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轮回和生老病死的寓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8:39:40
释迦佛在舍卫国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曾为胜光王讲过一个比喻: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在旷野中游荡,被一头凶恶的大象所追赶,他惊惶地逃走,正在不知该去哪里时,见到了一口 井,井边有长着一棵树,树根就在井口旁,树干垂入到井里,他立刻顺着树根爬下到井里藏身。这时有一黑一白两只老鼠出来,一齐咬啮树根,井边又有四条毒蛇, 寻伺游动着要来咬他。他向井下望去,又见到一条可怖的毒龙盘踞在井底。这个人的内心惊恐莫名,畏惧毒龙和蛇,又怕树根被老鼠咬断。树根有一个蜂窠,蜂蜜顺 着树流下来,有五滴蜜汁滴入他的口中。树摇动时惊散了野蜂,它们飞过来螫这个人。这时旷野中的野火蔓延过来,开始燃烧这棵树。
佛陀解释了这个寓言:
旷野,比喻的是众生因为无明而长久地处于生死轮转的长夜之中,
在旷野中行走的人,是比喻轮回中的凡夫众生。
大象,比喻无常。
井,比喻生死
树根,比喻人的寿命
黑白二鼠,比喻昼夜交替。
鼠咬啮树根,比喻人的生命正在刹那不停地消逝。
井边的四条毒蛇,比喻地水火风四大。四大元素的不平衡及变动,能给人来来疾病及死亡。
五滴蜂蜜,比喻五欲。五欲是与眼耳鼻舌身相对应的色声香味触。视觉、听觉、香味、味道、触觉,这些触受,能给人带来或苦或乐的感受。
蜂,比喻贪染及由贪染引发的各种杂乱的心念。
来烧树干的火,比喻必将降临到人身上的衰老和与衰老一同到来的疾病。
毒龙,比喻死亡。
佛陀最后总结说:
人们应当知道生老病死中的可怕,经常思念于此,警醒自已不要被世间的欲望所蒙蔽淹没。
---------------------------------------------
另及,
“游于旷野为恶象所逐。怖走无依”,这可以理解为是在喻指人死后中阴境,中阴众生的心念飘荡无着,见到种种幻相,惶恐地寻找一个安定的投生去处。
“树摇蜂散,下螫斯人。”,比喻了人有了种种欲望后,这些欲望会引发很多杂乱的烦恼,反过来扰乱人的身心,令人受到烦热之苦。
---------------------------------------------
原经:
《佛说譬喻经》
大唐三藏法师 义净 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胜光王曰。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诸有生死味着过患。王今谛听。善思念之。乃往 过去。于无量劫。时有一人。游于旷野为恶象所逐。怖走无依。见一空井。傍有树根。即寻根下。潜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齧树根。于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 人。下有毒龙。心畏龙蛇恐树根断。树根蜂蜜。五滴堕口。树摇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复来。烧然此树。王曰。是人云何。受无量苦。贪彼少味。尔时世尊告言。大 王。旷野者喻于无明长夜旷远。言彼人者。喻于异生。象喻无常。井喻生死。险岸树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昼夜。齧树根者。喻念念灭。其四毒蛇。喻于四大。蜜喻 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龙喻死。是故大王。当知生老病死。甚可怖畏。常应思念。勿被五欲之所吞迫。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旷野无明路  人走喻凡夫
大象比无常  井喻生死岸
树根喻于命  二鼠昼夜同
齧根念念衰  四蛇同四大
蜜滴喻五欲  蜂螫比邪思
火同于老病  毒龙方死苦
智者观斯事  象可厌生津
五欲心无着  方名解脱人
镇处无明海  常为死王驱
宁知恋声色  不乐离凡夫
尔时胜光大王闻佛为说生死过患。得未曾有。深生厌离。合掌恭敬。一心瞻仰。白佛言。世尊。如来大慈。为说如是微妙法义。我今顶戴。佛言。善哉善哉。大王。当如说行。勿为放逸。时胜光王及诸大众。皆悉欢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