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知识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16:25
美国学者认为,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知识已经处于一种分散、零碎的状态,从各方面看,迫切需要对知识进行一次新的整合

 

整体知识观:美国本科课改的核心理念

  美国大学最近的一轮涉及广泛的本科课程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并延续至今,是美国高等教育界针对本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加剧,课程支离破碎、教育质量下降、学生人格培养受到影响等问题,以整体知识观为指导,对本科课程体系进行的一次较为深入的改革。这一轮改革被美国学者认为是自二战以来美国本科教育最重要的一次课程改革。

整体知识观

  所谓整体知识观,即认为全部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美国高等教育专家认为,本科教育应该是一种整体与均衡的完整教育,本科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要培养学生宽广的人生视野、思辨与表达能力及独立成熟的人格。所以,他们主张在本科教育中贯彻整体知识观思想,以整体知识观来统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以保持本科课程体系中各个知识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使本科教育内容尽可能系统、连贯并形成一个整体。

  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克拉克·克尔、德里克·博克和耶鲁大学前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等学者,积极倡导在本科教育中树立整体知识观,并以此为理论指南,改革大学本科课程体系。

  克尔等学者认为,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知识已经处于一种分散、零碎的状态,从各方面看,迫切需要对知识进行一次新的整合,在本科教育中应贯彻体现整体知识观思想的综合性教育,并且认为整体知识观会在21世纪的大学课程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博耶为此曾指出:“学生的个人选择必须考虑,但除多样性之外,大学有责任为学生打开一条道路,使他们拥有一个更加统一的知识观念和更加完整的生活。”施密德特也曾指出:“知识的确是越来越向着不能割裂地理解本质的方向发展,其发展需要我们越过学科界限、系别界限甚至学校界限去寻求真理。”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唐纳德·肯尼迪教授的话指出了美国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向,他说:“我们的教育责任观正在向更为整体主义的方向转变,因为完整性是课程传递效果和效率的关键。”

“中介型”课程

  美国研究型大学像以往一样,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又一次发挥了领导作用,率先改革了本科课程体系。杜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在全面评估本校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和大量研究,以整体知识观为理论指导,结合各自院校的特点,制定出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融为一体的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并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方法。哈佛大学也于2004年提出并实施了新的课程改革方案。

  美国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为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改革通识教育课程,发展跨学科项目。通过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增设具有跨学科性质的连接和沟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中介类型”或“桥”类通识教育课程,使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形成一个彼此间相互关联的完整本科课程体系,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作用,并充分利用新的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中心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综合化,形成整体知识观和生活观。

  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将知识传授、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三方面的有机联系,并且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与个性选择、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结合度,以体现大学实施综合性教育的目的。

  对课程结构的改革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改善课程结构,根据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淘汰一些过时陈旧课程,缩短最新科学技术进入课程的周期;二是提高课程的集成度和整体性,加强大学一、二年级课程的内在联系和智力刺激,使学生发展问题求解和综合能力。

  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上,这一轮课程改革强调通过成绩检测、实证或综合考核方法的结合,使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回归到真正的学习评估上,以此反对机械的知识测量,反对学生以纯粹的学分积累的形式结束他们的大学学习。(作者 郭德红 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30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