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24:55


放在你的blog里!
作者:刘力红
ISBN: 9787563339198 [十位: 7563339191]
页数: 484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3-06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增改描述、封面图片
在哪儿买"思考中医"?  ·  ·  ·  ·  ·  ·
卓越网 (RMB 18.7) >9家网店价格(18.8元起)
当当网 (RMB 18.7)
蔚蓝网 (RMB 26.6)
5本二手书欲转让 (18.5 至 28.0元) 有2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点这儿转让
简介  ·  ·  ·  ·  ·  ·
伤寒,是我们讨论的这部书的核心,有关它的涵义我们应该很清楚。伤寒这个概念,在《素问?热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个 定义说明了伤寒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发热的特征。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或者说凡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的范畴.《内经》对伤寒的这个定 义,是从最基本的点上去定义的,但是,扩展开来却显得很泛化,不容易把握。为此,到了《难经》的时候,又给它作了一个更具体的定义。《难经?五十八难》 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
作者简介  ·  ·  ·  ·  ·  ·
刘力红:
男,1958年生。医学博士,教授。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于院内师从陈亦人、陈治恒教授修习伤寒之学;于院外随李阳波、王庆余、曾邕生等师修习易、道、医学。现供职于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共82个)  ·  ·  ·  ·  ·  ·
中医(61)  医学(20)  哲学(10)  健康(8)  文化(8)  国学(7)  传统文化(6)  思考(6)
喜欢"思考中医"的人也喜欢:  ·  ·  ·  ·  ·  ·

求医不如求己人体使用手册走近中医:对生命和疾病的全新探索开启中医之门医者意也 认识中医

围城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殡葬人手记中医入门(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万历十五年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我的私藏 (来自:不安的路途)
中医经典 (来自:毅)
我要养生(我要养生论坛豆列) (来自:我要养生)
给弟弟的书目…… (来自:vo)
中国文化常识 (来自:mevega)
"思考中医"论坛  ·  ·  ·  ·  ·  ·
批判伪中医<思考中医> 来自Reno King 12 回应 2006-05-17
中医突围的先锋 来自心灵的翅膀 2007-02-22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 来自凡人 7 回应 2006-04-18
值得细读的书 来自萱萱 2006-10-28
几见骅骝无道路 是真龙虎有风云 来自首乌 2006-03-14
>浏览更多话题
我来评论这本书 豆瓣成员的书评 (20条)
看完欢迎点击“有用”或“没用",一起决定这些评论的排列次序。

36/39 的人觉得此评论有用:
思考中医,走近中医
Adam(上海)   
最近的《大长今》看得我这个愤青非常的不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丰富遗产,现在却要韩国人来提点我们。《大长今》里美妙的食谱和神奇的医术,无一不起源 于中华文化,只是我们现在只顾抬头向西,追求着现代化,却没有好好静下心来回顾回顾祖宗的遗产。看到那里的医术,想起原来凤凰卫视的梁东曾经推荐过一本 《思考中医》的书,特地去买来看看。
买来了才知道这是一本多么了不起的书。作者几十年埋头经典医书的研究,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结合《易经》,用我们古老的阴阳的世界观,给我们 呈现了一个奇妙的人的体内世界。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了对世界的研究,只不过走的从来都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道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西方人用现代方式 高科技,综合多种数据分析出来的结论往往是来证明我们老祖宗的判断。而中国人展现的却是用现代科技无法解释的关于这个混沌世界的构成。中医其实是古人对于 世界认识的一个具体展现而已。太多的案例,很多西医开刀化疗都没有办法的事情,在中医这里只需要一两贴药,一两根针就可以解决问题。这里岂是碰巧所能解释 的?这里面也大有科学。只是我们近代打仗打败了,就把罪责都归咎到中国文化上,把古典文化一棍子打死。甚至用简化汉字来割断与祖宗的联系,以期待飞黄腾 达。只是总是跟在人家后面,我不知道中国怎么可以赶而超之,失去了古老文化蕴藏能量的支持,如何跟那么强大的西方文明对等平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得 太好了,只是我们去得有点太多了,取的非常不够。对于世界的认识,我们不仅仅要听西方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我们也需要我们自己的思考。
书的作者刘力红老师(我愿意这样称呼他),博士毕业的那些同学们不是在北京上海,就是去了伦敦纽约,难得他倒能够安下心来,格物致知,潜心向学,跑回广西 研究经典,终于有所得。本来我在当当网上订购,却一直是缺货,特地去的上海书城。发现我的那本已经是第二版8次印刷了,网上查了一下,都已经是第9次印刷 了。一本......全文
2005-12-06 00:27   |   45回应    |   此评论对你  没用      有用

