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木雕地域文化精神浅悟(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29:39
黄杨木雕地域文化精神浅悟(图) 民间工艺是扎根于乡土、为人民大众所创造、所喜爱的艺术。每一种民间工艺,都深深烙上了地域的印记,体现了地域人群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坚守并弘扬地域文化精神,是现今民间工艺家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应有义务。

  就黄杨木雕而言,即是深深沉浸于浙南民俗及农耕文化的一门传统技艺,最早应用于民间的龙档雕刻。旧时代生产力低下,无法抗御洪水、干旱等天灾,便把希望寄托在神祗上。人们制作了以竹篾扎龙首、木头做板凳形龙身的龙档,在正月初十至十七沿村巡舞,用以祈福消灾。与这种趋吉避祸的民俗心理相适应,当时龙档上的雕刻,主要是戏曲中拜寿、挂帅、封侯情节中的人物和麒麟、大象、鸳鸯等吉祥动物,另外,还雕有表现风土人情的山水、花鸟以及与农耕文化紧密相关的耕牛、牧羊等场景。最早的黄杨木雕艺人,在频繁的民俗活动中,找到了发挥、提升技艺的用武之地。

  从晚清开始,黄杨木雕发展为案头工艺品,成了摆设、欣赏的艺术佳构,完成了从娱神到悦人的根本性转变。但其地域文化精神仍渗透于作品之中,折射民俗心理的戏曲人物、宗教人物是表现的主要题材,反映地域乡风乡情的作品则明显增多。1910年,当时最有影响的黄杨木雕艺人朱子常,以乡土味浓郁的佳作《捉迷藏》,在国际巴拿马赛会上获得二等奖。这件作品,以7个孩子在亭阁前旷地上玩捉迷藏游戏的情景,把稚童情趣乡村风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1929年,另一黄杨木雕著名艺人叶阜如,以《牧童骑牛》在首届西湖博览会上荣获优秀奖。作品中,牧童在牛背上横吹竹笛,老牛俯首悠闲地觅食,恬美的乡村田园小景跃然眼前。创作这些作品时,朱子常已过不惑之年,叶阜如更是年届60。日常生计的艰辛,创作探索的艰难,并没有消磨他们对乡土的挚爱和对农耕生活的眷恋,他们骨子里的田园本色,使之对黄杨木雕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精神有独到的把握和表现。这也使得他们的作品独辟蹊径,别树一帜,能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上获得行家的肯定,屡获大奖,使得黄杨木雕这一地方特有工艺,从偏僻的乐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黄杨木雕前辈艺人对地域文化精神的探索和弘扬,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当今,经济的全球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冲击和巨大影响,在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下,守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更显得必要,更有重大意义。这些年来,我在这方面也作了比较多的思考,努力在作品中体现地域文化的个性,把黄杨木雕深扎的根——浙南大地的独特性突现出来,其中,作品《岁月》便是尝试之一。

  《岁月》雕刻的是:在泥泞道上,一头老牛拉着堆满废杂木料的木轮车,正艰难地一步一挪;车旁,赶车老人赤着双足,肩顶车辕,费力地往前推。木轮、牛蹄和人足都深深陷在泥淖里;经过崎岖泥路的不断颠簸,车上的废木摇摇晃晃,眼见得就要倾倒掉落。这件作品,意在艺术再现过去年代农村那段苦累劳作的艰辛岁月,记录已经远去但却不能忘记的历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品受到国内和海外不少艺术爱好者的欢迎。他们说,这件作品,让他们想起祖辈的生活经历,勾起了恋乡怀旧的心绪。而我也从中认识到:地域文化透出的乡土气息,是诱人的艺术芬芳剂,是创作者和观赏者心与心沟通的密码。

  但是,地域文化精神并非一成不变和僵化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积淀、扬弃、发展,不断地融入新时代的元素。能不能准确地把握这一点,是对工艺家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的检验。牧牛是浙南孩童常干的农活,也是黄杨木雕常见的题材,前辈大师叶阜如的《牧童骑牛》便是代表性佳作。进入新时期,选取这同样的题材,如何赋予作品新的文化元素,才能反映新时代的地域风貌?我作了这样的尝试:夕阳西下,回归途中。喂成滚圆肚皮的母牛,迈着悠闲的步子;小牧童趴在牛背上,开心地用一束青草,逗引着欢蹦的牛犊。这一件《牧归》,充盈着欢快、富足、和谐,这是作品的基调,也是当今浙南农村的新貌。如果说,过去的《牧童骑牛》表现的是农耕经济下自得其趣的小家之乐,那么,这件《牧归》作品中力求表现的,则是在党的富农政策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之情、大家园之乐。当然,这种尝试还是很初步的。

  鲁迅先生曾经预见:“采用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民间工艺作品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守望乡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递地域文化精神,就能创作出更多有时代特征有地域特色的好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