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葆森:十八年十八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56:08


  

  1992年,37岁的胡葆森带着从香港“炒楼花”赚到的一千万,回到家乡河南。

  自此,他在河南走上了创业之路,在这里再没离开,用他自己的话说,十八年十八城。

  创业

  1992年,正是海南地产热,沿海地区也开始尝试把“步子迈得再大一点”。然而,胡却反其道而行,北上中原,回到郑州,开始了他的区域房地产深耕,这一耕就是十八年。其间,他曾两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并于今年掌舵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任新一届理事长。

  在郑州,胡葆森创建的建业地产创造了一串有意思的数字:十八年坚守河南省,做到净资产20余亿,35个地产项目面积360万平方米,盘子不算最大,却和王石、冯仑被并称为“中国房产三君子”。

  与其他房地产开发商全国撒网背道而行,胡葆森一直坚守在河南,更让人吃惊的是,他还要往下走,他向腾讯财经表示,“我的梦想就是在河南这130个县以上的城市,如果将来还有机会,我自己的身体还允许的话,从省会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到县级城市,最终走向这种500多个重点乡镇,这就是我的目标。”

  目前,他在河南十八个城市有自己项目。

  出生于河南濮阳县的胡葆森中学毕业后回到原籍插队劳动,1976年进入郑州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学习。毕业后,在中国纺织进出口公司河南分公司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讲着一口流利英语的他,被河南外贸厅派到香港参与组建外贸公司。

  到香港的第十个年头,攒了几万元钱的胡葆森决定下海。他选中的生意是“炒楼花”(即炒作期房)。几万元当然不够,凭着良好的人脉,胡葆森决心向朋友借几十万。

  几十万块钱在当年可不是小数目,而敢于冒险的胡葆森却有自己的判断,“当时看到房地产经过了八十年代后期长期的低迷,到九十年代初期市场开始启动,我觉得是一个机会。

  另外,贸易当时作为一个纯粹的中介业务,已经比较难做,我们面临着一个商业模式的转型问题,所以我开始创业,刚开始就尝试性地做了一些炒楼花的业务。”

  然而,创业不久便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胡葆森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大挑战。“1997年,我在香港投资了一层楼,一个半月,46天,赚了大概1700万块钱。接着就头脑发热,又花了1320万投资了一层楼,交了20%的定金。结果金融风暴就来了,这20%的定金三天360万没有了,”他向腾讯财经讲述自己投资失败的经历。

  尊重规律才是生存之道

  这段经历让胡及早认识到了“规律”二字,“规律就是上帝,这种感觉就是那时候产生的,认识到了上帝之手实际皆是规律。规律在主宰着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包括整个社会,所有的事物都是规律主宰了它的运行轨迹,你违反了规律你就要受到惩罚,”他颇有感触地说。

  胡葆森坦承,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注重研究规律,“做企业就是在探寻规律,认识规律,然后按规律办事,坚持按规律办事,这不同的层面,你越成熟,越认识到规律的作用,你就会越尊重规律。现在之所以心态比较好,就是知道人在规律面前,你永远是一个被支配者。”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香港楼市在上世纪90年代迎来了黄金时期,胡葆森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是自己多有经验,也不是自己多聪明,主要还是赶上了好时候,”他谦虚地说。

  民企生存之道 此后,胡葆森带着在香港赚到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河南,一开始是和当地的建行合资成立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两年后,国家要求金融机构退出实业经营,胡葆森买下了建行的股份,成为了一名实实在在的民营企业家。

  从在国企工作到与国企合作,再到全盘接手自主经营,不同所有制条件下胡葆森是如何游刃有余地坚守到现在呢?

