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03:41

中国动漫史

简介  中国动漫史[1]是漫画在中国,不足百年历史。最早推至清朝末年,陈师曾氏在上海刊行的《太平洋报》上有即兴随意之作,小形、着墨俭省而意趣颇浓。惜其战火频仍,尘封烟袭,刊物散失,难窥全貌,只是鲁迅、郑振铎氏所辑《北京笺谱》内,搜集陈氏类似漫画之作,尚能一睹初期漫画之余韵。到了二十年代中期,更准确地说到了1925年,丰子恺有画刊载于《文学周报》,编者特称之为“漫画”,漫画之名始见于大众。自此及今七十年间,中国漫画后来居上,备极绚料,如奇花异葩,毕呈瑶苑,蔚为大观。漫画家们以创造性的精神、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造诣,发展光大了漫画这门绘画艺术,尤其是漫画更多地贴近和反映现实,使得七十年间的漫画作品显示出七十余年的人间相和世间相,从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揭露和讽刺了旧中国的腐败和黑暗,反映了民族争取解放的画卷,宣传了民主思想和时代风貌,抒发了个性的艺术品位,这样使得漫画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编辑本段]发展史

  “动画是一个电影类型,不是儿童片(当然在目前的中国是没戏)”徐克语。英语中把漫画分为儿童看的“CARTOON(卡通)”和青少年看的“COMIC(漫画)”,在动画界也是同样。所以20岁的我看动画片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的观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层太小,不但国产的动画片只有7岁以下的人才看,连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所以无怪乎去年引进的《灌篮高手》会引起轰动,相信很多大人也看见《灌篮高手》后会惊呼:“居然还有适合高中生看的动画片!?”这真是中国动画业的悲哀!  世界的动画大国,当然是美国和日本,而两国的动画作品风格也有所不同?quot;老美“的动画以数字化的电脑制作为主,号称“美国没有动画绘制人”。其特点是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动作,且节奏较快,体现了美国人的直率,爽快的性格。代表有狄斯尼;华纳等公司。而日本的动画以赛璐璐和喷笔绘制为主,体现的是一种唯美的风格。特点是以优美的人物造型,内涵丰富的对白及剧情吸引观众,但相对的,定格画面就较多(1995年的超人气大作《新世纪Evangelion》创造了3分50秒定格且无对白的记录,但销售量仍排亚洲第一,庵野大神的功力真是高深莫测!),节奏也较慢。代表么……吉卜力、GAINAX、SUNRISE、东映……

  而中国动画拥有的是什么呢?只要谈到这个话题,很多“专家”都会这么说:“民间流传的皮影乃动画之鼻祖,建国后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更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再往后呢?再往后则是单调生硬的色彩,粗糙且毫无美感可言的人物型,幼儿园小朋友都觉得幼稚的剧情,片中大人发音象3岁孩子,还有毫无感情的对白……。可以说,中国动画观众没有7岁以上的!!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幼园动画”。

[编辑本段]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1926-1966)  这个时代的动画作品也许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好的;也许不是最精美的,但却是制作最认真的;也许不是与国际接轨的,但却是最突出中国传统特色也时常因此获得国际奖项的。

西

  说起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一定要说万氏兄弟,因为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就是出自他们之手,然后是《一封书信寄回来》 ,在抗战爆发前,他们总计绘制了二十多部动画片,其中包括1935年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但是在1936年以前,万氏兄弟的作品主要是模仿美式动画的手法,他们自己对此也不十分满意,一直在寻找着让动画在中国传统土壤里扎根的办法,到了1940年,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给了他们很大震动,下决心要搞一部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作品,在组织100多人参加绘制、前后绘制2万张画稿、用了一年半时间的情况下,1941年他们完成了中国以至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80分钟的长度、取材自西游记的故事、名演员白虹等人的配音、中国山水画风格的背景、吸收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造型设计都使这部动画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据了继《白雪公主》《小人国》 《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席位置,而且浓郁的中国特色又使它与前三者有明显的区别,万氏兄弟本想接下来就拍摄《大闹天宫》,但是由于投资商的问题计划没有成功。在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万氏兄弟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并在1958年尝试用剪纸的手法来拍摄了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 ,随后又用剪纸的手法拍摄了《人参娃娃》《金色海螺》等片,而1961年到1964年的《大闹天宫》上下两集无疑是中国动画史和万氏兄弟的颠峰之作,先后获得卡罗维发利和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两项大奖,在国内国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编辑本段]中国动漫史-白银时代

