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看起来很酷?- 杨泊舟 - 新浪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4:58

刘洋挂上电话时,脸上闪过一阵青一阵白,但很快就露出他那一贯轻松的微笑。
今天他刚刚离婚,他一手摆弄着离婚证,一手拨通他父母的电话:“爸,您二老就不用来北京看什么儿媳妇了,今天我们已经把离婚手续办了,那女子以后跟我们刘家不再有什么瓜葛……”
“80后”的“闪婚制”
刘洋的父母远在四川宜宾,两个月前得知儿子结婚的消息,高兴得不得了。毕竟儿子26岁了,大学毕业四年多以来一直留在京城工作,收入还算不错,只是婚事迟迟不见进展,让他们担心不已。
谁知儿子说结婚就结婚,事先丝毫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老刘曾问他老伴说:“洋儿这喜事你不觉得来得有些突然吗?”他老伴想了想,摇摇头说:“你还当是我们结婚的时代啊?现在年轻人的婚事轮不到大人管了。突然是突然了一些,但儿子的婚都结了,我们还能说啥,把心里这块石头放下也就是了。”
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才过了两个月,就在他们辛辛苦苦办置了一批土特产,打好了包裹,准备赴京看望儿子儿媳妇的时候,儿子竟然打电话来说他又离婚了。老刘听了电话,只觉得一股冰凉的寒气从脚底蹿上来,把他的喉咙给锁住,连那句“混账东西”也来不及说,整个人就僵在了电话机旁边……
据北京市西城区法院2006年11月公布的调查显示,198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已经步入结婚旺季,但是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婚姻维持时间却很短暂,由于婚后没有可供分割的财产,也没有生孩子,离婚就成了家常便饭般的简单。
在“80后”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占90%以上,他们之中婚姻最短的甚至不到两周,最长的也只有两年。
“80后”的“新青春起源”
“80后”是人口学和社会学各自踢出的一个擦边球,撞到一起,同时冲进了后工业社会的文化范畴。怎能仅仅从出生年月上区分谁是“80后”?
人口学意义上的“80后”是普遍的,不区别于所谓“50后”、“60后”以及“70后”,也不分城市和农村。而文化意义上的“80后”却属于城市,对于1980年后出生并成长于农村的青年,他们的文化认同,实与“80前”没有本质区别。进入城市后,因城市同龄人的波及,他们开始向“80后”转变,但更难磨灭的还是少年时农村清贫生活的记忆。真正的“80后”,是一道城市特色的另类风景,说它另类,只因新生,虽然满身毛病,其生命力终究不可阻挡。
“80后”产生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加上1979年“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实施,从此城镇户口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父母们就开始把这一根独苗当成唯一的宝贝,最光明的前途就是读大学跳龙门。过度溺爱,过度期盼,恨不得拔苗助长,这是“80后”的生活氛围。
八十年代对于“80后”是潜伏期,扇画片、玩泥巴,快乐而安宁,时光漫长,等待九十年代的降临。
1990年,一个名叫郁秀的16岁福建女孩利用假期写成一部长篇小说《花季·雨季》,六年后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青春派”出书热。虽然郁秀本身不算“80后”,但她的出现却预示了“80后”的来临。特别耐人寻味的就是此书从写成到出版的六年等待。就是在1990年到1996年这六年之间,第一批“80后”告别顽童时代,进入青春期,开始懂得如何从父母手中获取零花钱,如何使用零花钱,学习消费。1996年《花季·雨季》出版畅销,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味。从此,“80后”作为一个新的文化消费群体走进社会舞台。
“80后”是家里的宝贝儿,即使父母再苦,也有一万个理由和一万个方式来娇生惯养。家长对他们满足、满足、再满足,纵容、纵容、再纵容,所以潜伏在这一代新人类身上的消费潜力才会如此巨大。
只可惜,《花季·雨季》的主人公身上,却看不到“80后”的全貌,只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少数人。他们更听老师的话,更用功读书,价值体系其实是反映“80前”,测量不到真实“80后”的水深水浅。
优秀总是相对于平凡而生,成绩好是少数,成绩不那么好的,数量上永远是主力,大众文化尤其在乎这一点。正是在一片普通学生的呼唤中,韩寒诞生了!
