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烛光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8:28

如何看待“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网络研讨记录整理

 

2007313日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历史课程教学论专业学会副会长蒹博士生导师聂幼犁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蒹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赵亚夫教授、山东教育学院齐健教授以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老师齐聚中国历史课程网(www.hist.cersp.com),与全国广大历史教师一起就“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而热烈的在线研讨。

此次研讨围绕着“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而展开,讨论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如何理解“有效性”教学这一概念;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老师应该如何操作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历史课如何设计、开展才能达到“有效”;如何评价历史教学是否有效,即延伸出历史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及根本性问题;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历史教育、历史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的问题等等。

 

一、如何对“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这一概念进行理解?(何时、何地及为什么出现?)

赵亚夫教授回复老师们的提问道:“有效性”教学这个概念是在新课改中逐渐形成的,历史教学界打出“有效的历史教学”这个旗帜是在0612月,由北京石景山区教委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历史课堂研讨会中,这个概念是广大历史教育研究者和历史教师在课程改革推进中逐渐形成的共识,随后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将成为历史教学研究的重心。

任鹏杰主编将“有效性”教学理解为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帮助的教学,他指出“凡对服务人生无助的教学,全是无效的。”

 

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鹏杰主编回答说:“老师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是要对学生有爱心,要了解他们对‘现在’人生的态度,不管学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都视为正常,而不是把学生看作‘病人’去放弃或排斥,这是关键;二是了解他们每个人的认知差异,尤其学生对‘历史’上世道人生的看法,如果不能有效了解,就要想办法‘激活差异’,让学生自愿暴露自己的认知状态,以便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三是‘对影响施加影响’,若发现学生的前认知是错误的,就要设法在教学中纠正之,重新建构新的正确的认知;四是帮助学生在做人方面学会“思考如何思考”,也即学会认识自己,进而做好自己。”

 

三、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操作才能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如何衡量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很多老师追问到底以什么为标准来衡量历史教学是否“有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否是指历史教学完成了任务、达成了目标?如果是,那么目前课标明确提出三维目标,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只要教学时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实施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就算是有效的教学了?”“什么是有效教学又回到了传统的话题,因为目前仍然是高考成绩定成效,如果不向回到老路上去,那么有成效的教学应该如何去衡量呢?”“如果说历史教学的根本在于育人,那么历史教学是否有效就取决于培养出了什么样的人?”

针对什么是有效教学,“效”确切指什么的问题,任鹏杰主编作了回复:“‘效’当然是‘效率’‘效果’‘效度’。有效的历史教学不能割裂如下两方面:一是‘服务人生’犹如‘北斗星’,它是上位标准,跟着它走,只要努力,就会有效,偏离了它,越有效,就可能越有害,无效就更不用说了;二是只要涉及“有效”概念,就必须首先想“以什么为标准”,有效的历史教学,我以为必须以服务人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这个“北斗星”为指向,而不能盲目地谈什么是有效、无效或低效。”

另外他还从学生的角度来谈怎样才算“有效”教学说:“所有的课,有效性都应该测量,没有测量也不会知道这节课是否有效。测量的办法有很多,一种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与自己的以前比,说说他们自己得到了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缺陷等等。因此,测量或评估反思是促进教学新转变得必要契机。

齐健老师从教学评价问题入手,来分析如何测量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一看课堂教学的“效率度”,包括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学目标与措施的契合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二看课堂教学的“开放度”,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度、教学内容的开放度、教学方式的开放度;三看课堂教学的“深刻度”,包括内容处理的深刻性、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视野引领的深刻性;四看课堂教学的“幸福度”,包括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乐趣、学生享受到的智慧生成的成功愉悦感。

浙江师大附中吕准能老师提出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解决“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1,公开课的有效性,面对大量做秀而非常态的难以推广的公开课,如何回归朴素真实;2,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如何通过课件减轻师生负担又切实提高效率,寻求简要便捷又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多媒体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3,史料获取与处理的有效性,要用足、用好素材,不一味贪多求大,如何把握正确性、典型性和形象性,做到精要精当;4,练习、考试的有效性:尽量避免陈题、偏题、难题,力求事半功倍,选取与命制适度的新颖的试题,避免重复劳动的题海战术;5,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的有效性,克服现实主义的假大空,胡乱联系,杜绝强加的说教,消除狭隘僵化的意识形态灌输等;6,围绕教学科研体现和提高实效性,目前各地科研轰轰烈烈,预期式课题研究大张旗鼓,但针对性、适应性缺失,难以客观或仅停留在表面上;7,教师培训活动效率低下的问题,存在形式主义走过场现象,培训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方式落后,师资名不副实等。

四、实施新课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依然存在怎样的问题?为了实现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师生的角色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和转变?

