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对夏莲居《大乘无量寿经》会集本的开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31:38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16:11 我们现在采取的本子(《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是一个会集本(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 现在有少数人分别执着很深,所谓是成见很深,尤其是对于在家居士,总是要小看了半截。出家人在外面弘法利生,真的是占便宜,大家对你能生起恭敬心。居士上来讲经,讲得再好都要打对折,听众在心里恭敬心生不起来。除非比出家人讲得好要超过十倍,下面听经的才会点头。你讲的跟出家人一样好,人家对你是摇头,不点头。会集经本亦复如是,如果这个会集本是出家大德做的,现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说话;它是在家居士会集的。这个事情说起来也很奇怪,三种会集本全是在家人做的。 第一个会集本,是宋朝时候王龙舒居士做的;第二个会集本,是清朝咸丰年间,魏默深居士做的;这是第三个会集本,夏莲居老居士做的。王龙舒的本子,搜集在《龙藏》里面,日本的《大藏经》也搜集这个本子。古时候祖师大德的著作,如果被收进《大藏经》,那就是说在当时那个时代里高僧大德,都肯定你的著作是没有错误的,可以流传给后世,这才能入藏。入藏,那是一个高度的标准,至善的标准。
王龙舒居士,实在讲也非常的遗憾,在他那一个时代,他所看到的《无量寿经》的原本只看到四种,《大宝积经》里面这一种,他没有看到。由此可知,当时经典得到非常不容易。因为在宋朝那个时候,依旧是手抄本,印刷术还没有发达,没有发明。经卷都是手写的,数量当然是很有限,所以《大宝积经》这一份他没见到,他只依四种原译本会集。《大宝积经》里面还有一些经文,其它四种里头没有的,他就没有看到了,因此他的会集就不圆满。同时他在会集的时候,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将经文原文改动了几个字。当然在他来说这是无可厚非,以他学佛的功夫,悟入的境界,文字的造诣,那都是属于上乘的。但是这个例子不能开,例子开了,后代的人看到前面祖师可以随便改动经文,后人也照这个样子办,这个人改一句,那个人改两个字,经传下来之后就面目全非,所以经文是决定不可以改动。这是印光法师对他的批评,对他这一个作法是相当不满意。祖师批评有他的道理,希望正法能够常住世间。
清朝末年魏默深的译本,魏居士五种原译本他都看到了,所以他的会集确实超过王龙舒的本子。但是对于原译本的取舍,有些不太妥当的地方,同时也有将原译的文字改动,这是印光大师也有批评,也不满意。正因为这个原因,夏老居士发心做第三次的会集,避免前面两种译本的过失,他做得格外谨慎。我们在前面序文里面看到,序文是梅光羲居士做的。这一品经,夏老邀请慧明老法师跟梅光羲居士,三个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会集成这一品,才知道他们是多么的慎重。三位大德,三个月的时间会集这一品经,非常认真,非常谨慎,还得求佛菩萨加持。而实际上这三位大德,我们细心的去揣摩都是再来人,不是凡夫。尤其是夏莲居老居士,这是在这个时代出现,会集成这么一个完善的《无量寿经》。它的作用,就是要普度末法九千年当中的众生,帮助这些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要记住,佛家讲末法往后还有九千年,跟现在西方人,西方宗教讲的不一样。西方世界宗教讲,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日,我们佛法的法运还有九千年,还长得很。九千年之后,佛法没有了,灭法时期。灭法,人就很痛苦,苦在哪里?苦在没有人教导。这一种苦难的状况,我们现代人如果头脑冷静一些,也能够想象得几分。今天社会动乱,可以说是举世之人,无论他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状况,精神生活都很苦闷,都不能够安定下来,这是什么原因?说实在的话,远远的比不上古人。中国古圣先贤,常常感叹到人与禽兽相差几希。人是动物,跟其它的动物有什么两样?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受教育,其它的动物没有受过教育,真正的差别就在此地。
人受的是什么教育?受的是做人的教育,所以懂得做人。但是近代这几十年来,这个教育没有了,西方没有,在中国也没有了。人要是不懂得做人,人就跟禽兽没有两样,人就会做出禽兽的事情来,于是社会就不安定,我们生命财产没有保障。这些禽兽小动物,他出去觅食,他会不会被别的禽兽吃掉?很难讲。他出去能平安回来吗?靠不住。我们今天活在这个世间,亦复如是,所以生命财产没有安全感。这是我们舍弃古圣先贤的教育,招致的后果。如果古圣先贤的教育,影响力要是荡然无存的话,那就是灭法时期。每一个人随顺自己的烦恼,随顺自己的妄想,随顺自己的习气,自自然然会做出许许多多所谓损人利己之事,那这个社会还得了吗?
