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偷“懒” , 勇于说“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44:21

学会偷“懒” 勇于说“不”

                                                                                               浅谈新课改的几点体会

教书十多年来,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偷懒”的妙处。也越来越深刻地感悟到“师不必贤与弟子”的真正含义。“偷懒”是展示学生才能,挖掘学生才能的一条捷径。试想,如果教师用尽全力地代替学生做事,总是不放心,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干,那么,学生的才能可能就此被埋没,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怀才不遇的消极情绪。但是“偷懒”并不等于教师不管不问,而是注重隐性的工作。了解哪些学生具有哪些方面的才能,什么时候为这些学生展示才能提供舞台,都需要教师反复思考、斟酌。今年,在任教语文教学的工作方面,我真的学会了“偷懒”。教学上的很多的事情,我放手让给了学生去“做”:课前发放导学案,采取学生自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课上小组展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代替我当“小老师”……一年来,课堂上我做的少了,人变 的“懒”了。但是,我发现,数次的考试检查,学生的语文成绩非但没有下降,还逐步提升了;而且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提高了,能力增强了,兴趣也浓厚了!原因在哪里?我思考再三还是觉得是我实行了“预学——达标”的教学模式。

 所谓的“预学——达标”的教学模式分了四大板快:即预学感知——研讨展示——拓展提升——当堂检测。

一、课前培养学生先学、先练的能力。

       执教语文十多年, 往年的语文教学,我总是精心备课,做好课前的准备,特别在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语文材料,如幻灯片、练习题等,以便在课堂中精彩地“表演”一番。今年,我没有这样做,相反,把这些工作“抛”给了学生。例如,期中考试前复习第五单元文言文的知识:先布置学生课前复习每课的文言知识,例如:作者简介、重点字的解释、每句话的翻译、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等等。然后自己练有关的题目,像《目标检测》《语文小本》等。学生在课前做足了准备,该理解的问题先熟悉,该练习的题目先尝试练,大大减少了我课前需准备的功夫。

 二、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因为学生在课前有先学、先练的基础,在课堂上,减少一些引入、铺垫等环节,开展新课学习我的任务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主要交流所先学、先练的内容,要求他们互相交流所学的体会,互相批改所做的题目,做错的要弄清原因并进行订正,如果在小组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请教其他组的同学或老师。老师巡堂辅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忙解决在小组学习的“疑难杂症”,重要的、易错的在黑板上重点“提示”,有时也可以请学生上台讲,把自己认为最容易错的知识点向同学们进行“提示”,有时还要求学生把自己最容易错的地方,记在“反思本”上,便于复习。 当然,在开展小组学习中,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参与小组的交流学习中去,而且重点“驻扎”到“后进生”所在的小组,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重点帮助他们。

 三、培养学生当“小老师”的能力。

      以前,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均是由我进行详细的“包办”评讲,这种“包办”评讲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是违反新课程理念的做法,教师拼命地在讲台“嘶叫”,学生真正记在头脑中的巩固率是多少?我相信巩固率是很低的,一些学生往往是“一听就懂,过后就忘”,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同一种句式的翻译题,有时我评讲了数十次,不明白的那部分学生到下一次再碰到时,同样是不会做,为什么总是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他们没有经过头脑的理解,还没有“消化吸收”成自己的“语文营养”。今年,对于这些疑难语文问题,我先在小组中进行研讨,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实行“兵教兵”,先在小组中解决了第一关。然后,再请在小组中表现较好的同学上台做““小老师”,让学生代替我进行当“小老师”进行评说。当“小老师”还讲不明一些语文知识时,就轮到我“出场”了。刚开始实施“小老师”制度时,很多时候是需要我“出场”的,后来,我“出场”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也证明,“小老师”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实践证明,学生听惯了我的讲课,已经逐渐减少新意,现在“小鬼当家”换了新面孔,学生听课有了新鲜感受,而且,这样的上课形式,既调动了学生争当“小老师”的积极性,又发挥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训练了“小老师”的能力,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自己,又帮助了别人。从提升到教育理念上的理解,作为老师的我原来是课堂的主角、“大明星”,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我逐渐变成了课堂的配角、“跑龙套”了。看来,这种“偷懒有理”的方法,确实可行。

      四、培养学生自己布置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延伸。有效的作业,是对学习的有效巩固和提高。长期以来,我深深感受到学生无效的、繁琐的作业,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厌学的重要原因;老师每天化费了大量时间批改作业,减少了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机会与时间,也是造成老师工作压力过大、厌教的原因之一。而且,大量的作业,学生数学素质提高不明显,老师吃力不讨好。虽然,批改作业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一,但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提高教学质量,让师生从作业解脱出来,我在作业的布置上,又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1、分层次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制定个人的作业发展计划,把每次作业的难度分为若干的等级,建议学生进行自选作业去做。成绩好的学生,建议选做难度大的题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建议选做难度小的题目,以后再逐步提高。这样布置作业的方法,目的是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是符合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2、“减量增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减少作业的数量,明确作业要求,提高作业质量,力求做到“减量增质”。在教学上,我根据上课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删减学生基本都会做的、较容易的、重复性的作业。例如,我教的2班学生的记忆力较好,那我就布置有关理解能力的问题。

      3 “无作业计划”。为鼓励学生自己自觉布置作业,我还开展“无作业计划”,对于学习态度较好的学生,我会逐渐”放松“他们的要求,全班统一布置的作业,如果考虑到这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掌握了,我就要求他们不做,如果做了,我反而批评他们,因为这些知识既然已经掌握了,再重复地做,不仅花费了个人的精力,还浪费了时间。用做这些作业的时间,去练习对自己有帮助的题,拓展提高能力会更好。同样,其他有进步,有自觉性的学生我也逐渐“放松”要求,减少作业。减少了作业,是不是“放松”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对于这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我对他们加强了学习目的教育,同时,我还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引,提供了课外学习的范围,可阅读或练习的课外书,引导他们在课外自己布置作业、做作业的习惯。

      一年来的教学,表面上,我是做少了,学生做多了,成绩提高了;教育的本义是促进学生发展。实质上,我的“变懒”已经转化成学生“变勤”;我已经变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引航者、导航者、护航者和促航者。老 子 说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 道 德 经 · 二 章 》 ) 。我的这种做法,是在实践老子“无为而为,无为之治,无言之教”的观点,我想,做教师的最高境地应该是“无为而教”罢!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去 王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