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张祖健推荐阅读20090714:互联网实验室2009中国维基发展报告摘要 - 品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7:11:22

  在知识全球化成熟发展阶段,知识大爆炸在互联网上产生了混乱和无序,出现知识孤岛现象。人们正在探索一种新的方式——建设知识大陆,来解决知识孤岛的问题。当前,构建知识大陆的主要代表是维基型百科网站。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维基网站在形式上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其本质是一个知识库,也是一个“证据库”,体现的是当前参与者的价值观。维基网站赋予了民众对知识的定义权和诠释权,通过内容开放,以大规模协作的全民参与方式完成对有关领域知识的采集、整理以及提取,实现自学习和自完善,并以结构化体系的形式呈现。
   维基网站作为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网站,不仅仅是知识体系,它还构造了一个全面扩展的全球网络社会的新形式,即维基社会。维基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它同样具有一定的空间,但更广泛,从其参与者的范围来看,已经扩展到了全球。维基社会的人群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维基社会形成是参与者互动的结果,维基社会具有相应的组织对“社会”进行管理,同时,为“居民”提供服务,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
   维基的应用和发展出现三个层次,以知识为核心的维基百科全书、大众参与的维基社区以及维基思维更广泛的社会实践。
   中国维基产业从应用层面看,尚处于市场接受期。中国维基产业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分化出综合维基百科全书以及专业性、行业性维基百科全书两条发展路径。维基知识的生产是各方权力意志博弈的过程。在博弈的过程中,会产生两种趋势,第一,随着Wikipedia网站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速,或将导致一种知识霸权主义开始产生。第二,以Google Knol为代表,过分强调保存某个团体的知识的知识部落主义。

    • 一、 知识全球化时代与维基社会
    • 1 知识全球化时代
     

罗素说,科学知识的目的在于去掉一切个人的因素,说出人类集体智慧的发现 。能够成为人类集体智慧的知识,即全球知识。知识全球化,追求一种全球知识的境界,即普遍而通用的知识——对所有时代、所有地区的人都行之有效;获得这样的知识就等于获得了理性和真知,并获得了历史进步和幸福生活的保证。
互联网实验室认为,从发展历程来看,知识全球化经历了观念萌芽、基本观念形成、基本体系形成和成熟发展期这几个发展阶段。
在成熟发展阶段,知识大爆炸在互联网上产生了混乱和无序,尤其是知识孤岛,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人们正在探索一种新的方式——建设知识大陆,来解决知识孤岛的问题。
当前,构建知识大陆的主要代表是维基型百科。维基型百科通过一个社会化软件,从根本上实现了知识在全球生产和消费的平台。维基型百科在形式上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其本质是一个知识库,也是一个“证据库”,它体现的是当前参与者的价值观。其赋予了民众对知识的定义权和诠释权,通过内容开放,以大规模协作的全民参与方式完成对有关领域知识的采集、整理以及提取,实现自学习和自完善,并以结构化体系的形式呈现。
全面地记录人类的所有知识是古代的许多作家(像亚里士多德等)追求的梦想。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编写过全面讲述当时学问的讲义,被西方奉为百科全书鼻祖。到了16世纪,西方出现了“百科全书”这个名词。百科全书对科学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奠定了知识全球化的统一框架——“百科”,为知识全球化贡献了知识生产初期的标准和规范,全球化的观念随百科全书的发展基本形成。
20世纪中期计算机技术发展以来,知识全球化呈现出标准化和数据库化的发展趋势,典型表现为以百科全书的形式跟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结合。知识生产和消费机制按照数据库的技术标准初步建立起来,知识全球化的体系基本形成。
1980年4月,美国书目检索服务社(Bibliographic Retrieval Service,简称BRS)率先推出了由1000篇文献组成的全文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不仅提供标题、文摘,而且可以进行全文检索。知识的基本结构形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作为一个全球化最佳媒介,被普遍运用到人类生产和生活各个层面后,互联网就充当了知识全球化的首选“历史工具”。知识全球化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本报告认为,互联网上的知识全球化,正在经历三个形态的演变,分别是:信息孤岛、知识孤岛和知识大陆。

信息孤岛、知识孤岛和知识大陆的演变示意图


研究认为,维基型百科是构建知识大陆的典型代表。维基型百科通过一个社会化软件,从根本上实现了知识在全球生产和消费的平台。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维基型百科在形式上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其本质是一个知识库,也是一个“证据库”,它体现的是当前参与者的价值观。
维基型百科网站赋予了民众对知识的定义权和诠释权,这意味着对传统只能由精英和权威来进行知识定义和诠释模式的解构;维基型百科保存了知识成长的演变的记录,这意味着有了保留历史证据的意义。
维基通过内容开放,以大规模协作的全民参与方式完成对有关领域知识的采集、整理以及提取,实现自学习和自完善,并以结构化体系的形式呈现。
知识结构化表现三个方面:维基分类知识树、知识元、知识元链接。(详见第三章)
 

