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 列维—斯特劳斯 拉康、巴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46:44
  

福柯的生死爱欲

   (美)詹姆斯·米勒 著     --------------------------------------------------------------------------------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著名社会哲学家,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癫狂与非理性》(1961)、《临床医学的诞生》(1963)、《词与物》(1966)、《知识考古学》(1969)、《监督与惩罚》(1975)、《性史》(1976-1984)、《权力/知识》(1980)。
(一) 知识考古学
  福柯早年受弗洛伊德主义以及列维-斯特劳斯、阿尔图塞等人的结构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把结构主义应用于精神病学、犯罪学、特别是思想史的研究中。他认为在分析精神病、疾病、犯罪及性行为时都能发现它们与人的语言(话语)有关。例如疯狂的结构总是与语言的结构混合在一起的;而疾病和治疗的最深层结构,也就是语言的最深层结构。这是因为,人是语言的动物,他们是通过语言与外部事物相联系的;或者说,对于人来说,任何事物都是依赖于语言而存在的,脱离语言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人类社会的文化及其历史,不论其现象如何凌乱复杂,本质上都受潜藏于人的语言深处的无意识的深层结构的制约。他写道:“我们的思想、生活、生存方式直至日常行为的细节,无不是同一组织结构的重复组成部分。它们就像科学和技术一样,也都依存于‘人心’的抽象的范畴。”
  因此,福柯认为:1、人文现象与内在结构的关系是表层与深层的关系。表层的种种人文现象都受潜藏于人心中的深层结构的制约。2、这种制约是无意识的,不为人所觉察的,因而是非主体的,即排斥主体(人)的;3、深层结构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变的。它们的变化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断的,即是突如其来的断裂性改变,因而也是无原因可寻的。根据以上理论,福柯认为,研究人文科学的方法不是现象学、存在主义的解释学的方法,而是透过种种表层的人文现象以发掘出制约这些表层现象的深层结构的方法。他形象地称之为“考古学”的方法,后来又称之为“系谱学”的方法。
(二) 知识型变迁理论
  福柯运用上述考古学方法考察了欧洲思想史,他认为社会文化思想的演变没有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发展过程,而只有偶然的,突如其来的裂断性变迁。以此为根据他提出了以欧洲文化的“知识型变迁”理论。他所说的“知识型”,实际上指上述隐藏于人文现象背后的深层结构。他认为西方文化知识的变迁经历了三个时期或三种“知识型”的变迁: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一个“相似”知识型的变迁。在这个时期的文化中,“相似原则”起着构造性作用,事物根据“相似”而被联系起来,从而秩序化;2、17、18世纪的古典时期。上述知识型发生断裂性突变,由“相似”型突变为“表述”知识型。这时以“同一与差异”原则来看待事物的秩序。在方法上强调分析与分类,寻求的是完全确定的知识;3、19世纪至今时期。由述“表述”知识型突变为“根源知识型”。人们以“本质”、“起源”、“结构”为原则,通过结构与功能类比的原则,把事物联系起来。人们关注的是整体性的有机结构之间的类比。与这种理论相联系,福柯提出“人的消失”学说,认为人的概念或“人类中心论”的思想的产生是与上述各时期的“知识型”相联系的。在17、18世纪的“表述知识型”时期,人只是“表述”的主体,而不是“表述”的客体,因此,“人”并不存在。只是到了现代,“人”这个原来知识的主体变成了知识的客体,才出现了现代的“人”,现代的“人学”,以及把“人”置于世界中心地位的“人类中心论”,从而“人学”观念主宰了整个现代的思想。人们沉睡于“人学”的迷梦中昏睡不醒。他警告说,迷梦已到了尽头,现代的丧钟正开始敲响。一个更新知识型的文化时期即将到来。从此,“人”将不再处于创造的中心地位,不再站在宇宙的核心点。随着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人也已经死了”。他们面临的是将是一个没有“人”的真空,但却是一个充满了可能性的真空。
(三) 权力理论
  福柯的权力理论对西方社会影响一时。他认为近代以来有两种主要的权力理论,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模式,一种是在西方占主流地位的法理主义的法权模式。马克思主义将权力看作是维护生产关系的工具,认为权力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服务的,权力的功能就是维护一定的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作。法理主义的法权模式则把权力看作可以像商品一样地占有,就如社会契约论所主张的那样,原先由个人所占有的权力,通过契约而转让给某个人或某个组织,从而产生了国家的权力。福柯认为:“在法律的、自由的政治权力的概念(建立在18世纪哲学的基础上)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至少是目前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概念)之间,存在着共同之处。我把这种共同点称之为权力理论中的经济主义。”在福柯看来,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权力模式还是法理主义的权力模式,都是从经济中演绎出权力的。福柯认为这两种模式都没有真正说明权力的本质是什么,都只是一种权力的经济还原论,都只是将权力归结为经济。
