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生先生笔下的如皋风情(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48:38

 

陈根生先生笔下的如皋风情(二)

(2008-06-25 23:44:35)   


九、范公遗迹今何在

  宋元以来,在如皋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人物当然“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老先生首屈一指除外,这第二位是谁?是如皋人、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吗?不是。是如皋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吗?也不是。那么是谁呢?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谁没读过,此人就是其作者范仲淹。
  谓予不信,有事实为证。清时如皋城里东云路巷有一座高大的门楼,刻有“范公祠”三字。穿过朝西的门堂,便是朝南的三间大殿,中央端座冠带朝眼、手执玄圭的范公塑像。每年农历二、八两月的第一个丁日,由知县率领全县文武官员、乡绅文士举行祭孔大典。祭孔之后,紧接着全班人员从大成门左边名宦祠东一条甬道步行向北,出孔庙后门,到对门的范公祠祭奠范公。供品规格很高,有整猪、整羊各一头;竹编的笾、木制的豆分别盛着果、脯、齑、酱;上香、读祀文、行礼、焚帛,礼仪庄严、隆重。这之后才去益人桥北的胡公祠和武宣桥西的许公祠行祀,而且供品也大为降格不用猪养了。
  胡公祠祭的是理学家、教育家胡文昭公胡瑗,许公祠祭的是明末户部员外郎、李闯王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时自缢以殉抄朱明王朝的许忠愍公许直。胡、许都是如皋人,如皋县城建有他们的祠堂名正言顺,而范文正公范仲淹则是苏州人,而且这个外乡人又没有在如皋做过官、任过职,为什么如皋人民对他另眼相看,特别崇敬呢?
  不错,胡瑗与范仲淹、腾宗谅是莫逆之交。腾宗谅就是《岳阳楼记》中“谪守巴陵郡”的腾子京。他在湖州太守任上,聘请胡瑗主持州学。胡在此期间,创“经义”、“治事”两斋的分科教学方法,后来被宋仁宗钦定为《学政条约》,颁行全国。胡瑗奉诏到京师校正钟律,更定雅东,正是由于范仲淹的推荐。胡瑗能够由如皋一介寒儒到朝廷知遇得以施展抱负,是与范公的誉扬推荐分不开的。
  不错,范仲淹有子孙在金兵南下江南百姓纷纷逃难之时,携家带眷从苏州迁到如皋东北乡距城十多里的一个村庄隐居下来,躬耕务农。后来子孙繁衍,所住的村子叫“范家庄”,又因该村地形呈椭圆形亦称“范腰庄”。这个庄子,1983年地名普查时属南凌乡。时清两代,范氏后裔先后出过不秒饱学儒生,有的迁居如城,人称“范半街”。
  但仅凭以上两点似乎也不足以受到地方建祠、人民祭祀的隆盛礼遇。主要的还是范仲淹倡议并监修了南起吕四、北迄阜宁、沿海绵延数百里的“范公堤”,抵御了海水内浸,使泻卤之地成为良田,这是造福人民、泽惠千年的大地事。吧人冒愈昌有一首咏范公堤的诗道:“秦德绝地脉,公能捍海波;至今堤上岸,犹似望相过。”程__有《谒范文正公祠》诗最后几句是“前后筑堤非一人,至今群口推仲淹,实心感民民自悦,此岂有意为凉炎。”这些文字都倾诉了发自人心底的对范公的爱戴、感激之情。建祠祭祀,庙食千秋,便是我国封建时代人民群众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最高形式吧!
  但是令人无限遗憾的是范公当年怎样倡议,怎样监修,如何在朝延上慷慨陈词,如何在工地上体恤民瘼,都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下来。流传至今的只有他老人家监修海堤期间的两则似乎无关紧要的遗闻轶事。
  其一在动工前。海水时时内侵为患,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威胁,民谚“三尺堤岸九尺蒿子,蒿子头上浪滔滔”,描述了当时海潮肆虐的情景。宋仁宗派宰辅范仲淹前来踏勘灾情。这年二月范公到了如皋,首先登上城楼一看,发现东北方向隐隐约约仿佛有一片绿茸茸的颜色,便转头问县令道:“远处分明见得一片绿草如茵,你为何说成是不毛之地?”县令恭施一揖,从容陪笑道:“大人眼前所见,不恰似当日韩文公所咏‘天街小雨润如酥’之次句么?”范仲淹所罢含笑点头。原来“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次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县令颇有书卷气,不似一般俗吏语言无味,令人生厌。所以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面带喜色。
  其二在开工后。东乡有个刁钻财主,既盼儿子将来金榜题名,却又舍不得花一文束__。他与家塾先生——一位老秀才相约道:“小子不才,识字多寡,不怪先生。年俸三十两纹银,分毫不差。不过,若鄙人写的字,老先生有一个认不得,得扣银十两。”到了年三十结帐时,财主先写了个“水”字,又有“水”字下面写了个“石”字。老秀才楞了好一会,认不出。财主接着如此这般又写了两个更加古怪的字,老秀才苦着脸搜索枯肠还是认不得。转眼到手的三十两纹银扣除精光,白白干了一年。老秀才咽不下这口气,找到正在修海堤滞留如皋过的年的范仲淹诉苦,乞求大人作主。范仲淹找来财主请教:“‘水’字下面一个‘石’字,到底怎么个念法?什么意思?”财主洋洋得意地回答道:“念‘嗒’。檐头水滴在脚踏石上不是发了‘嗒’的声音吗?”范仲淹点了点头,微微一笑。他要了笔墨,上面烈写了个“竹”字,下面写了个“肉”字,又向财主请教。财主摇头说不认得。范种淹说声“我来教你”,作个手势,差人一拥而上,不问三七二十一扒掉财主的裤子,捺在地上,举起大板叭叭叭连揍三十大板。财主杀猪似的嚎叫一阵哀求道:“范大人,我认得了!竹板打在肉上叭叭响,念‘叭’。”“我再写两个字你认一下。”“范大人,小的再不敢了!老秀才的三十两束___我立即送去;少一毫,你打一板子!”
  这两则民间故事,作为范仲淹监修海堤期间的两支饶有趣味的小插曲,前者具体刻画了他的文墨涵养,后者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嫉恶如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惩治了为富仁的恶霸财主。
悠悠岁月百千载,范公遗迹今何在?“范公堤”现在已划入如东县版图了,但是它如长龙横卧的巍巍雄姿依然横亘在一代代如皋人心坎上;范公祠也早经兵火不复存在了,甚至范腰庄也不为很多人知道了,但是那个清廉公正的范公形象不是活在一代代如皋人民口头上么?这就难怪如皋人读《岳阳楼记》读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箴言,其时总倍感亲切,如聆馨咳……
 

