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痛苦:遇到个熊且坏的老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04:23
屈原的痛苦:遇到个熊且坏的老板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屈原(前340——前278)是楚国的政治家。他主要生活在楚怀王和楚顷襄王的时代。

  在他的时代里,在中原和江淮大地上各诸侯国就像一群疯狗在互相撕咬,扭作一团。各国之间坐在一起为友,扭过脸就为敌。人性的丑恶发挥到了极致。各种无赖恶棍纷纷登场,甚至挂印为相,叱咤风云。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屈原在年青时就受到楚怀王的信任,为左徒,是仅低于令尹也就是宰相的官职。他负责制定法律。由于他善于辞令,又负责外交事务。

  后来,他被楚怀王疏远了。至于其原因,《史记》仅提几句,说高官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没有良知的人对善良、公正的人有一种天生的反感。就是你不招惹他们,他们就对你恨之入骨。屈原心地善良,被恶人忌恨就不奇怪了。

  问题的关键是怀王是一个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笨蛋加傻瓜。屈原的一生多数和他扯在一起。

  在屈原的时代,中原各国经过互相厮杀,基本就剩下三个大国加围绕它们转的许多小国。大国就三个:秦、齐和楚。秦靠毗邻游牧民族并经常和他们作战,从游牧民族那里学习作战经验。加上所谓变法,秦就变成了一个法西斯式国家。齐在海边,靠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而成为大国。楚对周围的蛮夷东征西伐,逐渐把触角伸到淮河以北的中原。

  当秦把分晋的三个北方之国各个击败后,只有楚和齐才能和秦抗衡,所以二国结成联盟。秦派出一个张仪胡扯秦欲割给楚六百里的土地,换取楚和齐拆散联盟。对于当时咄咄逼人的秦国,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张仪想干什么。但那个昏头了的楚怀王,认为这是天赐良机,竟答应了秦的要求。当张仪耍了个愚蠢到顶的小花招,不肯割地时,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会明白自己被骗了,但不能再蠢了的怀王竟然认为秦认为他和齐绝交的程度不够,专门派人去羞辱齐王。当这一切都白费了后,被羞辱的怀王大怒,派军队攻击秦国。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那个怀王既不知己,更不知彼,只知道胡干。楚怀王就像他的名字熊槐那样,“又熊又坏”。

www.stnn.cc 楚国的军队号称强悍,那只是对周围的蛮夷而言。善于在水上运动的军队,到了干燥的中原,和如狼似虎的秦军对阵,对秦军的战车和铁骑,基本全是步兵的楚军只有被杀的份。主将屈匄、副将逢侯丑等七十余将成立俘虏。八万人被杀,大概楚军是全军覆灭了。可怜的楚军,遇到个不能再傻的王,他们的统帅又叫“屈匄”就是“屈丐”:屈服、乞求和乞丐;“逢侯丑”:遇到侯爵就变丑了。一点都不假。

  在此种惨败下,任何精神正常的人都会冷静地思考一下出了什么问题,但那个怀王,是要用更大的愚蠢来试图挽救他们自己已犯的愚蠢。一个鸡蛋碰了石头,他就搬出全部的鸡蛋,一起向那块石头砸去。他倾全国的兵力再次去攻击秦。结果是另一个惨败。汉中被秦夺取了。楚失去了与秦的战略缓冲地汉中,江淮平原向秦敞开了大门。韩魏又为虎作伥,趁机袭楚。

  第二年,秦欲分汉中的一半给楚,换取楚的和平。一个山谷分一半给楚,无论是东西分还是南北分,估计都是为了钓那个愚蠢的怀王的鱼。这次,那个贪婪的怀王,不想要地了,只想要张仪的人头。怀王对军事一窍不通,对政治也是一样的。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最后仅为了杀一个人来出气。这只是土匪级的眼光。

  公平地说,和那个山寨土匪楚怀王相比,张仪是一个老练的政客。在此种情况下,他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自愿去楚。仇人一到,怀王立即囚禁了张仪。但张仪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怀王的宠臣靳尚、宠姬郑袖。怀王竟乖乖地放了张仪,把一切都忘得干干净净。说怀王是土匪,我看那都是赞扬了他,他仅是个傻乎乎的童子罢了。

  那时的屈原已不在其位,他仍出使齐国,大概试图修复被怀王破坏了的楚齐关系。待他回来后,听说怀王已放了张仪,说:“何不杀张仪?”老实说,就此点而论,屈原的话不够政治家的水平,也许他仅是为了怀王高兴,才那样说的。“怀王悔,追张仪,不及。”顽童在玩游戏呢。

  后来各诸侯共击楚。落井下石,而不是互相帮助是各国被秦所灭的重要原因。 秦为了拉拢怀王,欲嫁一个黄土高原的小妞给怀王。那也是张仪鼓吹给怀王的鬼话。并且要怀王自己去。怀王就准备去。屈原实在憋不住了,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奈何绝秦王欢!”,怀王就去了秦。那知怀王一到秦,立即就成了俘虏,被要求割地。怀王不许,他自然回不去了。后来他趁机逃到赵国,赵早已被秦吓破了胆,不敢留他。可怜的怀王又被抓回秦国。最后死在那里。

  当时任何一个诸侯可曾受到如此侮辱吗?没有第二个。

  上述一切的愚蠢行为的结果,屈原事先,不是事后都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话完全不被理会,才导致这样的下场。他的内心的痛苦是无法言状的。

  怀王被俘后,长子顷襄王立。他以自己的弟弟子兰为令尹。在此情况下,屈原自然希望新王能有所作为。他去劝顷襄王。那个新王的糊涂比他老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屈原被放逐到更远的地方。

  楚国的都城后来也被秦的虎狼之师攻破了。

  不客气地说,楚怀王是严重地缺心眼,他生的儿子们都是些猪狗一类的东西。他是代表了楚皇室引入了坏基因的分支,而屈原代表了皇室引入好基因的分支。屈原必须和这样的家伙打交道。屈原的内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了。

  屈原被放逐后,在江边游荡,被鱼翁发现。渔翁问他何故致此。屈原回答说:“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翁劝他何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他作《怀沙》来回答。虽然有人认为这是伪作,但那是猜测,并无可靠的根据。我们姑且相信那是屈原的手笔。

  他在文中悲愤地写到“变白而为黑兮,倒上而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雉翔舞。”这些灾难,他事先看得很清楚。如果他话起了作用,其中的大部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他看得不太清楚,他就不痛苦了。他对这个世界、对人生完全绝望了。

  屈原的痛苦就像那滔滔不绝的江水,连绵不断。

  他只有一死来和这个罪恶的世界绝断。

  汨罗江成为了屈原最后的归宿。

  司马迁在评价屈原时说:“(余)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司马迁怪屈原不该自杀。至于“何国不容”,那是个虚幻,完全不成立。让屈原去那个虎狼之国秦国游说吗?后来的韩非子的下场是个榜样。

  其他国家都被虎狼之国所灭。

  何况,司马迁本人的命运比屈原还惨几分。

  何处是故乡?善良的人在疯狂的年代怎能有好命运?

  楚国被灭后,它代表的南方文化不能说被斩断了,至少也是对中原的影响很小。汉代虽然仿楚辞写出许多辞赋,但那只是一个方面罢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屈原对楚国黯淡的前途完全绝望,是有几分远见的。(本文转载自文学城博客,作者:深山兰,原文地址: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5&postID=4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