现在在我们地球上,同修们有假期都喜欢到国外去旅游,你们走过许许多多地方,回来还是新加坡好,我问过许多人都有这个感觉。新加坡好在什么地方?人民守法,规规矩矩的过日子,规规矩矩的工作,这种精神,这种生活习惯,你从小就培养成的。换句话说,新加坡的教育,还有一点人情味在里头。比过去那是差多了,但是比起其它国家地区,还保存着有相当的成分。这就是说,是有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在推动,在教导他的人民,知道怎么过日子,知道怎样工作,知道怎样处世待人接物。所以这个地区虽然很小,它安定,虽然也有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能够彼此和睦相处,这就很难得了!
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国家,上从领导人下至群众,都希望有个安定的社会,有个繁荣的社会,有个和平的世界。天天在向往,天天在希求,能不能得到?那就要看我们是不是要重视人伦教育这一桩事情。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多元文化。往生到那里去的人,我们现在换个名词,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从十方世界移民到极乐世界的人,那么多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什么能在西方极乐世界居住,相安无事,和睦相处?过着真善美慧的生活,令人羡慕。再告诉诸位,我们在这个经典里面,诸位从头到尾仔细去看,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政治组织,没有听说西方极乐世界哪个作帝王,哪个作总统,没有,也没有看到部长。经文里面也没有告诉我们,那一边有军队、有警察,没有,统统都没有,人民生活过得那么好。由此可知,这不是政治问题,这也不是军事问题,经济、科技那边也都没有,都没提到。
但是提到一桩事情,这一桩事情可重要了。什么事情?教学。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天天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一切移民到那边去的人,天天跟阿弥陀佛学习,跟诸大菩萨学习,生活不亦乐乎。我们再回头看看,《华严经》上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没有两样。我们才真正觉悟到,诸佛刹土里头只做一桩事情,用我们的话来说,办好教育。什么教育?多元文化的教育。在我们世间教育种类很多,我们把这一桩事情看作多元文化社会教育,而在诸佛刹土里面,只有这么一桩事情,所以我们称它多元文化的教育就够了。这一桩事情做好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人人都称心,人人都满意。
尤其是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法藏菩萨这一篇报告,这四十八愿是他的报告,完美到极处。当然我们能想象得到,法藏比丘当时在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讲堂,面对着世尊,面对着大众,做这个详细报告,那个详细的程度,可能超过我们此地百倍、千倍都不止,我们在他前面学习状况能够体会得到。他跟他的老师学习的时间千亿岁,他的修持五劫,所以他的报告时间一定很长很长。世尊为我们介绍,那只是介绍报告里头的精华,他那一篇报告的目录而已,四十八愿目录,不是全文。所以这个目录里面,字字句句当然含无量义,这是我们一定要能够理解的。
至于五种原译本里面,愿文多寡差别很大。汉译、吴译只有二十四愿,愿二十四章,魏译、唐译这两种是四十八,而宋译是三十六,这个差别太大了。所以古人、古大德有个共同的看法,决定是翻经的法师所根据的原译本不相同,否则的话,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差别。所以从这三种很大差别,他们判断传到中国来的《无量寿经》原译本,至少有三种。这三种不相同,原本不相同,所以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这个判断是有理由的,我们可以接受。
为什么原译本会有三种?可能有更多种,因为我们的原译本有七种失传了,没有看到,看到之后可能还有很大的差别。于是祖师大德们就想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必定是这一部经讲过很多次。这是一个推断,但是也确实有根据,不是随便说的。我们知道世尊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只讲一次,没有重复讲第二遍的。《无量寿经》既然是多次宣讲,那个用意就不一样。如果不是对我们修行证果,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世尊决定不可能一部经、一个法门讲好多遍。所以集结也就照样集结下来了,流传到中国才有许多不同的原译本。从这一个地方来观察,我们就了解,世尊对于这一部经是多么重视。隋唐古大德推崇这一部经,是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经。