  • 2 维基社会
维基社会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维基型百科网站,作为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网站,不仅仅是知识体系,它还构造了一个全面扩展的全球网络社会的新形式,即维基社会。维基社会是一个全球性的空间单位,维基社会人群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维基社会的形成是参与者互动的结果,维基社会具有相应的组织对“社会”进行管理,同时,为“居民”提供服务,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
维基社会的定义  从广义上来讲,维基社会是维基精神在广泛应用后形成的新的社会。
从狭义上来讲,维基社会就是维基社会化网络构成的社区,由在线协作与社会关系网络组成(Wiki+ Social Network),是人们利用集体智慧、大规模协作、对等生产的社会关系网络。
下面主要从狭义上的维基社会来进行研究。
维基社会的特点  (1)维基社会是一个全球性的空间单位。
维基社会的参与者分布在全球各地。下面是Wikipedia中词条数量超过10万的语言版本的统计(2009年5月14日,Wikipedia网站)。

Wikipedia 中词条数量超过 10 万的语言版本的统计

 

 

语言版本

管理员数

用户数

1

英文

1656

9647711

2

德文

323

755019

3

法文

182

600259

4

波兰文

151

273400

5

日文

66

309864

6

意大利文

93

385607

7

荷兰文

85

235915

8

葡萄牙文

63

551400

9

西班牙文

134

1073836

10

俄文

73

273599

11

瑞典文

99

114606

12

中文

88

628478

13

挪威文

65

117243

14

芬兰文

48

112785

15

加泰罗尼亚文

20

33466

16

乌克兰文

19

34964

17

土耳其文

22

221564

18

捷克文

21

70875

19

匈牙利文

34

95696

20

罗马尼亚文

23

95387

21

沃拉普克

5

4640

22

世界语

15

18293

23

丹麦文

35

70831

24

斯洛伐克文

10

28493

25

印度尼西亚文

15

102817

(2)维基社会的人群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
在Wikipedia发布材料的任何部份或全部都是使用GNU自由文档许可证,由于参与者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与背景,来自于世界不同的角落,Wikipedia试图使它的内容客观、公正。这并不是说要以“一种”客观的观点来表述,而是公平地呈现一个议题所有的观点。
(3)维基社会形成是参与者互动的结果。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在社区中互动形成各种关系并逐渐产生一些共同的行为规范、意识以及生活方式。同一社区的成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维基社会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身份ID;并要求其它成员或人参与互动时,事先做出明确的登记(登录),要求成员遵守网站的所有规范。正如有些网络社区对未成年人做出了明确的限定,有些网络社区只对少数特定成员开放等等。这表明,不同网络社区如同现实社会社区一样,有自己的文化与规范,有特定的一群人即网络互动在其中较为持续地互动着。
(4)维基社会的管理和服务
维基社会具有相应的组织对“社会”进行管理,同时,为“居民”提供服务,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Wikipedia主要按知识贡献和互动的程度对参与者进行管理,创始人吉米?威尔士认为这是个民主制、精英制、独裁制的混合 。通常大部分的内容,由一般的维基人讨论、修改,通常为民主的形式。维基型百科的系统里同时有“精英”做把关人——资深的维基人担当管理员,负责清除破坏及封锁恶意破坏者之帐户。而在非常敏感的议题上,则由网站创始人威尔士最后裁决。维基型百科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基于多层级权限分配机制的志愿者管理策略 。
在激励机制建设方面,Wikipedia为了鼓励并吸引热心的使用者持续进行高效率、高标准的编辑,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奖励:维基荣誉、维基奖励与其它奖励。每一种荣誉或奖励都规定了具体的授予规则,使用者必须满足相当的条件,依照奖励种类的不同,授予奖励者的层级也有所不同,同时所有使用者须经由其他使用者发现并主动提名才有获奖的可能。

  • 二、中美维基产业发展对比

开放、平等、共享、大规模协作的维基精神的价值已经不仅仅体现在编撰全人类的百科全书,维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形成以知识为核心的网络百科全书、大众参与的维基社区以及维基思维更广泛的社会实践三个递进层次。随着维基的价值影响范围逐渐广泛,各种不同维基企业不断地成长,基于维基技术开发层面和维基技术应用层面形成逐渐清晰的维基产业。从商业化程度来看,维基产业规模处于商业化发展的早期,已经有企业开始商业化探索。
维基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网络环境、维基发展历史等的不同,中美在产业发展阶段、市场格局、发展模式等方面逐渐分化出不同的道路。
从维基应用层面而言,自2001年Wikipedia诞生以来,维基网站展现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特别在美国市场逐渐发展出多种不同的形态,形成了维基型百科网站、主题性维基社区、问答性维基社区、维基新闻网站四种发展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即Wikipedia模式——美国本土运营;全球化发展;以公益性组织机构维持运作;内容向全球开放;以吸引大众协作参与。而随着Wikipedia的成熟发展,美国维基产业跨出“百科全书”层面,正处于从“大众社区”向“社会应用”层面过渡的时期。
而中国维基产业的发展核心仍处于网络百科全书为主的第一层:基于维基技术及维基理念构建网络百科全书。中国的维基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中国市场上运营的维基网站主要分化出综合维基型百科全书以及专业性、行业性维基型百科全书两条发展路径。从市场生命周期来看,中国维基市场正处于接受期。从接受期到成熟期,存在一条发展鸿沟。能否顺利跨越鸿沟并进入市场成熟期,赢得大众用户的支持,是维基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我国维基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我国的维基开拓者正在探索一条维基在中国发展的中国模式之路。其中以互动百科最有代表性,形成了以本土发展,百科联盟协作;公益性发展与商业化探索;启蒙市场,激发公众参与意识为发展模式的互动百科模式。

