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儿童,戳破“爱”的谎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1:59
以下文章是我的摘抄,这篇文章让我深有同感。这段时间在医院实习,看着清华大学硕博连读的学生、科学院的研究生、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等等不断地走进精神病院,真的很心痛!每天我都跟精神已经稳定的他们聊天,聊他们的童年,聊他们的父母,聊他们的学习,聊他们的工作,聊他们内心的快乐记忆!很遗憾,这些人大部分对童年的记忆是不愉快的,他们有的是从小不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到上学了回到父母身边的,有的是父母生意或工作忙顾不上他们的,有的是父母过于溺爱,有的又是从小父母要求严格、不断要求再优秀些、再优秀些等等,内向不愉快长大的孩子们到了青春期、成年期大脑的生理基础无法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使得他们频发精神障碍!为了您能有个健康的孩子,为了您的辛苦付出,请多多研究子女教育的正确方法,免得自己悔之晚矣! 

....儿童节到了,媒体评论照例会做一些“儿童节反思与呼吁”,从问题奶粉说到豆腐渣校舍,今年又新增了问题疫苗与校园安全。。。简而言之,就是在呼吁对儿童的社会保护。当然也有提到家庭保护的,但主要还是说不能虐待儿童。事实上,前述这些问题虽然严重,但毕竟是暴露的、普遍被承认和重视的,而另外一些对儿童的侵害,却仍然在“爱”的幌子下大行其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些侵害虽然不是那么极端,却因为其广泛性而实际影响要大得多。因此保护儿童,戳破这些“爱”的谎言当是首要任务……

谎言中的NO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事实证明这是谎言,理论也可以证明这是谎言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人性本有善的一面,也本有恶的一面。如果说父母爱孩子是人性本善,那么它也会因人而异,有多寡之分,何况还有后天因素影响。而人性本恶的一面,却因为在家庭这样一个难受制约的环境下,可以充分释放,因而父母对孩子不如对外人(对待外人是要受到制约的),是完全有可能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被老板臭骂,不能抓住同事宣泄怒火,却可以抓住孩子发泄。在下面的段落中,将详细解释一些“恶”是如何在“爱”的名义下释放的——

     广州花都区的女孩阿俊,被母亲割掉双耳;

复旦大学研究生ZLL,因虐杀几十只猫而轰动一时,但他虐猫的另一面却是爱猫,而这种“我爱你,所以虐待你”的变态心理却源自父亲对他的苛刻和虐待,譬如多次因小事暴打他,还常将其关在家门外过夜;

……

尽管发生这么多父母虐待孩子的案件,仍有许多人认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成立的。他们不讲逻辑漏洞,而强调说那些案件是特例,一个朋友对我说:“父母不爱孩子的,我估计是千分之一。”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以上百度的“爸爸吧”、“妈妈吧”、“父亲吧”和“母亲吧”去看一看(方法很简单,打开www.baidu.com后,点击“贴吧”,然后单独输入爸爸、妈妈、父亲或母亲就可以进入相关贴吧),就会发现,以爱的名义虐待孩子的父母,或者不屑于借用爱的名义而直接虐待孩子的父母,实在是太多太多,而对父母仿佛有刻骨仇恨的孩子,也一样是太多太多。

我自己收到的信件中,至少有20%的信件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身体虐待或精神虐待,也有部分信件是做父母的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虐待,但他们控制不住自己,于是写信向我求助。

这是一个必须直面的事实。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假若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地残忍虐待甚至杀害其他人,那么可以基本推断,这个人曾被残忍虐待过,譬如虐待小保姆蔡敏敏的珠海女雇主魏娟。从这个角度上看,最终展现在一个成年人身上冷酷的恶毒,可以回溯到他的童年关系,而且多数可以回溯到他与父母的关系。复旦硕士ZLL在虐猫的时候,不过是把父亲对待他的方式转移到他对待猫的方式上而已。

并且,直面这个事实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冷酷地对待自己的配偶和儿女,或者残忍地对待社会上的其他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直面自己有一个“坏父亲”或“坏母亲”的事实。我们的社会特别讲孝道,即便父母虐待了自己,我们也要认为父母是对的。但是,这种理性上的接受不能遏制住他情感上的仇恨,但父母是不能恨的,所以他们把这仇恨转嫁到配偶、儿女或其他人身上了。

