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洋化的文化反拨 &;一个大一女生的汉服重生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52:29

过度洋化的文化反拨 一个大一女生的汉服重生梦

  


作为吉林大学历史系一年级学生,迟月路还是一家汉网网站的版主


作为吉林大学历史系一年级学生,迟月路还是一家汉网网站的版主

她,吉大历史系学生,自幼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她,作为古典守望者,执着地为汉服重获新生努力她为汉服狂

“敦煌斑驳的壁画上,飞天的长袖在漫漫黄沙中飘然起舞,嵇康一曲《广陵散》唱罢,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4月20日,吉大女孩迟月路向记者描绘出她心中的美好画面,那是她深藏心中的汉家霓裳之梦。

作为吉林大学历史系一年级学生,迟月路还是一家汉网网站的版主,在这个20岁的女孩看来,如何让汉服在她们这些80后的古典守望者手中获得新生,是件无比重要的事情,汉服在她眼中更多的是一种传承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但在现实中,她还没有勇气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穿汉服挽云鬓,在街上潇洒地走一回。

汉服·她的理解包含历史中是一种民间定义

“我正在写一本有关汉服研究的书,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会在学校成立一个协会推广汉服。”谈到汉服,看上去很羞涩的迟月路似乎一下找到了兴奋点,打开了话匣子。

《易经·系辞》中说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迟月路解释这句话的时候颇具大家风范:“在制作中,先分裁上衣下裳,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上下连属制的整长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度裁片缝合,以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采用圆袖方领,以示规矩;垂直的背线以示正直;水平的下摆线以示公平。”

“汉服是包含于历史中的,但文献中并没有提到关于这一具体概念,古人也并没有明确。”迟月路说。“那什么是汉服呢?”记者问道。抿了一口橙汁之后,她才说出什么才是她现在所说的汉服。“概括讲,这个名词是今人提出的,经过人为归整梳理、提炼并重新合并的一套服饰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汉服。”迟月路说,据她讲,汉服其实是网友们的民间定义,即“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主要是指服装具备明末以前汉族人穿着特色。

汉服·她的目标复原传统服饰写本汉服的书

迟月路说,自己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2003年,她偶然发现了汉网这个网站,并很快发觉这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据悉,汉网成立两年多来,注册的ID数量已达到两万多人,大部分是80年代生人,以在校大学生和参加工作才几年的人居多。而这个网名叫欧阳雨曦的大一女孩儿,则凭借自己的古文功底和对历史上古代服装的认知开始帮助朋友复原汉、唐、明以来的传统服饰样式,得到了网友的广泛认可。“我要写一本有关汉服研究的书推广汉服。”迟月路说。

汉服·她的思考包含着民族文化的自我觉醒

与其他网友能穿着古代服装在大街上走一回相比,迟月路则显得略为内向、羞涩。“我还是个学生,可能顾虑的比他们多一些吧。”迟月路说,自己的很多网友为了宣传汉服都有过穿汉服上街的“壮举”,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很多中国人都把这种服饰看成了朝鲜的民族服饰。

对此,迟月路说:“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服饰失传的年代久了,而朝鲜和日本的民族服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传自我国汉唐时期,失落年代久了,百姓自然不认识了。”

“很多人只把他乡认故乡,这也证明了咱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还不够。”迟月路还说,现在的唐装实际上是由清朝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只是叫唐装有了一些国际化的味道而已。

汉服·她的提议产业化能否成为汉服的出路

对于未来的汉服该如何做大产业在百姓间获得认知,迟月路也想到了市场经济下的产业化发展出路,但她还是有那么一点担心,担心心中神圣的汉服沦为宾馆、酒店的工作服。

“汉服商业化,使汉服运动有了多渠道的发展,其中不免出现庸俗化的可能,但大浪淘沙,历史会有一个选择,总能留下精髓。我们做的是学术上的研究,包括汉服的理论阐释和汉服的定制,学术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尽管才上大一,但谈起汉服来,迟月路的言语颇有些大家气质,她说,已经有不少网友开始寻找有意的商家,讨论产业化的问题,争取让汉服早日走上品牌化的高端路线。

汉服·她的执着虽不被理解但会一直做下去

如今迟月路正忙着写稿子、搞研究,争取早日把有关汉服的东西集结成册出版。但迟月路所做的一切,似乎并没有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只知道她爱好这些,但具体的东西,包括她研究到什么程度,我知道的并不是很多。”迟月路的大学辅导员李福强说,“只要在不影响她正常功课的前提下,我们鼓励学生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尽情发挥。”

“我爸就老说我不务正业,但他说归说,我穿上汉服照相的时候,他还是一样给我照。”迟月路调皮的说。“那你敢不敢穿着汉服上街走一遭呢?”记者问。

“难道你觉得只有上街了才是表现汉服的一种形式,你换一个角度去想一想,不上街,一心一意搞研究的不也是别出心裁嘛?”迟月路说。

专家说法这是对过度洋化的文化反拨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这是一种对过度洋化和盲目追赶西方时尚倾向的一种文化反拨。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当代,在一些国与国的特殊外交场合,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常常穿着民族服装出席,显示自己文化的独立,在雅典奥运会上,许多国家都以自己的民族服装出场,而中国队却只能穿西装,让很多海外华人感到失落和尴尬。

这是青年人的民族文化自觉

在如何看待青年人中兴起的汉服运动时,顾晓鸣认为,这是青年人的一种民族文化的自觉。越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下,越需要民族身份认同,身份辨异。而服装是人的第二张皮肤,人类服装系统介于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之间,通过服装系统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自身身份的认同和自信,这是一件好事。

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敏感,这是他们一种心理内在的渴望,他们在寻找汉服,寻找中国式的东西,贴近人性、自然的东西,寻找失落的自我和身份。(记者傅献民)

东北汉服活动将在沈举行

自去年以来,全国各地不断有网友举行包括祭祀、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宣传、推广汉服和中国传统文化,但东北三省还没有这种活动。“五一快到了,现在东北的一些网友正在筹办东北第一次的汉服活动,地点初定沈阳。”迟月路说,如果有时间的话,应该能去参加。

网友倡议用中国式学位服

连日来,一套“中国式学位服”设计方案在天汉网等论坛流传,此举引起人们再次对“复兴汉服”运动的关注。昨天,记者在汉服贴吧看到,网友“溪山琴况”向教育部等教育界人士发出倡议,公布中国式学位服服饰倡议、设计和学位授予礼仪方案,以求得到重视。其实,此次惊人举动只不过是“复兴汉服”运动的一个缩影。

飘逸汉服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表面看起来承英文小写的“y”字,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的服饰。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