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的几篇博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07:02

印度阻挡不了中国制造

2010-06-29 15:52:16

浏览 9943 次 | 评论 23 条

以前经常说美国人、欧洲人对“中国制造”戴有色眼镜,最近我发现印度人也开始说三道四了,而且还付诸行动,很严重。它对我们的制裁更多,已经排到对华制裁第一的国家了。我们把目光放到印度身上,就会发现印度太有意思了,而且国人对于印度的了解太少,对印度的误解太多。

  “印度”体制下的高成本交易

  从去年底开始,印度国有电信运营商BSNL对华为三次毁约,价值总计近百亿美元的项目被收回。到了今年5月,华为和中兴参与印度北区和东区项目的竞标权也被剥夺了。印度甚至召集运营商开会,号召大家不要采购中国的电信设备。

  印度对中国一直是很敌视的,理由很奇怪的。我说一个例子,6月7号的时候,西门子能源部门的一个在印度的负责人,叫迪克西,他跟《金融时报》说,印度以质量糟糕为理由来限制中国的电器供应商。一般来说,中国制造就是价廉物美,大家都那么理解。还有更狠的理由,比如说可口可乐它也想进去,印度政府说,可口可乐你必须公开你的秘方,而且说可口可乐里面含有多种农药,所以他们政府部门,叫什么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发表报告说,你们这个农药什么什么都有多少。更有意思的是,他说安得拉邦的农民还拿可口可乐当农药,喷洒完之后做个结论,杀虫效果挺好。可口可乐气得脸都绿了。这就是印度。

  中兴、华为的老总们感慨说,印度这个市场虽然很残酷,但是还要去做。为什么?中兴在印度的毛利率是它整个全球布局里最低的一个国家,但是它市场空间太大了,包括最近印度刚刚拍卖了3G的牌照,它的市场空间可增长的点有很多,所以说不愿意放弃。不愿意放弃怎么办呢?你必须融入当地那么扭曲的一个社会,所以华为派驻印度的工作人员流行取印度名、着印度服装,华为的副总裁叫姚卫民,取了一个印度名叫“拉杰夫”。

  你晓得这些企业家有什么毛病?我承认我们确实有问题。可是这些企业家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不学习。他们完全不知道,印度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环境。印度的人工成本比我们这边低得多得多,这是真的。可是你要晓得,在这种多元化的腐败体系下,它所造成的交易成本之高是中国的10倍、100倍。因为印度政府根本就不想把事情做好。

  最近我们有了加薪事件,富士康加薪,肯德基也加薪。台湾的一个电机电子同业工会的理事长,叫焦佑钧,他宣称,内地的成本已经开始涨了,三五年内,台湾的电子厂一定会迁往印度、印尼等地,叫“南进”。而且他们已经开始做了,包括鸿海、宏基都在印度设厂。我想,他们到印度之后,他们会怀念中国的!

  盲目畸形的“崇美文化”

  印度人口比我们少2亿,耕地面积比我们多40%,结果他们是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他们养不起自己的老百姓,就是这么一个高度无效率的政府。热衷于投票的、热衷于“民主”的这帮民众们,现在还挨饿呢。这叫什么,叫“拿着金饭碗讨饭”。这就是印度。

  印度人很奇怪,他们崇拜美国文化。海尔在那边宣传说,我是美国的海尔,印度人就买它的货了,如果是中国海尔,不买。他真的很畸形地去崇拜美国的东西。讲点实际的吧。除了中兴跟华为之外,我们那么多的企业家,如果哪一天想去印度投资的话,到底要怎么混呢?那我可以告诉你,你在我们内地上EMBA所学的一切常识全部放掉,因为都是错的。在印度,比如说,我们教科书上讲,富人区你搞一个旗舰店,中产阶级区你搞一个大卖场,这个是最符合经济效益的。那我告诉你,你这个话拿到印度去,全错。因为印度没有真正的中产阶级。而它的富有阶级人数非常少,它的消费力比不上贫穷老百姓。印度的有钱人是10%,中间是30%,贫穷人口是60%。孟买附近的贫民窟,叫达拉维,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贫民窟,它是1440个人共用一个厕所,大便都要排队的,很长的队,就像买《阿凡达》的票一样,那么长的队。