  • 1 维基应用发展的三个层次

互联网实验室认为,随着维基应用的不断发展,开放、平等、共享、大规模协作的维基精神的价值已经不仅仅体现在编撰全人类的百科全书,维基对于社会的影响逐渐从知识层面渗透到社会关系以及维基思维更广泛的社会实践三个层次。
 

维基价值体现三个层次

来源:互联网实验室

第一层次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百科全书。 第二层次是大众参与的维基社区。 第三层次是维基思维的社会应用。

  • 2 维基产业结构和规模

Wikipedia迅猛发展带动了维基产业的发展壮大,各种不同维基企业不断地成长,形成逐渐清晰的维基产业,如下图所示。
 

维基产业图

来源:互联网实验室

维基产业中主要的参与者集中于维基技术开发层面和维基技术应用层面,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维基技术提供商,主要开发维基软件。第二,基于维基技术构建的维基网站,属于维基产业中的维基技术应用层面的参与者,为用户提供知识生产与共享的平台。第三,同时提供维基技术服务及维基网站运营的企业或组织,实现多元化发展。以维基媒体基金会和互动百科为典型代表。
从商业化程度来看,维基产业规模处于商业化发展的早期,已经有企业开始商业化探索。不完全统计,国外企业约有300多家,从业人员约有9000人,当前市场上的通用类的维基软件产品有40多种。

  • 3 中美维基产业发展对比
(1) 美国维基产业发展
当前,从应用层面来看,美国维基产业跨出“百科全书”层面,正处于从“大众社区”向“社会应用”层面过渡的时期。
从市场生命周期来看,Wikipedia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早期阶段,开始大众化发展。
由于Wikipedia的带动,大众化、生活化的维基社区新兴,以WikiHow等为代表的此类维基社区的用户规模及流量等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势头。
国外的巨头企业例如IBM、宝洁等都已经将维基思维应用于企业的协作创新中、知识管理等层面,维基思维的社会应用也开始步入成熟期。

 

美国维基产业发展阶段

来源:互联网实验室

(2)中国维基产业发展阶段
从应用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维基产业的发展核心仍处于百科全书为主的第一层。基于维基技术及维基理念构建百科全书,价值体现于以社区与协同编辑为基础的知识生产方式对于传统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
从市场生命周期来看,中国维基市场正处于接受期。从接受期到成熟期,存在一条发展鸿沟。能否顺利跨越鸿沟并进入市场成熟期,赢得大众用户的支持,是维基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维基产业发展阶段

来源:互联网实验室

维基产业发展面临鸿沟体主要现在: 第一:用户参与维基协作的能力有限。 第二:网络习惯差异大。

  • 4 维基应用发展趋势

自2001年Wikipedia诞生以来,维基网站展现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逐渐发展出多种不同的形态,其中四种分支分别代表四种发展趋势,值得重视。详见本章5节。
维基网站的发展趋势不单单局限于自身形式的演变,同时与主流的互联网应用相融合,利用维基构建增值服务,创造出新价值,新商业模式。实现与门户网站专业频道的整合,构建一个开放式平台,利用维基的知识产出形成门户专业频道知识的补充。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用HDWiki在家居频道搭建房产百科。
近期,Google开始测试在新闻搜索中整合Wikipedia内容,在搜索结果呈现部分Wikipedia的链接,利用Wikipedia的丰富信息资源作为当前新闻的参考资料。用户提供在搜索引擎领域,非结构化数据向结构化数据的过度是大势所趋。
通过维基技术实现社会化商务,是未来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方向。社会化商务创造一个空间让人们可以在线协作,从你信任的人那里得到建议,寻找商品和服务然后购买。这样能通过众人的力量快速聚焦到目标,从而缩短探寻研究到购买商品服务的环节。
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网站已开始尝试将百科频道纳入电子商务网站当中,为消费者提供相关的产品知识及指南,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支持服务。

  • 5 美国维基网站发展概况

自Wikipedia在全球取得巨大成绩以来,已经有众多的维基网站涌现出来,互联网巨头Google也开始涉足探索合适的维基发展模式。目前在美国市场格局如下:
 

