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想天开 # 2.0是一种模式(1): 书2.0 - 老华日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3:27:14
异想天开 # 2.0是一种模式(1): 书2.0
我爱看书,不论是豆瓣粉丝们爱看的小资文学,还是起点, 幻剑上的YY文学,我都乐此不彼。每本金庸的武侠经典,我都看过十遍以上,那些印数在三千本的学术书籍也能让我食之如饴。" 2.0是一种模式"这个系列就从我最爱的书开始吧。
最近迷上了玄幻小说,喜欢他们的天马行空,喜欢他们的关公战秦琼,喜欢他们"另类的"对社会和自然的解释。这个书2.0很有些玄幻小说的味道在里面,也许是中了他们的毒。
传统图书的模式是:作家写,读者读。这似乎是天经地义,但是读者在这里面扮演的角色比较被动,作家写什么,读者就读什么。一本书成功与否很大部分受限于作家个人的水平和想象力。一本书的品位和内容,也往往和作者个人的品位和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所以说,一本传统的图书,是以"作家为中心"的东西,不是以"读者为中心"的东西。我经常在想:
读者为什么不能更加主动一些,参与的更多一些呢? 小说或者文学作品创作的方式为什么仅仅是作家一人完成,为什么不可以是作家和读者一起完成? 读者读书的过程,为什么仅仅是只读的方式,为什么不能是读 /写的方式呢?读者为什么不能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呢? 读者的读书心得和联想为什么非要找别的媒体和介质才能和别人共同分享,为什么不能在书本身上进行? 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什么老是要受到孤独的折磨和灵感枯竭的煎熬?为什么不能采用连载方式逐步发表,一边创作,一边感受到读者的支持和回应,一边在与读者的交流中激发灵感。 传统图书在出版出来后,几乎就是静止的。普通读者无法和作者建立稳定的联系和反馈机制,只有等待作者的觉悟自行提高后或者在与读者的偶然联系后,才能出第二版,第三版。为什么不能做一本"活的"书?书在创作过程中,就在不断与读者交流中更新。只要有人读,就永远处在创作过程中,永远处在 Beta中,是一本永远没完成的书。
如果我们把传统图书称之为书 1.0 的话,我期望新模式下创作的内容以及行为称之为书2.0。 Wikipedia在我心中就是一本2.0的书,国内 大众点评网的《上海餐馆指南》可能也算是一本吧。不过这只是一种形态的2.0的书。这里人人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彼此之间是平等的。这是书 2.0的最高境界的初级模型。(说他是初级模型,因为他们所实现的模式仅仅是人与内容之间交流,没有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特别是这些人在Wikipedia 中没有个性没有上下文和背景。作为一本百科全书来说,这样做不会影响其客观性和全面性,但是对于其他大部分书来说,我们需要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人与人的交流参与其中)。从现实来看,我倒是希望出现更多的其他类型:如一个主要作者,无数个读者兼作者,或者说几个带头大哥,领着一群小兄弟。
我理想中的书 2.0 是这个样子的:
有一个类似于Source Forge一样的互联网平台作为创作,发布,参与,交流,评价的载体。(国内的起点和幻剑已经有些类似的感觉了,不过仍需加强内容管理以及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机制。) 设置较低的门槛来写书,鼓励普通人写书,不仅仅是小说,可以包括任何题材的书。鼓励大家阅读作品的同时,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来,提供自己的理解和实例。 鼓励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互动,鼓励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网状多向交流的模式下,不断碰撞想法和激发灵感。作者和读者可以在同时汲取对方的养分后,产生新的思路和内容。 在网络版本得到热烈呼应和读者认可之后,抽取精华内容形成稳定版本,出版和发行实体书籍。这个行为可以周期性的进行,形成实体书籍的第二版,第三版 ,… 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使得作者在网上创作部分也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同时读者对该图书的贡献也可以按照贡献大小得到相应回报。(国内的起点网对前者有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对于后者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照前辈们对 Web1.0和Web2.0之间的对比,我做了一个书1.0和书 2.0之间的对比:
书 1.0
书 2.0
基本定义 纸质媒体的图书 新模式下产生的包括在网上的主体发表部分,读者的反馈和参与,作者与读者的交互,读者和读者之间的交互,书的不同版本和改进,以及出版的纸质媒体的实体书,这所有的一切称之为书 2.0
