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您远离糖尿病的困扰:七招遏制糖尿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45:44

《七招遏制糖尿病》 序一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都在迅速增长。据权威部门估计,201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总数将达到亿,用于糖尿病的花费约3760亿美元;到203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将达到亿,预期花费4900亿美元。作为从穷到富发展中的国家,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日趋增加,目前约为5%~6%,患者总数约6000万以上。我们自己的资料表明,由于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及达标率的不足,我国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大血管病变、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均约为1/3,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约为2/3。4位中国糖尿病患者中,就有3位有一种以上的糖尿病并发症。可以说,我国糖尿病防治形势严峻。然而,尽管糖尿病患病率剧增,危害巨大,糖尿病仍是一种可防可治之病。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可以遏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把糖尿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防治糖尿病的先导,就是科学地、持续地、日臻完美地进行糖尿病教育工作。

《七招遏制糖尿病》的初稿摆在我的眼前,让我很高兴。作者都是年富力强的糖尿病防治专家,他们把糖尿病的防治比作是遏制糖尿病的七招,包括提早出手、知己知彼、吃出健康、走为上策、科学养生、定期化验和医患联手。这种观点与我的“三五防糖法”,即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以及监测糖尿病的“五项达标”有异曲同工之美。

该书内容丰富,文笔流畅,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一本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好书。因此,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我愿向广大读者推荐《七招遏制糖尿病》一书,愿这本书能为糖尿病患者以及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基层医务人员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更多的帮助。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 向红丁教授

2009年12月15日

《七招遏制糖尿病》序二

 

长期以来,医学上的一些结论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消极的暗示,“终身疾病”的概念让许多患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实际上,有许多疾病都是终身的。人类的进化与环境的冲突会产生许多带有文明特征的终身疾病。糖尿病虽然暂时不能根治,但是,我们不必背负终身疾病的包袱,我们可以用知识的光辉照亮自己,快乐地生活。

医学应该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心身的自由。过去,我们过分相信实验室的数据和从一个局部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我们应对糖尿病的模式与患者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就拿“吃”来说,过去我们一味强调“控制”、“管理”等概念,泛化其使用对象。然而,新的观点则要求饮食方案的制定,要考虑患者代谢特点、生活方式、具体病情、工作状况、患者的乐趣和感受等因素,综合制宜。

应对糖尿病的策略需要从传统观念和方法中解脱出来,抓住已经闪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些希望之光,在尊重科学的同时,能够超越医学本身的局限,把糖尿病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来认识和讨论,给予糖尿病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这也是本书作者的一个目的。希望她似一缕清风吹过,为您释放多年的疾病负担。

当人类在1922年第一次使用胰岛素的时候,曾有人预言糖尿病会从此消失,在此后的每一次重大成果取得时,人们总是禁不住地再次欢欣鼓舞。然而欣喜之余是更多疑问,以及对糖尿病认识的变迁。糖尿病的根源在那里,怎样有效地防治并发症,包括饮食、情感、性、环境等生活方式是如何影响糖尿病和并发症的?本书作者以其广博的专业背景和简明的语言,为我们指出了应对各种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它就像一剂良方,受用终身。

王发祥 主任医师

 

《七招遏制糖尿病》前言

 

——我们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会问:糖尿病究竟是怎么来的?伴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越来越多,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然而,糖尿病不但没有被控制住,反而发病率在逐年攀升。这又是为什么呢?

关于糖尿病的发病学说,很多患者已经分享到了医学研究所带来的硕果。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多种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免疫反应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是一组代谢综合征。

然而,我们从传统糖尿病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并没有深刻地解释为什么在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糖尿病呈爆发式流行。过去有一句话说,糖尿病是文明病。如果有人告诉你说,糖尿病是人类文明速度太快后的一个副作用,是人类基因进化与文明发展在速度上的错位。你会如何看待这听起来有几分消极的结论,又该如何审视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

对今天面临的许多健康问题,如果把问题放在人类的自然进化背景下来认识,可能会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被当作生态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果。有些疾病或症状的产生,甚至是在保护我们的生存。比如,我们常见的发烧,它是机体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再比如,镰状细胞性贫血,它是非洲和美国黑人中常见的遗传疾病,你可知道,引起镰状细胞性贫血的基因可以防治疟疾。还有,痛风病是人类为了获得长寿出现的一个意外结果,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有利于增加人的创造力,等等。尽管一些医学家不习惯于功能性假说,因为他们被灌输只相信培根倡导的实验科学结论。然而,从生物进化角度建立起来的一些疾病观念,虽然没有经过经典的科学实验,但是,它们已经解释或预见了像糖尿病等一些疾病的许多问题。

在石器时代,要想获得一个甜果子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糖和盐在人类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一直是缺乏的东西。也许是甜而不得,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味觉上对甜东西的渴望。而今天糖和盐极大地丰富在我们的餐桌上和随手可及的零食中。这种后果不单单是造成了龋齿的流行(在工业化以前龋齿是很少的),还带来了许多健康方面的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现代社会文明病都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基础。