美国维基网站市场格局分布

来源:互联网实验室整理

全球维基型网站的发展模式
维基型网站的发展模式有维基型百科网站(Wikipedia)、主题性维基社区(Wikia)、问答性维基社区(Wikihow)、维基新闻网站(Wikinews)。
其中(一)维基百科网站是美国百科全书模式的典型代表。网站的参与者分布于世界各地。在这个网站上,几乎任何人都可以编辑任何文章及词条。也被称作“人民的百科全书” 。
此种模式的其他网站还包括:(1)大众百科(Citizendium),又译为公民汇编、公民纪要等。(2)Google knol是基于JotSpot的维基技术搭建,但没有采取Wikipedia完全开放的策略,而采取了一种半开放的策略。
(二)主题性维基社区Wikia由Wikipedia创始人吉姆?威尔士(Jimmy Wales)于2004年11月创建。Wikia也采用了“任何人都可编辑”的运作模式,Wikia允许注册用户自由编辑信息。根据Wikia的内部登录数据和谷歌分析的数据显示,作为一个整体来说,Wikia每月能覆盖3000多万活跃的独立用户。
(三)问答性维基社区(Wikihow)由自愿参与者投稿、编辑或维护,提供日常生活中大小How-to高质量且有用的文章,wikiHow上由自愿编辑者提供许多实用的文章,你可以通过层层分类,找到许多有趣文章,wikiHow现在有40多名管理员,500多位热心编辑。他们可以决定管理制度、质量标准等很多问题。WikiHow旨在建立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指南性质的知识社区。网址 http://www.wikihow.com。
(四)维基新闻(Wikinews)是维基媒体基金会营运项目,创造一个自由的新闻来源,目前有24个语言版本,要求新闻编辑者写的所有内容都需要引证,以保持最高标准的可靠性及维基的中立性原则。公众在维基新闻平台上针对同一新闻主题全民参与到新闻事件的事态观察、事件评述、新闻信息的错误修正,公众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的观点都将在这个平台上得以展现。网址:www.wikinews.org。
在维基网站中,最著名的当属美国的Wikipedia网站。Wikipedia是在美国这个开放性社会发展起来的开放式网站。网站核心团队在美国本土运营,全球化发展,以公益性组织机构维持运作,内容向全球开放,以吸引大众协作参与。
 

美国发展模式

从内容来看,Wikipedia以英文本土知识建设为主,发展迅猛。英文Wikipedia在2001年2月12日达到1,000页,9月7日达到10,000条词条。在计划的第一年,有超过20,000条词条被创建,平均每月1,500条。2002年8月30日,已经有40,000条词条。成长的速度从计划之初就在平稳增长。
维基媒体基金会(Wikimedia Foundation Inc.),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注册。它是由Wikipedia的创始人之一吉米?威尔士在2003年6月20日正式宣布成立的。基金会的目标是鼓励开放及多语文内容的成长、开发、及分发,并将全部这些内容以维基方式免费提供给公众。
作为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的非营利组织,基金会历年约有80%的收入来源于捐赠。而随着维基媒体负责的各个子项目影响越来越大,基金会收到的捐赠也越来越多,同时参与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这种捐赠思想与志愿行为反映了美国社会独特的慈善文化。
与传统百科全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维基鼓励大众志愿参与编撰来实现一个百科全书计划,而不依赖少数专业学者来撰写词条,而后者正是传统百科全书赖以建立其权威性的核心要素。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引导了一种新的趋势:个人知识向团队知识的转型。

  • 6 中国维基市场发展概况

中国维基市场的发展核心仍处于维基价值体现的第一个层次——即基于维基技术及维基理念构建百科全书。此外,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问答性的,具有一些维基特点的网站,如百度知道、天涯问答和雅虎知识堂等,但此类网站基本处于发展初期,这里不做重点分析。
2006年互动百科推出的百科建站系统促进了维基概念的普及,有上万家中小网站藉此建立了专业性和行业性的维基站点及频道。在互动百科网站的带动下,逐渐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中国市场上运营的维基网站主要分化出综合维基型百科以及专业性、行业性型维基型百科两条发展路径。
目前,中国维基市场可根据维基网站的发展路径及运营形式划分出市场格局分布。
目前所运营的维基网站主要以两种运营方式存在,第一种是作为独立的维基网站来发展维基,第二种是依附于已有网站平台所搭建起来的百科频道。 中国维基市场的发展核心仍处于维基价值体现的第一个层次,即基于维基技术及维基理念构建百科全书。
第一阵营:独立运营的综合性维基型百科网站,以互动百科和中文版Wikipedia为代表性网站。互动百科和中文维基百科在词条质量保证方面具有较为完善的编辑规则、版权声明等旨在形成高质量、中立性的词条知识体系。其中,互动百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维基网站,由全球1,031,605位网民共同编写而成,共计3,095,956词条,33.2亿文字(本数据采至2009年5月)。而中文版Wikipedia依然致力于构建公益性的最权威的中文百科全书,但是由于我国实行互联网内容实行审查制度,在历史上对于Wikipedia实行过限制访问,因此中文版Wikipedia始终处于限制访问的风险当中。
第二阵营:网站附属发展的综合性维基型百科网站,以百度百科为代表。作为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的附属综合性百科频道,百度百科仍然要不断完善其编辑原则、技术机制、丰富协作功能。
第三阵营:独立运营的专业性维基型百科网站,以科技中国为代表。此类网站的发展对于维基协作者的知识的深度及完备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阵营:网站附属发展的专业性维基型百科网站,结合主站内容建设方向,构建起专业性的百科频道,以新浪房产百科等为代表。
中国发展模式
虽然我国维基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用户的协作意识、参与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而正是在中国特有的网络环境下,中国的维基开拓者们努力克服着市场环境给维基产业发展带来的阻力,正在探索一条维基在中国发展的中国模式之路。其中以互动百科最有代表性,因此将之命名为互动百科模式。
由于中国维基市场还处于接受期,参与者主要是技术爱好者,因而通过联盟方式发展产生规模效应,是一个现实的选择。目前,互动百科通过自主研发的HDWiki百科建站开源软件建立百科联盟。这个联盟的盟员之间互相贡献知识。互动百科联盟是互动百科主站与HDWiki站点的数据交互中心,“盟主”互动百科主站300多万词条与基于HDWiki建设的维基站点创建的词条实现了知识实时分享。
与美国Wikipedia公益性运作不同,以模仿美国起家的的中国维基网站在维基商业化运作上已经做出了摸索,积极开拓新盈利方式。虽然目前中国维基还处在初期阶段,但利用百科网站构建技术系统,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品牌效应集聚人气,形成一个完备的社区。最后经过资本运作、宣传以及技术能力整合社区,已逐步显现出未来商业化运作的目标。
通过举办大量的线上线下的活动启蒙市场。主要有网站自身的社区性公益活动和线下的与公益性机构合作的公益活动。与众多的公益性机构展开公益合作。例如互动百科与国际气候组织和壹基金共同启动互联网种树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减排二氧化碳为核心,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与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合作,推出“百万网民同享互联网新文化运动之旅”的活动,共同协作、创建最完整的新文化运动百科知识。

