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林:从“漂”到“生根”的剪纸艺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55:34
孙二林:从“漂”到“生根”的剪纸艺人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孙二林,女,1962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剪纸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协会会员、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八届人大代表。自幼受家庭熏陶,喜欢剪纸艺术,其剪纸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性的大赛和艺术博览会并获奖,同时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孙二林:从漂到生根的剪纸艺人

  剪纸艺术

  中国剪纸包括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中阳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傣族剪纸、安塞剪纸、磁性剪纸等多种艺术流派,而从大的角度又有北派和南派之分。

  北派多秉承传统技艺,以剪刀为主,剪纸需大量镂空制作,刀剪要磨得非常锋利,剪尖与针一般,可以自由地进行镂空创作。南派则多靠刀刻纸来完成,线条非常纤细,对刀工要求很高。如今北派也有一些剪纸工艺采用刀刻的方法。而不论是南派还是北派,都需要10年以上的功力积累,才能达到技法纯熟。

  孙二林算不算“老北京”?这是一个困扰记者的问题。毕竟,她的受业、成长都不在北京,孙氏剪纸也不完全是北京风格。但在这个城市中,孙二林与普通的外来妹一样,苦苦奋斗了10多年,终于取得了成功。正是人生的磨难与历练,让她对北京文化有了认同感,如今,在通州附近的一个小区中,她买下了自己的房子,扎下了根。即使仍然说不好北京话,但毫无疑问,她已经属于这个城市,孙氏剪纸也因其不同的风格,而成为北京剪纸艺术百花齐放的杰出代表。

  每个城市都会有外来者,当他们靠个人努力走进城市文化的中心时,那么,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代表,并因此成为这个城市的骄傲。孙二林人生奋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的精神,正是老北京文化的真正内涵。

  一把剪刀用了16年

  我是内蒙古包头沙尔沁村人,我们家祖籍山西。山西妇女大多会剪纸、针线等手艺,否则嫁不出去。

  我的姥姥叫孙牡丹,是孙氏剪纸最早传人。我母亲马桃女是第二代,我和姐姐孙大林是第三代,现在我的儿子王磊、侄子孙春波是第四代。

  我小时候剪刀很贵,买不起,所以学剪纸比较晚。16岁时家里娶了堂嫂,剪纸技术更好,她有把小剪刀,我就天天缠着她,跟着她学。我直到结婚后,才有了自己的剪刀,那把剪刀我用了16年。

  我剪得好,邻居、街坊都来要。后来,我也厌烦了。因为题材都一样,结婚的要喜字,过年的要福字、窗花,一段时间我看见红纸就想哭,总想:难道这辈子就不能剪点儿别的了?

  亚运会让我来到了北京

  我偶然看到书画家给亚运会献艺的新闻,我想,我为什么不做几幅剪纸送过去呢?于是就做了7幅寄给“11届亚运会组委会”。没想到,很快亚组委来信感谢我,还发给我荣誉证书。我们的小地方,得了这么高级别的证书,一下轰动了。我找到区长说,听说区里对于获得这么高级别荣誉的人有物质奖励,我也不要奖励,我只想要一个学习机会,区长非常支持。

  就这样,我被安排到中央民族大学进修一年,学的是国画专业,当时都不知道该去学民间美术专业。进修毕业后,回包头当了两年中学美术老师,我总想到北京发展我的剪纸技艺,1996年1月,我辞去公职到了北京,那时也30多岁了。

  到了北京才知道谋生艰难,我找了三次工作,都失败了。为了省钱,我只好从地下一层搬到地下二层去住,每天只吃馒头,不吃蔬菜,半年下来,带来的6000元钱基本都花光了,眼看就要山穷水尽了。

  一边当保姆一边练剪纸

  即使再困难,我也没想过回老家去,因为我没有理由退缩。漂在北京的艺人中,我算比较成功的了,也不真是技艺无与伦比,但我得了国际大奖,每年都能出国,中国大点的地方也都跑遍了,有人说是因为我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其实,艺人都是心灵手巧的,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呢?相反,我觉得我在这方面挺笨的。我觉得主要是靠运气,此外,坚持也很重要。