十、董小宛魂归何处?


  明末秦淮名妓董小宛的结局一直是个谜。《辞海》是这么写的:“……清兵南下时,同辗转于离乱之间达九年,后因劳屯过度而死。……有说她为清顺治帝宠妃,系由附会董鄂妃事而来。”《中国人名大辞典》也是这么写的:“卒年二十八,”“死则在顺治八年,”“进宫”云云“当时流言,不足辨也。”按董小宛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顺治帝生于后金(清)崇德三年(1638年),二人相差十四岁;董小宛十九岁归冒壁疆时顺治才五岁,“卒年二十八”时顺治才十四岁,显见旧戏曲编造董小宛被掳进宫,顺治为她出家等情节,纯属无稽之谈,不屑置辨。那么,来自其丈夫冒辟疆的“病亡”说就一定确凿可靠么?
  疑窦早就有人指出过。清末民初的如皋民士郭雍南,《如皋县志》(1914年版)的“协修兼总收掌”,他有一首《题董白小像》诗如下:
        影梅十年想象中,画图今喜识春风。
        等闲罗绮娇难再,衫子还应写褪红。
        离乱情事秘难知,生死当年总可疑。
        欲向画中人借问,青山何处葬西施。
  请注意全诗的五、六两句,这位父辈、祖辈较为贴切董小宛时代的地方耆宿,对董“病亡”说分明就是持怀疑态度的。
  至于第八句,如皋倒确实有董小宛墓。墓在影梅庵么?有人从明末到民国六版《如皋县志》中反复查找,连乡村的小庵堂,包括已废的都有记载,唯独不见影梅庵。原来所谓“影梅庵”者,不过是冒辟疆虚拟的一个所在!那么董小宛墓在那里?冒辟疆在《亡妾董氏哀辞》中有“安香灵于南阡”句,陈维崧有《春日同巢民先生拿舟南郭访董姬墓》诗,“南阡”“南郭”都是泛指一大片土地,实葬何处呢?冒氏后人冒广生(鹤亭)在《孽海花闲话》中说葬在“如皋茅雉河畔”。可是茅雉河在如皋东门外,与“南阡”“南郭”相距十余里呢。近年有人经过反复调查得出结论说,在现今如皋如城第一中学南面龙河畔的彭家荡旧时确实有个董小宛墓,而且说还曾有好事者发掘过,墓里确实有随葬品,但不见骨殖。这就不能不令人发生疑问了:这是董小宛的真实墓地么?董小宛的结局果真一如“病亡”说么?
  事实是,董小宛恐怕并没有“病亡”。就说“病亡”说的出处冒辟疆所著《影梅庵忆语》,文中追忆他们伉丽情深,对董的饮食起居、兴趣爱好,作了细致的描写,这些本应必要交代的内容却避而不谈,甚至不着一字,这实在是有悖人情,难以理解的。倘若真是“病亡”,作为才子的丈夫对此能不字字染血、句句带泪地大写特写一番么?更为自相矛盾之处是《影梅庵忆语》中有这么一段文字:
  暮春三月,欲重去盐官,访患难相恤诸友,至刊上为同社所淹。时余正四十,诸名流咸为赋诗,龚奉常独谱姬末,成数千言,帝京篇、连昌宫不足比拟。
  综观冒辟疆一生,十九岁取妻苏氏,三十二岁得董小宛为妾,五十五娶蔡罗为妾,五十七岁娶金钥为妾,六二八岁娶张氏为妾。因而在避难盐官途中称“姬”非董小宛莫属。而冒辟疆四十岁那年是顺治七年(1650年),董小宛果真如冒称“病亡”于顺治八年,那么这时她应该还活着,说不上有什么结局,怎么可以写她的“始末”?唯其有友人写她的“始末”,恰恰从这里透露出这时发生了什么特殊事件,董小宛从此永远地离开了冒辟疆身边,生离死别一去不返了。否则这个“末”从何来?而且冒辟疆所作比的帝京赋、连昌宫词两篇,前者为东汉张衡所作,讽刺当时统治阶级穷奢极欲,后者为唐元稹所著,叙述唐玄宗驾幸连昌宫的豪华排场以及安史之乱后连昌宫的萧索荒凉,二者都是鞭挞上层统治者荒淫生活的,把董小宛“始末”与这两篇“比拟”,冒辟疆的愤慨及寓意不是很耐人寻味么?
  其实董小宛的真正结局是什么,甚至最后身在何处,冒辟疆心里都是明白的。近年在冒辟疆的如皋旧居水绘园里发现了他于八十一岁时写的一首七绝:
        冰丝新 藕罗裳,一曲开筵一举觞。
        曾唱阳光洒热泪,苏州寂寞好还乡。
  全诗写董小宛的身世,奇怪的是字里行间竟然没有丝毫悼亡的情思。从“苏州寂寞好还乡”这末句看,此时董小宛还健在人间,并且就生活在一江之隔、路途不远的姑苏。美人迟暮,晚年孤寂,也是六二七岁的老人啦,所以冒辟疆希望她仍回到如皋来。于是有人便根据这首诗作了这样的推测:董小宛二十八岁时被清朝新贵劫掠到苏州去了。冒辟疆身为明末遗少当然无力抗拒。这桩夺艳事件,无论是对江淮望族冒氏来说,还是对清朝新贵来说,都不是什么体面事,所以双方一直守口如瓶。冒辟疆把董小宛被劫称为“病亡”不过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假托之词!
  旧时我们城里流行一句俗话说:南通不演《杀子报》,如皋不演《董小宛》。淫妇杀子,美人遭劫,都不是地方上的体面事。只是旧时演的戏曲《董小宛》结局是被劫到皇宫里去的,如前所说这在实际上可能性极小,但所写的被劫事件看来就不是无中生有了。
        人长得美本是一种幸福,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美人命运多舛却几乎历代皆然。这是上帝的骗局,还是历史的悲剧?
 
