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到了关键时刻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1:25:33
中国银行业迅速崛起,中国建设银行更荣膺最赚钱银行,显示中国银行业正改变亚洲金融版图,但也存在资源配置失当、呆坏帐不明等问题,若强化管理、提升效益,可以创造巨大发展空间。(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亚洲周刊二零零六年「亚洲银行三百」排行榜本期公布。这项排名不但显示出亚洲银行业已摆脱了亚洲金融风暴的阴影而快速稳定成长,更重要的乃是中国银行业在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下锐意改革,已开始急速崛起,改变了亚洲金融版图。这是令人鼓舞的讯息,也激励中国银行业者百尺竿头的信心。(chinesenewsnet.com)

今年的「亚洲银行三百」虽然只是例行的年度排行报告,但因中国银行业持续累积动能,它所造成的结构性变化终于在今年得到突显,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chinesenewsnet.com)

其一,在银行规模上,以前几乎为日本银行的天下,但在二零零六年,三菱东京UFJ银行以总资产排名第一;三井住友银行居第二;但中国工商银行已排名第三;日本瑞穗银行则居于第四;中国银行排名第五。五大银行中国即占两席,而进入十大的尚有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业改变了亚洲金融版图,已是不争的事实。(chinesenewsnet.com)

其二,亚洲银行经营效益一向由香港汇丰银行夺魁,但中国建设银行这次终以五十七亿四千八百万美元的盈利成为「亚洲最赚钱的银行」。其他利润成长高的尚有交通银行纯利成长四倍多,中国银行成长逾一成六,招商银行一成四,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超过三成,中国民生银行则达到三成七。这都代表了中国银行经营效能和竞争力的日益提升。(chinesenewsnet.com)

其实人们也都知道,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支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银行系统老旧,一向即是人们诟病的焦点。所幸一方面由于入世后银行开放与竞争的压力日增,加以国内对银行要求改革的呼声日高,这都促使中国当局在银行政策上持续努力,「改革、创新、国际化」乃是中国银行系统改革的核心价值;而「以上市促改制」、藉着开放境外银行参与,提升管理的能力,则无疑是改革手段的共识。外资银行其实早已成了中国银行改革的战略伙伴。至今已有九家中资商业银行先后接受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入股,共有十九家境外机构入股十六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一百六十五亿美元。外资入股,在银行的软硬体开发、公司治理、资产管理、业务开发、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确发挥了极大作用。(chinesenewsnet.com)

中国的银行正在崛起之中,无论政策部门和业者的努力都值得肯定。但是,无论银行总资产的增加或盈利增长,最终的检验标准,仍在于银行系统在国家金融资源运用上,是否达到了最大边际效益。而提到这个问题,美商麦金赛顾问公司最近对中国银行所做的评论和建议非常有警示性。(chinesenewsnet.com)

该公司指出,迄至今年三月的过去一年里,中国银行放款成长百分之十五,与政策目标百分之十二到十四相当接近。问题在于,当今中国的GDP私有部门的贡献达百分之五十二,但私有部门的承接放款比例仅百分之二十七,比例失衡,是否涉及金融资源的错置,的确值得反省与检讨。(chinesenewsnet.com)

该报告也指出,若中国的银行部门能强化管理和有效融资,每年当可比目前更多出三千二百亿美元的GDP贡献,其中的六百亿美元来自管理营运成本的节省,另外二千六百亿美元则来自透过资金更有效的运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这项评估报告显示,中国金融改革只是刚开始而已,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chinesenewsnet.com)

尽管中国的银行系统仍有更好的管理与更好的金融资源调度空间,但最近发生的另一个插曲让人迷惑。那就是在中国银行香港上市前夕,Ernst & Young顾问公司对中国金融系统的未履行债务发表报告,称呆坏帐高逾九千亿美元,是官方宣称的五点五倍。报告发表后该顾问公司受到巨大压力,最终「认错」撤销该报告。中国金融系统的呆坏帐问题变得更加迷离。国际金融界普遍认为,中国金融系统始终存在着一些黑箱,呆坏帐问题即是一例。(chinesenewsnet.com)

中国银行系统由老旧而正快速翻新,这是一种督促进步的力量,而就总体形势而言,这些有待更加改革的部分,终究掩盖不掉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并改变亚洲金融版图的成就。(chinesenewsnet.com)

而就在中国银行业快速成长、并已取得与日本并驾齐驱地位的此刻,比较中日银行,银行是否越大越好,这个问题也到了我们必须思考的时候了,日本银行奉行「巨大主义」,它们为此付出巨大成本,瑞穗银行即是反面例证。纵使到了今日,日本银行必须依靠财政资源来灌救。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台湾,三大家族四大金控总资产在九四年为台币一点一四兆,现在已增至十点零零二兆。它靠的不是效益,而是国家资源的贱卖。规模越大,越成为臃肿的怪兽。这也显示出除了巨大之外,盈利及服务能力、资源有效运用能力,或许才是更重要的改革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