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伤灸(温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35:06

无损伤灸(温灸)

中医世界│首页

作者:蔺云桂

无损伤灸是以温度及化学物质、光线等给皮肤一定量的刺激,以起到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其对皮肤的角质层、透明层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这种破坏程度,是肉眼不易看清,故称无损伤灸法。由于无损伤灸没有明显的灼痛感,灸后不起疱、不留瘢痕,故易为患者所接受。但是,无损伤灸对皮肤的刺激较弱,不易达到应有的刺激量,疗效低于损伤灸。为增加刺激量,灸的时间一般较长,所以施行针灸的医师多不喜欢采用。为解决这个矛盾,不少针灸工作者制造出形形色色的温灸器及粘贴药物,以代替费时间的艾炷、艾条灸法,对开展温灸治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无损伤灸的标准

(一)灸后不起疤

无损伤灸和有损伤灸的区别,是灸后有无起水疱,温灸后出现水疱,则是灸之过量,为无损伤灸失败的表现。

(二)皮肤潮红

无损伤灸的主要观察标准是皮肤潮红,凡是有温度灸法,都是以皮肤潮红为准。皮肤潮红与皮肤敏感度及部位有关,敏感度较高者,灸的壮数虽少,可达到潮红的速度却较快。人体的背面(如背、腰及肢体外侧面)潮红较内面慢,较耐温,灸的时间长、壮数多。如用同样的温度、时间和壮数灸内侧面,则易超过应有的刺激量,而发生水疱。

(三)患者的感觉

在不能直接观察到皮肤变化时(如艾炷灸、隔物灸等),主要是依靠患者的感觉。当皮肤感觉由温感、热感直至刺痛感出现时,即应及时将未燃完的艾绒除去。其它灸法则应及时降低温度(如艾条灸和仪器灸等)。

在感觉的标准中又分为两种等级:

级无损伤灸,只能出现温热感而没有刺痛感,灸的时间长、壮数多,以达到皮肤潮红为度。

Ⅱ级无损伤灸,其感觉一定要达到刺痛为止,但不出现灼痛,灸的壮数少,时间短,仍以皮肤潮红为度。

感觉标准的判断应注意患者的敏感程度,因为人体痛觉阀值存在著一定的差异,有的人痛觉阀值较高,有的较低。但温度对皮肤损伤的度数基本是一致的。如不注意,往往会对痛阀较高的患者造成损伤,成为损伤性灸。克服的办法应参考皮肤灸后的充血程度,还应注意观察艾炷燃烧线,超过限度即应停止再燃饶。

(四)艾炷灸的燃烧线

应用合格的艾炷时,根据燃烧线可以得知患者的感觉程度。2、3号艾炷燃烧线距离皮肤3毫米左右即可出现针刺感。如2号艾炷的燃烧线达2毫米还未出现痛感,说明患者感觉迟钝,应停止再向下燃烧,并注意观察皮肤的充血程度,避免损伤皮肤。

无损伤灸不能机械地从壮树和时间来作为灸的标准。只有在恒定的温度下才可规定具体灸的时间,如可控温度灸疗器,可以规定灸的时间;艾条灸可以根据临灸观察随时控制温度,也可定出大约的施灸时间来,其它灸法不易达到恒定温度,则难以定出具体的施灸时间。壮数不能作为治疗标准,如灸至刺痛是1壮,灸至灼痛也是1壮,艾绒烧完将余火除去同样为1壮,将艾炷烧至自灭也是1壮,但其结果却有天壤之别。以3号艾灶3壮为例,灸至刺痛不会造成皮肤损伤,而燃至自灭,则会破坏真皮组织,形成灸疮。古代书籍中所记载的壮数,90%为损伤性灸法,多为Ⅲ度灸伤,可以用壮数作为一般性指标,但不适用于现代应用最广泛的无损伤灸。近30年来出版的书籍中,有些仍然不加任何说明地沿袭古代人使用的壮数,这是不科学的。

 

于禁忌症的问题

古代文献对灸法的禁忌记载甚多,如月日、时辰、食物、气候等均有禁忌,禁灸的穴位多达45穴。根据现代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这些禁忌对无损伤灸来说完全是多余的,除睛明、玉门头、金津、玉液等无法放置灸治用品的穴位之外,所有的穴位都可以灸。

从古至今不少人主张热病不可灸,或尽量不灸,此种想法多系受《伤寒论》影响所致,《素问·八正神明论》中也有“天寒无刺,天热无灸。”的记载,这主要是受到热上加热反更热理论的指导。但古代也有“热病可灸论”、““热能引热,使热外出也”的理论。作者数十年的经验证明,无损伤灸法无任何禁忌症,任何病症使用温灸法,均有益而无害。


站长补充:

  • 本文摘自《针法灸法图解》--蔺云桂--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施行灸治时,最好能在室外进行,如果是在室内,请务必打开门窗、抽风机或排烟机,以减少空气污染。

  • 请参考→经络穴道疗法

  • 请参考→无极保养灸

  • 请参考→损伤性灸,无损伤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