十一、定慧寺情思

  有朋自远方来,我端了的头碗菜往往是请他们去参观具有1400年历史的定慧寺。
  北京定慧寺厚重壮阔,皇家气派;镇江定慧寺名垂史册,声势煊赫。我真担心我们这座小县城的定慧寺有什么引人入胜之处呢?
  一带碧水隔断了城市的喧闹烦嚣,一道石桥引我们进入一片佛国的宁静悠远。跨过钟鼓楼的袅袅余音,我们进入了金刚殿。一一问候过四大天王:那执剑的增长天王,那抱琵琶的持国天王,那捧雨伞的手闻天王,那擒龙兽的广目天王……我在扬眉执杵的韦驮菩萨面前站定了,我大声朗读着两侧对联:“持宝杵三洲感应,披金甲四部游巡”,联如其佛,如威严、好气魄!
  一般庙里韦驮菩萨都是站着的,怎么这里另外还有一尊正襟危坐的呢?是不是一尊是正宗的,一尊是伪劣的?
  友人被我这一问来了兴趣,睁亮眼睛,竖起耳朵听我侃。我于是清了清嗓子开始卖弄,我说从前有个叫性乾的和尚,以油灯烤脚踝、铁索盘前胸等苦行显示虔诚四处募化,一天到了广西某地看中了一棵旃檀香树。主人说,你敲木鱼,若将树叶敲落了,这树就送给你结个缘吧。谁知性乾心诚感动了天地,他不吃不喝只敲了三天三夜,树叶就落光了。运旃檀香树回来一路顺水,可到了长江口遇上了海盗。海盗才跳上船,抬头一看迎面船头坐着一尊菩萨,遍身金光四射,怒目似箭,威风凛凛,雄姿赫赫,海盗们吓得扑咚跪在甲板上磕头求饶。于是性乾回到定慧寺便特意塑了一尊坐着的韦驮菩萨。可惜旃檀香树雕塑的如来大佛已在“文革”中化为灰烬……
  一个个眼神黯淡下去,几声叹息也显得有气无力,这时巍峨辉煌的大殿把我们迎接进去。殿高十米,面阔五间。小县城没有导游,我只得硬起头皮滥竽充数,一知半解地介绍给友人看:迎面东方三圣凌空高踞,飞天MHB裙翩跹起舞,毗庐大佛端座于独梗莲花之上。那侍立两旁的是香花二圣,那肃立左右的是梵王、帝释……
  移步两厢,我半解一知地指点,那是十八罗汉,那有坐骑的是十二圆觉……
  转向大佛背后,我又一知关解地讲这一片“慈航普渡”的佛山上有150多座佛像,是说善财童子先后参见53座名刹大师,最终从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那里得道皈依的故事……
  突然一位教授如同回到他的讲台似的高声赞道:“啊,这些佛像不仅透视比例适中,而且造型生动逼真,堪称神采奕奕,栩栩欲活!”
  一位杂志老总频频点头说:“你们看啊,这座如来大佛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都感到他那慈祥美丽的大眼睛在朝着你亲切微笑,足与蒙娜丽莎媲美!”
  我则一本正经道:“首先请允许我以绝对真挚的心情无限感谢红卫兵的革命行动。因为不破不立,没有当年的横扫一切,也就没有今天的焕然一新。这些新塑像全部出自浙江詹振辉大师之手,是老艺术家的封笔之作,尤其是这尊大佛,著名画家袁运甫教授称之为‘当代中国佛像之冠’呢!但是,对不志,我此刻是一肚子怒气——”我指着大殿前后左右四面供桌上都摆着桔、梨、苹果、香蕉而没有又白又嫩的水萝卜,我说我简直愤慨这定慧寺怎么可以不供奉三勒和尚的传家宝?