这种转嫁机制,是很多恶行的基础。经常有人给我写信说,他想杀人,他想伤害别人。假若你和这样的人对话,他们一开始会对你说,那些人如何如何对不起他,但随着聊天的深入,他最终会承认,最对不起他的不是那些人,而是他的父母或其他“至亲至爱”的人。

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别讲孝道的社会,“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魔咒,让我们宽恕那些虐待甚至杀死孩子的父母,也让我们看不到恶最初是如何孳生的,从而让我们整个社会都不能直面相反的事实。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向欧美国家学习,有一个成熟的社会体系,监控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并剥夺严重不合格的父母的抚养权。

切记: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

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这个谎言如此绝对,以至于很容易被驳倒,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找出一个例外就可以驳倒这个断言,而这样的“例外”又实在是太多太可怕了。以爱的名义虐待孩子的父母,或者不屑于借用爱的名义而直接虐待孩子的父母,绝不只是个案。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自己收到的信件中,至少有20%的信件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身体虐待或精神虐待,也有部分信件是做父母的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虐待,但他们控制不住自己,于是写信向他求助。

嘴上都说爱孩子,潜意识里全是爱自己

一、说一不二

中国很多父母不允许孩子顶嘴,自己说话孩子只能听着并且认可,表面上看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正确的道理,潜意识里则不是。要知道,辩论是一件高难度的事,因为辩论意味着对方在不停的否定你,而被否定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因此一般人辩不了几个回合就拍桌子瞪眼了,同时认为反驳自己的人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在外面不能堵住别人的嘴,回到家可算是能办到了。所以父母不允许孩子顶嘴,无非还是容不得辩论而已,孩子稍有反驳便火冒三丈,觉得这个孩子和我作对好不听话,甚至拳脚相加。如此“教育”,自然起不到沟通的效果,强压之下的灌输不仅孩子不会真心接受,还会强烈反弹,逆反心理严重。

二、转嫁焦虑: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15c5f90100ix71.html) - <<保护儿童先戳破父母的谎言>>_乐雅blog_新浪博客

父母,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武志红 心理学家

 

“为了父母,我必须考上一流的大学。”

“如果不是为了父母,我早不读书了。”

“妈妈快把我逼疯了,她整天唠叨,什么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哪所重点大学,什么你怎么学习成绩总不见起色,什么这次考试又因为马虎丢分了吧……我现在对学习厌倦透顶,一上课脑子里就响着她的唠叨,根本学不下去。”

“爸爸是个工程师,他从不打我骂我,但我特别怕他。只要我的成绩不进步,他一看我就拉下脸来,整天整天不理我。光考高分不行,我必须有进步他才高兴,才会夸我奖励我。明年就要中考了,我担心极了,要是考砸了怎么办?天啊,我一想到爸爸的反应,就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

迄今为止,我收到了数百封中学生的信,很多孩子提到了父母的压力,上面几段话是他们信中最平常不过的片断了,还有多封信提到这样的话:

“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我累极了,真想哪一天离开这个世界。”

对此,广州某中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三班主任解释说,父母比孩子对学习更着急,是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了。就她看来,父母们造成的压力一点也不比应试教育低。一直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知名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父母的压力远超过教师,是孩子们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

为什么父母们给孩子制造了这么大的压力?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最简单的解释是,父母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他们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家长希望孩子好,但常不知道该怎么做。”徐浩渊博士说:“最常见的是,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结果,他们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却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请举一个例子,好吗?”我问道。

听到这个最简单不过的问话,50多岁的徐博士突然哽咽起来,她忍着泪花讲了一个“每次必然让她流泪的真实故事”:

小学生小刚(化名,下同)突然跳楼自杀。他留下遗书对爸爸妈妈说,他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他们的期望,累极了。爸爸妈妈常说,他们对他很失望,他不想让爸爸妈妈再失望,所以想到了死。自杀前,他砸碎了自己的储钱罐,把攒了几年的零花钱留给了爸爸妈妈。他说,他走了,爸爸妈妈不需要那么辛苦了,如果他留下的钱不够,爸爸妈妈可以加些钱,“坐坐火车,坐坐轮船,你们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么辛苦了。”

