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读书难字过”辨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19:05

杜诗“读书难字过”辨正

 
□ 高 智  摘要:诗圣杜甫《漫成》诗有“读书难字过”句,历代杜诗注本对此解释不尽相同。有读书不求甚解,浅尝辄止说;有读书句斟字酌,勤勉严谨说;有杜甫年老体弱眼力不济说等等。一句杜诗,引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成为诗歌史上的趣谈。清代仇兆鳌罗列三种解释,批驳以《集千家注杜工部集》为代表的旧注说。仇氏实为误解诗意。可从诗歌写作背景、内容衔接、语法结构等方面分析,以此反驳仇氏观点,辨正“读书难字过”句,为旧注正名。
  关键词:杜甫;漫成;诗句;辨正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冬,杜甫由秦州入蜀,于成都郊外之浣花溪结庐而居,暂时结束了辗转流离的生活。上元二年(七六一年),杜甫作《漫成》诗二首,诗云:
  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渚蒲随地有,村径逐门成。只作披衣惯,常从漉酒生。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其一)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近识峨嵋老,知余懒是真。(其二)
  清仇兆鳌评:“次章(其二)随时适兴,申前章(其一)未尽之意。前章上四句,说花溪外景。此章上四句,说草堂内景。前章披衣漉酒,乐在身闲,此章读书对酒,乐在心得。未云:‘懒是真’总不欲与俗物为缘。”(《杜诗详注》)。
  接着仇氏评“读书难字过”句:“读书难于字过,老年眼钝也。对酒不觉频倾,借酒怡情也。旧注谓难识之字,任其读过,不复考索。视读破万卷者,竟作粗心涉猎之人,岂不枉屈少陵。胡夏客又谓经眼之字,难于轻过,正是从容探讨,善读书处,然于本章大意,亦不相符”。
  概括仇注“读书难字过”,罗列出了三种观点:
  第一:释“读书难字过”为“读书难于字过”,此为仇氏说。
  第二:释“读书难字过”为“难识之字,任其读过,不复考索”,此为旧注说。
  第三:释“读书难字过”为“经眼之字,难于轻过,正是从容探讨,善读书处”,此为仇氏所引胡夏客说。
  仇氏所持“读书难于字过”观点,主要是基于杜甫年老眼钝,视力不好之故。并且用杜甫一惯“读书破万卷”的勤勉态度来反驳旧注“潦草读书”的观点,充满了对杜甫的爱护之情。
  笔者愚以为:仇氏之说大有商榷之处。虽杜甫年老眼力不济和平素细致读书确为实事,但均不能构成其“读书难于字过”的合理解释。仇氏的观点难以成立。理由如下:
  首先,可从诗歌写作背景分析。此诗作于作者寓居成都期间,其时杜甫刚刚结束了十年困守长安,四年飘泊流离的生活。在友人的倾情帮助下,得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寺筑室而居,暂时安顿妻小。远离战乱纷扰的大世界,偏居西蜀一隅,生活渐趋安定,这使杜甫得以从困顿无依的窘境中解脱出来。生活逐渐好转起来,杜甫此间的心情亦舒畅了许多。其间他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写花草树木,写虫鱼鸟兽,写春夜的雨,写夏日的幽。轻盈流丽的诗情和杜诗以前的风格略有不同。这些诗歌反映了杜甫在重重矛盾下获得片刻喘息的愉悦心理,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精神面貌。如《漫成》诗,杜甫借摹写自己的懒态,寄寓了自己不与世争,不为物累的高洁情操,中有对自己多舛人生的戏谑,有知音难觅的喟叹,更多地体现了自己从心所欲,随物而适的心理。
  其次,从诗的内容分析。诗题为《漫成》,王嗣奭释为:“起句与下文全不相应,故云‘漫成’。”(《杜臆》)。几乎与此同时,杜甫还作有《漫兴》绝句九首。王释“漫兴”为:“兴之所到,率然而成,故云‘漫兴’,亦竹枝、乐府之变体也。”(《杜臆》)。这两组以“漫”字为题的诗歌,内容寓含着信手拈来,兴到即止,不假雕饰,自然率真之意。这和杜甫惯有“语不惊人死不休”句研字酌的态度是有区别的。“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就是意谓自己随随便便读书,读书不求甚解,遇难则过,酣畅淋漓地饮酒,心迹自然而然地流露。
  王嗣奭、仇兆鳌都认为,此二诗写作者懒态。
  王评第二首为:“……中四句俱写懒态,而三四更妙。结语谓他人不足知我所以懒之由。”他又引赵汸语云:“公诗中屡言懒,非真懒也,平日抱经济之具,百不一试,而废弃于岷山寓旅之间,与田夫野老共一日之乐,岂本心哉?况又有俗子溷之,其懒宜矣。唯东山隐者知之,故云。”(《杜臆》)。赵汸则更进一步,提示出杜甫在懒态描写中寄寓的深沉的内容。
  仇兆鳌自己也承认此诗抒写作者懒态,并指出原因为“不欲与俗物为缘”(见前引)。既如是,“读书难字过”释为“难识之字,任其读过,不复考索”,则散漫读书之懒态尽现。比由于有眼疾读不过去(仇说),和因为“经眼之字”而句研字磨、从容探讨(胡夏客说),显得更贴近诗意。再从诗句前后内容衔接上看,三四句“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贪”与“错”表现了作者因随心所欲醉心自然而产生错觉,实为印证末句“知余懒是真”之“懒”字。据此,五句“读书难字过”亦应该表达随心所欲,不为形拘之意。所以释“读书难字过”为“难读之字,任其读过”,表潇洒读书之态,内容上前后衔接,相互映衬,十分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