  白银时代(1976-1990)  经历了文革之后,动画行业自然也受到了很大冲击,而且上美影在1972-1976年间拍摄的17部动画片如《小号手》《小八路》 《东海小哨兵》等给后来的动画创作理念投下了一个严重的阴影: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这使动画片被定位为给小孩子看的充满教育意义的课外教材,这种思想不仅延续下来而且还在大部分人心里深深的扎根,也就是这个观念才造成了后来动画片的尴尬地位。  在改革开放之后,动画片制作走入繁荣时代,涌现的多家动画制作生产部门也改变了过去上美影一家独秀的局面,在1978年到1989年的十年间,这些制片单位就制作了219部动画片,例如《哪咤闹海》《金猴降妖》《天书奇谭》等优秀作品都是这个时段制作的,而且电视动画片也在这个时候有了《葫芦兄弟》 《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等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从整体上来讲,这是个比较平均的时代,既有少量全年龄段艺术动画片,也有大量类似《黑猫警长》这样的纯粹给儿童看的主流式教育动画片,而且制作手法基本沿袭自上美影万氏兄弟开创的流派,没有太多创新也没去吸取外部世界的先进经验,而这一段的高产量恰恰造成了作品的制作不够精细,更由于制作出发点是给孩子看的,所以在配音配乐方面也明显不如以前用心,同一时间曰本正从给欧美动画做做简单来料加工的阶段稳步发展,并逐渐学习和吸收欧美经验创造出自己独有的风格。  所以说这个时代是白银时代是因为王小波在小说《白银时代》里曾经说过一个谜语:未来的世界是银子的。其实说的是热寂论里提到的宇宙的热动平衡,所有点温度都一样,也就是说没有太突出的东西,而1976年到1990年的中国动画业给人的就是这个印象,如果考虑到部分优秀作品,也许准确点该算是准白银时代吧。

[编辑本段]黑铁时代

  黑铁时代(1990年——2002年)  首先是九十年代各大动画制作厂家开始与国际动画业展开交流与合作,白银时代那种固步自封的局面终止了,数字生产手段取代了以往的手工绘制方式,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各种体制制作单位的多元化发展,使制作数量有所增加;各种专业和多能人才进入这个行业,使制作质量比以往有较大提高;但是即使数量和质量都增加了,由于制作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这个理念问题,在题材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突破。  其次是1995年起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采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把动画业推向市场,改变了动画片的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确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观念,原本这是个动画行业商业化和发展的绝好时机,但是同样受限于上面所说的制作理念问题,制作方只能做适合儿童看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东西却不敢也不能有所突破,在有关教材里甚至自豪的宣称“中国动画与欧美曰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动画相比,内容是健康的,精神是向上,是适合对孩子进行各种传统教育的作品”,对这句话我吐一个先。

  最后要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动画片发展方向从电影院转向电视动画片,动画制作公司和企业也发展到了120多家,大量的连续、系列动画片纷纷出炉,象什么《蓝皮鼠与大脸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都是这一时段出品的,所以表面上看起来这段时间动画作品的总时间长度比以前要大,例如2001年动画片总产量18000分钟,但总计看起来其实就是动画短片7片,系列片却高达42部,就是说为了能在播出部门手里拿到更多的播映费,在资金不变的情况下集数拉的越长越好,至于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要说这是一个黑铁时代是因为,电视台为了满足播映时间的问题,引入了大量欧美曰本动画片,而国产动画片在比较之下无论内容、画面、人设方面都暴露出了严重的不足,特别是采用传统教育理念制作出来的动画片里,往往是一些小孩子在一本正经的不说小孩话,使原本应该是观众的少年纷纷青睐外来动画片,表面上看起来随着制作单位的增加制作数量和质量似乎都在提高,但事实上正是这个时段大量观众纷纷“外逃”,不再去看国产动画片了,并把它看做是幼稚和笨拙的象征。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宝莲灯》 ,虽然有大手笔的投入来制作,有著名演员配音,有著名歌手献声,造型上也吸收了许多美国动画的要素,但本质上它并没有脱离那个理念的约束:依然是一部以小孩子为主体观众的动画片,而且模仿迪斯尼动画的味道实在太重,只能还算是这个时代的作品而不能超脱,毕竟看《狮子王》《花木兰》等东西要比看模仿出来却又不太对劲的东西强一些。

[编辑本段]迷茫时代

  迷茫时代(2002年——现在)   之所以要把2002年定为迷茫复兴元年,原因不过是因为一部《我为歌狂》的出现,也许这部52集动画会被指责为模仿类作品,但是我觉得更应该重视的是它的制作理念——它是第一部拍给青少年而不仅是儿童看的动画片,这对以往动画片只是儿童课外教材的理念绝对是重大突破。与这个重要意义相比,其他所有不足就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这就象人类烧制的第一件陶器一样,虽然丑陋却标志着从烧烤到煮食的一个划时代进步。