“80后”的“新叛逆主义”
1999年,以北京大学为首的七所重点大学与《萌芽》杂志共同主办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名单出来之后,一个17岁少年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他就是韩寒,当时在上海松江二中读高一,他那篇《杯中窥人》被评为第一名。对“80后”而言,重要的不在于韩寒的这篇文章,而在于新闻媒体接下来对这个“天才少年”的连环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的头条新闻就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参加期末考试六门功课挂了红灯笼”,接着“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被学校留级”,再者“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的长篇处女作《三重门》一炮打响文坛”。
三连环下来,中学生“80后”都兴奋了。他们为“韩寒”这个同龄人而欢呼,特别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们从韩寒身上看见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位于“读书考试中榜”这一个成功模式之外的可能性。不论他们自己是否有望成名,他们都幸灾乐祸地观赏了韩寒对教育制度的成功挑战。
这次,他们内心的积怨,长久以来被迫读书走独木桥的积怨,找到了突破口,非常过瘾。韩寒也借此身价倍增,成为“80后”代言人。他把“80后”青春期的叛逆潜质充分展现,不断在各种媒体版面上抛出酷评,猛烈抨击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成为“80后”倾慕的英雄人物。
“80后”除了叛逆,还有另一种更贴近本质的性格特征,那就是软弱与唯美。他们既讨厌被注视,又因成长在注视下,而习惯于被注视。成长环境的优越,让他们变得唯美、浪漫,天生软弱。如同玻璃晶体,在可承受的撞力面前,表现出惊人的坚硬,但撞击力稍有过度,立时破碎,脆弱显露无遗。“80后”内心的叛逆、唯美和浪漫就是晶体的硬度,掩盖住了他们承受力的真实脆弱。以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作家的作品就是这种气质的集中反映,可以说是对韩寒硬气的一个有效补充。
初涉职场,“80后”的叛逆、唯美和脆弱一览无余。以天之骄子之心入职,无不面临一次严峻的定位转变:从“自我精英”到“普通劳动者”。据新浪网的一次调查显示,55.97%的“80后”认为职场的压力是“现实与理想有巨大的差距”造成的。
“80后”的“新啃老哲学”
讨厌束缚,追求解放,“80后”应像美国西部开荒年代的青年人那样,早早地从家庭断奶,自力更生,但是中国“80后”却为先天的软弱性所困。
“80后”通过韩寒的嘴,喊出了心声,撕开束缚,渴望独立。他们想成功,可高考注定只允许少数人成功,韩寒预示着新的成功契机。但是,韩寒的成功模式不可复制,他靠叛逆的呼喊成为了百万富翁,而那些用自己的零用钱购买韩寒的书,让韩寒成为百万富翁的广大“80后”呢?
绝大多数的“80后”,也会争取经济独立,离开父母的怀抱,但要真正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下生存,韩寒式呼喊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仍然需要去参加那些他们在心理上痛恨的考试,仍然需要去拿那些他们在精神上鄙视的文凭,仍然需要去接受那些他们在灵魂上厌恶的工作。
韩寒的叛逆和硬气被“80后”欣赏,但韩寒是幸运的。他因呼喊而成名,因成名而带来经济独立,因经济独立而更为硬气,而广大“80后”能进入这个模式吗?他们身上的硬气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硬气呢?
