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的奥秘(品书札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36:09

《古画》的奥秘(品书札记)

汪 政《 人民日报 》( 2010年07月03日   08 版)

  唐晓玲是苏州女作家中个性突出的一个,她从一个侧面彰显出苏州或江南的文化与审美气质。她的创作开始于散文,接着是农村题材小说,然后又将目光投向都市,有《苏州美人》等多部长篇小说面世。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时代与生活气息,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与可读性。这样的题材特点与艺术风格表现了作家对苏州、对南方文化精神独具慧心的理解,那就是艺术与生活完美的融合。

  近读唐晓玲的长篇小说《古画》(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直面新农村建设的作品,小说围绕张田村一个叫五亩园的地方的开发展开叙述,从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到地方政府的决策,再到乡村的建设者的艰难选择,冲突复杂而尖锐,要不要保护几乎是硕果仅存的古村落?是将其改造成拥有高尔夫球场、跑马场和游艇俱乐部在内的休闲度假山庄,还是坚持民以食为天,发展生态农业?这些矛盾将不同的人物聚集到一起,上演了新一出生动的乡村变革的大戏。

  但是,这样看上去重大的现实题材到了唐晓玲的笔下变成了生动而轻灵的叙事。可以从其艺术构思的一个侧面来说明这一点。作家的许多意图都是“画”巧妙地表达出来的。小说中那30幅左右的美术作品在《古画》中已经成为特殊的符号,承担了许多的功能,表达了丰富的语义。首先,画儿是这部小说的叙述线索。作品取题“古画”,具体地说,这古画就是《耕乐图》《五亩园记》,它们代表了江南生活的文化类型,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作品叙述的动因。作品中的人物命运、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都与一些绘画作品连在一起。主要人物田获稻的起伏就与《耕乐图》紧密相联,这幅古代绘画名作不仅表明了田家过去的显赫,而且又因为它生出人物的起落,从而引发了情节的多次戏剧性转捩。不仅是《耕乐图》,田获稻人生的许多关键都与画儿有关,如魏千紫的那幅绣品,正因为当初田获稻以10万元购下了这幅以吴冠中绘画为蓝本的刺绣,才有了魏千紫日后在土地出让上对田获稻的鼎力相助以作回报。其次就是通过绘画作品这一特殊的符号系统所传达出的对文化的看法。作品叙述了这些绘画作品在内容上的差别,从而通过它们显现了不同的文化喻义。关键是这些作品的产生方式与存在形态,这才是作家所关心的,因为它们显示了文化的复杂关系、复杂状态与人们对待文化的复杂态度。具体说这些画在作品中有四种生产或存在方式,一是经典真迹,原汁原味;二是实物已失只存其名,因而可以被任意谈论的古代名作;三是对真迹的模仿,它们或者是接近原作的“高仿”,或者是离题万里的伪作与赝品;四是原创新作,这里也有区别,它们或是有所传承的创新,或是自出已杼的独创。这四种方式不正是文化的存在方式、矛盾纠结与人们复杂的文化态度的真实写照吗?城乡一体化也好,新农村建设也好,它们具体展开过程中的不同策略归根结底就是我们艰难的文化选择与文化创造。作品中观念和人物的关系,以及矛盾冲突也都可以概括为这四种关系或形式,我们要回归传统吗?传统在哪里?我们回得去吗?我们还是在传统之上进行创造?或白手起家,洗心革面地归零重来?传统能否与现代共生?

  这是《古画》留给我们的思考,也是这部作品的奥秘所在,更是一个江南女子面对时代举重若轻的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