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培育“又红又专”栋梁之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37:58
清华大学:培育“又红又专”栋梁之才 2010-06-04

 八天七夜,清华学子铭记于心。

 

 那是2009年9月22日,离国庆阅兵还有8个整天,清华大学接到了北京市委的通知,紧急组建一个新方阵参加国庆游行。

 

 32小时,2379名清华学子完成报名集结;3天,完成多方阵合练;5天,完成天安门走场彩排……8天后的那个清晨,当朝霞染红天安门城墙,清华人以“八天七夜”的奇迹为
祖国献上了最精彩的生日祝福。

 

 很多人惊叹清华学子为何如此高效,更多的人追问,这一切,清华是怎样做到的。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的回答是:这是基于学校长期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育人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果。

 

 精彩课堂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三闾大夫屈原,成为董存瑞、邱少云,但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要为她出一份力……”这是外语系许心同学日记中的一段感言,朴素、真诚,充满力量。

 

 这力量从何而来?史宗恺说,这来自于清华“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实践。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清华大学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的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果。

 

 清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等教改课题,对新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四门新课程的教学体系,受到学生的欢迎。五年来,清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学生评教成绩达到优秀,充分发挥了课程主渠道作用。

 

 清华注重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学校长期开展“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教师”的评选活动,评选中涌现的一个个先进典型,让师生们感动不已。计算机系吴文虎教授获评首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这位72岁的老师已经在讲台上奋战了47年,现在仍担任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队总教练。颁奖晚会上,到场给吴老师颁奖的是与他一起奋战的奥赛弟子们。16年来,他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骄人的成绩。这些同学们在台上齐声表达了感激之情:“吴老师,我们爱你!”

 

 “全过程匹配”辅导员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坚实力量

 

 清华自动化系的BBS“自在心语”里,有一个活跃的ID“oozhu”,它时而参与热点话题讨论,时而为激烈争吵调停矛盾,同学们把它当做BBS中惯常的一个“水车”。而事实上,他是自动化系的网络辅导员朱鹰。

 

 每到周一,朱鹰会给系学生组的全体辅导员发一份《一周网络热点报告》,遇到一些网络突发事件,他会在第一时间向学生组汇报,并参与网上事件的网下处理。

 

 网络辅导员,这是清华极富传统的辅导员制度中一个新门类。近年来,清华在发挥“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为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辅导员队伍提供了制度保障。从2000年至2007年,清华先后在本科生辅导员队伍中设立了党建辅导员、网络辅导员、心理辅导员等,负责专项工作。2006年,清华对辅导员队伍的编制配备作了进一步调整,每两个班配备一名带班辅导员,定向生每班配备一名带班辅导员,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由原来的1:100提高到1:32。

 

 为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清华确定了“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研究生为主体”的辅导员组成原则,构建了包括岗前培训、上岗培训、日常培训等各环节的专业化培训体系,覆盖辅导员在岗全过程。学校坚持选拔优秀同学担任辅导员,成为学生的榜样和示范,辅导员队伍中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谷振丰、“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李刚、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房超、华剑锋等优秀典型。

 

 与此同时,清华充分发挥党支部作为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加强本科生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做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全校共有196个本科生党支部,26%的党支部建在了班上。以党建带团、班建,以团、班建促党建,一大批学风优秀的先进班集体,由此涌现。

 

 多渠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两年前的5月13日,清华园里那条绵延不绝的长龙曾经感动了多少人。一张张年轻面孔焦急地等待,只为献出自己的热血和对同胞满腔的爱。

 

 汶川大地震刚刚过去一天,清华学子便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救助活动。听闻血库告急,同学们志愿献血从早上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多,当天的献血量占到了北京血库的1/6。

 

 近年来,清华大学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和有效环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提升学生政治意识。抓住重大事件的有利契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近年来清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有益经验。奥运会、世博会,清华学子的行动精彩纷呈,此外,每年学生入校和毕业等环节也是清华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时机。2006年开始,清华推出家庭经济困难本科学生新资助体系,要求从新生开始,对每个受助学生每年至少有3次的谈话,帮助学生既解决思想问题,也解决实际问题。同年,清华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安排团队训练营环节,大力加强对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2008年9月起,清华启动了“新生导引项目”试点工作,给予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技术性指导、挫折及自信心教育、进一步推动建立密切的师生联系。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引导就业。来自清华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2009年,清华大学前往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生超过8成,前往西部、东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达到383人,比2005年的134人增长近3倍。

 

 在清华,“祖国至上、人民为先、事业为重”,“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成为学生择业的主旋律,而这种氛围的形成,除了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外,也离不开形式多样、契合时代的主题教育活动。2007年3月启动的“科学发展、成才报国”主题教育活动,迄今已举办各类活动437项,参与人数达到15800余人。许多以优异成绩走进清华的学生,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走出找不到人生目标的迷茫,找回了人生定位和追求进步的决心。

 

 “这样的主题活动,让我们有理想可以想,有信念可以守。”一名新生在参加完“科学发展,成才报国”主题团日后感慨道。

 

 ——凝练主题,实践育人。广泛、深入的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是清华学生工作的又一优良传统。五年来,清华组织了各类主题社会实践,从2005、2006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07、2008年“科学发展,成才报国”到2009年“百年校庆——祖国万里行”,全校同学奔赴祖国各地,开展国情考察、农村调研、专业实习、就业引导、扶贫支教、志愿服务、社会关爱、奥运宣传、环保科普、科技推广、文明共建、挂职锻炼等各类寒暑假、双休日实践活动。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形成合力,清华的经验告诉我们,“又红又专”、素质全面的清华人这样炼就。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