不仅仅是糖和盐,在人类早期的进化过程中,由于生产力低下,长期贫困,为适应狩猎采集的生活模式,人类在自然选择中逐渐获得了一种基因。这种基因的作用是把从食物摄取的能量贮存起来,以备挨饿,所以有人形象地称它为“节约基因”。在今天的人类,节约基因的比例仍很高,因为,进化需要时间,而且是以千年为单位来计数的时间。然而,我们的生产力、文明发展似乎在一夜间变化了,发展速度之快,没有给基因留出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它。于是,在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面前,“节约基因”的功能与“优越”的生活发生了冲突,节约基因非但不能帮助转化能量,反而使其变成过剩的脂肪,引起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

人类始终生活在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悖论之中。美国密执安大学遗传学家尼尔(James Neel),在1962年提出“节约基因”理论之前,发生了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亚利桑那的皮迈印第安人,很长时期处在营养不良的境地中,为了改变他们的营养状况,人们采取了行动,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生活补给。但是,一个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大大增多了。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在世界上快速富裕起来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瑙鲁、新加坡、印度、中国等,要经历一个糖尿病高发阶段。这些事实不断地在提醒我们,营养问题不是由我们的味觉决定的。好吃的东西往往对身体并非有益。

糖尿病今天流行的根源在石器时代就埋下了很深的种子。“节约基因”表达了超越医学、哲学的进化原理,由此可预见,一个假说与人们的理想是相背的。那就是:糖尿病高发态势可能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听似有些悲观的论调并不意味着我们面对糖尿病只能听之任之,坐以待毙。恰恰相反,认清糖尿病的本来面目,是为了更好地调整我们的研究策略,更好地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虽然我们不可能牺牲今天的文明重回原始,但是,在追求生活享受的同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进化根源。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再没有比吃更重要的了;再没有比预防它的发生更重要的了。本书正是从这一观念出发,告诉人们如何从容应对糖尿病,如何积极地行动起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降低糖尿病对我们的危害。

最后,我们要特别荣幸和骄傲地提到一些名字,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获得者、国医大师程莘农教授,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创始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向红丁教授,以及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防治专家王发祥主任医师,他们的大力支持和殷切希望一直是我们奋斗的动力。我们还要感谢何建成教授、董建勇教授、孟宏副教授、郭轶君、王晓珊、黄凤、何孟冬等为本书作出的贡献。由于时间的仓促,本书难免有疏漏之处,望广大读者与专家批评和指正。

作者

2009年12月于北京

《七招遏制糖尿病》上篇(1)

 

第一招 提早出手 防患未然

糖尿病被称为终身性疾病,但是你可知道此病有一个阶段是可以逆转的,提早发现糖尿病的危险会让你终生受益。如果你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如果你的家族有糖尿病患者,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而且有兄弟姐妹或下一代,那么这部分内容将会对你有所启发。

■ 糖尿病为何如此流行 ■

糖尿病这个词似乎在近几十年才被人们熟知,我们会奇怪为什么周围突然有那么多糖尿病患者。没错,比起二十年前,我们国家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激增了数十倍,超过了五千万人,一跃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糖尿病大国。在最近的城镇糖尿病人口调查中,20岁以上的糖尿病人口竟然达到,也就是说我们周围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其实不难看出,近几十年糖尿病发病率的快速增长是与社会的发展相吻合的。在几十年前食物计划供应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人听说过糖尿病。而现在,我们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在造就出越来越多的胖墩、“三高”、脂肪肝的同时,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悄然激增了。不难预测,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突破2亿以上,这是因为在糖尿病患者的背后,还有数量更大的糖尿病后备大军存在,这大概是目前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倍。每年都会有数量惊人的后备军转变为“合格”的糖尿病患者,这种形势是人类所始料不及的。

巴克理论

巴克(D*id Barker)博士是英国一位杰出的流行病学家,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假说认为,胚胎时期和1岁以前的营养状况对孩子以后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研究主要针对1930年以前出生在伦敦附近的儿童,发现出生时体重过低和1岁之前营养不良的孩子,在成年以后患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的危险性比同时期体重和营养正常的孩子高7倍以上。

几十年以来人们不断发现新的证据支持巴克理论。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是二战时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饥荒。那是在1944年11月到1945年5月期间,由于食品控制,使得生活在阿姆斯特丹的人每天只能进食平时四分之一的热量。1998年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了对这些人群的研究,与之后1年正常食品供应时出生的孩子比较,出生在饥荒年代的孩子成年以后更多的人发胖,并且伴随有胰岛素抵抗以及餐后血糖升高。在我们国家,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人,由于历史原因普遍存在胚胎时期和1岁以前的营养不良。现在这些人年龄是50岁左右,也是最容易患糖尿病的年龄组。按照巴克理论,他们患糖尿病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困难时期。

这些60年代左右出生的一代人经历营养过剩的时间太短,还没有学会如何调整自己身体的代谢来适应营养过剩的年代,肥胖、糖尿病就给这些经历过很多磨难的人又加上了一笔。要想躲过这一“宿命”,就要珍爱生命,远离饭局,远离餐馆,远离红烧肉,什么不好吃吃什么!

