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与历史学联手辨识“曹操”真伪(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07:59

人类学与历史学联手辨识“曹操”真伪(图)

2010年02月10日07:47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李景我要评论(0) 字号:T|T

[导读]2010年1月26日,复旦大学历史系与生命科学学院宣布联手进行一项新的课题研究──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后裔和河南汉魏大墓出土人骨。

提取古DNA

曹氏宗谱

人类学与历史学联手辨识“曹操”

1000个姓曹的现代男人、2000毫升鲜血,以及几个基因突变点,也许能告诉人们——安阳墓中的那副白骨,究竟是不是曹操?

但光靠李辉一人是不行的。作为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他首先得弄清楚,从夏朝开始发展的曹姓中,哪些才是曹操的后人。他对此无能为力。

就连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癉,目前也只能确定“可能的曹操后人”。他被历史学科的局限所束缚:这学科往往只能整理,无法清理。

不论结果如何,安阳“高陵曹操墓”的开掘已经促成了一桩跨学科姻缘。2010年1月26日,复旦大学历史系与生命科学学院宣布联手进行一项新的课题研究──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后裔和河南汉魏大墓出土人骨。

Y染色体上记录的家族秘史

对科学家李辉来说,解开谜题的钥匙说来也简单——Y染色体,所有正常的男性身上都能找到。

“人体内的其他染色体在传代过程中会发生重新组合,而Y染色体是从父系传下来的,世世代代都是这一段。”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辉介绍。

但这条Y染色体也并非一成不变,平均每17次传代中,Y染色体的6000万个字符中的一个会发生随机突变。这种突变通过遗传带给下一代,使得每一个家族都有其独特的基因位点。

在过去5年里,李辉的实验室已经搜集了20多万份现代人的DNA样本。在由全球15个顶级分子人类学实验室共同参与的“基因地理”计划中,他们负责东亚和东南亚群体调查。

凭借这些DNA样本,李辉的实验室描绘出了一幅亚洲人类民族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图谱。他们甚至画出清晰的树形图:从亚洲小黑人群尼格利陀人,到南岛人,再到由南岛人中分化出的孟高棉人,以及侗傣、苗瑶、汉藏,和绵延中国北方到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的阿尔泰族群。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将这种谱系从民族层面细化到宗姓层面。李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局限性。

他曾在田野考察中突遇泥石流,用双手扒出一条路,但他无法从纷杂的姓氏宗族谱系中扒出主干。要将人类的遗传谱系从民族推进到宗姓,实验室需要历史文献学的支持。

这种跨学科的求助对李辉来说十分寻常。在调查羌族人群的时候,实验室曾找语言学家求助;在抢救三峡历史时,实验室曾与文物和博物馆学系合作。

这一次,“高陵曹操墓”成了媒人。他找到了同在一个学校、此前却互不相识的韩癉。

DNA检验的前提,是曹操的Y染色体得以传承。历史学家韩癉告诉李辉,曹操的后代必定留存于世。“说得庸俗一点,曹操很好色,所以他有很多夫人,生了很多孩子。”据粗略统计,有迹可查的曹操子女共有26个,儿子被分封到各地,“曹氏政权经过了3代,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子孙得以繁衍”。

尽管曹氏被司马氏灭族的传说不绝于耳,韩癉认为,严肃的历史学研究讲究证据。而在确凿记载的历史中,曹操后代只有曹爽一支被司马懿灭了三族。饶是如此,司马氏还以“功臣之后,不能绝嗣”之名助其过继。

“帝王家的繁衍,比平民百姓家能力不知道要强多少。”面对网络上的汹涌质疑,韩癉一锤定音。合作就此开始了。

我要评论(0)

相关阅读:

·国家文物局首次认可安阳曹操墓认定程序
·复旦大学征集志愿者 用DNA技术鉴别曹操墓
·曹操墓争议未平刘备墓挖声又起
·专家称DNA分析难以推断墓主身份是否为曹操
·曹植遗骨下落不明 DNA鉴定曹操墓设想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