回忆到这里,徐博士的泪水忍不住流下来。她说,小刚那么爱父母,他希望父母“坐坐火车,坐坐轮船,你们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么辛苦了”,这其实是他自己最大的向往。他认为这是最好的事情,自己实现不了了,但希望自己最爱的父母去实现。

小刚的心理机制是投射,他最希望做一件事情,但自己得不到,就希望最爱的父母得到。他是将自己的愿望投射到了父母的身上。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多情况下也是投射,他们有种种心理需求,但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期望孩子能去实现。孩子是最爱的人,孩子实现了,就像是自己的实现。

“这种心理是‘孩子不急父母急’的根本原因。”徐博士说:“父母们自己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却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转嫁给了孩子。”

转嫁一:有劲儿全往孩子身上使,“全陪妈妈” 将儿子逼成“少白头”

董太太的女儿蓉蓉上高二了,现在什么家务活都不干。这倒不是董太太刻意惯出来的。一开始,董太太还要求蓉蓉做点家务,但蓉蓉只要一拖,做妈妈的就会忍不住自己动手了。譬如,看着女儿的脏衣服堆在家里,如果不去洗,董太太会觉得心烦意乱。只有洗了,心里才会痛快一点。表面的原因是,这符合自己的卫生习惯。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这样做给女儿节省了时间去学习。

尽一切可能节省女儿的时间让她去学习,这成了董太太的原始心理需求。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潜意识中,她对社会的变迁感到焦虑,觉得自己适应不了目前激烈的竞争。但是,她又没有勇气去提高自己,于是就暗暗希望女儿能考上名牌大学,在社会竞争中“夺占制高点”,自己也因此产生了成就感。

所以,她有劲儿就往女儿身上使,而不是往自己身上使。

这种心理转嫁机制在妈妈的身上比较常见。不过,董太太的做法是很普通的,有一些妈妈的做法就到了一种极致。

譬如,“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一篇名为《如此“培优”令人心疼》的文章讲到了一种怪现象:在武汉,一些妈妈把业余时间全部拿来陪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优班”,除了工作外,她们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不让孩子有一刻的空闲,必须拿出全部精力去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这篇文章是一个爸爸写的,他写道:

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被他妈妈逼着“培优”,从没有过过周末。6年来,妻子把他送进的“培优班”不下30个。儿子自嘲是见不到阳光的人,早晨6时走,晚上11时休息。经常晚上八九时就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一看,他斜靠在床上,流着口水睡得正香,手里的书掉在地上,让人心疼!

儿子五年级时长出几根白发,当时我没在意。上初中后,儿子白发越来越多,现在看起来像个小老头……我们担心孩子有病,带儿子看了好多医院,看了西医又看中医,医生的结论是孩子精神压力过大。按医嘱买回核桃、黑芝麻给儿子吃,可儿子的白发仍不见少。

每天早上6时,妻子准时叫儿子起床复习功课。即便上厕所、吃早餐时,妻子也要让儿子多背几个单词。儿子上小学时,每天下午5时30分放学。妻子在校门口直接将儿子从汉阳接到武昌,赶6时的“培优班”。公共汽车上,妻子一手端饭,一手拿水。儿子在车上解决完晚餐后就上“培优班”了。晚上9时下课回家,儿子还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

并且,这样的妈妈成了一个群体,她们相互交流信息,听说哪个“培优班”好,就会相互告知,然后纷纷去替孩子报名。

这些“全陪妈妈”将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提高孩子的能力”,尽管出现了明显的负面效果仍不肯停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是极端的“有劲儿就往孩子身上使”,她们看似是为孩子,但内心中,她们是为自己不能适应社会而焦虑。

徐博士说:“很多妈妈,自己完全停止成长了,她们能不焦虑吗?但她们不努力让自己成长,而是将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她们说,这是爱,但不客气地说,她们是在转嫁自己的焦虑。”