■ 糖尿病发展的必由之路——糖调节受损阶段 ■

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都会经历一个“准糖尿病”阶段,这个阶段医学上称为糖调节受损。处于这个阶段的人群堪称“糖尿病后备军”,他们的特点是血糖已经高出了正常范围,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也有的人在体检时测的空腹血糖是正常的,而却不知道自己餐后两小时血糖已经超标。糖尿病后备军的数量庞大,据估计在我国超过7000万人,这部分人群常常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不仅患者本身会忽略自己的健康状况,拒绝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医生也常常只是口头上的叮嘱,缺乏可操作的治疗方案。我们必须提前知道自己是否处在这个后备队伍之中,因为,这一阶段是唯一可以逆转的,一旦发展成糖尿病则需要终身治疗,现在提前行动为时不晚。

《七招遏制糖尿病》上篇(2)

 

符合以下任何一条都称作糖调节受损

★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范围大于,小于;

★ 糖耐量受损:餐后两小时血糖范围大于,小于;

★ 以上两个条件都符合。

■ 血糖在不知不觉中超标 ■

在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血糖问题。血糖指的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它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在血液里的含量多了少了都不行,这主要靠胰岛素来调节。胰岛素是人体中很重要的一种物质,它是人体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威力。人在吃完东西后,食物经过胃肠的消化变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并通过血液运往全身,葡萄糖在血液里就会升高。这时胰岛β细胞就积极工作,分泌胰岛素,控制血糖不至于高出正常范围。如果你吃的食物比较多、比较甜,而且吃完了就坐在沙发上懒于活动,那么胰岛β细胞只有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维持血糖处于正常水平。长此以往,总是处于超负荷状态的胰岛β细胞开始力不从心,并且受到损伤。如此葡萄糖不能受到有效控制,长期高出正常范围,反过来又会对胰岛β细胞进行毒害(葡萄糖毒性)。处于糖调节受损阶段的患者就是自身体内的胰岛β细胞正在与葡萄糖殊死搏斗的人。他们不知道,每当享受的时候,自己的胰岛β细胞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 糖调节受损阶段意味着什么 ■

根据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的糖调节受损患者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糖尿病患者,另外三分之一会保持受损状况,还有三分之一会恢复正常血糖水平。不要抱有另外三分之二的侥幸心理,这个数字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我国,每年会有近七百万的糖调节受损患者转化成糖尿病。如果你不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那你很有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一旦如此,这意味着你失去了遏制糖尿病的最佳时机。

■ 捕捉隐匿的高血糖 ■

捕捉血糖异常是一件容易被忽略的事情。现在的常规体检都是检查空腹血糖,医生嘱咐你前一天晚上十点以后停止喝水、进食,然后一早到医院体检。在等候排队采血后如果血糖还会高,那说明确实需要好好检查一下了。但是,有相当数量的糖耐量受损患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超标但达不到糖尿病范围)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也就是这样他们被漏检,所以很多人在得了糖尿病之后非常惊讶,表示自己一直很健康怎么突然得了糖尿病了呢?殊不知自己已经处于糖耐量受损状态很多年,胰岛β细胞已经精疲力竭了。

■ 你患糖尿病的风险有多大 ■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有一些人的糖尿病发病率很高。如果你符合下面其中一条或者几条,那就应当查一下自己的餐后两小时血糖,或者在体检的时候向医生要求做一个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以免漏检而错过干预病情发展的最佳时机。

(1)年龄在45岁以上 这个年龄其实还是工作的黄金时期,也是年轻时奋斗的收获期和生活的享受期。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身体状况也到了应当倍加注意的时期,这是因为从这个年龄往后,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开始衰退,胰岛功能也不例外。因此,在享受事业成功与家庭美满的同时,不要忘记让你的胰岛β细胞歇一歇,为它做个检查。

《七招遏制糖尿病》上篇(3)

 

(2)家人中有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有家族易感性,如果家中有患糖尿病亲人的话,你的患病概率就比较大。这与基因有关,即糖尿病有遗传性。但是并不是所有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都会患病,不过如果平时生活方式不太健康的话则很有可能成为糖尿病后备军的一分子。还要指出的一点是,夫妻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常常同病相怜,一方患糖尿病另一方是糖耐量受损或者双方都是糖耐量受损的情况很常见,这是由共同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