  • 三、 维基社会的机制和规律

维基型百科的自组织、开放性的维基理念,使维基社会中的知识生产与消费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维基自组织运作模式下,生产和拥有知识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创建知识词条,并与他人消费知识成果,但每个人又都不可能成为绝对的权威。维基社会中知识的生产机制由内部动力机制与外部作用力共同驱动形成,其中内部动力机制由生产者、消费者、破坏者等构成,而外部作用力主要由用户社区(小组)所驱动。内容唯一性、内容可靠性和内容完善性所组成的维基的内容机制使海量知识摆脱了无序的状态,维基以内容为核心形成一种自组织的知识结构化的整合方式,通过知识结构化的整合,使互联网上的知识传播与交流产生了新秩序。
在实现知识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维基型百科实现了团体“头脑风暴”,并且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维基通过知识的自组织管理,集合全体用户的智慧,在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和协同下实现知识创造的团体效应。维基的知识库不但实现了知识范围和数量的扩展,还完成了知识质量的不断演进、提高。通过集合全体用户的智慧,形成了超强的消费知识集合,形成一个动态增长的架构。
在维基社会的生产消费机制及运行规律下,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型和新的组织方式。这种新的经济模型实际上已经由软件、互联网渗透到商业、教育、政府、文化出版、制药、以及其他先进行业,并扩展到全球经济的每个部分。

  • 1 知识生产消费机制及其特点

对于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迈克尔?波兰尼看来,知识的获得过程不是人被动服从客观真理的过程,而是一种融合着个人热情和寄托的参与过程。波兰尼认为:“客观性不要求我们用那人类渺小的身躯、用他过去那短暂的历史,或者他未来可能的生涯,来估量他在宇宙中的分量;它并不要求我们仅仅把自己看做千百万个撒哈拉沙漠中的一粒沙子。相反,它给我们以灵感,希望我们克服自己的躯体存在的吓人的能力缺陷,甚至希望我们能够构想出有权威且不言而喻的合理的宇宙观。它不是要求我们超越自我的劝告,而是正好相反——是对人类心目中皮格马利翁发出的召唤 。为此,他还创造了一个名词:“识知”(knowing,即知识的获得)。 维基型百科的自组织、开放性的维基理念,使知识生产与消费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维基自组织运作模式下,生产和拥有知识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创建知识词条,并与他人共同消费知识成果,但每个人又都不可能成为绝对的权威。

知识结构化
内容唯一的好处,是容易实现知识结构化。知识结构化是将一个个的知识元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成一个系统,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维基型百科上的知识结构化的目的是为知识生产和消费提供统一标准。本报告所研究知识结构化主要是知识文本的结构化,而不涉及知识收录的具体技术指标,例如某个图片大小。
维基型百科上的知识结构化表现为三个形态:知识分类树、知识元、知识元链接。
知识以树状的形式为索引结构。知识分类树是维基网站知识生产和消费的基本结构。
以互动百科为例,现有13个一级大类:热点、自然、文化、人物、历史、生活、社会、艺术、地理、经济、科学、体育、技术。大类之下另有若干低级子类。比如,在“自然”这个一级大类下,有9层子类:自然资源—矿物—岩石—水成岩—煤炭—煤矿—矿难—中国矿难—台湾矿难。参与者可以此为依据创建、编辑词条,也可以通过分类树进行知识管理。
在Wikipedia中文版中有如下分类树:

Wikipedia中文版分类树

(来源:Wikipedia中文版,互联网实验室整理)

