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历史功过真诚评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14:46

不搞权术,不拉帮派的朱镕基无疑是中国官场的异数,全凭铁面无私的浩然正气与鹤立鸡群的济世之才得以在政坛上天马行空,纵横驰骋.而他的秉性其实不属于,也不容于这个尔虞我诈的名利场。

  中国的官场文化决定,一个不肯趋炎附势,不愿同流合污的人要么出局,要么去坐冷板凳.按照这个一般规律,朱镕基本来是没有机会做总理的.不过朱镕 基的超人的才华又是任何人都无法不垂涎的瑰宝,特别是在打硬仗的九十年代中期,他的同僚们更无法不依靠他的智能.所以,朱镕基实际成了"限制使用"的对象,或者说官场的最高级打工仔,既被请来冲锋陷阵,又处处遭到监视和掣肘。

  对功高震主的恐惧促使忌妒朱镕基智商又离不开他辅佐的人把他的权力牢牢限制在经济领域.作为堂堂一国总理,朱镕基不要说不能象周恩来那样染指外交、国防这些大政方针的具体操作,即使在分工负责的经济工作方面,他的权力也远远不如昔日的 ******.例如朱镕基指挥国有企业改革的权力,就一再被人以中央经济工作小组的名义临阵剥夺,致使其许多倾注心血的计划无法彻底贯彻和推行。

­  对朱镕基的历史功过的真诚评价

  中国前总理朱镕基,是一位备受海内外关注,具有传奇色彩的高层官员.卓越的经济头脑,心怀坦荡,疾恶如仇的个人品格,也使他在中国内地特有的政治现实中个性非常鲜明.但他,也是一位至今都被一些人误读的高官.

  朱镕基是中国前政府高层最具学者风格的官员.出身于清华的他,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身为政府总理的朱镕基,还曾兼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院长.他从不隐晦人们对他的批评或误解,甚至在面对亿万观众的记者招待会上,也常常直言媒体对他工作中某些过失或不足的报道.这与那些身居高位,对媒体与公众的批评或指责异常敏感,动不动就利用权势或个人影响力打压异己,甚至通过政治高层去找媒体或公众麻烦的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朱镕基利用自己主政时期的记者招待会,拉近了政府高官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使人们感到,政府官员不是管理人民,管制人民,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上人",而是代表人民行使公权力,协调关系,平衡利益,确保社会健康发展的服务者.为人民办事,办好事,解决人民所关心的问题,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对人民的恩惠与赏赐.人民更有权利监督、批评甚至指责政府的过失.他使每年两会期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成为民众期待的压轴大戏.总之,他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一些政府官员头脑中固有的等级观念、特权意识.使得宽以待民,从严治吏,成为党中央执政的一大进步.

  朱镕基出任副总理时,曾被人们称为"救火队长".当时,很多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经营不善,已经到了仅靠国家金融或财政扶持来维系的地步.于是,他出面解决国企的三角债难题.之后进行的国企改制,也把政府从管理一切的全能型政府中逐步解放出来.中国证券市场起步之初,他成为主管这方面业务的高官,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投资者的不理性而深感忧虑.他推行的分税制改革,成功地解决了地方与中央财税分成的矛盾.粮食与供销体制改革,不仅激活了市场,也把多年来依靠伸手向国家要政策、要资金、要市场的粮食与供销系统隐匿多年的黑洞,很快堵住.长期垄断经营的中国邮政系统,曾以大量不合理的高额收费,扮演了一个依靠侵害消费者权益而获取利益的不光彩角色.由他主导的邮政改革,则打破了这种垄断,使中国邮政、通信行业的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人们的消费价格大幅下降.由他主抓的海关改革,也使中国政府更好地把好了自己的国门,有效遏制了曾泛滥一时的走私现象.他推行的精简裁员改革,使国务院减少了近一半的人和部委,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15年前,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金融困境,又是他亲自出马兼任央行行长,推动全面的金融改革.使各家国有银行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经营实体,使人民币汇率与市场接轨,一举扭转多年的贸易逆差,从而稳定了金融,稳定了中国经济.

  朱镕基即将卸任时曾说:如果中国的老百姓今后能说一句,他是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的,我就谢天谢地了.结合中国内地特有的政治国情,从朱镕基卸任后不问政治,不着书,不题字,不单独参与政治性活动的情况来看.他的确是位心胸坦荡,正直无私的人.这与那些退休后不甘政治寂寞,出行时依然官气十足,而且时不时拿一些小恩小惠来沽名钓誉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人说国企改制造成了大量国资流失,更造成大量工人下岗失业乃至生活困难;也有人说朱的改革造成了多个领域的混乱局面,是失败的.我不能不说,这些朋友只看表面,根本没有动脑筋思考一下问题的实质.他们是不是想过,如果大量国企不进行改制,国家每年向其注入大量金融和财政资金的状况到何时才是尽头?他们是不是知道,国有银行改革中,高达近两万亿资金缺口的绝大部分,是何时,又是如何形成的.国企改革中,的确存在国资流失现象,但资本性资产的价值,又怎能从账面净值来计算呢?造成前述问题的根源,不是朱镕基主导的经济改革,而是长期以来经济体制的固有弊端.只不过以前是遮掩问题,粉饰太平,大唱颂歌,而朱镕基把那些原本隐藏起来的问题公开化,并努力加以解决.这就像一个人生了病,需要手术才能治好,有的人因为手术麻烦,还造成病人的一时疼痛,有可能费力不讨好,于是把病情隐瞒下来.而朱镕基,则是一位医术甚好的主刀医生,他想彻底去除病人身上的病灶,可一些人却因为给自己带来一时的疼痛而指责他.当然,也有一些人,对朱不是误解,而是否定甚或敌视,因为朱的改革触动了他们的既得利益,损害了他们曾经享有的特权.更有甚者,那些别有用心的无耻政客,把体制和他人的一切过错都强加于他,企图瞒天过海,推卸责任,嫁祸于人.