(3)肥胖者 没错,肥胖的人更容易成为糖尿病的后备军。特别是“肚子大腿细”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向心性肥胖,这类体型甚至可以称作糖尿病体型。体重指数(BMI)可以帮助你知道自己是否超重了,一个简单的算法就是: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超过理想体重20%就算是超重了。腰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果男性≥90cm,女性≥80cm,说明脂肪已经在内脏和皮下堆积,会阻止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所以向心性肥胖比均匀性肥胖更严重,属于高危因素。

(4)生过巨大胎儿的妇女以及低体重的初生儿 现在都讲生个大胖小子,好像越重越好,实际上生4kg以上孩子的妇女可能会患糖尿病。当然也不是生的孩子越小越好。人们记录新生儿体重的历史很长,巴克研究发现:出生时体重不到3kg的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的概率是出生时体重在以上人的10倍。

(5)吸烟者及酗酒者 吸烟有害健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长期吸烟会对你的胰腺产生毒害,也会加重与糖尿病相互影响的心血管疾病的发展。酗酒或者是称为长期饮酒过量,对血糖影响也比较大。酒精可以产生大量热量,引起血糖不正常的波动,同时也会加速脂肪在内脏的堆积。

(6)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大者 精神的压力以及情绪的波动会影响到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水平,比如人在发怒的时候血糖可以瞬间升高。长期的精神紧张与波动使人总处于应激状态下,造成内分泌紊乱。

(7)缺乏体育锻炼者 缺乏体育锻炼恐怕是现在都市白领的通病,工作的压力、竞争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统统压在肩上,没有闲暇或者兴致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电梯与汽车也剥夺了最后一点运动的机会,人们似乎开始怀念做广播体操以及骑自行车的年代。

(8)代谢综合征患者 这是一个非常时髦的因素。代谢综合征通常是将几个“高”集于一身的人,首先是高体重(肥胖或者超重),二是高血糖,三是高血压,四是高血脂,五是血液黏稠度高,六是得脂肪肝概率高,七是高尿酸血症。占两个或两个以上“高”的患者就可确定为代谢综合征。如果血压和血脂高,即使不胖,血糖也不高,还是容易得糖尿病。

以上列举的人群是糖尿病以及它的后备军比较青睐的人群,也就是高危人群,如果你对号入座了,那么请检查一下自己的餐后两小时血糖,或做一个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总之不要欺骗自己讳疾忌医。

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1997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会议上通过了体重过重和肥胖的国际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重指数标准:体重指数(BMI)在20~之间为健康;BMI>25kg/m2属体重过(超)重;BMI在25~之间为预胖(临界)型肥胖;BMI>30kg/m2为肥胖。肥胖又分为三级:BMI在30~之间称为Ⅰ级肥胖;BMI在35~之间称为Ⅱ级肥胖;BMI在36~40kg/m2为Ⅲ级肥胖。

《七招遏制糖尿病》上篇(4)

 

医学调查发现亚洲人体内的脂肪含量比相同体重的西方人高出许多,研究也发现,亚洲人与体重相同的西方人相比更容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与肥胖有关的疾病,因此用一个标准不合适,亚洲人的体重指数健康标准应该比欧洲人更严格。

体重指数对一些疾病的影响:

■ 发现自己糖调节受损怎么办 ■

如果发现自己空腹血糖在~之间(空腹血糖受损),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在~之间(糖耐量受损),并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也支持这一结果,那么可以确切地说你处于糖调节受损阶段。其实这个消息并不算坏,至少这还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也就是说积极行动起来的话,你还有机会避免将来糖尿病的发生,最起码你已经提前发现了。那么如何行动起来呢?

首先,应当咨询医生,多了解一些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后面几招里会讲到,它们对你同样适用),仔细寻找自己血糖偏高的原因。可以从“你患糖尿病的风险有多大”所列举的八大类人群中逐一排查。然后应当检讨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不健康的因素,比如爱吃甜食、离不开含糖饮料、吃完晚饭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等。痛下决心,从点滴入手将它们改正过来,虽然有些是多年的习惯改起来并不容易,但是要知道,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习惯正在吞噬着你的健康。

要意识到定期体检、化验的重要性,把身体变化及时地把握在手中,然后做出相应的调整,下面我们从监测、饮食和运动等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去做。

■ 把握自己的血糖变化 ■

“求医不如求己”这句话现在很流行,的确,医生并不能掌握每一位患者的自身特点。比如,关于糖尿病患者到底应当吃米饭还是馒头的问题,通过查升糖指数表(见附录)我们可以知道,馒头的升糖指数要比米饭高一点,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患者吃米饭反而比吃馒头升糖更快,这是因为存在个体的差异,也就是人与人不同。另外馒头和米饭的软硬、蒸的方法与时间都可能造成升糖指数的不同,毕竟每家做饭的方法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太过于教条,会给你的生活造成很大的麻烦。这里提倡要根据你自己的血糖变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不断调整。

如何把握自己血糖的变化呢?

