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道人:谈毛时代和邓时代的剪刀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52:53
谈毛时代和邓时代的剪刀差 [ 老吴 ] 发表时间: 2007-04-12 16:00:28 [ 发短信 ] [ 回复 ] [ 树状 ]   最近我在梳理关于人民公社和小岗村道路的历史问题,看到一家之言网友对毛泽东时代的剪刀差颇有不满,我觉得这个题目也应该在我的阐述范围之内,再加上很多右派分子从不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就无端攻击毛泽东时代的剪刀差问题,更感觉有必要对此进行回击。

  毛泽东时代的剪刀差是一种无法逃脱的选择。因为我们要实现工业化,但无法实行对外掠夺,无法通过抢劫其他民族的财富来实行积累,只能眼睛向内,对自己进行‘剥夺’,而剥夺的对象也只有农民,因此就必然要实行剪刀差政策。对于拥护毛泽东道路的左翼群众来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一目了然的,不需要多解释。但类似一家之言这样的群众也有很多,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不对外掠夺就要剥夺农民,总质疑为什么对工人、城市居民就照顾得比农民好,再加上右派分子的无端攻击,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更多的解释。我这算开个头,希望有能力的网友进行更详细的阐述。

  首先来说,要肯定目标,就是我们一定要建设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如果认为我们根本就不应该搞什么工业化,那时就应想办法对外开放,参加‘国际分工’,我们搞我们的优势项目,也就是农业,通过交换来达到国民富裕,那讨论剪刀差问题的视角就完全不同了,得出的结论也完全不一样。不过,我觉得除了故意捣蛋装糊涂的,除了什么也不懂的,以及少数死心塌地做洋奴的右派,恐怕没人会否认强大的工业体系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如果有人真的不懂,请认真阅读小猪网友的系列文章。
  在建立强大工业体系的既定目标下,我们来看看工业与农业,或者说工人、城市居民与农民之间的关系。

  要实现工业化,就得有工人、工厂,就得有机器,机器一开就得有能源、有原材料;此外还需要一个科研体系,需要有一个为此提供种种服务的体系,等等,这些构成了与农村、农民完全不同的城市体系。因此,要实现工业化就要维持这样一个体系的正常运转。至少,人总是要吃饭的,而粮食一定是由农民生产和供应的。
  考虑两者平等交换的情况。农民有实实在在的粮食,实行工业化的城市有什么?在一开始,可以说几乎什么也没有,总不能拿着什么石油、煤炭、机器和农民交换吧?农民拿了这些对改善生活没有什么作用,再说,农民把这些都拿跑了,工业体系还怎么正常运转呢?所以要和农民交换,必须是其他同样实实在在的产品,叫做轻工业产品。但是轻工业产品只有在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体系之后才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而我们现在的重工业体系才刚有那么一点点。如果可以对外抢劫,那么可以把这些东西(轻工产品)从外面抢来,然后和农民进行平等交换。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城里(也就是工业体系)还没有这些东西,因此农民交出了粮食,但什么也换不来,于是自然就形成了剪刀差。其实即使有了一些轻工业产品,也要优先保证城市自身的需要,这一点想一想就该明白,如果农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就没有积极性,那么身处工业体系内部的人连自己产品都不能享受,那也就没有积极性了;而要想建立工业体系,工人(包括科研人员和城市居民)就是主力军,这一点哪怕你再怎么同情农民也是不能否认的。既然工人是主力军,以前叫老大哥,当然要受到优先照顾,这样才能维持工业体系的正常运转。在无法进行对外掠夺的时候,不发达的工业生产力只能生产有限的工业产品,而这有限的产品还要优先满足城市居民,因此剪刀差就是不可避免的。试图否认这样的事实,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小农经济落后的极端平均主义思想作怪。

