不同的体现途径:它在消息和通讯中隐性体现,在言论中显性体现
    思辩美在消息和通讯中隐性体现,是伴随着读者在欣赏作品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见解、新问题的进取性思维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本身具有的能动性。求新,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征。新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求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使自己不断有所发现。同样,读者,特别是有心的读者在欣赏新闻作品中也会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以求对作品作出独到的审美评价。
    思辩美在消息和通讯中怎样隐性体现的呢?以作品分析为例,1982年2月18日新华社播发的一篇经验性消息《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记者没有一般化地报道南京市绿化建设的成就,而是辩证地观察和分析问题。该文在对待南京市绿化经验上一分为二,肯定其先进性的同时,提出美中不足,要注意避免三点不足之处,这对于前来参观取经的人富有教益。这种对事物一分为二的思辩美,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据实写实的写作风格,令读者耳目一新,获得心悦诚服的审美快感。
    获得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武钢近7万人不再吃“钢铁饭”》,这是发生在1993年的一个革命性举措。该文正确对待了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企业办社会,包袱重;结果——劳动
    生产率低。那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得卸包袱。记者静观武钢改革的动向,寻找从“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刻,直到武钢新组建的 四大公司相继对外营业。记者这时以武钢近7万人不再吃“钢铁饭”作为突变的关节点予以报道,抓住了当年深化改革,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读者欣赏这篇作品,对作品隐性体现出的因果关系和质量互变规律是不难领略到的,它的思辩美这时也就客观地存在着。
    获得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三次“上书”总书记的普通农民》,反映农民庞丈全三次给总书记写信,三次都得到了回音,最后还接待了上边派来的调查组。作品正确处理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正是该文排除了偶然性因素,才使作品深刻反映了党与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关系,读来真实、可信。如果农民庞文全只是偶然性地得到了“回音”,那么,这篇通讯的思辩美就要大打折扣了。 
    思辩美在言论中显性体现。新闻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旗帜和灵魂,是以据事说理和论证为特征的一种简明精练的论说性文字。新闻评论具有三特性,即政论性、新闻性、群众性。新闻评论的功能则表现在四个方面:解惑示趋、表明态度、疏导舆论、深化报道。党报的新闻评论应该注意哪些基本问题?邵华泽认为,应该注意五条:导向正确,有的放矢,讲究科学,平等待人,简短生动。⑤笔者认为,除上述五条外,新闻评论的思辩美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新闻评论即我们常说的言论,立论也好,驳论也罢;赞誉式也好,针砭、论辩式也罢,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已经运用了思辩,思辩美在言论中是显而易见的。2003年5月3日至6月29日,襄樊日报刊发的《打胜防治非典这场硬仗》系列评论员文章,如《既不麻痹  又不恐慌》,《既抓城市  又抓农村》,《既抓“防非”  又抓经济》,《既讲精神  又讲科学》,《既讲境界  又讲纪律》,《既要辟谣  又要释惑》,《既要回望  又要前瞻》。这个系列言论把麻相辅相成的七对概念纳入辩证思维的范畴,没有顾此失彼,“非黑即白”,从而使言论的思辩美鲜明突出。
    1985年6月4日,刊载于《新华日报》的《“对策”也可以当镜子》,就是一篇显性体现思辩美的好言论。剖析该言论可以看出,言论说理富有哲理性。首先,它的中心论点富有唯物辩证的哲理性。而它又集中表现在标题上,即《“对策”也可以当镜子》不仅喻体形象,而且寓意深刻。某次,文章说理论证符合实践论的认识规律。为什么要用“对策”当镜子,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对事物规律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从实践中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制定出初步政策和规定,然后又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修订政策,使政策更符合客观实际。“政策——对策——再政策”,就是形象地揭示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深刻道理,使评论颇具理论色彩。⑥
    3、思辩美与新闻价值相关联