首先,你要有一台自己的血糖仪。自从世界上第一台快速血糖仪问世以来,测血糖就变成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的事情了。没错,对于在指尖扎一针、采一滴血这件事情,每个人都不会马上接受甚至非常抵触,但是这确实是很值得做的一件事情,而且下面会介绍一些技巧使你可以坚持下去。

第二,需要准备一个血糖日记本,一般买血糖仪时会附送,没有也不要紧,只要有一个专门的本子可以记录你每次测量的情况就可以了。血糖日记的内容包括:测血糖的日期、时间,空腹还是餐后两小时,早餐、午餐还是晚餐,吃的什么东西(这很重要),做了哪些运动、多长时间,吃了何种药物……这样时间久了你就可以发现影响你血糖的罪魁祸首,也可以给你的医生看看帮助你分析找出原因,这是最宝贵的资料。

最后,我们动手测血糖的时候应当保持心情的平稳,在你刚运动完后要平静一会。具体测血糖的方法我们在“第六招 监测血糖 定期化验”中会有详细介绍。对于还未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血糖监测次数和频率不需要和糖尿病患者一样苛刻,开始的时候只需要固定观测每周三天的空腹和早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就可以了,如果感觉哪顿饭吃得过多或者哪天运动不足,也可以不定期加测餐后两小时血糖(晚餐后血糖偏高常常会被忽略),待血糖稳定了或者你认为已经了解自己血糖变化特点之后,可以一周甚至半个月监测一次餐前餐后血糖。需要指出的是,餐后两小时指的是从吃第一口饭时开始计时的两小时并且精确到分;另外,在无名指指肚的侧面采血不会太疼。总之,应当鼓励自己把这个工作坚持下去,你会为此感到安心和自豪的。

《七招遏制糖尿病》上篇(5)

 

什么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正常人进食碳水化合物后,在消化道内被转化为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中。饭后30~60分钟血糖值达到最高峰,但不超过。这是由于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迅速下降,经过90~120分钟即接近正常,最高不超过,这说明人体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称之为人体正常糖耐量。临床上给试验者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然后测其血糖变化,了解其胰岛素的储备功能,这就是葡萄糖耐量试验。

其操作方法是:被试验者空腹,先抽血、留尿分别测血糖及尿糖,然后将75g葡萄糖粉溶在300mL水中,在5分钟之内将糖水喝完,接着开始计时,在服糖水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各抽血一次测血糖,同时也留尿送测尿糖。如果不能耐受葡萄糖水或已经确诊为糖尿病者需做此项检查时,可改服含面粉100g的馒头。

注意事项:

在预定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时,如果突患急性病如感冒、肺炎、胃肠道疾病,应等病愈之后再做,以免影响结果的判断;

要停用影响血糖数值的药物,如皮质激素类药、女性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等,至少要停用3天,之后再做葡萄糖耐量试验;

试验前3天要正常进食,每日主食量不要少于250g(最少不应少于150g),如果试验前患者有营养不良,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没能正常进食,都会影响试验结果;

试验前最少应空腹8小时,但也不应超过16小时,试验前不要喝茶、咖啡,口干可喝白开水;

试验期间不宜做剧烈体力活动,同时应避免情绪激动。

■ 准糖尿病患者应当如何吃 ■

吃总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一提到糖尿病大家马上就会想到“不能吃甜食了”。对于还未确诊糖尿病的准糖尿病人群来说,饮食控制可以不像糖尿病患者控制得那么严格,但是至少在你血糖恢复到正常值之前应当管住你的嘴。检讨一下自己的食谱(参见常见食物升糖指数表,升糖指数在55以上的食物应当控制),如果你对某种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有偏好,那么就应当少吃或者先戒除一段时间了,比如面条、甜品、烙饼、肥肉、酸奶、果汁饮料、甜粥、水果(尤其是一次吃十几个沙糖桔的人)。

至于吃多少合适要参考你的血糖水平来定,最简单的办法是先把你食谱中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列一个单子,然后戒除一段时间(比如你有每天喝可乐的习惯,那么这段时间要下决心戒掉),期间可以找其他升糖指数不那么高的食物替代它们,当然这段时间是很痛苦的。当你的血糖可以稳定在正常值的时候可以逐一地增加你喜爱的食物。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你吃了某种食物后血糖又升高了,则说明那种食物的确不适合你,把它戒掉吧!当然,也会有“破戒”的情况出现,谁都会有贪嘴的时候,比如你中午多吃了几块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巧克力,或者应酬时在酒桌上多喝了几杯白酒,多吃了几口美味佳肴,想到已经保持得很好的血糖水平可能会被打破,你可能懊恼不已。不要太难过,下一顿饭时把你多吃的“扣除”就可以了(吃个七分饱或者吃个五分饱)。一句话,保持每天的总摄入量一定。如果你戒掉的食物足够多,但血糖仍然下不来,则应找点其他办法,比如运动、没有副作用的一些物理疗法,甚至服一些药物(参看后面介绍)。你要知道这是一个自我挑战的过程,是你获得属于自己的健康食谱的唯一途径,在这段时间里你的胰岛β细胞会得到休息与恢复,你会为此有相当的成就感,也许你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变得苗条了。

