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有戏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1 08:45:05
嚷嚷了老半天的徐静蕾的电子杂志《开啦》上线后,我辗转反侧下载了半天,结果失败了。后来我在一个共享软件中找到了,下载后看了一下,觉得还不错。
然后就有人断言:博客时代结束了,电子杂志时代开始了。这个记者大概没什么网络常识,出来一个电子杂志,就天翻地覆慨而慷了?电子杂志我很早以前就看过,只不过这次带着名人的光环浮出水面,再光鲜它也叫电子杂志。
以我在媒体的经验,我对《开啦》的未来并不看好,理由如下:
一、这本电子杂志准备了好长时间,所以第一期我看了之后觉得不错,如果半年出一本这样的电子杂志,我觉得还能维持这样的水平,但是一年出两期,怎么养活那些人呢?单靠那三四个广告?这一点就更很多创作歌手出专辑一样,第一张肯定不错,因为作品积攒了几年甚至十年,精挑细选一张专辑,肯定不错,但接下来就不行了。所以,《开啦》再继续下去的话,就知道维持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儿。
二、就算王朔期期都出场,都出彩儿,也未必能吸引人的眼球。别看他老人家猫了多年,一露头就把这个世界搞得硝烟弥漫,但这还不能说明王朔具有长期性的吸引力。这次复出恰恰是因为他之前的消失,如果整天在人们面前晃悠,人们也见怪不怪了。靠王朔卖瓜,这不仅不行,也是做媒体的一大忌讳。
三、不管是传统杂志还是网络杂志,都要有个市场定位,靠名人效应跟磕药一样,就那么一阵儿。电子杂志怎么进行市场定位,是比传统杂志还要难的事情。传统杂志虽然竞争很厉害,但是仍有市场细分,这能让你看出还有哪些空间,有竞争对手,可以扬长避短。网络空间本来就没谱,而且信息庞杂,海量的信息淹没一本电子杂志太容易了,名人效应未必就是电子杂志的救命稻草,之前不是有好几个名人都在弄电子杂志么?结果都是虎头蛇尾,就是因为既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无法抗拒网络信息海洋的吞噬。
四、电子杂志的成本问题。显然,电子杂志的成本远远比传统杂志的成本低,大约是传统杂志成本的1/3,但是省下的也不过是纸张、印刷费、运费的成本,其他方面的成本未必就比传统杂志成本低。如果一个月出一两本,每期至少要有10个广告,这还要看广告价位如何。就目前而言,网络虽然有吸引力,徐静蕾虽然有号召力,但是能不能上这么多广告?还是个未知数。
五、说到最后,还是个内容问题。网络杂志到底需要什么内容才能吸引读者,这需要人们探索,办一两期杂志容易得很,长期办下去却很难,就算把传统媒体的人都吸引过来,短期仍看不到效果。这就好比台湾音乐人都来大陆做音乐做不好一样,因为他们首先就把台湾音乐做死了。传统杂志做得好的不多,一类是《读者》,一类是《知音》,都是适合躺着看的,电子杂志只能坐着看,什么内容能吸引读者在电脑跟前坐着看呢?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开啦》犯了一个网络的大忌讳,很多文字都太长,在不到32开的范围内看,就算文章篇篇都精彩,也会让人心烦。依我看,做传统媒体的人那点经验,在电子杂志的平台上很难发挥出来,他不是1+1,而是1-1,相互抵消是很可怕的。
六、电子杂志取代博客?这不太可能,博客的最大效应就是全民性的,人人都有参与的份儿。如果说博客因为不盈利可能会导致它的空间会变小,这也很正常。不过,从博客在中国出现后的发展势态来看,它之所以不盈利,或者说有关它不盈利的问题被时常谈论起来,我看主要是博客在中国的发展比较快,比西方很多国家发展都快,所以很早就面临应力问题。外国很多博客网站都不盈利,那是因为这种模式就不可能盈利。互联网能赚钱的最大可能就是你与众不同,其次你是独立的,你跟任何人都无关(别人无法复制你)。而博客这个模式恰恰与这两个背道而驰,谁都可以开博客网站,所有人都被聚集在一个社区,而它本身又没什么新奇之处,跟以前的论坛差别不大,突出的只是个人而已。这种模式你想怎么盈利?如果想盈利,你必须独立于任何一个博客社区之外,才有可能。扎堆的确有群体效应,但也恰恰让广告投放商无从下手,因为每个人的博客内容都很杂,什么人都看,这样广告投放效果不好。你会说,人家新浪的博客那么有号召力,点击量那么大。是啊,为什么没有广告呢?如果在流量上不作假,你再看看他们真实的流量,你以为投放广告的人都跟你一样是黑猩猩呢?我觉得,如果洪晃的博客从新浪独立出来,会有很多女性时尚用品投放广告;如果李承鹏的博客独立出来,会有很多体育用品投放广告;如果郭敬明的博客独立出来,会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投放广告……这样不难看出,博客广告有时候跟这个人的社会身份背景以及他所感兴趣的事情有关。还有一点,中国搞网络的人,都是抄人家抄习惯了,人家没有建立一套盈利模式,咱们肯定就不会,咱们从来就不会因地制宜,这跟我们当年学马列没啥区别,这么学肯定没什么好结果。所以说,中国写博客的人风起云涌,盈利模式却遥遥无期,干吗不尝试一套自己的方式呢?我就是没时间琢磨这东西,不然我早靠博客挣大钱了。当然,只要有博客大量存在,电子杂志的空间就无法扩大。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我干吗花半天的时间去下载一个几十兆的文件?干吗不直接去打开一个网页看看。这是网络时代的黑猩猩逻辑,也恰恰是这样的逻辑态多,让我无法看清电子杂志的未来。
但我还是希望老徐的电子杂志命好,在黑猩猩逆流成河的乱哄哄的网络世界,只要坚持,说不定就能歪打正着见到曙光。
原文/来源链接:http://www.wangxiaofeng.net/index.php?p=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