所谓知识元,也称知识单元,是指不可再分割的具有完备知识表达的知识单位。从类型上分,包括概念知识元、事实知识元和数值型知识元等。在维基型百科上,主要是概念知识元和事实知识元。
知识元有如下特性:
(1)知识元是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最小可控单位。所谓显性知识,是相较于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而言的,能用文字或数字表达出来,并且经编辑整理的知识。显性知识是以一定的形式记载在一定的载体上,如文献等。
(2)知识元是完备的,即一个知识元在逻辑上是完整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事实、原理、方法、技巧等。
(3)知识元具备结构化特征
知识元具有结构性,一方面表现在知识元内部的结构化,另一方面维基网站在呈现知识元内容的页面也具备结构化特征。
知识元之间的链接产生了新的结构,它将维基型百科上的知识进一步结构,形成了不同于印刷品的新一代的知识库。读者在使用传统的百科全书时,查询某一个词条能够得到准确的、概括性的解释,但却无从了解该词条的外延或是相关细节,每个知识点都像孤立的小岛。而在维基型百科的知识库中,任何一个知识单元都可以关联到其他相关的单元上,如下图所示。

知识元链接示意图

(来源:互动百科互联网实验室整理)

维基型百科上的知识元链接,不同于一般数据库中的链接。数据库中的知识元链接一般是根据固定的关键词为基础,对作者、机构、刊名、关键词以及相关作者、相关机构、相关关键词等设置链接,这些设置是数据库事先设定,普通用户没有修改的权限,用户只能通过这些链接检索知识网络中心配制的数据库的相应字段,获取检索结果。

知识生产消费机制的特点
知识社会学家谢勒指出:团体之知优先于个体之知,个体须浸润在团体内,个体知识需以团体知识做前提才得以造就,没有团体知识即无从展现个人知识 。
维基的成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团体知识库,依附在这个知识库的人要比为这个知识库做贡献的人多得多。作为一种社会性软件,在大众智慧高于任何个人的理念下,维基在提供知识消费的同时,不断促进、激发知识创新。新的大规模协作正在改变公司和社会利用知识和能力进行创新和价值创造的方式,这影响到了社会的每个部门以及管理的方方面面。维基社会向世界开启了大门,每个消费者消费以前高度保护的资源,实现创新,创造新的商业模式,重写许许多多的竞争规则,推动行业的重要变革。

知识生产与消费规则
在维基型百科中,“人人都是作者,人人都是编辑”,维基型百科给与了任何参与者对于知识的定义权和诠释权,已成为团体知识总结归纳的最优模式,颠覆了以“大英百科全书”为代表的学院精英式的知识诠释方式。
维基型百科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为某个词条下定义,做出自己的诠释。因此维基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类社会的智力资源――无论是谁,只要他有自己的见解,哪怕他在任何方面不是权威,但只要他在这个特定的辞条的诠释上术有专攻,就可以将自己的智慧表现在大众面前。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之内和不同应用目的之下,具体的维基也有着不同的特性,没有严格的、绝对统一的标准。但是作为维基社会,其具有维基所倡导的维基精神、所遵守的维基规范,保证维基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信任是维基倡导的最重要的精神之一。在坚持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原则下,维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相信人人都可以遵守维基的有关约定,不会对既有主题或词条进行恶意的删除或篡改。中立是维基提倡的又一重要精神。它要求知识发布或者编辑者要以事实为依据,同时尽量避免使用任何带有主观性的语言。消费是维基的奉献精神所在。维基呼吁每个人都应该奉献自己所知的或愿意学习的,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不但可以充实丰富自己已有的知识,也可以体现和自身的价值。协作是维基最宝贵的精神。维基需要团体的力量来共同建设,通过不同人不断的编写和修订,将某一专题或词条渐渐推向更客观更完整的状态,进而消费知识或知识。维基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平等,即在对维基网站的主题或词条内容进行编写或编辑时,没有任何人有任何的特权,所有参与者(因违犯有关规定或恶意破坏者除外)都一视同仁、享有同等的自由度。开放精神是维基赖以存在和壮大的重要根基。
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维基站点里,存在破坏者和破坏行为在所难免。这时候,系统维护员和每个参与者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保证维基站点内知识的正确性和健全性。为了实现这种正确性和健全性,维基在技术上坚持了一些重要的规范,以期做到既坚持面向团体公开、全员参与的原则,又尽量降低众多参与者可能带来的潜在的风险。这些规范主要包括:保留记录、更新描述、IP禁止页面锁定、沙箱测试。