  但是《我为歌狂》和随后的《封神榜》 《隋唐英雄传》却没有在创新和突破旧理念之后走的更远,没有制作围绕动画的丰富周边产品,对年龄层次的突破也仅限于从儿童延伸到了青少年,而且国内类似作品能数的出来也仅有这么几部,大部分动画制作单位依然在用草率的制作态度、教育为主的制作理念、儿童为主的制作出发点来制作着所谓儿童动画,相对于同一时期电视剧制作已经达到了制作完不能播出的饱和状态,动画片产量到2004年只有2万分钟而已,与电视台规定的6万分钟播出时间相去甚远,数量不足就要引进,引进又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问题,所以才会有了新世纪天鹰战士这样的怪物出现。  有个别改变以往观众定位的动画片出现;有引进的各种超过以往限制的动画片出现;有网络提供的各种各类型曰本欧美动画片出现;相应的,国产传统动画片被排挤到一个十分可怜的位置,虽然还是拥有了不少低年龄段的坚定FANS,但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在有其他选择时就不会看国产动画片却是个不争的事实,这就是中国动画的迷茫时代。

[编辑本段]制作技术

  在制作技术上,1960年问世的水墨动画片也是一个创新,突破了以往动画片采用单线平涂的制作手法,但是由于为了表现水墨的渗化效果要采用多层赛璐璐分别拍摄和重新合成的办法,所以制作成本高周期长,只是用在摄影部分的制作时间,就足以制作类似的四五部普通动画片,所以即使是后来初步掌握了这种技术的曰本人也没有轻易尝试,采用水墨动画片技术制作的作品有《牧童》和《小蝌蚪找妈妈》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牧童》插曲的来自于著名作曲吴应炬,而贯穿全片的笛声则来自有“魔笛”美誉的一代笛子宗师陆春龄,说明那时制作者是很认真的。  同一时代的作品其实还有很多,例如《骄傲的将军》 《渔童》《没头脑和不高兴》等等,表现手法也还有折纸、木偶等等,由于资料不充足就不细说了,这个时期的作品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动画表现中融合各种中国传统因素;在动画技术上尝试各种传统艺术形式;在动画内容里吸收了传说、神话、典故等多种内容;在动画制作上不管是画面、配音、配乐都一丝不苟,在动画受众方面属于老少咸宜的作品居多,所以说这是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一点也不为过。

[编辑本段]动画概论

  中国动漫史--《铁扇公主》  一、中国动画的第一开创期(1922-1941年)  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  1922年《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1926年《大闹画室》   1931年 《同胞速醒》1932年 《精诚团结》1934年 《血钱》 1933年《狗侦探》 1936年 《民族痛史》  《新潮》1935年《骡驮献舞》 (有声) 1942年《铁扇公主》  二、新中国动画的再开创、(1948-1959)  新中国第一、1946年 东北电影制片厂《瓮中捉鳖》  1950年9月 美术组迁到上海 《谢谢小花猫》 持永只人。  1952年 《小猫钓鱼》、1955年《好朋友》 特伟  1955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 钱家骏、李克弱 (苏)  1956年《骄傲的将军》 特伟 (中)

鹿

  1956年《过猴山》 王树忱 (闹)  1958年《一幅僮锦》 钱家骏、 (民族)  1958年《小鲤鱼跳龙门》 何玉门 (大跃进)  三、中国动画的发展期、(1960-1965)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4年《大闹天空》 万籁鸣 绘制15万4千桢 映时117分钟  伦敦电影最佳影片奖。占据顶级15年  1961年7月《小蝌蚪找妈妈》 特伟  (齐白石)  1963年12月《牧笛》 特伟  (李可染)  1965年12月《草原英雄小姐妹》 钱运达、唐澄 (现实)龙梅、玉荣  1962年《没有脑和不高兴》 张松林 (童趣)  1963年《冰上欲险》 邬强 (史美毕业、线条美)  四、“文革”,中国动画的特殊时段(1966-1976)  文革前期创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中国只能看到“三战”“八戏”其他都被批倒。  1972年10月至1973年2月,召开“拍摄革命样板戏影片座谈会“。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旗手江清同志向创作人员发出号召“为孩子着想,为孩子写电影”红一匹小黑、 我近敌远,我仰敌府,我明敌暗,我大敌小,我美敌丑。   1972溺爱《放学以后》 严定宪、 10分  1973年《小号手》 王树忱 40分  1976年《试航》 严定宪 60分、外运局、陈宗杰  五、新中国动画的发展--复苏(1977-1983)  拨乱反正-大讨论-多元化  1978年《两只小孔雀》 严定宪  (美)傣族  1978年《象不象》 唐澄、邬强  中国动漫史--《好猫咪咪》  1979年《好猫咪咪》 何玉门、 1981年《九色路》钱家骏、戴铁郎、  1980年《我的朋友小海豚》  戴铁郎  1979年《哪吒闹海》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  出世、闹海、自刎、再生、复仇、五段戏  人物造型-张仃 (中美主任首任中工院长)  背景设计-工笔重彩、唐宋时代  音乐风格-京刷打击乐、弦乐器。  1980年《三个和尚》 阿达(徐景达)