转嫁二:把“理想自我”强加给孩子,知识分子要求孩子更上一层楼

前面的转嫁方式中,父母一方停止成长,而将“提高竞争能力”的压力完全转嫁给孩子。但还有一些家长,自己并没停止成长,但孩子则成了他们证明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独立成长的另外一个人。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脸面。如果孩子不能出类拔萃,自己会觉得很丢脸。

著名教育家徐国静说,她发现工人妈妈们对孩子的发展很满足,她们说,我儿子学习不错,要考大学;女儿成绩不怎么好,但她有梦想,将来一定有出息。但“知识妈妈”们对孩子的标准普遍苛刻,因为她们比的不是孩子有没有考上大学,而是有没有考上清华、北大,是否去了哈佛。

这是一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问题。“理想自我”总比“现实自我”高一层,工人妈妈的“理想自我”可能是成为知识分子,孩子只要达到这个水平就行了。但“知识妈妈”的理想自我更高一层,孩子必须达到这个水平她们才心满意足。但在很多方面,工人家庭和知识家庭的孩子的起跑线是一样的,知识家庭的孩子并不比工人家庭有优势,但却承受了父母更高的压力。

一个妈妈诉苦说,自己听了很多讲座,看了许多教育书籍,希望女儿能学习绘画、英语、舞蹈和音乐,所以专门在少年宫附近买了房子。尽管这套房子格局不好,又很贵。但上中学以后,她发现女儿成绩变差了,她的“全方位”设计落空了,而且女儿变得特别不听话。自己付出这么多,为什么会换来这个结果?这位妈妈陷入痛苦之中。

徐国静认为,这些父母其实都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当成“债主”,甚至逼孩子“还债”,从而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上,亲情关系也变得像“债主”和“债务人”般紧张,这样的家庭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转嫁三:孩子是实现目标的对象,教育学家的“完美教育”逼孩子自杀

徐浩渊博士也说,一些高知家庭的父母压力是极其沉重的,她知道有两个家庭,父母都是教育学教授,孩子却自杀了。

其中一家父母都是某师范大学教师,他们为孩子设计了一套“完美”路线,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路线去发展。孩子小时候还不错,但年龄越大问题越多。第一次高考时,没考上重点大学。在父母的要求下,他第二年参加了复考。就在考试成绩公布的前一天,因为担心自己考不上父母要求的重点大学,他跳楼自杀了。令人痛惜的是,成绩公布后,他的分数超出了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徐博士说,这个孩子的父母,作为教育学教授,显然无法容忍“自己的孩子教育不成功”这样的结果。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结果无疑是对自己职业的嘲笑和否定。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无论目标是多么伟大,当一个人将另一个人视为对象或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按照这个理论,这两个教育学教授,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就是“我与它”的关系,因为孩子成了他们教育学理论的实验对象。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的心理需求和人格,但这两个教育学教授,和那些“全陪妈妈”一样,他们都忘记了这一点,他们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转嫁四:通过打孩子宣泄情绪,“打是亲,骂是爱”的潜意识并不伟大

小龙的语文考试不及格,爸爸把他揍了一顿,并且告诉徐博士:“就这么一个孩子,我们爱得不得了。打他是为了他好,再这样下去,他以后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那可怎么办?打是亲,骂是爱,我怎么就不打邻居的孩子啊?”

但是爱的结果呢?小龙的语文成绩毫无长进,他还对语文课产生了厌恶感。显然,小龙消受不了父亲的“爱”。

但是,这真的是爱吗?徐博士说,是,但又不是。在意识上,小龙的父亲是为了爱,但在潜意识上,通过打孩子,做父亲的可以宣泄自己在其他地方郁积的负性情绪。

她说,做父母的必须要学会问自己一句,“我真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了吗?我是不是把自己的心理需求转嫁给了孩子?”