《七招遏制糖尿病》上篇(6)

 

控制你的体重不再增长,或者把多余的赘肉减掉一些是非常时髦和必要的事情(尤其是腰腹部),当然你也可以把体重(包括腰围)这一项加到你的血糖日记里。更为科学的控制饮食与减重的方法是计算你每天需要的热量和摄入的热量,并把它们划上等号,具体方法可以参看“第三招 掌握技巧 吃出健康”。

■ 对控制血糖有帮助的药茶 ■

■ 枸杞*茶

用料:*3g,枸杞5g。

用法:代茶饮。

功效:疏肝明目。

■ 黄芪麦冬茶

用料:黄芪5g,麦冬5g,五味子5g。

用法:代茶饮。

功效:滋阴益气。

■ 桑叶*茶

用料:霜桑叶3g,*3g,枸杞子3g。

用法:代茶饮。

功效:降脂、降压。

■ 百合葛根茶

用料:百合5g,葛根3g,枸杞子3g。

用法:代茶饮。

功效:滋阴降糖。

■ 玉米须茶

用料:玉米须50g。

用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利尿,降糖。

■ 苦菜茶

用料:苦菜5g,鲜苦菜叶、根、花均可。

用法:代茶饮。

功效:通便、降糖。

■ 苦瓜茶

用料:鲜苦瓜1个,绿茶3g。

用法:温水冲泡。

功效:降糖。

■ 乌梅茶

用料:乌梅15克。

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解渴、除烦。

■ 鲜生地露

用料:鲜生地500克。

用法:切成小块,榨汁服。

功效:滋肾养阴、生津止渴。

■ 生津茶

用料:青果5个,黄梨2个(去皮),荸荠5个(去皮)。

用法:水煎代茶饮。

功效:生津止渴、滋阴降糖。

■ 运动的魔力 ■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从这句俗语来看,我们对饭后运动的认识其实是很深刻的。国外研究已经证实晚饭后半小时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空腹以及晚餐后的血糖控制非常有效。

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起到替代胰岛素的效果,你的四肢劳动了,你的胰岛β细胞就得到休息了。随着运动,你的血液循环会加快,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可以不通过胰岛素就被马上利用,此时只要分泌少量的胰岛素就可以达到维持血糖水平的目的。这时侯你对胰岛素变得敏感起来,对于以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的利用率不高)为主要特征的糖尿病后备军们来说,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一件事情。同时运动也会使你心情舒畅,减轻心理压力,并且可以把沉积在血管中的垃圾(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带走。另外运动也是减轻体重的必要手段,也就是说要想减肥必须得运动。

运动应当循序渐进,开始运动不要过于猛烈,应当在运动之前做5分钟的热身活动,这样可以使你平稳进入运动状态防止拉伤肌肉。运动首先消耗的是葡萄糖,然后消耗脂肪。所以要达到减重的目的至少要持续运动30分钟以上。如果你的耐力不够好,请选择温和的运动,不要运动得过于剧烈,否则30分钟你会坚持不下来。

同样,“良药苦口利于行,忠言逆耳利于病”,对的事情往往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忙碌了一天,晚饭后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但是,为了你的终身幸福你要融入到运动的队伍中去。根据你的体力选择适合你的运动或者你喜欢的运动,订一个可以实施的计划会有助于你坚持不懈地去完成它。你也可以选择一个伙伴,或者加入一个组织或群体,也会有助于你的坚持。如何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请参照“第四招 走为上策 运动降糖”。

《七招遏制糖尿病》上篇(7)

 

把运动和目的结合起来,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

需要注意的是应当避免空腹晨练,晨练之前应当吃点东西。随身带一块糖或一点点心以防止低血糖反应(心慌、手抖、出虚汗、眼前发黑、口唇发麻),并且及时补充水分也是很重要的。在雾天以及恶劣的气候下选择室内运动。所有这些别忘与你的血糖变化结合起来,行动起来吧!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持续超过几分钟的运动,调动全身的肌肉,使你的心脏在运动时跳得更快,这样也能锻炼你的心脏。比如快走、慢跑、游泳、打羽毛球、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消耗体内过剩的葡萄糖和脂肪。无氧运动是一种短暂的(有时只是几秒钟)、剧烈的、不能维持很长时间的运动。它可以使肌肉更发达,比如举重、短距离冲刺跑等。你应当选择有氧运动。

■ 对你的身体实行“年检”制 ■

其实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身体实行“年检”,尤其是40岁以后更应当注意。给自己定好一个日子(生日或者固定节日前后),每年在这一天去医院做一个体检,会对你提早发现身体的变化大有益处。常规的体检中可能不包括现在认为对提早发现血糖异常非常重要的几项(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应当要求医生为你加测。