  你晓不晓得一个很可怕的数据是什么?10%的有钱人跟60%的穷人,他们的消费比例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可以针对这10%的有钱人,可是如果针对60%穷人的话,你的市场份额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有钱人他要开奔驰、宝马,他不会开我们的吉利。10%是有钱人,30%是所谓的“奋进族”,比那60%要稍好一点。所以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奋进族”跟这个穷苦人。印度有11亿人口,可是这么大的市场,它的消费文化跟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举个例子,这么多人,都长头发对不对,你要不要买洗发水?要买。那我们中国也造洗发水,你去那边卖,你准备怎么卖呢?请你告诉我。那我可以告诉你,印度人他们身份的象征是冰箱、汽车,所以他不会花钱去买洗发水。你包装非常精美的洗发水,他不会去买。为什么?他说花这个钱干嘛呢?我不如把钱存起来去买个冰箱,我还有点面子。所以你要怎么做呢?你弄个洗发水,大概就麦克风这么大的一小袋,这个可以。为什么?因为印度人总有机会去参加宴会,在这个时候,他就想要洗头了,可是他会用什么?会用非常小瓶装的,像麦克风这么大,这个可以,用非常少一点,价格便宜。所以在印度叫“派对洗发水”。

  所以到时候你发现,11亿人口,他买什么样的洗发水呢?买这种非常小瓶装的洗发水,大瓶装的都不好卖。这就是为什么宝洁会失败。那么我们要怎么进去呢?你就要整个思维改变过来,什么大瓶装的成本单价低,这个不行的,就是要最小包,而且成本要绝对地低,因为他们对价格是非常地敏感,而且包装要好,所谓好是什么呢?特别耐放,就是瓶子盖起来的时候,可以拴紧,可以放上一年。这个很重要。你不要开完之后挥发掉了,或者不好用了,那是不行的。因为他一年只洗几次。印度70%的消费都来自于最贫穷的人,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这边跟别的国家刚好相反,70%的消费来自最有钱的人。因此你所有的消费和营销战略,都得为他们而重新设置一番。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欧洲的品牌,在印度几乎都是失败的。这也是为什么沃尔玛和家乐福在印度也扎不了根。印度入世比中国早,但是这些国际的零售业巨头都进不来,现在印度还流行咱们中国80年代那种杂货店、小卖部。小卖店里面卖的洗发水就是更小的洗发水。我们发现只有一家企业卖洗发水是比较成功的,就是印度本土企业斯坦利华,它卖的比较成功,联合利华进不去,斯坦利华可以,为什么?它就卖这么小瓶的,所以它成功了。包括很多服装企业,他们问我说,我在那边开店好不好?我说你别开,为什么?你做的都是什么欧美风格,时尚、哈日、韩流,他们不要的。他们不讲时尚元素的,他们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你很难改变他们。除非是很年轻的那一代,他们可能受过美式教育,可能会改变,老一代的都是那种长袍。

  印度应该学习中国制造业

  中国和印度最早的交往是由贸易商人开始的,不是由传经开始。正是因为这个,我才觉得很可笑的是,从贸易开始,到贸易刁难。现在印度是对中国做贸易刁难。

  去年中印贸易的印度赤字是189亿美金,2003年才9亿美金。189亿的贸易赤字,不晓得该怎么把它扭转回来?不晓得该向它买什么?因为那个国家,除了产人跟产矿之外,没别的,总不能买人吧?

  印度其实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有人口问题。按照目前的速度,印度人口2030年左右超过中国。但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于印度老百姓认为,人口成为世界第一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所以他们多生孩子。

