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张扬的博文(温家宝来信)有感。 - 恒(抱朴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34:46

(原创)读张扬的博文(温家宝来信)有感。

引用者按语:《第二次握手》作者张扬先生与我失去联系多年,感谢网友 “彩云追月”在浏阳市一次会议中问到了张扬的电话,风雨与共的老同学才得以重聚。

张扬在新浪也建了博客,这几天我一直沉醉在张扬的博客中。尤其这篇《温家宝来信》更使我心潮起伏。联想到温总理在冰雪灾害中几次深入冰天雪地之中指挥破冰救灾,这么亲民爱民的好总理,是我们国家的福祉,是人民的希望所在。然而在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极左的“愤青”一再攻击温总理是 “作秀”;甚至有位署名为“革命”的网友曾在我博中留言说: “温最喜欢假惺惺了,他很有钱的,巨富”。(摘用的“革命”留言原文)

温总理在信中讲得多么好啊:“好在历史最终是人民写的,前途最终是光明的。让我们共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人类,并为她们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因此我特暂仃对“南街村”、“华西村”、 “大邱庄”、 “小靳庄”等红色典范的探索计划,先转载温家宝给张扬的信。

经张扬先生授权,下一步我还将连续转载,《中国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张扬传记文学《我与(第二次握手)》,此书将真实地反映张扬在文革中因文获罪,深陷文字狱,九死一生,在四人邦倒台后,经胡耀邦和党内正直人士的大力援救下才平反出狱的血泪经历。此书图文并茂,有不少珍贵的历史照片。更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史实。张扬己诺近日将送来此书赠我,特此鸣谢。

张扬先生己在网易建博,并用“一键搬家”将原新浪博客也搬到网易来了。网址是:http://blog.163.com/asd1944.2008/

以下引用张扬的博文《温家宝来信》原文

温家宝来信

作者:张扬 2007-09-10 12:06:35

20061227日上午,忽接湖南省人民政府电话,说是有我一封信;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字样的公文信封上用毛笔写着湖南作协转张扬同志,下方签名温家宝。来电说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温总理给个人的信, 问是怎么一回事。

我答,是怎么一回事, 你们看看信就知道了。

对方说,信是封着的。

我说:前些日子我给温总理写了一封信,看来是他回信了。 

不久前的1213日,我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

我的字历来写得不好。用上电脑后,字写得更差;字越差我越用电脑,给温.家宝.的信也是用电脑写的,只有落款签名除外。第一行字是国务院总理,第二行字是温家宝同志”——

我习惯于称人同志,这次对温总理也不例外;另一个习惯是使用第二人称时,对比我年轻者称,而对比我年长者称”——这一点从不因对方地位高低而改变。这次称温家宝为,是因为他比我年长。

我不读报纸上那些长篇大论,但对温家宝例外。我觉得,他的讲话无论长短,都实实在在,真诚而亲切;在物欲横流、世风日下、人际关系冷漠紧张的今天,他的谈吐,他的作风,他的勤恳工作,他的亲近百姓,往往使人胸中涌起暖流,使人看到希望。我见过的一幅新闻照片上,温家宝紧紧拥抱着一位矿难遗属,泪流满面。当时,我久久凝视着这画面,双眶湿润了! 

我给温家宝的信第三行起是正文——

不久前从报纸上看到您的《同文学艺术家谈心》,谈到吴祖光先生病重期间,把新凤霞先生画的一幅牡丹送给我的事,怦然心动。我想起来,我至少有两篇文章是写到您的;而您作为当事人,可能尚未看到呢。现在,将这两篇文章复印寄上。

这两篇文章,一篇题为《我看温家宝与艾滋病人握手》,发山西省《政府法制》杂志2004年第2期。

每年12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新华社2003121日电:温家宝总理这天上午专程到北京市地坛医院,看望正在这里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我的文章写道:

我特别注意的是这条报道中的下述一段话:温家宝胸佩象征着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来到地坛医院的红丝带之家,与三名因输血感染的患者一一握手,并肩坐在一起攀谈起来。

我曾任湖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接触过很多著名医学家,一度经常访问最先进的病毒学研究机构,对艾滋病有着深入的了解。我写的关于艾滋病的报告文学,上世纪90年代前期曾被医学院校用作艾滋病流行病学教材。

《我看温家宝与艾滋病人握手》接着写道:

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成不停地变异,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几乎不可能研制出疫苗,也就是不能预防;此外,它又几乎是不可治愈的,一旦发病,死亡率为百分之百。带毒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潜伏期从半年到十来年,整个潜伏期内都具有传染性,都是社会上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此外,无论艾滋病人或艾滋病带毒者,其所有体液如唾液、汗液、精液、眼泪、性分泌液、小便等等,无一例外,全部带有病毒,因而全都具有传染性——这就使社会生活中最寻常的握手变得不寻常乃至危险起来,因为人手上绝对不会没有汗液……

文章最后写道:

一个基本事实是,温家宝是第一位与艾滋病人握手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懂得2003121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地坛医院与艾滋病人握手意味着什么,但我今天要说,我由衷地向温家宝总理致敬! 

