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力:中国国际战略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41:04
宫力:中国国际战略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 2009年10月26日08:1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一边倒”,争取中间地带与两个超级大国同时对抗,“一条线”,不结盟、全方位的和平外交等历史阶段。新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战略有了新的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等思想理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制定相应的国际战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科学判断时代主题、客观估量国际局势、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永远不称霸。这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判断,逐步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战略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考察中国国际战略理论与实践,从中汲取有益的历史经验,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进一步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一、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逐渐成熟的历史过程。

  (一)“一边倒”的战略决策及促动因素

  1949年,全面地提出和制定新中国的对外战略方针和政策,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为了争取国际社会正义、民主、和平力量的支持,使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真正站起来。为此,毛泽东于1949年春提出了“一边倒”的决策,构成了新中国在一个比较长时间内的对外战略。

  提出“一边倒”的战略方针,首先是从全球总体格局出发的一种战略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性质以及美国和苏联对待中国革命的不同态度所形成的客观局势,决定了新中国必须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并且使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其次,“一边倒”战略方针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巩固新生的政权。对此,邓小平当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1949年7月19日,他在写给华东局诸同志的信中指出:“帝国主义的各种花样直到封锁,其目的在于迫我就范,我们的斗争也在于迫使帝国主义就范。我们绝不会就帝国主义之范,而一个多月的经验看出,帝国主义就我之范亦非易事。这一时期双方斗争实际上都是试探的性质,直到英美摊出封锁的牌。打破封锁之道,毛主席强调从军事上迅速占领两广云贵川康青宁诸省,尽量求得早日占领沿海各岛及台湾。同时我们提出的外交政策的一面倒,愈早表现于行动则对我愈有利(毛主席说,这样是主动的倒,免得将来被动的倒)”,“我们这样做,即占领全国、一面倒和自力更生,不但可以立于坚固的基础之上,而且才有可能迫使帝国主义就我之范。”

  上述论断说明,“一边倒”的方针是帝国主义敌视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用以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一个锐利武器。

  (二)争取“第二中间地带”的观点及战略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了所谓“遏制”政策,企图划一条线把社会主义国家“箍起来”,其余的国家都划为他们的势力范围。但西方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随着西欧、日本等国逐渐恢复了元气,帝国主义内部之间关系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毛泽东对“中间地带”的观察与分析也日渐深入。

  1962年1月3日,毛泽东在与日本客人安井郁的谈话中指出:中间地带国家的性质也各不相同。毛泽东把“中间地带”具体划分为四种类型的国家:1.有殖民地的国家;2.虽被剥夺了殖民地但仍有强大垄断资本的国家;3.真正取得独立的国家;4.名义上独立,但实际上仍是附属国的国家。

  从1963年起,毛泽东又进一步把这四类国家概括成“两个中间地带”。其中一个是指亚、非、拉,另一个是指欧洲、日本。


【1】 【2】 【3】 【4】 【5】 

 
(责任编辑:秦华)
相关专题 · 新中国60年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