  我终于按捺不住又在友人面前炫耀了一下渊博。《县志》上说,唐永和年间(公元827年——835年)定慧寺的和尚们已经用萝卜来雕刻莲花、佛手、宝塔等法器,有一位三勒和尚还独出心裁腌制水萝卜作下饭菜,叫三勒菜,这大概就是历史上最早的“萝卜干”了。传说定慧寺有高僧云游天下,一日到了山东蓬莱,在一座庙里讨了萝卜籽回来精心培育,这才有了家乡的“赛雪梨”萝卜,据说北京的“赛雪梨”萝卜就是从我们这里传出去的。蓬莱是何等地方,那里一草一木不是二神仙,也是小神仙,怪不得“赛雪梨”萝卜脆生生,甜津津,甘冽可口,有口皆碑。我越说越起劲,越介绍越自豪。我后来扯远了又说到“三勒菜”的后代“萝卜干”享誉神州大地,至今还在东南亚一带畅销不衰,而腌“三勒菜”的勤俭家风也至今仍在江海平原上代代相传……
  我们一行人既不焚香,也不“结缘”,又不“乐娟”,不免有点过意不去。在僧俗参半、檀香飘逸的小卖部里,友人们被我怂勇每人花五毛钱买了一张石印的无际大师心药方作纪念。药方如下:“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些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密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已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式之。”——佛家的宗旨是劝人向善,心药方与这禅寺可谓花开两朵,一用雕塑,一用文学也!我读着相见恨晚,我读着拍案叫绝。这概括得何等全面,比喻得何等巧妙,作者唐希迁和尚不愧是“大师”级的哲人、智者!捧读这篇幽默文学佳作,大家一路上会心微笑,连连称道:价廉文美!文美价廉!
  于是我这半瓶水以不失时机乐滋滋地摇晃了一通。那是四百多年前,定慧寺已经墙垣颓圯,佛像黯淡,香火寥落。一天黄昏,忽然烟尘滚滚,马蹄得得由远而近,来了一群彪形大汉。他们发疯似地倾其所有来修葺庙宇,重塑金身,而他们自己一个个剃度出家断了尘缘。原来他们是一群回心转意、洗面革心的江洋大盗!定慧寺这才香火鼎盛,绵延至今。我说,大盗们有没有服用唐希迁和尚既无际大师的心药方谁也没去考证,也并不重要,但他们最后寻到了生命的意义,断然弃恶从善立地成佛,为罪恶的一生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说着说着我一脚踏进400年的时间隧道,我甚至走到大盗们中间祝贺他们获得新生生、,我看到大盗们双手合十光头上青青一片发根,我听到他们呼哧呼哧的粗重呼吸,我也分明感觉到自己的心灵在淅淅沥沥地受到刷洗、净化……
  据我多次观察,我这些见多识广的友人对我端出来的头碗菜并不很感兴趣,友人们感兴趣的倒是三个字:性乾和尚的一个“诚”字,三勒和尚的一个“俭”字,希希迁和尚的一个“善”字。
  走出寺门,一片碧绿的荫凉又留住了我的脚步。抬头一看,只见一棵三层楼高的老银杏虬枝横空,绿叶如盖。定慧寺南有城河,北有市河,东有放生池,三面碧水环绕盛满了百千年来的故事传说;老银杏汲水土之精华颐养天年,坐看古城的沧桑、人世变变迁,你看他那苍劲的枝头上挂的是大唐的残阳,那石桥洞里淙淙流淌的是千百年来的传说故事。
  有句不恭的话我没敢说出口,寺庙佛像大同小异真有多少可看的呢?我以为正如苏州寒山寺美在张继《枫桥夜泊》诗里,家乡的定慧寺美在丰富多彩的传说里……
 