  • 2 维基技术的应用

维基社会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型和新的组织方式。这种新的经济模型实际上已经由软件、互联网渗透到商业、教育、政府、文化出版、制药、以及其他先进行业,并扩展到全球经济的每个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发现了这种大规模协作的利益,维基社会中平等、协作、自发的组织方式最终将替代传统的以层级和控制为基础的公司组织成为国家财富创造的主要动力。维基社会中,几十亿个相互联系的个人现在以我们未曾梦想的方法积极地参与创新、创造财富和推动社会的发展。他们以惊人但最终非常有益的方式促进了艺术、文化、科学、教育、政府和经济的发展。
企业协作创新
《维基经济学》一书指出“只有善用大众协同合作(Weapon of Mass Collaboration )的企业,才能存活”。
有研究发现,在企业管理中,知识一般从上至下大致需要通过5个管理层,到最底层时,约要衰减80%的内容。而维基提供的开放式平台以提供无障碍的沟通方式使自上而下的精英决策完全可以被扁平化的团体协作所取代,大众的智慧将以团体协作的方式得到完美的释放,实现开放式创新。在诺基亚内部,维基技术已迅速变成了一款企业工具,早在2007年,诺基亚至少20%的员工在使用维基技术来完成更新计划和项目进程、交流思想、编辑文件等工作,正如诺基亚企业战略高级经理史蒂芬?约翰斯顿所说,维基是对我们开放式的工作方法的真实体现。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解维基思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维基软件也正在成长为主流的协同作业商业工具,实现团体写作带来的开放式创新,从多方面改变着企业的组织运作的方式,成就企业的竞争力。
员工参与管理决策。维基系统所具有的开放、自由、平等等特征与功能,创造了人人都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员工可以借助该平台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见、建议,为企业的正确决策提供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维基系统在企业决策管理中的应用还同时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信任程度,并由此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实施知识管理。维基作为一种协作软件,它能集中和管理企业的各类数据与知识。利于企业与外界的交流。

维基与教育
维基系统因其开放性和协作性的功能与特点,成为学校“教”与“学”的重要工具。如为教师提供了浏览维基平台上所有资源的可能性,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思考及质疑,随时修改和创建新条目。对于学生来说,利用该平台可以充分调动个人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某一主题的知识学习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发挥团体协作学习的优势。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维基平台宣传学校优秀教育成果或教学资源,发布教学知识(如课程表、教案、课件、课程内容的公布等),策划相关活动等。在对外教学交流中,可以通过维基平台,实施校际间的教育资源消费。目前,较有影响的维基教育系统有:英国的Wikiv-ille;我国台湾地区台中教育大学的Wiki Team Work等。

维基与政府
政府职能服务化是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的大方向,我国政府部门的职能正在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尤其是开展电子政务后,这种以公共服务为职能核心的思想更加深化,公共服务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运作效率是电子政务实施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
基于维基的政府知识管理对内门户的应用。维基在政务门户对内的应用中主要解决组织内部的知识交流、消费和学习,从而促进新知识的产生,优化实践活动。它能够让政府组织内的用户通过单一的入口找到“适当的人”和“正确的事”,并为适当的人做正确的事提供“适当的场所”。
基于维基的政府知识管理对外门户的应用。维基在政务门户对外的应用为外部知识用户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的知识发布平台,加强了用户与政府门户网站的互动体验,使政府机构快速获取来自外部的知识与知识,辅助日常工作决策。最终有利于形成一个政府与民众双方实时互动的民主氛围,同时也加大了公众的政务参与热情满足了个性化的需要,形成更全面、更通俗的知识知识,树立政府良好的社会形象。

  • 3 相关商业化探索

维基商业化的议题正处于热烈讨论和积极探索之中。人们关注的问题如下:
知识产权问题:维基站点如果要将内容商业化,必须要面对版权的问题。如何处理copyleft协议与商业化,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其次,作为任何一个开放编写的维基站点,都有或者都需要有广泛的团体参与才能够存在和壮大,其中的词条内容,永远不属于任何的一个人或某几个人。一旦进行商业化,首先要考虑这个团体的受益问题。
企业级服务:出于维基思维在企业当中的应用前景,基于维基技术为企业提供开放式平台的企业级服务将是维基的重要商业模式之一。另外,对于需要发展互联网用户的企业而言,维基站点作为其附加服务的扩展和延伸则是维基与企业合作的另一条思路。
开源软件服务:基于维基开放、共享的理念,将维基软件开源提供,而为用户提供维基软件的SaaS模式,即用户向维基软件提供者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
互联网广告:由于维基社区的主题相对集中,尤其在具体的词条页面,主题只有一个。所有搜索到此词条页面的参与者都是相应产品高度相关的潜在的购买者,因此基于主题内容,由用户主动发起的广告形式是维基站点广告的主要方式。
与传统行业对接:面对数字出版浪潮的冲击,传统出版社也面临着战略转型的关键时刻,而维基与传统出版社的合作实现维基化内容的出版则是与传统行业对接的一种商业模式选择。维基网站提供优质的内容,而出版社提供利用不带版权的包装、印刷、发行、销售等配套服务。维基出版将传统出版产业的核心价值链环节带入了社群化的数字网络,势必促使建立新的数字出版运营模式。

  • 四、 案例分析:维基型百科发展的中国模式

中国的维基开拓者们努力克服着市场环境给维基产业发展带来的阻力,探索一条维基在中国发展的中国模式之路,其中以互动百科最有代表性,以下将对维基型百科发展的中国模式——互动百科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

