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有教育没教养” 应当从文明自觉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54:56
“我们的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招生说明会上,北航副校长郑志明说。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学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5月10日《北京晨报 》)。
如果在几年前,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一定会慷慨激昂地痛批“英语热”,还会引用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话:“语言是民族的构成要素之一,它作为记录、保存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最高标志。”我同样还会“遥想当年”,国学大师章太炎、王国维们对汉语何其挚爱,以至于愿“与之偕亡”。看看今天,开设中国语文课还要被“要求”!目前,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的高校仅有40余所。而把英语作为必选课的———全国有1000余所高校,母语教育的光景只能用“惨淡”来形容了。上大学甚至成了学英语,成了考级。英语成了“贵宾”,而母语却几乎成了“流浪汉”。
可是,当儿子问我高考报志愿时,是报中文系还是英语系?我想都没想就回答他说:当然是英语系了。这就是现实,没办法。母语的“工具教育”能提升多少 “人文素养”呢?9日,美国首位华裔市长、医学博士黄锦波做客广东药学院时,直言不讳地说,“很多中国人受过教育,但没有教养……有教养比拿到文凭更重要。”为证明自己的观点,黄锦波还列举了例子。在美国,凌晨两三时的红绿灯处,马路两边漆黑一片,周边没有警察也没有摄像头,但是几乎90%的美国民众都会自觉地停下车来等红灯。然而在中国,情况则相反,下午两三时,看到红灯照样冲,除非旁边就有警察。
有教育但没教养,怪谁呢?教育、社会环境、人的素质……?似乎可以怪到公共设施不足的头上来。比如说,在海口,我实在不想在大街上乱丢烟头,可是,大街上垃圾箱倒有的是,就是没有专门丢烟头的地方。到了上海,才发现,人家的垃圾箱———最上层就是用来丢烟头的,下面一层分别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我还是认同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的话:“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 这话对学习母语该有鼓励作用,可是,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行为是剥离的,“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的人就不乱丢垃圾了吗?
我以为,提升素质,还得让从公众心底提高对文明修养的认同、适应直至自觉,这才是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