  印度这么多人口,你应该向我们中国取经对不对?发展劳动密集的制造业。我们中国不就是这样成功了吗?你知道他们选择什么了吗?选了高智力、高投入,产业链极短、拉动力极弱的软件。怎么做这个抉择呢?可以理解。因为你要像我们一样做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你得生产产品、你得运输、你得卖出去对不对?但是他们交通不行,没路,物流缺失,都是泥巴路,你怎么运出去?从新德里运一货车东西到南部,要一个礼拜的时间。车子是不能够运易碎品和精密仪器的,你只能运芭比娃娃。就是因为这种完全不方便的交通,完全缺失的基础建设,因此根本就无法发展制造业。所以到最后只能做那些不需要运输的东西,比如班加罗尔的IT产业。你就在小屋子里自己写软件就是了,但是这个东西,你无法拉动经济。而且这也是一个误读。咱们经常说印度的IT多么强,其实印度的IT业占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其实比例很低。印度的IT是承接欧美IT转移的一部分外包,不是核心的研发。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做了一个调查,全世界人种中,印度人最自恋。他不容许听到他们国家的不好,而且印度的这种自大、自负,包括自恋心态,是与中国扭结在一起的。我们经常说“龙象追梦”、“龙象共舞”,他有一种酸酸的心态,比如说印度建地铁了,他们的民众说,哇,这么好的地铁,中国有吗?他们感慨这件事情,总是拿中国比。2000年的时候,孟买市长来中国访问,他说,我忧心忡忡!我们印度人要努力起来了,否则20年之后就被中国人超过了。在他们心目中认为,亚洲第一强国是日本,第二就是印度。所以甘地有句名言,说“印度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但是是一个封闭的心灵”。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哪里?

2010-04-27 17:38:22

浏览 71252 次 | 评论 43 条

 “两会”前,《人民日报》有篇署名任仲平的重要文章,称我们的问题出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还把转变发展方式说成是“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可是,在我们见到听到的“两会”上,房子的声音、低碳的声音高过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声音。可悲!我告诉你,制造业才是今天中国最大的危机。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从制作业开始,这才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重大抉择。


  我从不认为,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会有多大的作用。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常常是在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个,我在以前出版的书中,已经说的很多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重要的不在于你有多少个下乡工程,有多少个振兴方案,而在于你是否给制造业提供了很好的营商环境。我一直说,我们制造业的营商环境始终在恶化,到今天没看到好转。这就是我们悲哀的地方。没有制造业的强盛,我们没有资格谈转型。


  我早在《产业链阴谋III》里就给各位讲过微笑曲线。什么是微笑曲线?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库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再加上生产制造,就叫做6+1的产业链。可是为什么这条6+1的微笑曲线的底端就是制造呢?制造的价值为什么就是最低呢?我们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告诉你,那是因为谁控制了6+1的6,谁就控制了定价权,就可以把制造的利润完全吸干。只要我们是这条曲线中最弱的一环,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只有振兴了制造业,我们才有资格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政府该做什么?那就是推动产业链的高效整合。如何整合?还得靠企业。政府提供好的营商环境就可以了。企业自身的内驱力,远远大于政府的作用。


  经济增长不能只看GDP。企业投到房地产的钱哪里来的?是制造业。企业越是把钱从制造业抽离出来,经济发展的内力就越枯竭。企业利润才是我们真正的内需,企业有一个好的营商环境,才不会拿了钱全都跑去炒楼、炒股,做好了实体经济的产业链整合,才能藏富于企业、藏富于民,这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才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说,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外贸依存度60%,远高过世界平均水平,称这是一条“外向发展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


  我在《新帝国主义在中国》里预言了三大战争,汇率战、贸易战和成本战,我们哪一个都逃不了。这就是我们转变经济成长方式所面临的外部国际环境。看看美国人如何对付日本就知道了。我们的经济不能过度依存美国。日本也是依赖美国,他们有一个经济学家写了一本书叫《日本的反省》,作者在里面把依赖美国的结果写的很清楚。


  好了,日本都尚且逃不掉被美国人狙击,那么我们的企业呢?你要知道,我们的企业根本不掌握核心技术。不管“中国制造”可以堆成多高的山头,我们到现在还是做不了核心的东西。人民日报的文章说,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90%的出口是贴牌,靠着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赚取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微薄利润,称这是一条“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的低端之路”。国际产业分工有条“U”型曲线,一端是高利润的研发、设计,一端是高利润的销售和服务,中间是低利润的加工生产,而中国就长期停留在这个低端。


  我们还是踏实下来,搞好我们的制造业,少配合华尔街搞什么融资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根本干不过华尔街。你做了,也就是中了华尔街的圈套。只要我们能整合和掌控产业链,传统的消费品制造业也仍能创造出很高的利润。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内需。我们不知道投了多少钱,包括税收的优惠,给了所谓的高科技产业,我想请问,结果是我们又创造了多少真正的“核心技术”呢?   