血常规是最常见的常规化验项目,医生会嘱咐你前一天晚上十点以后不要吃东西、不要喝水,以便第二天早晨去医院测定空腹血液指标。空腹血糖就是其中一项,但是单纯糖耐量受损的患者空腹血糖是正常的,所以为了防止漏查,应当要求医生为你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医生会让你在空腹状态下喝300毫升溶有75克葡萄糖的溶液,然后监测你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和180分钟的血糖变化情况。这个检测结果是判定你到底处于哪个阶段(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糖尿病)的金标准,如果检测出你的血糖确实有些偏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标准,说明你已经进入糖尿病后备军的行列了,应当进一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它可以体现出你近三个月血糖值的平均水平。比起血糖来糖化血红蛋白的波动非常小,但即使它在正常范围内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超过正常范围,那你应当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努力把它降下来,它是体现你血糖平稳下降最具说服力的指标,应当三个月或半年检查一次。

另外心电图、血压、血脂、尿常规等也是应当关注的指标,这些会包括在常规体检以内,如果有异常医生会提醒你的。具体这些检查的意义和正常范围将会在“第六招 监测血糖 定期化验”中讲到。

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

我们知道血液中的主要物质是红细胞,在红细胞内有一种蛋白被称为血红蛋白。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是缓慢的,同时也是不可逆的。糖化血红蛋白的多少与血中葡萄糖的含量成正比关系,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间接反映血糖浓度。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意义在于:血糖经常会随着进食、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所以一次检测只能反映抽血当时的血糖水平,而由于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过程是缓慢且不可逆的,所以进食、情绪等因素不会对它产生影响,可以反映近2~3个月血糖的真实情况以及葡萄糖代谢的情况,这一点是血糖和尿糖都无法代替的。

《七招遏制糖尿病》上篇(8)

 

■ 点穴改善糖代谢 ■

穴位按摩是一种简、便、廉的物理疗法。你如果能经常性地用手指或笔杆等物品点按、敲打一些特殊的穴位,时间长了,一定能获得一些好处。现在所做的一些实验研究也表明,对于某些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降糖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下面介绍两个穴位,若每天按揉20分钟以上,对改善你的血糖水平有益。想知道更多穴位的功能可参见“第五招 科学养生 辅助治疗”。

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往下四个手指宽度的位置,按起来有酸胀感。这个穴位的功能很多,是最重要的保健穴位。

三阴交穴 在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内踝尖)往上四个手指头宽度的位置。这个穴位也很常用,除了改善血糖水平,还可以消除失眠、烦热等症状。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针灸疗法,在我国针灸治疗消渴(糖尿病中医病名)历史悠久,可上溯到两千年以前。中医认为,针灸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调整机体各方面机能的平衡与协调,对于糖尿病这种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的代谢类综合疾病来说有很大优势。近年来科学家们对针灸的降糖作用做了一系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发现针灸对于血糖的调节确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有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与改善。在属于中医“未病”范畴的糖耐量受损阶段,使用针灸疗法作用更加明显。

糖尿病前期针灸干预的探索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科学家们在长期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了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四个重要穴位,针刺后使用一定频率的微弱电脉冲刺激。在对上百名糖耐量受损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后发现,与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相比较,使用电针加生活干预的治疗组,在三个月的治疗期内,血糖均有下降趋势。绝大部分患者血糖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部分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偏高的情况得以纠正,亚健康症状及其并发症改善明显。而且电针灸疗法只要使用得当,可以说没有任何副作用,是完全值得一试的绿色疗法。根据前期的研究资料及理论指导,拟定临床干预糖耐量受损的基本组方及最佳电针刺激频率,则是专家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 糖调节受损阶段需要吃药吗 ■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使你恢复健康的前提:应当平衡饮食结构,持之以恒地进行适度锻炼;肥胖者应当减轻体重,摄取低热低脂饮食,尤其要通过运动和饮食控制腹部脂肪的堆积。在生活方式干预难以坚持或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药物的作用就不能忽视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降糖药物或者中药进行治疗。

目前,已经被美国糖尿病学会批准的,可以应用于糖耐量受损阶段的药物是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市面上最常见的药名是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拜糖苹。它的特点是可以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低餐后高血糖,同时降低餐后高胰岛素水平,减轻餐后甘油三酯的升高程度,并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轻微缺陷得到恢复。它的副作用是腹胀,这可以在开始时采用小剂量然后逐渐加量的方法来减缓。

