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学历”让学历真假之辨很无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20:51
“真的假学历”让学历真假之辨很无聊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巡视员张浩明介绍,2002年至2006年底,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共接受社会各界高等教育学历认证109141份。其中查处的“问题学历”约占查询总量的9.9%(4月25日新华网)。
看了这条消息,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部幽默短片:驾驶员在方向盘后手忙脚乱地操纵汽车,紧张得满头大汗,似乎正在高速通过一段危险的路程,但等到镜头摇离,人们才发现,这辆汽车根本就没有轮子。
学历证书无非是一个符号而已,本身并没有什么独立的意义,它只有在能够成为真才实学的标志时,才有意义。如果学历证书不能和真才实学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或者至少和持有者的学习经历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则不过是一张废纸而已,一文不值。
但在今日中国,这一点恰恰大成问题。从非法办证的证书贩子手里买来的假证书,自然什么也说明不了,但那些从正规的办学机构里派发出来的学历证书,就一定能证明其持有者有真才实学,或者至少有一段认真的学习经历吗?也不见得。
其实这一点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比如很多官员,手里都有国内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证书,有的甚至还博士后了,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去学习——课是根本就没有去听,学位论文是由秘书或其他“枪手”捉刀的。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拿到的学历证书,和从假证贩子手中买到的证书,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手里的证书能够被“中心”认可,而假证贩子卖的证书不能得到“中心”的认可。
但问题的糟糕之处也就在这里!由于这些和假学历并无本质区别的学历证书也被“中心”认证为“真学历”,学历的真假之辨也就因此而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他手中所持的,无非是一张“真的假学历”而已,既不能证明他的真才实学,也不能证明他的学习经历。
更糟糕的地方还在于,持有“真的假学历”的还并不仅仅是官员,许多富人和其他一些“有门路”的人,也都以各自方式拿到了“真的假学历”,此外,自从大学教育开始变相走上产业化的道路之后,大学为了多赚钱,纷纷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来进行扩招,为此甚至不惜降低录取门槛,开设一些自身并不具备相应办学条件的专业等。这些学生的学历虽然是真的,但“成色”却已经大大不足了。
由是观之,现在的学历证书无论真假,很大程度上都已经失去了甄别人才的功能,因此其真假之辨也就显得有点多余。顺便说一句,正是因为学历证书越来越不说明问题,所以近年来“资格证书”忽然又热了起来,但如果不吸取教训,“资格证书”早晚有一天会落得和学历证书同样的命运。
所以在我看来,与其继续在学历证书上钻牛角尖,还不下点力气改革组织人事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使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能够做到“不拘‘学历’降人才”,到了那时,教育部也就不必满头大汗地检验学历的“真伪”了,甚至制贩假证的行业也会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