十二、丰乐桥的传说

  丰乐桥是我们城厢西门的一座普通石桥,十五六米长、五六米宽,桥面都是些并不整齐的青石板、麻石条,桥下五六米跨度的拱洞里长年流水不断。这座桥虽说不上三天两头走,但一个月里总要从上面过这么七八回,挺熟悉挺熟悉的,桥本身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但是有谁知道这座丰乐桥却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决不能望文生义来个“丰”即丰富、“乐”即快乐的那种简单解释;这在我们城里五、六十座石桥、砖桥、木桥里,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那是很早以前,如皋有个财主丰大老爷,万贯家财都是他重利盘剥来的;活该他儿子丰少爷倒霉,成亲三年媳妇便一命呜呼。一天,丰少爷在一条河边发现对岸洗衣服的女人竟是自己的妻子。女人也吓了一跳,问道:“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这里是阴阳河。”女人说着拿一条裹脚布一甩,水上就成了一道桥,让丈夫过了河。丰少爷拉住妻子要回家。女人说:“你不要痴心等我了,我有阴曹不能还阳,已经和牛头结成了夫妻了。”丰少爷要到牛头家去看看。女人无奈只好说:“万一让牛头碰见了,你就说是我表兄。”一会,果然牛头回来了,蹙起鼻子四处嗅嗅说:“怎么家里有生人味?”女人连忙解释:“不瞒你说,我表兄来了……”牛头倒很大度:“既然表兄来了,还不赶快请出来呀。”牛头好酒好菜款待丰少爷,饭后还领到阎王殿上转悠玩玩。阎王殿上阴森恐怖,一些忤逆不孝的子女,逼良为娼的鸨儿,贪赃枉法的官吏全都在那里受罪,撕心裂肺的叫喊、呻吟听起来毛骨悚然。忽然丰少爷眼前一亮:那个双手吊在屋梁上张大嘴巴喊爹喊娘的老头儿不是自己的亲爹么?丰少爷吓得不敢出声,回到家来瞅个机会悄悄问牛头:“那个老头儿怪可怜的,是怎么回事呀?”牛头说:“哦,那是如皋财主丰大老爷,他重利盘剥,伤天害理,阎王爷罚他生瘩背疮,每天早中晚三次叫雄鸡去啄他的背。”丰少爷又问:“这瘩背疮能治好么?”牛头说:“这不难,只要拿十车金子、十车银子去赎个罪就是了。”这时丰少爷满面惭愧地说了实话:“实在不该相瞒,那老头儿就是在下的老子。家里金银倒是足的,就是此刻搬不到这里呀?”牛头想了一下说:“这样吧,你们如皋有个乐员外存了不少钱在这里,我替你先借一下让你应个急,你到阳间如数还他就是。”丰少爷跟在牛头后面借了金银,向地府缴了,赎好了老子的罪。又过了几天,牛头把丰少爷驮在背上,驾起一阵风,送他还了阳间。丰少爷眼睛一睁已到了家门口。丰大老爷一见儿子进门就抱怨说:“这些天你死到哪里去了?你知道你老子害了瘩背,一天三次疼得像鸡子啄,还昏死过去好几回。”丰少爷长叹一声说:“这一次要不是我呀,你怕连命都保不住了。”他如此这般地详细说了一遍,说得老子目瞪口呆,浑身汗毛直打颤。第二天什么事都搁下,父子俩赶紧找乐员外还债。但是西门找到东门,南门找到北门,哪里有什么乐员外呢?姓乐的只有一个,人称乐家佬儿;可他根本不是什么员外,而是一个靠挑卖水的孤寡老人。老人平时省吃俭用,余下点钱都买上锡箔纸绽烧在水边沟头,就是预先存点钱日后到了阴间里用。这么看牛头说的那位乐员外一定是他无疑了。但是乐家佬儿连连摆手,说什么也不肯收下这两车金银:“你们没有向我借,你们弄错了人吧?”丰家父子又不便细说端详,只是一个劲逼他收下。后来乐家佬儿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就说:“我单身一人,要钱也没有用,不如拿这些金银去造座桥吧。”这样,一座高石桥很快就造出来了,又有热心人把“丰”“乐”两家的姓连在一起起了个桥名叫丰乐桥。竣工那天,丰家雇了好多人在桥上吹嗽叭,放鞭炮,掀天动地,热闹非凡。直到把两车金银花光了才完事。这以后如皋就又流传下一句俗话:“丰乐桥上吹喇叭——盖天动地”。
  当年的高石桥在1925年拉平改方成平石桥再也看不到了,但是这个丰乐桥的故事却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直到我们这辈人这不还在津津有味地传说下去么?
  说真的,不知道这个故事时,在丰乐桥上走来走去倒也心里舒坦,自从一听说这么个故事之后,每次走在桥上,总是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心里仿佛翻腾起什么似的。
丰乐桥的传说是耐人寻味的。
 