另外,在世界不少地方包括我国,还有几种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药物现在也用于糖耐量受损阶段以及空腹血糖受损阶段的干预。比如二甲双胍,它可使血糖减低,同时亦下调胰岛素水平,而且它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并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比起其他一些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具有不增加体重的优点,对高血脂也有一定的作用。此药的不良反应为腹泻。还有一种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最常见的是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可以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或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使血糖、甘油三酯下降,但不增加体重。以上药物都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而且应当以生活方式的干预为主。糖尿病前期阶段的强化胰岛素干预也是目前研究的方向,并且国内也已经开始一些临床方面的实验,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糖尿病前期阶段使用胰岛素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在我国,也有运用中药干预糖耐量受损的报道。虽然糖耐量受损阶段往往没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但中医根据古人治疗消渴(糖尿病的中医称谓)的经验,运用传统治未病的思想,可以进行辨证施治。通过观察患者乏力、头晕、皮肤瘙痒、肥胖、饮食偏嗜等糖尿病非典型症状来治疗。下面介绍一些常见分型与组方,可供参考。

阴虚燥热型

常见症状:腰酸、口唇干燥、烦躁失眠、手足心热、容易饥饿。

组方: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气阴两虚型

常见症状:乏力、口干、多汗。

组方:生黄芪20g,玉竹、黄精、玄参、生地、女贞子各10g。

脾肾亏虚、痰湿内盛型

常见症状:嗜睡、腰酸、小便增多、大便粘腻、体型肥胖。

组方:苍术15g,薏苡仁24g,山药30g,荔枝核、桑葚各20g,地龙、黄柏各10g。

阴阳两虚型

常见症状:腰腿冷痛、精神不振、下肢浮肿、早衰。

组方:中成药金匮肾气丸。

《七招遏制糖尿病》 第二招(1)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没有知识就有误区。明白糖尿病是怎么回事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的复杂的疾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把糖尿病完全推给医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一些必要的常识将对患者今后的生活有不可估量的益处。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无知的代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知识的力量,用知识的光辉照亮自己。

■ 话说血糖 ■

血糖就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如果把身体比喻为—辆汽车,那么血糖就像是汽油。缺少了血糖,人体的各个器官将无法正常工作。有时你可能根本感觉不到你耗费了能量,但事实上是,我们做任何事都离不开能量的供给,无论是奥运会赛场上勇夺金牌的运动健儿,还是在熟睡中的婴儿,或者是退休在家闭目养神的老年人都需要葡萄糖。机体在不同的状态下虽然对葡萄糖的需求不一样,但是每分每秒都离不开它。

■ 血糖从哪来到哪去 ■

血液中的葡萄糖有三个来源。第一是我们吃的食物,它经过胃肠的分解消化,变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这是血糖的主要来源。第二个来源是糖原,它是身体内糖的一种储备形式,储存在肝脏的叫肝糖原,储存在肌肉中的叫肌糖原。空腹时,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第三个来源是人体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它们会转化成葡萄糖,医学上称做糖异生过程。

从能量供应的角度看,源源不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并不是坏事,但是,血中葡萄糖过多会产生危害,比如血糖能够与人体的血管、细胞发生糖化反应,造成血管“生锈”堵塞,细胞失去正常功能。所以,血糖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为了保证血糖的稳定,血糖有来源就要有去路,血糖的去路也有三条:一个是在全身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人体利用:第二条是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肝糖原或肌糖原储存起来;还有一条途径是转变为脂肪、氨基酸、核苷酸等其他物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糖出入平衡,数值稳定在~,如果葡萄糖的去路不通畅了,它们就会滞留在血液中出现糖尿病。

调节血糖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当血糖升高时肝细胞合成糖原,当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及其他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维持血糖稳定。无论是来自哪条途径的血糖,都需要激素进行调节,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负责打开细胞,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发挥能量,使血糖下降。

■ 胰岛素的故事 ■

在我们胃的后下方有一个长条形的器官,那就是胰腺。胰腺中散布的细胞团形似小岛,所以称为胰岛。胰岛素只有胰岛中的β细胞才能分泌,它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1889年德国医学家约瑟夫·冯·梅林(Josef Von Mering)和俄国医学家奥斯卡·明科夫斯基(Oskar Minkowiski)为了研究人体胰腺的消化功能,将一只狗的胰腺切除。结果他们无意中发现实验场上一滩狗尿布满了苍蝇,敏锐的科学家意识到糖尿病与胰腺之间有某种关系。胰腺很可能分泌一种降低血糖的物质,但这种降低血糖的物质在胰腺何处则一直是个谜。

其后20年间,很多研究者想从胰腺中找出抑制糖尿的物质,都没有成功。直到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Frederick Banting)和助手贝斯特(Charles Best)才首次成功地分离出胰岛素。1922年1月班廷第一次使用从牛胰腺中提取的胰岛素,对一个患糖尿病2年、已被医生放弃治疗的男孩进行治疗,结果“药到病除”,这位叫路德(Ryder)的6岁男孩病情立即好转,不久痊愈出院。路德终身接受胰岛素治疗,活到1993年,享年77岁。班廷也荣获了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了今天我们已比较清楚地知道胰腺以及胰岛素与糖尿病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