  内容上深刻的民族化,大众化与叙事结构、节奏的现代化相统一。  1983年  《天书奇谭》、王树忱、钱运达。  明代小说《平妖传》  90分钟  六、新中国动画的再发展。-再认识(1984-1989)  中国动画片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举步维艰的6年。  《铁臂阿童木》、《鼹鼠的故事》、《蓝精灵》、《花仙子》、《聪明的一休》、《米老鼠和唐老鸭》蜂拥而至,电视时代从天而降。(打击300-400分钟) 人员流失  1984年《三毛流浪记》 阿达、朱康林、原著(张乐平)*10分钟  1985年《金猴降妖》 特伟、严定宪、林文肖,5*30分钟  1987年《黑猫警长》戴铁郎、范马迪、熊南涛 5*20分钟  缺乏民族特色,千万不要为我们喜欢的,孩子也一定喜欢。  1987年《邋遢大王奇遇记》钱运达、阎善春、13*10分钟。  个性短片:外紧内松  1984年《悍牛与牧童》 陈三威、 北京科影厂  1986年《超级肥皂》 阿达、  上  1989年《高女人和矮丈夫》、 胡依红、上  1992年《使二只蚊子和五个人》、马克宣、 上  1989年《毕加索与公牛》 金石、 八一  1985年《女娲补天》 钱运达、上  1987年《鹰》 钟泉 长春  1987年《我丢了》 张小安、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1988年《山水情》 特伟、 (水墨)  1989年《蓝花花》 李耕、(水墨) 北科教  七、转型与再创业:九十年代的中国动画  九十年代是中国动画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动画单位增加,动画从业队伍的不断壮大,动画制作数量迅猛增长,基本上缓解了外国垄断中国电视荧屏的状况。  中国动漫史--《魔方大厦》  1990年-1994年《魔方大厦》 10*20分钟 顾汉冒、 强小柏、查侃  1989-1992《舒克与贝塔》  13*26分钟 严定宪等  1995-1996《自古英雄出少年》 101*5分钟 达嘉、  (江泽民)  1997-1999《封神榜传奇》 100*11分钟   王根发等  1993-1994《蓝皮鼠与大脸猫》 30*12分钟  1994、《哈哈镜花缘》 13*22分钟 蔡志军  1996-1998《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78*8分钟 崔世旻

  1997-2000《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39*8分钟 李剑平  1999-2000《小糊涂神》 104*13分钟  1999《西游记》 52*22分钟  方润南京:  1998  《学问猫教汉字》  52*10分钟   王川、武寒清  1999  《的笃小和尚》 52*10分钟  北科:1999《小贝流浪记》                曹小卉  辉煌:1992-1997《太阳王子》52*13分钟    阎善春  中国电影局——美国萨邦:  1995年《熊猫京京》  26*30分钟    红叶:1998《海尔兄弟》 106*10分钟  刘左峰

  三辰:《蓝猫淘气三千问》365*15  短片:  :1990年《森林*小鸟*我》 戴铁郎  1992年《漠风》         阎善春  1993年《鹿女》         严定宪1994年《胡僧》         陆成法  1996年《百鸟衣》       陆成法  中:1991年《抬驴》         蔡志军  1991年《后弈射日》     晓欧、晓宵  1991年《夸父追日》     纪清和  1998年《红蜡烛和人鱼的故事》段佳  1992年《冰的画》       李剑平  1992年《小草》         孙哲  北科:1991年《七色花》 曹晓卉  1992年《麻雀选大王》樊傲霜  1992年《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贾否  影院动画:  中国动漫史--《宝莲灯》  1、《宝莲灯》 83分钟 上海电影制片厂 导演:常光希,于1999年8月公映,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纯收入达2000万元,获得1999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

  2、

《猫咪小贝》 90分钟 1999年中央电视台与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荣获伊朗第二十九届德黑兰国际教育发展电影节金书奖,  1999年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  根据儿童文学作家孙幼军的童话《小贝流浪记》改编,导演:曹晓卉。  6部国产动画大片:1985年《金猴降妖》  1964《大闹天宫》  1979《哪吒闹海》  1985《天书奇谭》  1999《宝莲灯》 1999《猫咪小贝》。
参考资料
  • 1.

    http://www.hzeduask.com/news_view.asp?newsid=697

    http://www.hzeduask.com/news_view.asp?newsid=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