十三、光  照

  一月照千井,
  井井有明月……
  这是小时候姑姑教给我的。全诗记不得了。唯有这两句鲜亮地积淀在记忆深处。人们总是感叹历史的无情,其实诗人早吟唱过“历史不是无情物”的诗句。可不是,历史为什么情有独钟积淀下这两句诗呢?这两句诗难道仅仅写月写井没有更深的涵义么?
  就说我的家乡长江北岸的一座古城吧,尽管中山先生没有亲临视察过,也没有特别关照过题个字留个墨宝甚么的,但是时至今日可以称得上与中山先生有关的文物遗迹,竟也有五处之多。
  首先在我脑海里浮起一座奉安桥。这不过是一座普通的木桥,是北门外一群居民,为纪念中山先生国葬,一个铜板、几个铜板地集资兴建起来的,据说当时还立了个碑,可惜我在那里盘桓了几次都未找到,但越盘桓心里越感动,因为这既不是靠行政命令摊派,也不是请豪门富户捐款,而是一般平头百姓发自衷心的自发义举。平发百姓拿不出多少钱,造一座桥一板一钉都寄托情意。由这面小小的镜子,不是可以照见中山先生人格之崇高、精神之伟大,在国民心目中敬仰之深挚么?
  古城人生性憨厚,心地善良,心里舍不得中山先生生前为民众奔走呼号,积劳成疾,如今请他老人家伴着蓝天碧水,听听虫吟鸟鸣,安享这一片清幽宁静。于是1929年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时,始建于1915年的全城唯一的公园为此更名为“如皋中山公园”,并特地建造了一座别致考究的中山亭,上下二层,呈六角形,亭东还配了一座桥名“中山桥”。周围遍值林木,没有石桌石凳,名曰“绿荫夹道”,并悬有一副对联:“清风扫地秋先到,赤日行空午不知”。这是全公园里绝佳去处。有谁配享受全城最优越的这片自然风光?舍中山先生其谁!
  与中山亭隔河相望的是草坪上一座“民三三烈士纪念塔”,塔身酷似美国国会白宫前草坪上那座纪念塔具体而微,如一柄利剑直插云天,被簇拥在一圈葱绿的冬青树中。这三位先烈不就是为了实践中山先生的宏伟誓愿而英勇捐躯的么?作为人生的归宿,长眠在先生的英灵身边,对三位刚烈的英灵也该是莫大的安慰了吧?
  当然,作为历史文物保存完好,还要首推矗立在古城中央的中山钟楼。这是一座16米高的四角方方的米黄色的五层建筑,选址于古城中央,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关注着全城的火警安全。遥想1929年6月1日南京举行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家乡不定在这一天各界代表一律马褂长衫,神情肃穆虔诚,召开纪念大会,并为建造中山钟楼举行奠基仪式……
  我的中小学时代都是在中山钟楼周围度过的:小学在钟楼南边,中学在钟楼北边。每每经过钟楼底下,总要停下脚步举头仰望,欣赏一下当年全城最高建筑的巍巍雄姿。虽然当时并不知道这个楼名,也不了解中山先生的有关遗训和建造者的良苦用心。但听到宏亮的钟声以及分针、秒针交叉剪碎时间的清晰嘀哒声,胸中倒也的确升起一种庄严的思绪和感情,感到光阴的流逝,感到岁月的不再回来,离开时脚下也不觉加快了步伐……
  说来惭愧,我不是不久前从友人赠我的一册《如皋城建志》中读到《如皋中山钟楼记》一文的。读后感是四个字:相见眼晚。《记》中有一段文字令人摩挲把玩不愿释手:
  魁杰之士思以教育、实业诱携而振兴之,憔虑蚩蚩之民不知光阴之当惜,好从事而亟失时,难以生存于今日。望时而待,孰若应时而使,于是有中山钟楼之创建,以树时计之标准,使四境之内,各有所警,一洗因循怠慢之积习,而同趋于鼓舞作新之正轨。总理有言:“人民平等,农以生之,工以成之,商以通之,士以治之。各尽其事,各执其业,自此演进,不难致在同之世。”夫各尽其事,各执其业,要在毋失其时。过斯楼而闻斯钟者,当如亲聆总理之遗训,孳孳日有趋焉,庶不负创建者之用心欤!
  六十多年前,建造中山钟楼那时,钟表在我们这里还是个稀罕物品:用怀钟的总在上衣袋口拉出一段亮闪闪的链子以炫耀,戴手表的则有意卷起雪白的袖口以示人。如今手表普及了,不识字的有,不识表的没听说过,别说成人,连小学生胖嘟嘟的手腕上也是闪闪发光的电子表了。而中山钟楼不仅长年失修葺一新,而且有所发展:每到钟点都要伴着放一段音乐,或中国名歌,或世界名曲。每当那一颗颗美妙的音符沉甸甸地落在繁华的街头,古朴的巷口,碰撞铮亮的新潮钢窗,叩击油漆驳落的陈旧大门……这时,古城人们就仿佛听到一位历史巨人在召唤,在叮嘱,在鞭策,氤氲在心头的是计时意义以外的深层涵义,全身心似乎都沐浴在一片时丽的光照中……
  年年月月。风晨雨夕。
  一月照千井,
  井井有明月……
是啊,这是一幅多么诗情画意的风景,可这又是一个多么朴素而辉煌的真理!
 