  • 1 互动百科

互动百科(www.hudong.com)——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社区,约有100万用户,3百万百科词条。网站于2005年正式创立,由互动在线公司运营。拥有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一款中文维基系统和开源的中文维基建站系统——HDWiki,并借助该系统发展百科联盟。目前,互动百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维基网站,是中文维基领域的实践者、领军者,现已初步确立了中国市场上的发展优势,力图走一条本土知识结构化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互动百科发展历程
2000年,Wikipedia诞生后就一举颠覆以《大英百科全书》为代表的学院精英式知识诠释方式,在全球掀起维基浪潮。2002年10月,中文版Wikipedia推出。
2005年6月,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园。像许多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一样,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系统工程博士时与维基百科有过亲密接触的潘海东,创建了中国首个商业性维基网站——互动百科。
2005年7月18日,互动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潘海东担任CEO。一年后互动百科就在全球中文维基网站中名列前茅,潘海东本人也成为入选美国AAMA“摇篮计划”的首批创业家。
为了更加适应中国本土市场,2006年,互动百科开发出国内第一款中文维基系统——HDWiki。至此,互动百科成为第一个开发中文维基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真正独立运营维基型百科的公司。互动百科从众多的维基网站中脱颖而出,逐步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维基网站。截止到2009年4月,互动百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超过100万用户共同打造的拥有300万词条、32.7亿文字、300万张图片的维基网站。

  • 2 网站发展特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维基网站,网站由三个系统构成:知识库、知识社区、百科联盟。
 

互动百科发展特点

知识库规模最大: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知识库,由全球1,045,079位网民共同编写而成,共计3,142,395词条,33.7亿文字(数据采至2009年5月)。
知识框架全面:内容覆盖自然、文化、人物、历史、生活、社会、艺术、地理、经济、科学、体育、技术等各个领域,近4万个分类,几乎覆盖人类知识所有领域。
免费模式:由92.6万活跃用户贡献内容并更新,免费使用。
互动百科已形成基于用户,以小组向导为核心,维吧、论坛、小组、智愿者群组、知识社区多层次立体的中文知识社区。互动百科的中文知识社区作为专业社区,具有明确的内容导向和主题联系,用户之间基于共同的认知进行团体协作与分享,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探讨,并使网民们能更好分享、沟通知识、实现情感交流与宣泄,再基于专为中文用户设计的维基系统与社区产品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与普通SNS网络社区相比将焕发出更大的活力与商业价值潜力。
 

互动百科—以百科为核心的知识社区

百科联盟
互动百科将使用HDWiki搭建地方性和专业性社区架构起的维基站点及频道联合起来,形成百科联盟,百科联盟的盟员之间互相贡献知识。通过百科联盟将互动百科主站用户所贡献的知识扩散至众多的中小网站,影响到了更为广泛的人群,同时这些众多的维基站点所进行的知识生产又汇入互动百科的维基知识库,形成新一轮的知识共享、创造、创新。知识的再扩散一方面有助于维基理念在中国的普及,同时百科联盟网站通过贡献优质知识,实现了网站自身的推广。
为了激励百科联盟成员发展维基,互动百科开启了联盟站长成长计划,根据联盟成员的贡献信用值以及参与用户数等奖站点划分为新手站点、铜牌站点、银牌站点、金牌站点、白金站点五个等级,并实行现金奖励及帮助优秀站点进行用户活动、成功案例推广活动。

百科联盟激励机制

目前百科联盟成员超过3000家,分布于中国28个省市,覆盖42个行业,诞生了一大批金牌、银牌、铜牌站点。为实现盟员之间的互补,避免知识平台的重复搭建,联盟非常注重专业维基型百科网站和地方维基型百科网站的发展。
在专业维基型百科网站方面,覆盖了超过42个行业,成功案例包括:科技中国(互联网百科全书)、法律维客、花卉百科、Linux百科、中国高校维基百科、功夫词典、会计百科、地质百科等。

HDWiki中文维基系统
目前全球有超过40款的维基开源软件,全球应用最广的维基程序Mediawiki以及其他的主流程序Twiki、MoinMoin、Jspwiki等均是国外开发,虽然大多数的维基软件支持多语言环境,但是由于软件开发目标并非旨在面向中文用户开发,因此能够支持中文版本的维基软件的中文功能也并不完善,不符合中文用户使用习惯。
HDWiki则是由互动百科开发的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为中文用户开发的免费且开放源代码的中文维基建站系统,为中文用户提供适合中国用户体验的功能和设计,满足中文用户建设维基网站及频道的需求,曾被《站长》杂志评为2008年10大优秀建站系统之一。

  • 3 互动百科的探索

略(可下载报告全文浏览)。

  • 五、 维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维基型百科是重新组织知识的一种适当方式。全球化使世界的边界、限制和分类都在发生变化,知识不再拥有从前的稳定性,至少没有我们的理论中所描述的稳定性。面对一个迅速膨胀的数字世界,人们难以确定什么是应该知道的。维基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世界上很多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种机构,正在积极的关注维基模式带来的变革。维基提供了一种让全民参与、社会化大规模协作、全球共同开发市场和沟通的新方法。
在维基型百科引导下,知识走向呈现出从混乱到有序的秩序化发展趋势。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美国网民数量,成为世界第一,本土知识的崛起成为新的课题,这带来了关于全球知识和本土知识的探讨。
知识就是实力。本土知识,是构成一个国家智慧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维基网络百科构建的不仅仅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体,还构建了一个庞大维基社会,在加强话语权在智慧实力方面,体现出了新的战略优势,为中国增强知识实力提供了一种选择。维基创始人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就曾表示:从维基开始,美国全球互联网的领袖位置可能要逐渐被中国所替代。
 

互联网实验室2009中国维基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