    新闻作品是记者写作的产物。记者脑中有了清晰的思辩,其作品才会有清晰的思辩美。文字新闻的思辩美是记者辩证思维活动的物化和定格,最终随着读者的审美意识流而实现。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必须对事实的新闻价值作出准确判断。新闻价值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事实中,事实的新变动中所包含的给社会人们的新的信息的份量。新的事实、新的信息和普遍兴趣是构成新闻价值的三个基本要素,缺乏其中一个,便不能形成新闻价值。而新闻敏感,则是一种新闻素养,它是记者对事实中新闻价值的发现和辩别的能力。因此,记者凭着新闻敏感,要准确判断事实的新闻价值,就必须开动辩证思维的大脑。在接触和分析作为素材的事实阶段,记者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对这些素材作新闻价值的抽象和判断阶段,记者以逻辑思维为主,思辩美开始孕育;在把记者要说的话用选择和组合事实的方法说出来阶段,记者又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思辩的脉络依然十分清晰。一般来讲,思辩美与文字新闻的新闻价值成正比,新闻价值越大,思辩美感越强。没有丝毫新闻价值的文字新闻,要谈思辩美,那只是一种奢望。不信,我们随机抽取两条新闻作对比,就会发现,新闻价值相对较大的新闻,它的思辩美就强烈一些。
    4、处理新闻事实与说话的三对矛盾,即主观与客观、点与面、现象与本质的矛盾时,需要体现思辩美
    从总体来看,任何新闻作品都是要说话的,总要体现和宣传一致的观点。从存在的形态看,事实是客观的,观点是主观的,这就构成了事实和说话之间的客观和主观的矛盾。事实总是一个“点”,而说话总是面对一个“面”,用点上的事实对面上的问题说话,这是新闻写作的“诀窍”,也是需要把握的点和面的矛盾。新闻作品要用事实说话,但事实又包含着现象和本质两方面,这就带来了问题的复杂性,要记者处理好现象和本质的矛盾。⑦处理得当以上三对矛盾,需要记者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点与面、现象与本质的全面对接,新闻事实与说话之间才会血肉相联,从而理由事生,有理有据。处理三对矛盾,是思辩美的关键点。三对矛盾处理不当,则思辩美无所滋生,无所依托。
    5、艺术地解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需要体现思辩美
    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说,坚持政治家办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由此观之,党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明确的要求。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能照抄照搬,而要艺术地解读。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要讲究舆论引导艺术。这就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不仅会唱正确的歌,还要会唱动听的歌。因此,要政治家办报,运用唯物辩证法,以思辩的脑和笔报道好、解读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鲜活新闻的形式吸引、感染读者,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类鲜活新闻,尤其是文字新闻要有思辩之美。
    这类旨在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鲜活新闻,多为思辩性报道和解读性新闻,充满思辩美。它美在或深或浅的哲理上。这种用辩证思维采写的文字新闻,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外,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全面性,避免了宣传的片面性、盲目性和绝对性。具有思辩美的思辩性报道和解读性新闻,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微观上透视宏观,从宏观上把握微观,揭示新闻的深层内涵,艺术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类新闻的思辩美,可以增强丈章的深度、厚度和力度,启人心智,催人奋进,同时可使作品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思辩美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由死板转向活泼,由单一转向多角,由沉闷转向生动,由枯燥转向鲜活,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芒在这里得到闪现。
    这类新闻需要“政治家的头脑”加“艺术家的手法”。“政治冢的头脑”’是指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宣传好党的大政方针,用政治观念、大局意识去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写什么,编什么,都要用政治眼光去审视,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艺术家的手法”则是要善于研究读者市场,非常认真负责地考虑每一篇新闻如何采写编发,让出手的东西真正充满思辩魅力,让读者可读、可信、可亲。⑧
    三、结论
    思辩美是文字新闻的核心魅力所在,在文字新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要注重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思辩能力,增强美学素养。
    充满思辩美的文字新闻是新闻中的极品和精品。它要求新闻工作者成为一个有理论头脑的“政治家”,有灵活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9“艺术家”,有深邃洞察力的社会观察家。它要求新闻工作者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美学素养,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分析问题,变封闭式的思维方式为开放式的思维方式,由此采写出有深度、厚度和力度的思辩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