真正的危机来源于无知

2010-06-09 10:27:02

浏览 64149 次 | 评论 73 条
危机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就是我们对危机低估甚至无知最可怕。危机来的时候不是每个人吵架,而是定下心思考一下是不是过去对危机过于低估、无知。希腊危机怎么来的?高盛为什么被美国证监会起诉?希腊故事好象愈演愈烈。引证08年10月份说的话,金融海啸好象美国受轻伤,欧洲受重伤,我们担心中国受内伤。整个运作过程中我们发现金融资本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新帝国主义不是最可怕的,但是我最担心的是对它无知甚至低估,因为它的影响是无远国界。先说希腊危机,你觉得希腊危机只是突发事件吗?不要说这个危机是不是精心策划的阴谋,我把事实讲给你听,你就知道这是阴谋不需要争辩。欧洲这么多国家为什么只有希腊危机?比如一群狼追逐一群猪,首先被吃掉猪就是生病的猪、跑的慢猪。这个猪就是希腊。为什么这么弱势的猪加入欧盟?

  “病猪”包装记

  2001年希腊想加入欧盟,但是他条件不够,因为根据欧盟规定,财政赤字不能包括GDP3%,希腊是5.2%,又想加入又不达标怎么办?他首先找到华尔街高盛,帮他伪造一下材料,结果经过高盛运作之后,把十亿欧元债务基本上消失,那么这个债务怎么回事?你就会看到所谓华尔街这批精英、所谓新帝国主义他们用何等复杂手段创造出未来发生的危机,就是当是高盛帮助希腊发行一笔融资100亿美元债券,可以收回74欧元。高盛把汇率调整一下,所以就变成84欧元,刚好多出十亿欧元,这十亿欧元等于现金,而且本子上等于高盛借给希腊,而且你的财务报表不显示出来,就凭十亿欧元冲销债务,所以希腊财政赤字只有0.7%,因此光荣进入欧盟。将来一定出问题,更可怕是什么?

  高盛心理非常清楚知道这笔钱可能收不回来,怎么办?就找到德国人购买刚好十亿欧元保险,当然保险非常复杂,它意思就是这意思,只要希腊还不了钱,德国人还。高盛既然这么久之前知道德国必然出事,通过保险把德国拉进来,一切布置妥当就等着金融海啸爆发。因为一定从病猪中出问题。

  我为什么一直讲猪?因为除了希腊之外,还有葡萄牙、意大利等等,把英文拿出来拼凑一起就是猪,所以这些国家都会出问题。如果当初希腊不进入欧盟就没有这个问题,怎么进入不是高盛一手遮天的结果。什么时候爆发的?就是今年2月8号,在纽约私人会所,当初由熟悉的金融抄家召开会议,其中包括索罗斯、还有约翰鲍罗斯、还有另外一个人没有什么名气,他们三个人既然在2月8号当天提出全面狙击欧元,因为希腊就在这一天危机。就在这一天把欧元抛空高售,两个礼拜2月23日赌欧元跌超过欧元涨的140倍,就在这一周赌一欧元跌到一美元比例是1/14,而在去年11月这个赌还是1/33,就从这一天开始欧元急速下挫。而在此之前希腊危机发生了,就从这天开始急速下挫。

  所以这个会议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们再研究一下约翰鲍罗斯和索罗斯跟高盛之间有什么关系?各位记不记金融海啸怎么来的?金融海啸来了以后,有一家对冲基金不但没有亏钱,反而赚了两百亿美元,把索罗斯羡慕的要死,为了跟这个人吃饭给他打了多少电话,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的名字叫做约翰鲍罗斯,就是2月8号一起开会的人,和索罗斯一起开会的人。金融海啸时期约翰鲍罗斯能赚这么多钱?查一下,原来跟高盛勾结的结果才能赚这么多钱,怎么勾结?又是非常复杂、非常戏剧化版本出来了。那就是2007年1月份高盛已经知道次贷危机即将爆发,而这个时刻高盛并没有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投资人,反而和约翰鲍尔斯勾结在一起,做了什么呢?搞了一个债务基金,干什么?专门挑次级债券,仅是好于垃圾债的债券,而且这些债券都是在纽约、加州、亚利桑那州就是为房价泡沫的地方,债券评级BBB,又是在高风险地区,选了多少家?123家。可是鲍尔斯觉得风险不够大,又从123家挑出63家,这么挑的结果我相信结局是悲惨的,因为他们肯定出问题。挑这么大风险的组合找谁卖呢?当然找高盛去卖,因为高盛最富盛名华尔街同行。