因为原译本有这么多,内容参差这么大,而且当时的人获得多种的译本又相当困难,所以有心人就发心做会集的工作。王龙舒居士他开端,集所有会集本之大成为一个本子,读这一个本子,所有译本你统统都读到了,对于我们修净土的人方便太多了,我们要感恩。夏莲居这个本子,印光法师没有见到。印祖如果见到这个本子,我相信他一定点头,这个会集得好。经本不是不能会集,会集是可以的,会集也是应当的。我们晓得王龙舒居士往生是预知时至,他是站着往生的。诸位看看《龙舒净土文》,这个本子前面有一张画像,王龙舒居士站着往生的像。如果会集是不应该的,会集是有罪过的,王龙舒居士怎么能站着往生?从这一点就给我们做了一个证明,他替阿弥陀佛做了一桩好事情,对佛教、对众生做了巨大的贡献,他会集得没错。
莲池大师,这是我们中国人最敬佩的一位净宗祖师,他在《弥陀经疏钞》里面,《弥陀经疏钞》的确是大著作,引用《无量寿经》,几乎是超过一半的文字采取王龙舒的会集本。这就是说明莲池大师对龙舒会集本肯定。
从这一些事迹,我们对这个本子,必定要生起信心。有一些人诽谤,总不外是有意无意;有意,那就是他别有意图,我们就不必说了;无意,那是听人家诽谤,人云亦云,那是属于无意的。这些都不可以采信,我们要坚定信心。
这个会集本文字不多,这个义理,五种原译本的意思,圆圆满满的包括在其中。他将汉、吴所译的二十四愿,魏、唐本子里面的四十八愿,宋译的三十六愿,给它会合起来,会集成这一章,会集成这一品。而它的分段,大段二十四章,本经的段落是二十四章,小的目是四十八愿。这是古来原译本的数字,都顾及到了。所以近代的一些大德们,都赞叹这个本子是《无量寿经》的善本,最圆满的本子,我们在这一生能够遇到非常幸运。 我们跟阿弥陀佛有缘,跟夏老居士也有缘,夏老居士肯定是大菩萨示现的,决定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会集不了这么圆满。他来到这个世间,实在讲,就是为我们做这一桩事情。 一行感言: 佛的弟子有出家和在家,出家是比丘,在家是居士。都是佛的学生。居士同比丘唯一不同的就是服装,一个穿职业装,一个随便装,有时候也穿海青。对于一个能持菩萨戒的居士,他的修为和见地不见得就比出家人低,一个人智慧的高低,和出家与否没有关系。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有几个是出家的人呢? 会集典籍也是这样,《论语》也是孔老夫子的徒弟们会集的,会集者也都不是出家人,谁又说他们会集得不好呢?两千多年以来,还不是得到了所有读书人的赞叹和推崇!学生要有成就也不见得非得亲自跟老师学,孟子人称亚圣,他出世时,孔夫子的骨头恐怕都烂掉许久了,他还不是照样依照孔夫子留下来的典籍学习而后觉悟成就吗? 现在好多学佛人对于居士的言论和书籍不屑一顾,殊不知,这些能够敢把言论发表出来的人,对于因果也是十分明了的,误导众生的果报在地狱,他们也是比一般人更清楚!文章的发表,典籍的注解,经典的会集,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首先文字上一字未改动,全是佛说。其次,文字优美简洁流畅。三者,重要的部分一点未少,略去无关紧要的一些文字,对于学习者,更容易上手更得力更有效。第四,多人会集,会集者慧明老法师跟梅光羲居士都是当时佛学泰斗,大经会集不是一个人的智慧。第五,更明了,更简洁,会集本章次分明,一目了然,更有利于学习和流通。第六,这个本子就是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读这一本,等于五种原译本全都读了。 学佛的人都有智慧,能否对本会集本生起信心,自然可以辨别。净空老法师,世间难得的高僧大德,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真实履行者,也许会让一些佛弟子内心感到不舒服,这也纯属正常,因为毕竟大家都是人吗?老法师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佛的法运还有九千年,释迦牟尼佛慈悲,在佛法灭尽了,还将《无量寿经》留世一百年,最后能留下来的,肯定是夏莲居的会集本,为什么?“所以近代的一些大德们,都赞叹这个本子是《无量寿经》的善本,最圆满的本子!”“这个本子好,文字浅显容易懂,段落层次分明,读起来爽口。而且将五种原译本里面的教诲,可以说是圆圆满满都摘录在其中,没有遗失,没有脱漏。这个本子就是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读这一本,等于五种原译本全都读了。”这就是原因。 我们在这一生能够遇到佛法非常幸运。能够遇到净土法门更是幸运,能够遇到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更是难得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