据统计,在北京的新房购买者当中,有26.7%是属于“80后”,这一趋势正在逐年上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80后”买房者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一个“啃老”的尴尬。特别是在商品房首付款项上,父母的支持成为他们购房的最大财力来源,首付购买之后,他们才开始用自己的钱来供房,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80后”,连购房首付之后的月供也要父母掏钱。
根据某房产门户网站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80后’年轻人购房使用父母储蓄存款的问题”,回答这一现象属于“普遍现象”的人很多,在北京占84.85%,在天津占87.71%,在南京占86.00%,在成都占74.16%。可见追求“叛逆”的“80后”只是在精神上呼唤着自由独立,但当涉及实际经济问题,又显示出严重的疲软。
“80后”啃老族分类
第一类是清高型。他们高校毕业,手握高等学历,可以轻而易举找到工作。初出道来,一千两千不在话下,在农民工眼中是“天文级收入”,但他们却自恃身价,频繁跳槽,导致毕业后长久不能自立,要靠父母接济生活。
第二类是幻想型。他们过度渴望进入致富快车道,希冀一劳永逸。可他们一方面生活和业务经验严重匮乏,另一方面经济上连生计都不能自保,就一脚踏入高风险的创业活动,最终深陷债务泥潭,要靠“啃老”来接济生活。
第三类是无赖型。这个类型的“啃老族”也分两种,一种是不学无术的,他们游手好闲,怕做苦差事,只想不劳而获,赖在家里坐吃山空,彻底的“无赖型啃老族”;另一种是能力低下的,他们也想过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自立,但是长久安逸的成长环境已经让他们变成温室里的花朵,拼搏无力,奋斗无望,只等父母安排生计,沦为“无奈型啃老族”。
第四类是暧昧型。他们有稳定的工作,生活上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爱慕虚荣,无法控制消费欲望,希望快点拥有好房子和好车子,以便维持体面的富贵生活。于是把求助目光投向父母,拍着胸脯说这是借钱,将来一定还上。事成之后装聋做哑,不了了之,反正父母不会主动计较。
前人眼中的“80后”
2007年春季招聘大潮中出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在一些大型的毕业生招聘会上,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公然表现出歧视“80后”的姿态。“工作不主动,依赖性太强,不乐于接受公司纪律约束,无集体组织观念,娇气惯养怕吃苦。”这是他们对“80后”的评价。他们表示:“我们的企业文化不适合城市长大的孩子和独生子女。”
但是这一情况放到很多跨国企业中却不同了,通用电气和麦当劳在中国新聘的员工当中居然有80%以上是独生子女,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也有50%的员工是“80后”,“80后”俨然成为这些跨国企业的中坚力量。
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罗凯睿在2007年《头脑风暴》电视峰会上这样评价中国“80后”:“他们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和自己的价值观,喜欢为自己设定长期目标,并踏踏实实去实现它;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能适应企业的文化;他们在很努力地成为一代很优秀的人,前途无限光明。”
前者踩他在地,后者捧他上天,意味无穷。
想那跨国公司总裁来中国本土发言,面对中国听众,要卖得出人情,自然客套多于批判。中国到目前为止,独生子女已近一亿,几乎都在“80后”范畴。这一亿人当中,城市人居多,不仅有一小部分是跨国公司的员工,更多的人,那些爱玩手机、吃汉堡的新新人类,更是他们的客户,当上帝供奉都来不及,又岂会拿人钱财,还打人耳光?内地传统行业单位就不同了,“80后”暂时还成不了他们产品的主要顾客,所谓企业文化不合只是套话,老一辈科室之间明争暗斗,烽火硝烟,岂是初出茅庐的“80后”堪比?宁可错杀一千,也勿漏网进来一个,坏了自己安稳而闷骚的一锅咸汤,才是心态之关键。再加上中国人自家说自家话,大可不必光拣好听的,所以不留情面,无伤大雅。
不过,管你是批判,还是奉承。“80后”当家做主,成为中坚,确属长江后浪推前浪,上帝的安排,社会的新陈代谢。只需注意一点,“80后”不只是竹子的一枝一节,更像是一道分水岭,于前人是另类,而于将来所谓“90后”、“千年后”等等,其实都是一类,分水之后的自然流向而已,年岁有别,差异不大。犹记1978年,那位伟人划时代的一笔,如今开花结果,也许在某个意义上,我们都在成为“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