  当然,做为农民的后代,像一家之言这样的网友可能一时半会儿还转不过这个弯儿来,还沉浸在身为农民就要遭受这么不公平的待遇的感受中难以自拔。那么我们还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再看看城乡差别的问题。
  自从城市诞生以后,城乡差别就始终存在,只不过大小不一罢了。想想古代,农民辛苦一年,除了要向朝廷交税、服役之外,还能从朝廷得到什么呢?我们以前都把这笼统地称做阶级压迫,其实换个名词,叫‘剪刀差’,又何尝不可(当然,两者范围不同)?而且对我们中国而言,因为小农经济发达,城乡差别恐怕比西方国家同期要大,到了近代,随着工业的引入,城乡差别并没有缩小,反而是更加扩大,典型的就是旧上海的繁华直追巴黎,而乡村的破败从各种文艺作品及人们的回忆之中不难了解。而毛泽东时代的城市面貌,从老照片当中,从主流媒体‘忆苦思甜’的回忆当中也不难了解,用不好听的词语来形容,就叫‘寒碜’,如果用好听的词语来形容,可以说成‘朴素’,从这种朴素的城市面貌中可以看出,在毛泽东时代,尽管我们一时还不能缩小城乡差别,但对其是控制的,是要防止类似旧上海的病态繁华出现的。
  还可以看看西方国家的发达史。以英国为例,他们解决工业化剪刀差的方法就是对外扩张,大肆建立殖民地,一是通过掠夺,二是通过大规模移民,化解剪刀差问题。这方面可以看看邋遢道人评大国崛起的长篇文章:‘一个根据意识形态需要随意剪裁拼接历史的典范作品’,那里面有详细的描述。而回顾西方的发达史,应该有助于一家之言这类的群众对剪刀差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再来看一下改革开放,与毛泽东时代不同,改革后我们的工业产品是极大地丰富了,但另一方面,城乡差别也失去了控制。丰富的工业产品没能用来缩小城乡差别,而是用来装扮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如今的城乡差别不是比毛泽东时代更小,而是更大。既然是农民的后代,这一点我想不用我多说,一家之言网友应该深有体会。

  从上面叙述中可以看到,在不能对外扩张和掠夺的情况下,只能对内实行剪刀差政策,要解决剪刀差,依赖于工业的发展,而工业发展显然要有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剪刀差(包括工农、城乡差别)不可能消除,只能逐步减少。

  现在,让我们来简单看看毛泽东时代是怎样对待剪刀差的。实际上对于剪刀差,毛泽东是认识到了的,并把其放在三大差别(工农、 城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中做整体考虑,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消灭三大差别,因此毛泽东时代,虽然剪刀差时大时小,但总的来说是受到控制的。
  要缩小剪刀差,一是要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方面毛泽东时代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包括由农民完成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由工人完成的农业机械和化肥生产,由科技人员完成的种子改良和科技下乡,等等,今天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人都会承认,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是由毛泽东时代完成的;另一方面,在这里我们看到,毛泽东时代不是一个城市‘剥削’农村的单向过程,而是在农村支援城市的同时存在城市支援农村的过程。
  第二方面,当然就是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建立强大的工业体系,这是消灭剪刀差的必要条件。但完成这件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不是我们坐在屋子里随便那么想一想就可以建成的,建议一家之言等网友务必认真读一读愚蠢小猪网友的‘刷盘子还是读书’等系列文章,那里面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实际的考察。在毛泽东时代,应该说我们做得很不错。
  第三方面,尽管在政策上是向城市倾斜的,但如何尽可能地保证农民的利益,并没有排除在毛泽东的视野之外。因为国家整体还不富裕,所以这方面主要靠农民的自力更生,人民公社制度把农民组织起来,内部实行类似城市劳保的‘五保户’政策,实行合作医疗制度,此外,科技下乡、教育下乡、文艺下乡,允许有条件的公社自己发展工商业,大力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等等,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照顾到了农村、农民的利益,这方面只要和解放前做一下对比就一清二楚了。
  总的来说,对于剪刀差的存在和解决,毛泽东已经指明了道路。就算实际工作做得不十分出色,存在不少缺陷,但仍可以说是成绩优良的。

  让我们再看看改革开放。总的来说,头些年是个还账的过程,也就是建设的脚步放缓了,集中力量于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这个时期的剪刀差是缩小了。但随后的改革进程却急剧扩大了城乡差别,扩大了剪刀差,表明当时领导人的视野中,根本没有考虑剪刀差,考虑缩小三大差别问题。
  与毛泽东时代相比,农业生产力进步的速度放慢了,而且更多的是吃老本。工业生产力尽管因为对外开放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我们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被破坏得支离破碎,结果我们辛苦半天却是为外国老板打工,因而要想主动实行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乡村也不那么容易。只有当初毛泽东时代实行的倾斜城市的政策得以保留,这使得很多不明道理的人对此大肆攻击,但他们忘了,正是改革开放改掉了所有毛泽东时代那些还能够维护农民利益的政策!

