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机会--夷陵之战 – 铁血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0:31:43
失去的机会--夷陵之战
  • 男儿心如铁 发帖于:历史杂谈
    发布时间:2008-6-13 12:32:52 查看原帖收藏复制链接
    共14条评论】【浏览383IP
  • 公元219年,刘备夺占汉中后,派关羽率荆州兵马北攻樊城。关羽北上后,趁大雨导致汉水泛滥之机,水淹于禁所率领的曹军七军主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准备迁都以避其锋。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东吴孙权与曹操勾结,出兵白衣渡江,袭占了荆州。关羽西走麦城,也被东吴擒杀,荆州落入曹操和东吴之手。

    东吴袭取荆州不是偶然的,它是以孙权为首的东吴集团“据全江而守”战略的体现。夺取荆州,占领整段长江,以长江天险为依托,固守割据,这是孙权集团早就定下的策略。可袭取荆州,破坏了孙刘联盟,使曹操坐得渔翁之利是很不明智的。在关羽和曹操还没有斗到完全两败俱伤的时候就袭破荆州,等于用自己的军队替曹操解围,在战略上看是不可取的。至于擒杀关羽更是愚蠢,不杀关羽,或暗中放其一条生路,或者谈判后作为谈判的筹码都有益处,可一杀关羽,就让以“义”字作招牌的刘备再也没有回旋之地,只有出兵报仇一途,否则刘备身边的人就会人各一心,再也无法调和矛盾,失败在即。因此,杀关羽就是孙权逼刘备来报复的一步蠢棋。所以虽然孙权后来用尽办法,包括让诸葛瑾写信也无法阻止刘备出兵报仇的步伐。在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即帝位后就统帅大军出川讨伐东吴。东吴也以陆逊为大都督,统兵应战,于是爆发了著名的夷陵之战。

     

    这场战役在三国时期很有名气,在这场战役里,陆逊所率领的吴军先退让一步,他先东退到夷道、虢亭一线转入防御,把七百里的的山区让给了刘备。刘备率领蜀军辗转跋涉于山地之间,求战不得,当锐气被遏制后,也被迫转入防御。刘备在山区扎下七百里连营,和陆逊相持。直到相持半年之后,陆逊才转入反攻。陆逊采取火攻,火烧刘备的七百里连营,刘备一时大败,几乎全军覆没,率领少数人马逃到白帝城,不久病死在那里。史书记载,刘备“舟船器械,水布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经此一战,蜀汉再也无力再出川进攻东吴了。三国的最后疆界也大致形成了。

    在这一仗中,魏蜀吴三国都有着自己的战略上的失误,这些失误决定了战役的结局。首先说吴国,吴国在关羽北上攻魏的时候,在关羽战胜曹军的时候就袭击关羽是很不明智的举动。当时关羽虽然战胜曹军,但曹军还有很强的实力,双方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这个时候正是坐收渔人之利的有利时机。作为吴国来说,应该支援关羽,让关羽和曹军力拼到底,在双方两败俱伤的时候再收取荆州,这样才是上策。可东吴不等这个时机到来就袭取荆州,击破关羽,等于替曹军解了围,虽然得到大半荆州,可却扩大的长江的防御正面,增加自己的防御负担,同时又受败盟的恶名,遭受蜀国的进攻,而曹军没有受到致命打击,实力远过东吴,如果曹丕采取策略正确,东吴难免灭亡之危。虽然此战胜利,可实际上是东吴和蜀汉两败俱伤,曹魏一家独大的结局。东吴从此被迫转入对魏的防御。得虚利而得实害,这就是东吴的战略错误造成的。

    而蜀国的战略错误也很明显。虽然打着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的旗号出兵伐吴名正言顺,可在战略上来说是不可取的。吴蜀两国弱小,而曹魏独大,在这个战略形势下,只有吴蜀合力拒曹才是唯一的出路。当时曹魏刚刚代汉,民心未定。刘备如果趁此时机,接受东吴的求和,北出秦川,在当地拥汉派的响应下,则关中陇右传檄可定,这样失之荆州得之关中,也是一策。这样蜀国的情况要比诸葛亮后来北伐的局面好得多。而刘备却因关羽被杀,荆州丢失的愤怒而兴兵伐吴,本身就违背了兵法里的“主不可因愠而兴兵”的原则。再加上在战役指挥上,也许是不谙水战的原因,刘备不利用上游的优势,利用水军,水陆俱进,而是步步为营,最后舍舟上岸,依山傍水扎营,七百里连营拒敌吴军,最后精疲力沮,被东吴用火攻大败。退一步来说,即便刘备打败东吴又如何?就是刘备打败东吴,侧面有魏军的窥伺,前面有东吴的抵抗,刘备的军马是难以完成夺回荆州,彻底让东吴屈服的战略任务的。可以说,刘备从一开始就进行着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