  朱镕基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相信再有10年左右的时间,他的历史地位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因为是他,开启了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他是一个先驱,一个探索者,一个迈出最艰难的第一步的人.

  迄今还没有比朱更好、更进步的高官.

  (附:朱总理,您可以谢天谢地啦!)

  到了与我们尊敬、爱戴的总理道别的时候,方觉得这一声"再见"格外沉重.

  对他勇于踏雷破阵的五年的评价,尽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通过反复题词所申明的政治品格.

  2002年11月19日,在香港举办的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开幕式上,朱镕基在其演讲中说:"我很少题词,但我为这三所会计学院亲自制定、题写了校训,就是四个大字:'不做假账'.我希望每一个从国家会计学院毕业的学生都要永远牢记这四个大字!"

  人类进入21世纪之初,席卷全球的金融信用危机,可以成为解释他这番良苦用心的国际背景.但以一己人生信念驱散社会道德迷雾,我以为应是对他如此痛心疾首、奔走呼号的更为准确的心理诠释.

  他既是在对从事金融财政业务的青年乃至全员耳提面命;更是对浸淫于拜金主义狂潮中的所有世人不遗余力地做良知上的警醒.这四个字传递的精神追求与道德信念,犹如黄钟大吕.

  而今,在他即将卸任的时候,他以其五年乃至毕生所追求的这一道德宿愿,才是我最看中的精神遗产.它之所以能让我想起来即泪流满面,就在于这四个字所蕴含的人格自我约束力量.

  朱镕基强调这一行业原则与职业道德之所以力莫大焉,是通过这种强调,展示了大国高官与人民政治家所应必备的政治品格.

  这是一句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话!"不做假账",由朱镕基身体力行,已然将一种职业精神人格化了,人格化为政治家的道德境界,人格化为百姓的政治理想.

  不错,官员也是人.但他是承担更多社会与历史责任之人.我们要求官员的政治素质不是更多,归结起来甚至可以只有一点,即,你必须首先以向"真"的态度对待你的人生,你才能以向"善"的态度对待我们的社会.

  今天,我们仍要感激邓小平!正是有了他对朱镕基的评价,才有了共和国的这段幸事:"他是一个真正懂经济的."借助这一评价,我要说:"这是一个不做假账的人;他既不在经济上做假账,更不在人生上做假账".

  正是在此意义上,我想起了老一辈革命家陈云的所谓"三唯原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真".这岂非扩展版的朱氏"不做假账"之人生准则?

  我赞同这样的观点:"今天评价朱镕基的历史功绩还为时尚早".但无论今天我们怎么保留看法,我们也不应吝啬,吝啬于对他的肯定,肯定他的政治品格及由此形成的政治风格和魅力.无疑,这将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作为平民,我们也没有理由低估朱镕基政治品格的民间意义.尽管我不为官,但亦应以"不做假账"的人生规范为民为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一个人的期望,不应太多.而在这个人对他的国家、对他的人民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之后,我们又能给他以什么?

  三年前,在展望今天时,他说过:"我只希望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我们,作为目睹中国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人民,对谁吝啬,在哪方面吝啬,也没有理由在今天不对您说一句:"朱先生,您可以谢天谢地啦!"

  大志未伸的"治天下匠"

  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朱镕基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任劳任怨,惨淡经营,用最小的权限取得了最大的功绩.他用自己优异的"毕业成绩单"表明,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治天下匠".

  可惜的是,中国没有给朱镕 基这位"治天下匠"更多的机会,令他大志难伸.朱镕基的政治抱负和雄才大略,决不单纯局限于经济领域.他大刀阔斧地精简中央政府机构,说明他深知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严查走私,也有向既得利益阶层开战的心思.但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上上下下的阻挠,使权力有限的朱镕基最终对于中国那些根本性问题鞭长莫及.历史又无情地翻过了沉重的一页,可是我们没有丝毫理由让朱镕基为这份沉重负责.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尽管官方宣传机构对朱镕 基历来不肯给予多少褒扬,但公道自在人心.朱镕基廉洁、公正的形象已经在民众中的心目中扎根,并且远远高于官方媒体刻意包装的政治人物.因为在中国真正德才兼备的政治家确实太少,朱镕基这样百年难遇的天之骄子更寥若晨星.

  中国需要朱镕基式人才,更需要一种能够使此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政治机制--那就是民主普选.如果中国目前具备民主普选机制,那么可以肯定,朱镕基不仅只是总理,还有希望更上一层楼,以其才干为中国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中国经济面临财政赤字扩大、金融系统危机、内需严重不足、失业人口激增、贫富悬殊加剧、地域差距拉大等堆积如山的新问题和新困境时, 壮志未酬的"治天下匠"急流勇退了.

  这位杰出总理的引退, 带给海内外中国人一种久违而巨大的政治失落感,他在渴望济世英雄的庶民心中所留下的心理空白,短期内不可能被取而代之的温文尔雅之士添补.但人们仍然期望他的后任能够保持他的清流作风, 给企盼政治文明的中国老百姓一点阳光. 最后,让爱戴朱总理的人们共道一句:总理,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