  就在我坚持不下去时,老乡介绍我给一个老爷爷当保姆,老爷爷原是领导干部,祖籍也是山西,90多岁了,身体非常好,我负责给他做饭,他提供食宿,虽然没有工资,但业余时间可以剪纸,我觉得很满足。终于安定了下来,我一边练剪纸,一边向别人学习。

  首次个展就让我出了国门

  一次,我去海王邨民俗馆看剪纸展览。一幅剪纸能卖30元到50元,对那时的我来说,就是天价了。我找到负责人说,这些剪纸我也能做。他不信,第二天我就把自己的作品拿来给他看,他又找了两个专家,让我现场剪。剪纸做不了假,没10年工夫,出手就能看出来。我现场剪完了,两位专家都表示了认可,负责人说,可以给我搞一次个人展。

  个展做了一个月,我现场表演。一个叫伊藤三郎的日本人看了,觉得十分好,第二天就又带了三个人来看我剪,当天晚上还请我们吃了晚饭,并邀请我去日本办展览。从此终于混出了头,路越走越宽。老爷爷说:“你还是闯你的艺术吧,在我这里会耽误你的。”于是,在老爷爷家当了两年保姆后,我搬了出来。

  粗制滥造毁了剪纸市场

  不久,我加入了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学会,协会组织了10多个艺人进入东安市场,但绝大多数艺人不懂经营,很快退了出来,我却在那里一待就是6年,生意越做越红火,到年节的时候,大家排队买我的剪纸。“孙氏剪纸”的名头算是立了起来。两年前,东安市场地下一层全改成国际品牌了,我也只好退出来,现在靠老客户维持。如今LG、安利等大公司过年的剪纸都是我来做。

  北京剪纸市场曾经辉煌,但粗制滥造毁了这个市场,廉价的剪纸作品抢占了大部分市场。相比之下,外国人对剪纸很喜欢,他们有专门的收藏协会,价格也高,我在国外最长一次待了半年,收入相当于在国内干一年。很多优秀的剪纸艺人都去了国外。

  在北京的最大优势是可以看到各地的创作,了解到不同的风格。北京剪纸有“京作”的特点,制作精细,内涵丰富,雍容大度。到北京以后,我的剪纸艺术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北京的吉祥文化,对我创作影响非常大,我也终于找到了适合发展的土壤。

  剪纸让日本老人感动流泪

  现在外地有剪纸艺人也在做奥特曼之类的卡通剪纸,但我不喜欢,我在创作上更偏重传统吉祥文化的发掘。

  一次我去日本参展,现场做了一张小剪纸,是桃子和蝙蝠,取义“福寿绵绵”,送给一个日本老婆婆。三天后,老婆婆又来了,送了很多礼物。原来她先生长年卧病在床,老婆婆把剪纸贴在他床头,说图案里包含着中国人传统的吉祥祝福。老爷爷很高兴,当天睡得很好,第二天胃口大开,第三天居然就能下地走两步了。老婆婆不会说汉语,我不会说日语,但老婆婆感动得直哭,我也流下了眼泪,这种感动,是奥特曼剪纸做不出来的。

  在东安市场,一个母亲说她独子要结婚了,她想通过剪纸转达一个母亲的祝福。我想了好几天,最终做了出来,我告诉那个母亲,剪纸中的莲花表示“连生贵子”,鸳鸯表示情谊绵长,水代表婚后财运亨通,喜是圆形的,表示圆满,而且“喜”字有眼有嘴,是“乐呵呵喜”,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祝愿。那个母亲听着听着眼泪就流下来了,她说,这剪纸中所包含的就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大的祝福啊。

  一幅剪纸,可以是简单的装饰,也可以是深入人心的力量,它是值得我一生去追寻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