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的明暗两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49:32

中医学在解释药性的时候,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即通过中药与环境的关系来解释。比如附子生长在山阴比较阴寒的地方,有人就认为它能够抵抗寒冷,所以性热;西瓜在最热的季节里不怕日晒,因为有抗晒能力,所以性凉。这种解释方法我们先称为抵抗论。还有一种不同的解释方法,菊花在秋天开放,认为它禀受秋金之气,所以能平肝木;桑叶霜后采摘也是为了接受金气。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称之为禀受论。抵抗论和禀受论分开看都有道理,合起来看就解释不通了,别人问一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我们就无法应答。桑叶在霜后可以接受环境的凉气,附子在阴冷的环境中为什么不能接受寒气而表现为寒凉之性呢。我们不能在解释一部分药物时用一套理论,解释另一部分药物时却用了截然相反的理论,这样出现尴尬也就不可避免了。这种尴尬是由于我们思维的单向性造成的,而学习中医要求我们时刻运用辨证思维才能避免走入死胡同。

古人常说一物一太极,中药也不例外。也就是说中药同时具有阴阳两性,这两性可以表现为一明一暗,我们常接触的是中药的明性。比如附子的性热,大黄的性寒,这都是其明性,但同时附子还隐藏着一个性凉的暗性。因为附子抵抗寒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吸收了一部分寒气。我们常听说一句俗话:“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其实中药也是这个道理,就好比一个摔跤运动员,经过训练后肯定比一般人抗摔,而同时他身上的摔伤也比一般人多,这个运动员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抗摔伤还是易摔伤,就在于人们怎么看。喜欢摔跤运动的人会说:正常人摔一下就坏了,而摔跤运动员没事,所以抗摔;不喜欢这个运动的人会说:摔跤运动员都一身伤。这两种人都属于典型的单向思维。我们学习了中医就要看清事情的两面。对于药物的明性都比较熟悉了,因为其明白可见。对其暗性需要靠推理得知,不太让人信服。虽然不容易看到,却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方剂中常用的酒,就具有明暗两性。酒是粮食酿造成的,粮食作为我们的主食,其性比较平和是肯定的,但酿成酒以后就不一样了,酒具有走窜升发的性质,中药里用它帮助通行血脉,引药上行,好象是从粮食的中和之性平白无故的就变成了一个升发之性,其实不是,酒里边还暗藏着一个阴性的重浊下凝之性。可以这么说:粮食的状态是无极,酿成酒以后就变成了太极,阴阳互抱,进入人体后又裂变为两仪,酒气和酒质,酒气上升,可使人面红目赤,血脉畅通;但请注意《伤寒论》中说“酒客不喜甘”,长期饮酒的人体内都有湿热,湿从哪来的呢?就是酒气一挥而过,酒质却暗暗地沉积下来,日久生湿成了必然。可见药物的暗性不是虚无缥缈的,虽然当时看不到。通过酒的例子,我们知道了药物的明暗性实质就是太极的阴阳两仪,它是药物在形成中太极裂变造成的,有时这两仪不一定同时存在于同一饮片中,这种情况更有利于临床应用。比如麻黄与麻黄根,一发汗一止汗;李时珍记载,蝉蜕止小儿夜啼要用后半段,有人不信把前半段也加上,,结果小儿又开始哭了。这些显然是太极分裂后其两仪处于不同部位,所以两个部位表现为截然不同的作用。前面讲了附子应该暗藏着一种寒性,但在临床上并没有发现其寒性,因为这个寒性不一定就存在附子的根上,而是它的茎与叶表现为寒性。也可能寒性确实就存在于根上,因为外部条件不具备而表现不出来,邢斌先生编著的《危症难病倚附子》一书中就有一篇文献力辟附子偏热之说,认为附子有双向相反的作用,在原书的326页,朋友们可自己查阅。本文就是受其启发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