温家宝成了当事人的另一篇文章《吴祖光轶事》,发广东省政协《同舟共进》月刊2003年第6期。

2003年春吴祖光逝世,各媒体发了很多纪念文字。众所周知,吴祖光命运多舛;然而,所有文章都向前看,温和稳健。相形之下,《吴祖光轶事》有点异样。文章写到先后有两位政治局委员到过他家,前一位迫令吴祖光退党,后一位就是温家宝……

(引用者加注:《吴祖光轶事》中写的这前一位政治局委员是:“一九八七年夏天吧,胡喬木「穿著短褲」,跑到北京東大橋,氣喘噓噓爬上一棟老舊樓房的四層,到了吳家,勒令吳祖光退黨,說是否則就開除黨籍。吳說:當年是你們要我入黨的,我就入了;現在你們要我退,我就退吧。新鳳霞在一旁惴惴然:「我呢?」胡喬木義正詞嚴:「鳳霞,你是好同志,你唯一的缺點,是沒有好好幫助教育祖光!」”)

我与吴祖光、新凤霞夫妇曾是近邻和好友。他们住在北京东大桥一座陈旧的六层红砖楼房的四楼上,两套打通了的小单元房;前临车水马龙的阔街,后面是一条陋巷。1998年凤霞逝世后,眼见祖光精神恍惚,大不如前,患了老年痴呆症。我回南方定居后,仍时时惦念他。20031月因事到京,18日下午去看望他。《吴祖光轶事》写道:——(注:作者省略了原文。)

老人毫无表情,目光呆滞,口角流涎,像幼儿般靠人牵着,拉着,搀扶着,碎步挪动,在一处墙角坐下。阿姨在他面前摆一只特制钢架,让他将两只胳膊搁在上面,以防摔倒;他右手捏半个面包,偶尔抬起来吃一点。我捧起他的左手久久抚摩,大声问:“您还认识我吗?”他似乎瞅了瞅我,没吭声。

祖光的次子吴欢出来了,看看父亲的表情,告诉我: “他认出你来了。

我知道他家极好客,来访者很多;后来凤霞去世,再后来祖光成了这样子……我问:还有谁来过吗?

吴欢说:不久前温家宝来看我父亲。他也是久久抚摩我父亲的手,问了好多情况。最后交代工作人员,不管多困难,都一定要好好救治吴祖光!

我想起什么事,问:温家宝也是爬上你家这四楼?吴欢说:是呀!

吴欢也许感到奇怪:不是四楼是几楼呢,不明摆着吗?

我到过他家不下百余次。我知道爬上这四楼是有点费劲的。

轶事指正史不载之事。我想,两位政治局委员先后到过吴家,就是这样的事。《吴祖光轶事》结尾写道:

吴祖光和新凤霞都是不会被历史遗忘的人物。我就所知将上述事实写出来。我想,今后的人们再回首他俩时,不妨也知道这两件事。

200611月在北京召开全国文代会和作代会。13日,温家宝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同文学艺术家谈心》的讲话;28日,讲话公开发表。就是在这个讲话中,谈到吴祖光病重期间送画给他的事;关于新凤霞,他说:我不懂得画,但也觉得好,画如其人,她是人民的艺术家,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我太熟悉新凤霞了。她因受祖光连累而同样命运多舛,却无怨无悔,伴随丈夫共度漫长的艰难岁月;从某种意义上说,直到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十几年,仍然如此。正因为如此,以温家宝的身份和为人说出她是人民的艺术家,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使我怦然心动!也使我决定,把写到温家宝而他本人可能尚未看到的两篇文章寄给他。 

既然给温家宝写信,就不妨多说几句:

从年龄和身份(老知识分子)上看,您很可能还是拙作《第二次握手》手抄本流传时或1979年正式出版后的读者;此书(重写本)已于20066月出版,也作为印刷品另行挂号寄上,请您和您身边的工作人员注意收取。

从行文可以看出,与其把温家宝视为总理,我是宁肯把他看作老知识分子——也许在下意识里,我更愿意这样,觉得这样更亲切。

《第二次握手》生成于特殊的年代,也造就了特殊的命运,曾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全国。今天中年以上稍有文化的中国人,很少有没读过或不知道这部作品的。我想,温家宝也会是这样。

温家宝的来信证明,我没有猜错。牛皮纸信封内装着两张有荣宝斋字样的专用宣纸信笺。全信用繁体字竖写,毛笔书法工整,在一丝不苟中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张扬同志:

来信及所附两篇文章,承赠的大作都收到了,非常感谢。《第二次握手》我还是在手抄本流传时读的,至今印象深刻。您为写此书经历的坎坷遭遇和付出的极大心血,让人既深感同情又深感钦佩。好在历史最终是人民写的,前途最终是光明的。让我们共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人类,并为她们美好的未来而奋斗。专此奉复,谨祝新年快乐!