  这种对权力的总体化的描述,在福柯看来是过于简单化、过于武断的。权力的本质恰恰只有体现在它的多样性、片断性、不确定性中,体现在一种相对主义的描述中。福柯正是从这种视角主义的理论立场上,从各种角度解释了权力是什么。
  视角之一:权力是一种关系。以往人们总是把权力看作一种物,就像统治权的理论那样,谁拥有统治权就像拥有某种商品、财产那样,谁就能够运用这种权力来统治其他人、控制其他人。福柯对旧的权力观的批判一直把矛头对准这种统治权的观念,对准将权力视为一种物的观念,而主张权力是一种关系。权力关系可以看作是处于流动的循环的过程中,“权力从未确定位置,它从不在某些人手中,从不像财产或财富那样被据为己有。权力运转着。”按照福柯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法理主义都是将权力看作物,都关注权力在谁手里、权力由谁支配的统治权的问题,但是权力实质上要复杂得多,它是各种力量关系的、多形态的、流动性的场。只存在着某种关系性的权力,它在无数个点上体现出来,具有不确定性,而不是某人可以获得、占有的一种物,权力纯粹是一种关系,是一种结构性的活动。
  视角之二:权力是一种相互交错的网络。在福柯那里,权力是一种关系,但它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性控制的单纯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交错的复杂的网络。人们通常把权力关系视为单向性的,掌握权力的人对被其统治的人实施自上而下的控制、支配,从而构成了直线式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福柯认为权力关系并不是这样简单的,而是相互交错的关系网。“权力以网络的形式运作在这个网上,个人不仅流动着,而且他们总是既处于服从的地位又同时运用权力。”每个人都处于相互交错的权力网中,在权力的网络中运动,既可能成为被权力控制、支配的对象,又可能同时成为实施权力的角色;个人在这种网络中既是被权力控制的对象又是发出权力的角色。不能简单地区分占有权力的统治者和被权力控制的被统治者,权力关系并不简单地表现为这种模式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权力不应被视为某些人可能占有的特权,而是“一个永远处于紧张状态的活动之中的关系网络。”正是基于权力是相互交错的网络的看法,福柯反对将权力关系看作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二元对立。
  视角之三:权力是无主体的。福柯站在后现代性的立场上把主体看作是现代性理论的虚构,看作是人本主义的骗人的把戏,为此他呼吁解构主体。现代性理论是确立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的,人本主义预先假设存在着一种先于社会的其他一切的主体,一个崇高而伟大的“人”。福柯在前期的《知识考古学》中就力图揭示主体是一种虚构物,在《词与物》中则预言了“人的消亡”。当然,福柯这里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的消亡”,而是指建立在现代性理论的人本主义意义上的“人的消亡”。现代性理论中占有统治地位的作为主体的人,在福柯看来只是在近代的知识结构中诞生的,是现代性的语言、知识的产物,或者说是近代开始的话语霸权的产物。随着现代性的知识结构被后现代性的知识结构所取代,随着旧的话语霸权的解构,这种主体也就消失了,那么在福柯的后现代性语境中的权力也就是无主体的了。因此,福柯一再强调权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主体)掌握权力,一直淡化了权力由谁(主体)实施的问题。福柯的权力无主体的观念其实与权力是一种关系、一种相互交错的网络的观念是完全一致的。在权力的关系网络中,每一个个人都只是权力的一个点,而并非绝对操纵权力的主体,他既是权力的实施者又成了权力实施的对象,人并非权力的主体而是权力运作的工具。
  视角之四:权力是非中心化的。传统的权力研究关注的往往是某种机构化的法律化的权力中心,如国家机构被视为政治权力的中心,是政治学研究的热点。福柯认为这种中心化了的权力只是对权力的过于简单化的理解,事实上国家机构只是权力的一个有限领域,真正的权力关系要复杂得多。为此,福柯甚至也反对主权的概念,因为主权承认一个最高的权力中心的存在。福柯主张:“不要在它们中心,在可能是它们的普通机制或整体效力的地方,分析权力的规则和合法形式。相反,重要的是在权力的极限,在它的最后一条线上抓住权力,那里它变成毛细血管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权力最地区性的、最局部的形式和制度中,抓住它并对它进行研究。”这就是说要在最边缘、最局部、最底层去研究权力。福柯将传统的权力理论视为宏观权力学,它重视国家机构这样的权力中心,从权力中心构成对局部的支配、控制,形成单一的统治大厦。福柯反对权力中心化的这种模式,而主张建立微观权力学,将权力视为非中心化的、多元的、分散的关系存在。作为关系性的网络权力,它是在无数点上被运用,在无数点上展开出来的,所以福柯的权力理论的研究对象不是国家、法律这些中心化的存在,而是如疯人院、监狱、修道院……这些社会边缘、底层中的权力关系。
  总而言之,福柯是从后现代的视角主义、相对主义的理论立场上分析权力,体现了后现代性的微观的政治理念,强调权力是关系、是网络、是场,强调权力的分散性、多元性,从而不同于现代性的宏观政治观念。 
 
思想的激情与写作:《从结构到解构》
------读《从结构到解构》  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