十四、读 董 糖

  我在童年时,吃过麦芽糖,也吃过棉花糖,但使我念念不忘的则是董糖。每到腊月二十四送灶之后,茶食店柜台上用扁箩满满摆着“什果”,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其中最引人注目莫过于那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小块子,分别用红纸、绿纸、黄纸包着,从早到晚对小孩子的黑眼睛散发着滚烫的诱惑。
  穿开档裤时吃董糖,好似猪八戒咬人参果吃个新奇,长大之后可就逐渐捉摸着品尝家乡的这种名物产品的别致风味了。于是沐一缕金风,泡一壶香茗在旁,小心翼翼地开启包纸,轻轻取出象牙色的一碰即粉的董糖来,不时用嘴舔一口,微闭起双眼来体味,嘴里说它有吧--却无,说它无吧--却有,甜而不腻,蜜而不俗,只觉得齿颊留香,这时斗室没有了,时间停止了,日子也香甜起来,那份感觉,那种享受,神仙的生活也莫过如此吧!
  我读董糖岂止用嘴?我的眼睛在书架上转悠。清《崇川咫闻录》载:“其精美者,首推董糖。董糖,冒巢民妾董小宛所造。”所谓“秦邮董糖”,“邮”者寄也,实乃当年金陵八艳之一的董小宛曾将此糖自秦淮河经驿站邮给意中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如皋冒郎是也。
  从书架上又挤过来一本民间传说书,跳入我的眼底,说的是一次史可法路过如皋造访水绘园,与冒巢民谈文论诗极为欢洽。女主人特地拿出银锅、银铲,以芝麻、白糖、饴糖、松子、桃仁等十数种原料,用木炭火焙,亲自操作,精心制作出一块块独特风味的酥糖款待贵宾,并多做了两箱酥糖请客人带回去犒劳将士。史可法连连谢道:“此去扬州,如能获胜,我一定派人来学作此糖,取名董糖,遍飨全军。”“董糖”之名,盖源于此。后来清军围玫扬州,城池临危这天,史可法即以董糖分送将士,激励士气。据说这位民族英雄壮烈就义时,他的口袋里还藏着两块董糖没舍得吃呢。
  用嘴读。用眼读。此刻我是在用心读董糖呵!我越用心读,我就越感到手里捏的是一首四角方方、又酥又粉的爱情诗,我就越感到手里捏的是一串又香又甜、意韵悠远的哲理话。
  记得中学课本上介绍一个又一个定理、一条又一条公式时,都要配上一张又一张科学家的画像:爱因斯坦相对论、牛顿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阿基米德原理……那才真是群星闪耀,哪像时下“炒”出来的稍瞬即逝的“今夜星辰”!翻开一部饮食文化史,何尝不是百花盛开:宋嫂鱼、东坡肉、大千菜、麻婆豆腐、费家扒鸡……董糖也跻身其列。啊--物以人名,人以物传!董糖,区区一方糖块,留给后人的竟了是甜津津,芳悠悠的启示--
  凡是为人类作了创造性的劳动,哪怕是一丁点儿美食,人民都不会忘记她,历史都会永远惦念她……

十五、烧饼飘香

  好香,好香!
  丝丝缕缕,远远近近,飘飘忽忽,悠悠长长……
  香得亲切,香得优雅,香得韵致。
  还记得祖父扶着我的肩头上街去买香喷喷的烧饼,转眼就轮到我牵着小外孙拐进老街去买喷喷香的烧饼了!
  烧饼的芝麻香岂止飘过了我们家五辈人。
  石板老街是一本书,烧饼是香喷喷的一页。
  我曾翻书翻到《后汉书》上有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的记载。烧饼原出胡地,芝麻叫胡麻子,胡称胡饼。当时我几乎要飞出图书馆一步奔到老街上,告诉我所遇到的第一个人,说我们天天享用的烧饼是一个象征,象征我们汉民族广取先进、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是一段历史,烧饼的喷喷香已经飘过了二千年悠悠岁月。
  当我从老街上走过时,我都要将鼻子使劲嗅几嗅,嗅什么?嗅烧饼的喷喷香里的文化意蕴!
  我记起了武当山下的“龙游烧饼店”,书圣王羲之的五颗墨宝使一位善良厚道的好人奔了小康,我记起了重庆抗日文协对面的烧饼店里,著名作家老舍飨客时佳茗清淳、烧饼喷香、人情芬馨;我更忘不了多年前读《白氏长庆集》读到“胡麻饼样学京师,面脆油香刚出炉”(《寄胡饼与杨惠州》)这两句,我当时真是欣喜若狂,想不到大诗人白居易也是“烧饼族”!寻到了这样的同好知音我不能不诚惶诚恐荣幸之至!连我后来走路都头昂得老高脚跨得老远,甚至嗓子也变得老壮!
  不知道主叫中国文人的烧饼情结,还是叫烧饼的文人情结,哪种更恰切?
  烧饼作为家乡的一件香喷喷的作品,我还继承祖父的读法。
  黄桥烧饼是靠支持新四军打鬼子的历史贡献享誉神州的,家乡的烧饼可地地道道真是中华美食文化园苑中的一支奇葩。大前年我在西安中七路头就见到高挑“正宗如皋烧饼”的旗幡迎风招展。
我寻烧饼店一定追到老街上,我吃烧饼一定坐到清茶馆里。
  家乡吃早饭叫吃早茶,你想吃早点没有一壶佳茗相伴左右能不煞风景么?还有一句俗话:磨口的嫩嫩,炉边的烧饼。于是喊一壶好茶,要两只烧饼,八仙桌对面是三五个相识的,你一言我一语,有一句没一句,边趁热吃烧饼,边发布“路透社”新闻,边交流最新致富信息,松松散散,亲亲热热,随随和和,平平易易,……我吃烧饼就最爱吃这种轻松氛围吃这种古朴情调!家乡啊,一条条路上车轮里滚着烧饼香,一道道河水波纹漾着烧饼香,一张张笑脸嘴角上挂着烧饼香。
  丝丝缕缕,远远近近,飘飘忽忽,悠悠长长……
  香得不浓烈,香得不粗俗,香得不华丽。
好香,好香!
 