12/14 的人觉得此评论有用:
《思考中医》是个“方” 是否对症自个想
gongsukang   
  病症: 西风东渐,西风压倒东风。
证:中医博士只认分子什么学不念内经;管发职称的冒号让小白兔当评委;中医院校招不到清华北大一样的学生。读经受人轻视,得不到“×五”、“攻关”的银子
程度:将入髓。危矣! 外人还把中医当会事,业内人士已经彻底放弃抵抗,多数已经成“中奸”了
预后:不治将断后。可以当“师”的老一辈,日渐凋零,舍此正脉难续。
所在:十二经脉全伤
病根:外感西风之邪,实因中气不足,正不压邪所致。本因是百年来积贫积弱,自信和自识力为零。(本条本人杜撰,非刘教授意思。)
组方:
读经(内经、伤寒、难经等等一切经) 君
拜师 臣
其它
结合分子什么学、小白兔 佐
适当时候亮一两手绝活显示一下特效 使
适用人群:中医后学
服法:
加毅力之水,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釜盛,以甘于寂寞之盖覆,文火煎至正气不断上升时,
立即从我做起,现在做起,多多益善服之。
读后断想
刘力红为中医界,或者说向中国人开出了一个济世的药方,正在实现其笃信的“上医治国”的理想。
刘力红是一位坚定的朝圣者,他身体力行着自己的信仰,不避艰险、不辞辛劳,在实践着一项在一般人看来毫无意义和成功可能性的光大中医之路,虽然有众生喧嚣 的浮华在时时诱惑他,虽然有不免替他担心的好心长者的含蓄劝止,等等等等,但我们毕竟已经看到了,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功了,比如,本书可以出版,比如, 他已正常进入教授的行列,可以一定程度上自主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研究工作;再比如,他看起来还没有也不会潦倒。使得他继续可以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我们祝福 他,也感谢所有帮助过他的老师、师傅、领导、同事以及其他所有未被我们所知的有意或者无意的人们。
姑且不论药方是不是良方,其努力开方的行动本身,已足够我们表示敬意的了。因为,“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至于方子,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至少还可以完......全文
2005-08-29 11:18   |   3回应    |   此评论对你  没用      有用

7/7 的人觉得此评论有用:
中医之道
首乌(上海)   
  在网上看到大家对此书的认同和感慨,非常想一读为快,遗憾网上竟一直断货,更令我增了几分好奇,关于中医的书竟然这么多人关注,还是年轻作者所著。
上周在济南出差,傍晚在大明湖南岸遗留的济南府名居小巷中倘佯,不绝步入一间不小的书店,三联书店。在较现眼处发现此书,旁边竟还有两本关于中医的书,一本为《走近中医》,一本为《当中医遇上西医》。全部拿下。
对于现实下的中医药的困惑在十余年前中医学院中药系毕业时丝毫未解,也失去了对她的兴趣,转而进入其它行业。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世界和自己的 认识,总感到西方新的很多理论体系,都在某处似曾相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深令我逐渐仰视。而对现在形式下中医药的境况,实在不能认同。感到了对世界的认 识,西方新的理论发展将与古老东方智慧相遇,自己也开始有兴趣好好读读《老子》《孔子》了。
作为东方体系下传承已久的中医,在现在中医院校的教育方法下,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精髓,记得当时做重要药理实验时,提取出有效成分做动物实 验,再得出结论,对此总感觉不科学,当时是质疑实验手段的科学性,但后来感到要用科学方法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实在是太难了,总觉得不对劲。该这样研究 吗?
看了前三章,感到自己真的是上了一堂中医理论课,而且其中的玄妙竟如此有趣,后悔在学校时没有好好研究中医经典。其中的阴阳理论完全不只针对医学,是宇宙。读这本书象是看一本中国古代世界观的介绍,非常佩服作者对中医理论的深刻真实理解,我觉得这种理解是真正真实的。
如过读者目前还是中医从业者,非常需要读读此书,再好好想想、、、
近期总想到毕业时药用植物周老师在留言册上所些:为振兴祖国中药事业做出贡献。原来觉得此话是套话,现在感到自己也有责任做些什么。中医目前都在用西医方法,中药也在提取有效物质的路上前行,在古代中医的理论下,该怎样看待中草药?怎样研究中草药?
这本书一定点亮了人们对中医认识的方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读到,认识到,希......全文
2006-03-11 22:03   |   回应    |   此评论对你  没用      有用

9/11 的人觉得此评论有用: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大头绿豆(深圳)   
    刘力红是那种对中医、尤其是中医经典,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热爱和执着的人。这种热爱近乎偏执。但是我喜欢这样的偏执。更加难得的是,他讲究溯本求源,喜欢究根由以明事理,有理有据,娓娓道来,如极具耐心的师傅慢慢引你入这殿堂。
资质鲁钝的缘故,前一百页我大抵还能囫囵吞下,后来便渐觉吃力。因为中医一道,与我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牢不可分,愈往深入,牵连愈 多。书名为伤寒论之导论,除却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当然不免提及《内经》、《素问》等其他中医经典;而又上溯易经、周髀算经,旁及康熙字典——有如藉 此一医书,引人踏入我中华千年文化汪洋之一角。我这飘摇小舟,一入此浩渺之地,就觉无处不蕴藏万般学问。这当中每一种学问都自成体系,自圆其说,自有许多 杰出人物为之呕心沥血;而那各自独立的诸般学问,却又似处处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无边无际之壮大景象,怎不教人自惭形秽,愈觉己狭;又怎不教人心驰 神往,几不能返!
2005-04-22 11:57   |   9回应    |   此评论对你  没用      有用

