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保云: 中国经济的三足鼎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53:50
  尹保云: 中国经济的三足鼎立


     近些年,在喧嚣的“拉美化”警告声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奇怪的是基尼系数却不降反升,从90年代末的0.415上升到现在的0.450以上,并且,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势头还很强劲。为什么?——因为中国有拉美一样的混合模式病根:

     首先是封建主义的经济因素。封建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主要表现有官本位、单位封建化、产权不清的土地制度,等。官本位的问题不用细说,它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无官不贪、官商勾结和宫殿式机关大楼都是它目前的表现。单位封建化是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中国目前的国企、大学、电视台、出版社、甚至同一商场的柜台,都沾上了封建化色彩。它与“承包制”有一定的联系,把一个单位内部的各部门分割,形成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收入差距,许多单位内部的吉尼系数远过全国的吉尼系数。农村土地制度的封建主义性质也不用多说,它的产权不清与官权力主导的性质在中国具有几千年历史。

     其次是计划经济的残留物。这类因素被简单地视作“社会主义”,以国有企业为标志。1998-2006年,全国工商国有企业由23.8万户减少到11.9万户。但减掉的基本都是破产、停产的企业,就像剪去了大树的死枝丫,对大树并没有影响,因此,这个数字并不说明改革有很大推进。1975年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国企占GDP的10%,这个比重导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滞胀并引发新自由主义改革。而我国在2006年,仅157户中央企业就占全国GDP的12%,再加上地方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就更不得了了。据统计,2005年全国国有企业占总销售收入的35%。除了工商业企业之外,还有众多的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领域,目前基本停留在国家垄断状态,而拉美这方面的情况则比我们要好得多。

     其三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素。这是改革后的产物。在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方针的指导下,30多年来私营经济从无到有并不断壮大。2005年,中国民营经济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增加到65%。其中外资民营经济占15%。内资民营经济占50%。

      这显然是三足鼎立,是与拉美一样的混合模式。但这三类因素都分别比拉美的更强大、更活跃,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势头更猛。官本位不断强化,国有资产不断增值,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三足鼎立之势不断地巩固。经济增长获得了很大的混合模式动力,而制度结构的现代化却被推迟,拉美病的根治也就遥遥无期了。

     “拉美病”不是由某一类因素带来的,而是三类因素的“混合”所带来的。——这个道理很深却不难理解。关键是从理性地思考“私有化”入手来理解问题。是否不搞产权改革就没有私有化现象?回答是否定的!国企的领导人群体年收入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这不是私有化又是什么?还有官员的贪污、腐败、企业的资产转移、生意移转,等,都属于私有化行为。混合模式中存在着一个持续的“私有化运动”。它不是新自由主义那种公开拍卖的透明的私有化,而是打着好听旗号的、权力渗透的、暗箱操作的私有化;它也不是搞完了就再没得搞了私有化,而是能够永久地搞下去的私有化,因为官权力的维持、国有资产的增值等都为进一步的“私有化”添加资源。要知道,正是这种无休止的“私有化运动”创造了持久的不平等,把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无限期地拖延。

摘自《改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