  高盛开始推销,又卖给德国。讲到这里你会发现这是多么复杂的惊天阴谋,卖给德国工业银行,他也担心得找保险才行。高盛找来找去找到NCA保险公司,由他提供担保,如果出问题我赔。德国一看没有什么问题,再加上国际知名度非常高的NCA提供保险,所以德国工业银行完全放心,所以一定会出问题。高盛卖给德国工业银行以后赌它跌。

  约翰鲍罗斯把债券最高的组合通过高盛卖给德国工业银行和荷兰商业银行以后,赌它一定跌。德国工业银行只买了1.5亿美元的债券,最后金融海啸爆发之即,德国政府为了救这家银行花了135亿,你只买1.5亿,最后花这么多钱来救。荷兰商业银行也出现危机了,最后被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由于他做套的结果,苏格兰皇家银行赔了8.4亿,通过大量交易回到约翰鲍罗斯。形成一系列问题就是金融海啸。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证监会调查他。因为高盛、约翰鲍罗斯为首看起来好象独立个体,其实背后有千丝万缕连在一起,而这些人给世界造成不可想象的危机,他们做法极缺乏道德,为了赚钱不需要什么信托责任。这就是4月29号美国几千人拿着牌子抗议华尔街贪婪,对美国人民是贪婪问题,而对欧洲人民、对中国人民那就是危机的问题。

  最可怕的不是危机而是无知

  我曾经看过一本关于德鲁克思想的漫画本《杜老师的无知》,这本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其实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知识的更新之快,信息的变幻莫测,往往造成昨天的成功经验恰恰是今天失败的根源,唯有放下放下再放下,不断学习、质疑、思考,才能杜绝出现错误。

  而这些故事驱动我写一系列问题,包括产业链阴谋1、2、3,新帝国主义在中国1、2等等,就是希望给大家全新的思维,要学会质疑,更要学会思考。我们这么多年改革开放犯什么错误?我们金融改革都请高盛协作我们做金融改革,最后发现竟然要求我们四大行上市之前把所有坏账剥离,全世界怎么有没有坏账的银行,凭什么我们来做。因为我们不知道危机,这就是我一再讲的对于危机低估和无知。把坏账剥离之后干净的壳以最低的价格卖给美国银行,到07年底美国人说由于次贷危机他们遭到损失,但是建行他们赚到1300亿,我想请问你这个钱平均分给老百姓有什么不好,把建行上市收益故股民有什么好。我们请他做金融改革,最后发现高盛又染指两个,因为其中包括很多地产项目。请问你从01年进入内地到现在,我所讲的事情是不是都应验。

  当你不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情愿用争议两个字,而不愿意用低估、无知。我可以告诉各位朋友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概念,但是我们目的都是一样,希望通过东方出版社出版这一系列书,告诉全国老百姓什么叫危机。我觉得最不应该有争议性就是我,因为我过去讲这么多事件一一都发生了。我写书目的就是今天的结论,危机本身不可怕,你只要把危机说透了,你就不会再有危机。最怕是碰到这个巨大危机,你还不知道,碰到这个人还说争议性大,这是最可悲的!我希望透过我抛砖引玉,我们全体国民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进入2010年以后看到希腊危机、高盛欺诈门事件,这是多么复杂的时代。我只是讲一小部分,其它的在我书里边都有。

  我也希望透过这个机会能够提出一个我们过去没有想到过新危机的理念,只要把危机认识清楚了就没有危机了。所以这些目的就是很清楚,那就是透过这一系列的书籍,和各位朋友解释什么才是你需要真正关注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