模式 只读 读,写,分享,交流,互动
表现形式 图书 网页,图书,参与,反馈和交流
形态 静态 动态,永远Beta
浏览载体 书本 书本、网页,RSS阅读器、其他
体系结构 静态平面 超链接,多态性,网络化,不断生长,内容+行为
内容创建者 作家 作家,读者甚至是任何普通人
主导者 专业作家 大量业余人士
我期望书2.0 能够对现有的图书创作,阅读和发行模式带来很大革命和创新:
过去的图书创作往往是作者的个体行为或者小团体行为,而书 2.0则是把这种创作行为发展成为一种群体行为,甚至是社会行为。这能够极大的突破个体限制,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 如果说超文本链接给阅读带来的革命是网状内容组织,多媒体带来的是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书 2.0把静态的内容变成了动态的内容,同时增加了人与内容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阅读体验将得到极大的丰富。当读书与人们的社会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读书再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书呆子之举,读书再也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读书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 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百种贾宝玉。可惜的是人们只能读到自己的贾宝玉。当人们把自己理解中的贾宝玉都写出来,分享给大家的时候,我们就有一百个版本的红楼梦了。倘若分享之后,发现有分歧,或争执,或妥协,或折衷,或合并,又能产生几百个版本。一次创作,就有几百个不同的版本,尽管掺杂了不同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尽管层次高低不等,尽管看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不一,但是这都是对内容的极大丰富。也许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真谛:多样性。
当然对于书2.0 来说,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我最担心的是:
版权和商业模式的问题。在书 1.0的时候,版权和商业模式非常清晰。对于书2.0而言,因为广大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参与了创作和贡献,而且每个人贡献度不一样,随着时间的发展甚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版权如何划分,利益如何回报,非常难以计算。这可是个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书 2.0是不会成功的,或者是不会有很大成功的。(我对Wikipedia 和CC的版权模式没有仔细研究过,也许可以从与他们相类似的机制起步。不过,发自内心的,我不希望书 2.0走到GPL 的道路上去,毕竟这和目前中国国情不相符合的:对于贡献者,仅仅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是不够的,要有物质和利益上的回报,要形成商业模式,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
传统作家的抵制。虽然很多作家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阶段,开始使用电脑打字写稿,他们也会上网,但是他们中很多人还是没有网络和社区的概念;他们的创作行为与他们的网络交流是分离的;他们享受独自创作的孤独和骄傲;他们不喜欢把不完整的东西和不完美的东西递交到公众面前;他们担心自己没有与网络公众交流的技巧;他们担心创作激情和思路会被别人打扰和挫伤;等等等。总之,他们有很多理由会不喜欢书 2.0的方式。如果书2.0 不能得到这些传统作家的认同和支持,在很长的时间里面,只能处于一种非主流的状态。不过,2.0本身就是一种草根文化,如果传统势力太强大,那我们就搞农民运动,我们就搞农村包围城市。
对书2.0 还有几句话想说:
书 2.0不是为了替代书1.0而产生的,而是为了丰富,提高和改善书 1.0而来的。书2.0中同时包含了书 1.0的形态,两者之间是补充,共存和相互提高的关系。 书 2.0模糊了作者和读者的界限,模糊了书的本体内容和读者感受的界限,模糊了实体书,网页和其他载体的界限,模糊了作品创作,内容阅读,感受交流的界限。回想过来,这些界限本身都是人为的设定,那就人为的去除吧。人没有必要凭空给自己画栅栏,来限制自己的思路和行为模式。 我没有期待书 2.0能够很快的出现,成熟并且成为主流。毕竟这个概念只是在已经出现的若干现象,以及对将来发展的朦胧认识的基础上的一种归纳和期望。不过这应该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可供大侠们板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