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木雕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6:01:33
 
乐清黄杨木雕自晚清以来逐渐兴旺发达。乐清因地处瓯江口岸,经常遇到洪水泛滥,百姓和农作物深受其害,人们为了消灾避邪,用樟木等制作龙档。龙档造型层次分明,人物雕刻生动精巧,展示了民间圆雕艺术的特有风格。受此影响,黄杨木雕艺术在龙档制作的推动下,逐渐趋向于独立和完美,各种技法由父传子袭,世代相传,形成了典型的民间特色。1876年,温州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对外贸易日趋活跃,许多乐清黄杨木雕作品被国内外商人竞相购买、收藏。
    当时,温州黄杨木雕的杰出雕刻家朱子常(1876—1934)继承传统雕塑技艺,结合黄杨木特点,运用独特的手法,创作了《捉迷藏》、《五子喜弥陀》、《布袋和尚》等形象生动、表情丰富、精美古朴的优秀作品,促进了黄杨木雕的发展。1909年,作品《济癫和尚》参加南洋劝业赛会获优等奖;    1915年,作品《捉迷藏》在国际巴拿马赛会上获得二等奖,为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赢得了荣誉。后人赞誉他的作品是刀法圆转流畅,衣纹轻盈透体,造型栩栩如生,人物清新隽逸。
    受朱子常黄杨木雕作品连连在国际上获奖的影响,原来从事龙档雕刻和佛像雕塑的民间艺人纷纷转向黄杨木雕制作,乐清黄杨木雕的地位连连攀升。这时期除了朱子常之外,叶阜如、王凤祚、叶一舟等一批黄杨木雕艺人也逐渐走向成熟,并成为当时很具影响的黄杨木雕名家。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和政府的重视,黄杨木雕这一民间艺术品种迅速得到挖掘和传承。1955年乐清县由9名艺人在党和政府支持下,成立了“黄杨木雕小组”。不久又扩大为艺术雕刻工厂,许多老艺人纷纷回到原来的雕刻岗位,新艺人队伍不断扩大,使乐清县从事黄杨木雕的艺人由解放初期的寥寥数人骤增至800多人。国家为了提高艺人们的艺术水平,经常选派有经验的教授、专家前往厂里辅导,还先后报送该厂19名青年艺人到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浙江工艺美术研究所等学府深造。黄杨木雕艺人不断钻研技艺,使黄杨木雕的技艺水平迅速提高和发展,无论从表现技巧或题材内容等方面都更趋完美,精美之作不断涌现,使这门具有强烈地方和民族民间特色的工艺美术经久不衰,令世人称道。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以著名艺人王凤祚成就最为显著。此后,随着叶润周、叶一舟、虞明华、叶栋材、王笃纯等一批老艺术家们的木雕精品不断在国内外展出和获奖,如王凤祚的作品《苏武牧羊》获1953年华东民间艺术展览会一等奖,虞明华的作品《张羽煮海》于1955年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叶栋材的作品《抢丰收》曾在1959年世界青年和平友谊联欢节国际美展荣获奖章,王笃纯的作品《捉迷藏》曾于1953年选送前苏联展览,并被列宁格勒博物馆收藏。乐清黄杨木雕越来越以它独特的艺术材料和艺术风格引起世人的关注,被有关新闻媒体誉“华东一枝花”。
    近二十多年来,乐清黄杨木雕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艺术创作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并开创了黄杨劈雕和黄杨根雕艺术。涌现了高公博、虞金顺、王笃纯、虞定良、王笃芳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他们多次应邀到法国、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作现场技艺表演,作品曾选送全国和在美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地区展览,部分作品还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省博物馆等机构收藏。此外,还出现了一批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的青年雕刻人才。当前,乐清黄杨木雕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进入了繁荣阶段,并出现了崭新的局面。2001年,乐清黄杨木雕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品种。2005年,乐清黄杨木雕又被浙江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