  

  建业足球——河南人的骄傲

  地产之外,胡葆森的另外一张“名片”是足球。

  他是河南足球的奠基者,十七年来全情投入,建业足球成为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唯一没有易帜的足球俱乐部,并取得了中超联赛2009赛季季军的傲人成绩。

  在许多河南人眼中,老胡和建业足球为全河南人民争了一口气,长了一把脸。

  胡葆森回忆,1994年中国的足球职业化改革,需要企业去支持。当时遗憾的是,在职业化改革的早期阶段,河南这支足球队没有企业去赞助它。当时有一个外省的企业也想赞助。

  后来媒体披露了这个消息之后,他凭着河南本土的这样一种朴素的责任感,再加上他对体育的爱好,就参与了这样一个竞争,最后比较幸运地获取了投资足球这样一个机会。

  在中国企业家中,涉足足球产业的并非胡葆森一人,但包括李书福在内的企业家搞足球最后都伤了心,只有胡坚持了十七年,并有着完整的经历,“这件事情给我的人生经历,还是提供了总结和思考的机会。”

  对于中国的足球改革,胡葆森有自己的看法:书福先生他的性格是大刀阔斧型的,中国足球恰恰不具备这种阔斧的前进条件,所以他当时搞足球的艰巨、复杂、长期性,思想准备不足,介入了一年多就撤出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

  对于被称作“中国房产三君子”的说法,胡葆森立马纠正,“其实中国地产界有很多君子,就不只是我们三个。只是说我们三个关系比较好,在一起交流比较多,平时一致性的行动也比较多,所以媒体有这样一种说法。但是我觉得中国地产界有很多君子,不只是我们三个。我们是以君子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我想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会有越来越多的成功的地产界的企业家会为这个行业、社会的整体进步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胡的谦逊由此可见一斑,正是这份成熟与谦逊,让他拥有了许多君子之交。

  他也坦承,在国内地产界也好,企业界也好,确实有一批非常好的朋友。其实大家相处,方法很简单,就是以诚相待。

  另外,作为在河南的区域化发展的一个企业,胡葆森总是很乐意为朋友进入河南这个市场提供一些帮助;另一方面,他还喜欢将自己在河南这个区域做企业,做了十八年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跟大家交流。“我觉得这也是我人生的一些非常庆幸的事情,有这么多朋友,也感到幸福,”说到此,他满脸的信心。

  2008年,建业地产在香港上市。虽然没有赶上地产业上市的最好时光,但它的阵势却称得上辉煌。在香港公开招股时,柳传志、潘石屹、王石、李思廉、任志强、冯仑、方风雷等商界风云人物悉数到场,被港媒戏称为“八星助阵”。其中不少人还以个人名义认购了上千万美元的建业股票。

  君子之交淡如水,胡葆森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凭着良好的人脉和坚守的商业模式,他被推选为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第四任轮值理事长。在他之前,从2007年到2009年,担任轮值理事长的分别是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云,蒙牛集团主席、执行董事牛根生,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

  财富与梦想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曾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但是每个人的梦想不一定是一样的。胡葆森特别同意这句话,他说,“有些人梦想做世界级企业,我就梦想做一个河南这样一个区域的企业,就希望通过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这个区域的整体进步,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多个方面的整体的进步能做一点事情,我自己也感到非常的满足。”

  两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目前身家超过30亿元,胡葆森又如何看待财富?在采访中快结束时他道出,“财富不是永久的朋友,而朋友却是永久的财富,所以财富就是你实现人生的价值观,包括刚才讲的梦想的过程中的一些手段,它不是目的。”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胡葆森说过自己对生活看得比较淡,“下过乡,在事业上吃过很多苦,没有过正常人的生活。如果让我穿得破破烂烂,吃白菜、咸菜、稀饭,甚至把菜叶子都吃了,也算是一种经历、体验,像现在这个年代的人都没有经历过。”

  他承认自己是一个忧患感很重的人,在一个人主掌的企业里,倍感孤独。“思想上是有孤独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在思考问题,或者在某一个角度,或者某一个深度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交流的人并不是很多,”在对话中他感叹。

  年近半百的他如今大部分时间与女儿和外孙定居香港,他说不会刻意地去追求退休或者不退休,只是尽力而做,尽情而为,找到自己的位置,比较适当地去发挥自己的作用。(文/刘雁) http://finance.qq.com/zt/2010/bizlife5/zhongdian1.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