6/7 的人觉得此评论有用:
瑕不掩瑜
gongsukang   
  看了大家的热评,上周五终于买回家,周末由于有朋自远方来,只读完半部,先谈谈印象:
1、刘力红是个好中医,说不准会将来成为一代名医,我祝愿他早日修成正果。
2、他也是个好教师,为所有投入他门下的学子们感到庆幸,得遇名师,是人生可遇而不可求的事。
3、书写的比较易读,有感染力,从“我为中医鼓与呼”的角度讲,是好书。
4、书中的部分观点,个人认为尚待商榷,(不是指医学观点,主要是表达方式等,如对“证”的简体字的解说),如果能更考究一些,更好。
5、行文方式,是讲座稿汇编方式,期待能以学术专著的方式再行展开。
6、情绪太强烈了些,难免会引致有时偏激,这也是我认为某些观点论证不足和本书不够学术的原因。
7、总的来讲,如题,是本好书,中医外行也可读,但我辈外行似乎可以在后半部分读的粗一些。
读完两三遍后,我会写一篇比较认真的读后感的。
2005-08-15 18:54   |   3回应    |   此评论对你  没用      有用

5/6 的人觉得此评论有用:
我可以下一个断言:中华文明的复兴,就将以中医为突破口。
snlchina   
  我对中医的一些粗浅认识,兼做《思考中医》的读书笔记。
我自己对中医最早的认识,是因为大学时候看了一本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一本小册子。大致了解到中医是把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看待的,系统的各 个部分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一个系统出了疾病,必须从和它相关的其他系统入手进行治疗,所谓“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和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思路完全不一样啊。当时就觉得中医非常的了不起。
但后来才知道,我太小看中医了。
中医是把整个天地宇宙作为一个大系统来看待的。
中医的两个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周易》和《黄帝内经》。
周是周而复始,易为变化更替。周易是研究天地宇宙运行变化的规律的学问。这个规律,和时间和空间有关。
《黄帝内经》的“内",不是指“内科”的“内”,而是指“六合之内”。“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 “六合”是什么,就是宇宙。 人处于宇宙这个大系统当中,必然会受到这个大系统运行变化的影响。 黄帝内经是研究人体这个子系统和宇宙这个大系统之间各种复杂关系的学问。
宇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分先天和后天的。
人从出生开始就被打下时间的烙印。在不同地方和宇宙不同运行状态下出生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体质,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当然,也和他的父母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是先天方面的因素。
后天方面的因素是指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人的疾病的产生,往往是很长时间的不良生活习惯积累形成的(这个不良习惯指的是不顺应宇宙天地万物变 化发展的规律的习惯)。等到检测出来有病的时候,往往已经是积重难返,非常难治疗的了。所以,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致可以理解为古人所说的 “养生”),比产生疾病之后再去治疗,要好的多。
所以中医的开方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
中医讲“同病异治”。同样是感冒,在不同时节的感冒的病因是不一样的,针对不同的人开的药方也是不一样的。同样,中医也讲“异病同治”。两个人,不同的疾病,中医有可能给他们开出完全一样的方,因为他们的病因是一样的,......全文
2005-11-03 09:31   |   5回应    |   此评论对你  没用      有用

5/6 的人觉得此评论有用:
无论是否中医爱好者都可看的好书
ipshow(上海)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还是在<<娱乐串串烧>>中的主持人梁冬介绍的,用了差不多半集的时候介绍了中医和此书.禁不住他的推荐,去 买了一本,确实受益非浅,它使我深深爱上了中医,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更加感兴趣,越读越觉得自己的渺小.现在.我向每一位好朋友都介绍此书.
后来梁冬也离开凤凰卫视,去学中医了..........
2005-08-03 16:55   |   10回应    |   此评论对你  没用      有用

3/4 的人觉得此评论有用:
思考的不仅仅是中医
家住杭州(杭州)   
  看了豆瓣友的介绍,看了这本书,不错。
作者对经典的认识、理解、研究、注释,让我们看到了中医的源远流长。作者将自己的医学实践、先师的传承、经典的研习相互结合,以及对汉文字、易学、老子学说的相互关联,为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开启了一条探索的途经。
在我知识的范畴内,我也许不能全部认同作者的观点,但在作者为我们展开的新的认识领域,让我有获得新的知识后的快感。原来“阴阳”“五行” “八卦”“经络”“症”“五色”“五味”等有这么多的说法,居然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传统认识来看待世界,其实也是非常有趣的,更何 况能够指导我们的养生之道,甚至是我们的为人处世呢。
作者对中华古代文明的执着追求,是值得赞叹的。作者对《黄帝内经》、《伤寒论》、《老子》、《周易》等经典的研究,为我们学习经典打开了一条思路,就是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其次是端正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如果作者再仔细修改一下文稿,去掉一些重复多次的、与正题无关的、比较情绪化的叙述,补充一些没有深入展开的学术观点,也许会更好,更耐读。
2005-09-03 14:35   |   3回应    |   此评论对你  没用      有用
? 2005-2007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豆瓣 ·隐私原则 ·站务论坛 ·豆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