温家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廿四日

就是从看到这封信起,我改变习惯,对一些比我年轻的人也开始称了。

温家宝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中说:你们的许多作品我读过,有些人认识,有些人未曾谋面,有些人还通过信。但是,你们不一定很了解我对文学家、艺术家的感情。

不。我想,我多少能理解温家宝对作家艺术家们的感情,因为我知道他去看望吴祖光的事。我曾因这事而深思,而感动,而震撼!

现在,我确切地知道了,我的作品温家宝也读过——虽然是在那种特殊的年代,虽然是手抄本。而且,大概正因为是特殊年代里冒着风险读手抄本吧,三十多年过去了,他能至今印象深刻

我并未向温家宝谈到当年为《第二次握手》经历的磨难。不过,很多人都知道这番史实;此外,重写本卷首有题为《胡耀邦两次为〈第二次握手〉平反》的序言,温家宝显然读了这篇序言;也许,他还因此想起了耀邦,想起1990125号那个凄风苦雨的日子,他亲自护送这位伟人的骨灰从北京直飞九江……

我在谈到吴祖光和新凤霞时,称他们是不会被历史遗忘的人物”——亿万人都知道,在历来注重”“”“”“的中国,温家宝却不避嫌猜,胸怀坦荡,在一个个永远不会被历史遗忘的场面留下过身影。

好在历史最终是人民写的,前途最终是光明的”——我想,无论从哲学还是从史学角度看,两处最终都既准确又贴切;还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人类,都表现了温家宝的思维严谨和实事求是。

作为作者,我还多一点思索:温家宝至今印象深刻的,是《第二次握手》中的什么呢?

小说叙述了一个缠绵几十年的爱情故事。但很多读者说,最激动人心的,其实是作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书中周恩来总理的光辉形象——他们看对了。我憎恶极左年代对知识分子无休止的怀疑、猜忌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我用《第二次握手》赞美知识分子,希望我们党能像周总理那样理解、关心和爱护知识分子……

温家宝当时还是大西北的一名地质队员。我不知道,他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否手抄本中几位爱国知识分子和周总理的形象?但是,我想,多年之后,当温家宝担负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特别是担任总理前后,他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肯定是怎样善待人,怎样善待知识分子,怎样最大限度地弘扬人文精神。他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中讲到这一点:

我们讲,就是要在为了中国的光明未来而追求真理的进程中,与人为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 

这次讲话中,温家宝总理还谈到他同冰心、巴金、季羡林、李瑛、戴爱莲、贾作光、周巍峙、冯其庸和乔羽等作家艺术家的交往。他说:许多老的文学艺术家,是我的前辈,应该说我是读着他们的作品长大的。

20074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话剧100周年的活动中说:我们这一代人都从《雷雨》、《放下你的鞭子》、《胆剑篇》、《茶馆》、《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优秀话剧作品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所有这些,表现了这一代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谦虚美德,也反映了历史的真实——这真实,就是文学艺术在弘扬真善美,鼓吹人文精神,陶冶和造就一代代新人,为中国的光明未来而追求真理的进程中的巨大作用。这真实,也应该起到鞭策作用,就像温家宝总理说的:文学艺术家要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

(原创)读张扬的博文(温家宝来信)有感。 - 恒(抱朴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牢骚违法吗(杂谈) - 恒(抱朴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谈毛新宇将军 - 恒(抱朴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刘志恒原创)收取“呼吸税” 这是人话吗? - 恒(抱朴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恒(抱朴子):千年古镇靖港开街亲历记 - 恒(抱朴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刘志恒:从封博到解禁 - 恒(抱朴子) - 网易博客 恒.(抱朴子):(原创)不折腾万岁! 恒.(抱朴子):(原创)不折腾万岁! 温家宝来信 - 空谷兰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评恒(抱朴子)的《忆秦娥.夜祭母坟》并修改 -罗大周 -- 和讯博客 罗大周;评恒(抱朴子)的《忆秦娥.夜祭母坟》并修改 - 罗大周 - 和讯博客 空灵的小木屋(原创) - 空灵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我的青春谁做主》有感『Fanny原创+整理』 - 單蒓筷樂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无题) - 砚冰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原创)夕阳红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麦收情怀 - 孔雀寨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 提 拔 (小小说) - jc200092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 卢森堡 海德堡(德国) - 快哉风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原创】 舞 缘 (下) - 心游万仞的日志 - 网易博客 【GIF图片】墨飞袖舞(原创) - 墨海雪浪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误做真香(原创) - 玉牡丹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评恒(抱朴子)的《忆秦娥.夜祭母坟》并修改 偶读有感 - 1949ncx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奇妙的旅馆”(原创) - 博啦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