譬如,小龙的父亲还做过这样一件事:小龙闹着要买一双昂贵的耐克鞋,这要花掉爸爸半个月的收入,但小龙的父亲咬咬牙还是买了。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看到邻居家的孩子脚上穿着一双耐克鞋,如果自己的儿子没有,比不上人家,多丢面子啊?让儿子穿上名鞋,看似满足的是孩子的需要,但实际上满足的是做父亲的虚荣心。

一些家长,当对孩子的暴力起不到效果时,会将暴力转向自己,做一些自残的极端事情。“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上讲到一件事情:重庆一位“望女成凤”的张先生,为给“屡教不改”的女儿一点“颜色”看,竟用菜刀剁下自己的左手小指。看到父亲的鲜血,女儿才慌了手脚,跪在地上使劲打自己的耳光,向父亲认错。这位45岁的父亲说:“女儿从小娇生惯养,虽然已经16岁了,但是她的心理年龄可能只有12岁,打实在不起作用,我只能这样做。”

三、宣泄情绪

一般来说,大人之所以为大人,是因为有自控能力;孩子之所以为孩子,是因为没有自控能力。但心理学却发现,家庭里经常出现大人像孩子,孩子像大人,为什么呢?因为大人在家庭中缺少约束而丧失自控,孩子由于约束太大而强化自控。一些父母对孩子骂、打、倒苦水……,美其名曰“管教”,但事实上,且不说这种方式是否可取,单说父母在做出这些行为时,往往失控,早已忘了管教一事,变成了自己的情绪宣泄。一个广州女孩咨询说:“爸爸经常无端端地就开口骂人,事情的起源都是很小的琐事,我小时候如此,现在还是如此,每个星期至少有两个晚上爸爸会破口大骂”。要命的是,本是父母的情绪宣泄,却在“管教”的名义下被说成了孩子的错,于是孩子就会生成“自恋人格”,即认为是自己导致了周围的一切,自己应该为这一切负责,就算到了工作中,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四、溺爱

心理咨询师荣伟玲讲了一个例子:1、自己在给孩子买糕点的时候,老是认为孩子应该喜欢吃她自己(荣伟玲)爱吃的那个;2、她自己喜欢吃这种糕点,但是觉得这个是应该给孩子吃的,自己吃了会有内疚感。溺爱的父母们正是这样,本想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求,但是父母的身份告诉他们,爱自己不对,既然如此,他们就只好去拼命爱孩子,看着孩子的满足感,自己心里便会感觉很满足。溺爱分为包办型和放纵型,包办型会让孩子失去独立能力,放纵型会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五、孝道

有些父母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你亏欠我们的,所以一定要孝顺。说白了,就是现在我们养了你,以后你要回报我们。孝道被渲染为美德,但本质上是一种交换。这样,孩子从小就有回报父母的心理负担,而且必然牺牲自我来屈从父母

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先明确:孩子不是私产

如果把孩子看成私产,那么基本决定了父母对孩子的方式是粗暴,对孩子的诉求是索取,私产嘛。这种认识现在依然很主流。养孩子到底是为奉献还是为索取,这个问题父母一定要想清楚,如果是为了后者,那你所谓的爱孩子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我们现在看到一些父母做出明显让子女不幸福的举动,尽管也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但其实是由处理私产的主观意识决定的

然后要懂得什么是真爱

有一些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私产,是真心想奉献,但是由于智识上的不足,依然是受“爱自己”的潜意识支配,而不是由“爱孩子”的理性意识支配,结果孩子的幸福和成长还是被侵害。爱孩子并不是只有一腔热血就行了,那是一个技术活,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喜爱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

最后制度约束非常重要

爱孩子,并懂得如何爱,并不代表这个父母就一定会做好,正如一个官员想做好官、知道如何做好,并不代表他一定不会贪污腐败,一切潜在的恶念,都应该有制度来防范。但正因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样的谎言,否定了父母为恶的可能,才让家庭成了制度的空白之地。轰动一时的母亲陈某割掉女儿双耳一案,法院也只是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可怜的孩子依然要被陈某抚养。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向欧美国家学习,有一个成熟的社会体系,监控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并剥夺严重不合格的父母的抚养权

 

  以上文章是我的摘抄,这篇文章让我深有同感。这段时间在医院实习,看着清华大学硕博连读的学生、科学院的研究生、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等不断地走进精神病院,真的很心痛!每天我都跟精神已经稳定的他们聊天,聊他们的童年,聊他们的父母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15c5f90100ix71.html) - <<保护儿童先戳破父母的谎言>>_乐雅blog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