  如果我们坚持毛泽东道路,那么农村生产力必将快速提高,而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将变得更加强大,那些维护农民利益的政策不仅会保持并会不断完善,同时一些倾斜城市的政策会得到适当调整,因此包括剪刀差在内的城乡差别决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实际上,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就像必然产生垄断一样,也必然逐步扩大城乡差别,只有人为的宏观调控才能对其加以控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莫不如此;不对毛泽东时代及其政策、道路做全面分析,抽出某些单独的政策加以攻击,是形而上学的,也是很不公正的。

写得很好,谢谢教诲!不过,我始终强调的是:1,我不反对工业和重工业国防经济优先发展.2,农民受苦主要是极左造成的,公共食堂,大跃进等严重破坏生态和生产,造成农民饿死无数,饥饿几十年,早死无数.3,农民牺牲不仅在物质上,还在精神层面上,被严重歧视,被人为地划为被领导阶级,二等公民.农民被户籍制度搞死,农民女儿,最美丽的也只能嫁给城市的劳改犯的都有很多.农民没有实质性的医疗保障,合作医疗等水平很低,我妹妹就因为小疮而死亡!

应该说,毛泽东主席对农民是有感情的,文革中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待遇,但整个毛泽东时代,由于极左的意识形态的束缚,以及具有点蛮干特质的恶劣的外交政策,造成农民始终处于极大的城乡差别中,如果从自由与基本保障上看,那时候的工农差距应该比现在大很多,现在则是很多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民比工人富裕!我们安徽巢湖那里,就是如此!农民家家是洋楼,电话,卫星彩电,有很多农民子弟考上大学改变了身份,成了"飞农"人口也!

最后,我可以告诉你,解放前,我爷爷家很富裕,家里粮食满仓库,银圆一大柜子,但我爷爷被恶霸欺诈,后被毛泽东及人民军队解放,所以他老人家一辈子感谢毛泽东,积极参加土改,当了几十年的大队长,还在劳动中失去了一支手掌.但就是我爷爷家,解放前后,一共有接近10个孩子,最终活下来的只有4个儿子!主要是解放后死的!不管怎么死的,对农民来说,总可以说明那是很惨烈的社会.毛泽东时代26年,单干时候,我家是一贫如洗,什么也没有,住的是土坯草房子,在南方的暴雨中随时倒塌,后来真的倒塌了,所幸我们不在家,否则我就没几乎跟您这个大思想家辩论了!

改革后,89年,我家就建了洋楼,我也有条件读书,考大学了.最终,彻底改变了命运,实现了我小时侯第一次带着凳子上小学时候,奶奶在老远还大声地喊着:孙子啊,好好念书,考大学,当工人啊!的梦想!

为什么工业化的同时,必须把农民给户籍制度起来呢?为什么农民如此的卑贱呢?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空洞的政治说教,总是比不上快饿死时候的一根救命稻草,一块馒头! 你知道什么叫工农差别,那时侯的衣食住行,城乡比较如何区别,现在的衣食住行如何区别?
你家的房子倒塌了是哪一年啊?根据你的年龄和能力,你应该在76年后出生吧?
现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民富裕能代表全国农民富裕吗?如果富裕了还有什么三农问题呢?
很多今天农村美丽的女儿进城当性产业工作者就幸福了吗?那时嫁的是城里的劳改犯?是知青和右派吧?当然为了进城嫁给城里的工人也有啊。
瞪眼编瞎话不太好吧?
合作医疗水平低,也比没有合作医疗水平高吧?那时候你们村子几个赤脚医生,现在你们村子几个医生呢?
你爷爷家在农村以前很富裕,你们村子的农民都和你家一样富裕吗?你爷爷的孩子主要是解放后死的?报报年代好吗?
你家在解放后每年的粮食供给是多少,挨饿30年都没饿死光  而且汽车工业也不是独立自主地建立起来的。
落后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开放和引进。
比方说原子弹吧,那些科学家是谁培养的?基本的技术和理论是哪来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渐进的,你要是总想靠自己赶上别人,别人除非停下来等着你,那么,你就永远在别人的后面。引进,才能实现跨越。
关起门来,觉得解放车很了不起,跟人家的一比,就知道实在是太落后了。
中国人不是全人类,而且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落后西方很多,所以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总的道路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我创造。
原子弹、火箭……飞机……,其实我们一直在仿造而已,而不是创造(仿造的本质是盗用别人的创造)。知道了这一点,就知道,真正成为创新型的国家的路还很远。
你设想一下没有建国后从美欧、苏联归国的科技人才,怎么自力更生?我们自己的民族出现爱因斯坦、费米、赖特、爱迪生……。天才是上帝给的,不是想要就能有的——不服气是吧?13亿中国人,就是出不了一个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当然,这绝不是中国人的人种问题,而是中国的教育和体制的问题。 70年代中期,华北平原大部分村庄就已经基本上使用大型东方红拖拉机耕地了,30多年后的今天,现在的农民又是用的什么工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