    而在三国之中,犯下最大的战略错误的却是魏国。就在蜀国攻吴的前夕,孙权派人向曹丕求降,这以反常的举动引起了曹魏君臣的警觉。大家分析,可能有蜀吴交战的可能,为了免除侧背的威胁,孙权才采取了这一行动。这个时候曹魏的大臣刘晔就向曹丕建议,趁两国交兵,出兵攻吴,在消灭东吴后再转攻蜀汉,这样将两个国家各个击破,天下就可以统一。可这个建议被曹丕否决了。

    曹丕拘泥于迂腐的所谓的“大义”之道,不进攻归降之人的道理,接受了孙权的投降,决定进攻蜀汉。可等到战役结束也没有看到曹丕行动。曹丕的行动消极,使曹魏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统一天下的好机会。也可能曹丕对自己的攻蜀的决定没有自信,也可能有刚登基的君主的面子问题,因为讨伐东吴的计策不是自己谋划的。不管怎样,在整个战役的过程中,曹丕既没有采纳刘晔的建议攻吴,也没有实施自己的计划伐蜀,实力强大的曹魏集团在蜀吴的侧背完全成了一个旁观者,直到陆逊大获全胜收兵之后,曹丕才兵分三路攻打东吴,但为时已晚,最后只好无功而返。

    作为魏国来说,当时是一个很好的统一天下的时机。最好的战略就是采取刘晔的建议,出兵伐吴。在地理条件上来说,魏国居于交战的吴蜀的侧面,虽然战略态势相似,但魏国和吴国隔江而望,距离很近。魏军一旦出动,很快就能夺取吴国的腹心地区。而蜀国和魏国之间隔着崇山峻岭,如果要进攻蜀国,就要攀越重重山险,行动缓慢。如果蜀国的留守部队依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山险抵抗,魏军很难得志。在这个方面看,灭吴要比灭蜀容易的多。

     

    而从战役形势看,吴国整个战线的侧后完全暴露在魏国的军队主力面前,而蜀国的侧背则依托山地,与魏军的接触面短窄,如果出兵攻击,进攻吴国的侧背要比进攻蜀军的侧背容易的多。一旦出兵攻击吴军的侧背,吴军前有蜀军进攻,后有魏军袭击,整个战略态势就会变得无法收拾。难以找到可以依托的屏障。很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土崩瓦解,这样战役会很快以吴国灭亡而告终。

    从吴蜀双方的战争心理来说,刘备和孙权的心理也不相同。刘备是孤注一掷,他抱着仇恨的心理与孙权作战,同时他的后方稳固,巴蜀山险阻隔,外敌一时难以消灭他。所以如果魏国进攻吴国,刘备只会大喜过望,更加努力的进攻吴国,尽量在吴国灭亡前多占领领土,作为以后与魏国抗衡的筹码。所以,如果魏国进攻吴国,蜀国与吴国缓和的可能性是零。就会形成魏蜀联手消灭吴国的局面。

    而吴国则不同,吴国君臣对形势还是比较清醒的。吴国的主要战略是打败蜀军的进攻,保守他们的胜利果实。但他们一刻也没有放松对魏国的警惕。如果魏军进攻蜀军,蜀军被迫败退后,吴军可能会因为压力的消除而与蜀国缓和,不再向蜀国施加军事压力,这在夷陵之战后期表现的很明显。如果从战争心理上说,还是进攻吴国更好一些。

    我们可以想见,如果魏军采纳刘晔的建议,进攻东吴的话会发生什么样的形势。蜀军和魏军会联手很快消灭掉东吴。在东吴灭亡后,魏军将因地理之便,占领吴国的富庶之地,而刘备则只能占领东吴西部的贫瘠之地,如果运气好的话,刘备可能收复当年关羽丢失的大部分荆州。但这个时候,魏军的实力要远远大于蜀军。而长江天险已经不是魏军的阻碍。这样一旦魏蜀发生战争,占有明显优势的魏军就会很快占有上风,消灭蜀汉,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可惜这样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就这样的被无所作为的曹丕给丢弃了,如果他的父亲曹操还在,是肯定不会浪费这个机会的。曹丕的所作所为估计会让他的父亲曹操在九泉之下气得暴跳如雷的。不过话说过来,如果曹操还在,心怀顾忌的刘备和孙权这两个枭雄是不会随便打这场夷陵之战的。正是欺负曹丕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儿,他们才如此肆无忌惮。曹丕评价刘备“不晓兵”,可他又何尝晓过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