在线研讨过程中,有许多老师指出目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几个严重的问题,一是片面强调所谓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提问过多过滥,存在简单化倾向;二是教师一讲到底,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同时由于考试制度没有改变,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分数仍然是衡量教学有效与否的关键。老师们大都同意历史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解决人生问题,给学生一个过幸福人生的准备,但是教学体制的设置却并不是按这个方式准备的,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绝大多数历史老师都感到很困惑,无法将诸多的有效性标准合而为一。

赵亚夫教授针对老师们的疑问指出:“在这个多变且复杂的世界里,历史教学的尴尬局面和 它的无效不是中国独有的。但就全世界而言,要解决历史教学这个课题最终是靠教师自己,只有掌握了课堂才能掌握历史教学,只有拥有了有效的历史教学,才能给学生有意义的历史认识。”赵教授进一步指出:“当前的历史教育一定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要走向世界,放宽我们的眼界;第二条腿要立足于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过去我们的历史教育研究相对比较落后,理论基础底子薄,又长期封闭,所以我们现在把第一条腿的步子迈得大些是必要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忽视掉了自己优秀的东西,更应该继承历史学科教学的优良传统,总结传统历史教学好的经验。”赵亚夫教授用了三句话来简短地概括“中国的历史教育”所应有的内涵:“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歪曲历史;我们的历史教育研究一定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用中国学者特有的历史教育视野来研究我们自己的问题;围绕着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这两个主题,核心内容是人性、公正和宽容。”最后教授指出:“有效的教学目标一定是可控的、清晰的和可测量的。”

另外,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3期里任鹏杰主编发表了一篇题为《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的文章,来探讨“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在文章中,任主编指出“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恰在于用‘整体’历史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简言之,就是‘服务人生’。历史课程改革的必然取向也在于此。…历史教学‘恰到好处’的境界,就在于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由此可见,任主编所提出的“有效的历史教学”实则指能够为学生的人生发展起导向和服务作用的历史教学,衡量有效与否的落脚点在于历史教学的“功能性”方面,这是与“历史”以及“历史观”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和功能相联系的。

南京市宁海中学刘向荣老师在《闲谈什么是有效教学》一文中从多个角度发表了对“有效历史教学”的看法:1、从历史学科的本体论角度看,指的是在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有没有客观地让学生了解到过去发生的史实,以及能否让学生以历史的意识、历史的思维、历史的观点等来正确认识这些史实。能做到这些,就是有效的历史教学。2、从历史教材的角度看,只要历史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并向学生准确地介绍教材内容,那就是有效的。3、从受教育者的学生角度看,有效教学就是教育的要求必须要适当,只要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为核心的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有效地维持学生最佳学习心理状态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4、从历史教师教学方式的角度看,有效教学就是历史教师以转变教学方式为契机,大力实行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要途径的学习方式。5、从教育的目的看,历史教学的指针最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效的历史教学是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在强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学习的同时,也要无形中使学生形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6、从实用主义功利化的角度看,在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效多元的人才评价机制之时,考试分数仍然是教学有效与否的主要衡量标准。

总之,对于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问题,应该综合起来,多角度多方面地来分析,这样才能对该问题形成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与帮助。

 附:从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课堂技能的导入、教师课堂教态、课堂演讲技能 、课堂评价技能、课堂提问技能 、课堂教学策略、课堂互动技能 、小组合作技能 、共同教学、课堂空间管理技能、课堂结束技能等13个部分精辟地阐述了怎样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肖局长认为:“凡是学生能定的目标让学生定,凡是学生能提的问题让学生提,凡是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解答,凡是学生能体验的让学生体验,凡是学生能操作的让学生操作,凡是学生能出的题目让学生出,凡是学生能评价的让学生评价,凡是学生能总结的让学生总结”,教师腾出了空间就是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阅读全文(974) | 回复(6) | 引用通告(0) | 鲜花(今0昨0周1共4)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