十六、小茶干大世界

  真是应了“赚钱到大城市去,过日子到小镇上来”这话,姨兄一年四季早晨起身头件大事是烧壶天水茶,捧着紫砂壶不时拈两片小茶干放在嘴里,跟披着霞光惯儿似的躺在大运河
  臂弯里的这古老而又年轻的市镇说个悄悄话……那份恬适,那份悠闲,是快节奏、大喧嚣的城市生活里寻得着的么?
  小茶干,在当地仍旧是第20片用关丝草十字码一扎,古朴,土气,却又别具一格。我称它是豆腐家庭的小精灵。我曾把这5分硬币大的小家伙对角折起来竟不断裂,韧着哪,难怪
  放在嘴里就是耐嚼。我后来又偷了诗人的一个比喻称它是豆腐家族的金梅花!我特欣赏小茶干用三伏抽酱油加桂皮、丁香等药材煮出来的那片金灿灿、喷喷香。
  我说,市报上说三香牌小茶干得了一枚国际食品金奖,你们快活得发了疯。
  “正是正是”,姨兄当即有板有眼地哼了一首民谣:“茶干香又香,香溢镇四方。进入三里墩,便闻茶干香。”三香牌的“三香”,盖源于此。只见姨兄摇头闭眼,比歌星都投入。
  姨兄边递茶杯给我,边慢条斯理地打开匣子:“这事凭心而论,也该给乾隆皇帝记一功。那是1698年乾隆下江南,沿途地方官竟献豆腐佳肴,有的献肥鸡豆腐片汤,有的献燕窝火
  腿蒸煨豆腐,有的献什锦豆腐……可乾隆尝了我们白蒲茶干后龙颜大悦欣然题字曰:只此一家。这位风流皇帝的四颗墨宝,文革前还挂在三香斋杏堂里,我见过。”
  谁知姨兄越说越生气:“这是一份迟到的荣誉,迟到了三个世纪!”他转身飞快地拿来一本纸色泛黄的《白蒲镇志》,用手指点让我跟他一起念,什么“蒲镇菽乳干为绝品”啦,
  什么“固有不传之秘,亦于镇中水土合宜”啦,什么……真不愧是当地活字典!
说话间,胖呼呼的活字典太太已经麻利地摆出四只冷盘。我一眼望去--虾籽茶干,青椒茶干,竹笋茶干,鸡丝茶干;艳红、翠绿、金黄、雪白。我立刻感到腹中咕噜咕噜翻腾起来。
  活字典太太陆续端上热炒:烩茶干,蘑菇炒茶干,鳝鱼丝炒茶干,肉丝辣椒炒茶干。
  于是,客气与香气齐飞,热情和亲情共舞。
  我过意不去:“太复杂了!太复杂了!”
  姨兄摆手道:“简单简单,一个主题作篇习作而已。”
  “说句你不生气的话,真正复杂的你恐怕还没见过呢!”麻利的女主人端个饭盆一阵风似的进来麻利地接茬说:“我们这里的厨师做的茶干夹子,考究把茶干片开嵌进肉末下锅,
  那才称得上华夏一绝!我这几样是小学二年级水平。”
  姨兄烟不抽,酒不沾,几块茶干下肚就浑身来了劲,圆睁双目,发表演讲:“说起来,朱元璋、康熙、乾隆、慈禧太后这一帮子都爱吃豆腐,但他们当政我们白蒲老百姓还不是穷
  得叮当响;孙中山先生不仅爱吃豆腐,而且把豆腐写进手拟的国大纲,称《建国大纲》,称豆腐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个贡献,可解放前我们镇上哪有手工作坊里不是转动着石磨
  的呻吟。千感谢万感谢门外这条大运河运来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我们这座古镇远去了,一座新城崛起了,成百家企事业快把市镇挤破了,老弟,你常说的‘小精灵’才创造
  出今天的神话!”
  啊,大世界里小茶干,小茶干上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