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恐惧的病人遇到恐惧的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04:12
当恐惧的病人遇到恐惧的医生 2007-11-26 本报记者 董伟     

    又一出人间的悲剧在医院上演。肖志军认为,北京市朝阳医院应该为自己的妻儿殒命负责。可是,医院也觉得委屈——医生已经尽力的抢救了,是患者的不信任或者说放弃,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院方在媒体沟通会上说,在这一事件中,医院面临守法和救人的双重矛盾。这虽有推卸责任之嫌,但也算肺腑之言。在当前恶劣的执业环境下,哪个医生不担心患者将自己告上法庭?当一位患者推门进来的时候,医生心里存在着真实的恐惧。

    然而,病人一样地恐惧。从面对医生的那一刻起,他心里就怕了起来:他的医术怎样,能不能断准我的病情?他会开大处方吗?他拿没拿药厂的黑钱?他要是对我不住,我该怎么样留存证据……这无数的担心,贯穿在患者整个就医过程中。

    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医生和病人应该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病魔;应该依靠彼此的信任和合作,去病除疾保持健康;应该依靠彼此的信任和合作,尝试新疗法,医学才能不断地前进。可是,现实却不是“应该”的那样。

    近几年,医院里发生了多少恶性事件绞痛着人们的心灵:哈医大二院天价药费事件、茶水发炎事件、见死不救事件、护士长辞职事件、深圳医生戴钢盔事件、福建兼职警察进医院事件……医生和患者哪里是同生共死同仇敌忾的战友,分明是你争我夺、你死我活的仇敌。因为疾病,他们不得不相见;因为恐惧,他们不得不拿起盾牌。李丽云事件不过是这种境遇的另一个明证而已。

    有医生曾经对记者抱怨说,天底下最难的职业是在中国当医生;也有病人对记者诉苦道,在中国当患者简直就像一场恶梦。经济学家则告诉记者,医患关系正在走入典型的“囚徒困境”,并在医疗系统内部演变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结果是,虽然医生和患者都在追求对自己最有利的局面,甚至过度自我保护,可是他们的努力换来的,却是最糟糕的局面。同时,越来越多的优秀医生逐渐退出这个行当,他们不愿意坚守在一个得不到尊重的领域。

    如果经济学的分析是正确的,那么仅仅提高“囚徒”的素质是不能够改变那种“困境”的,也不能够改变良币被驱逐的长远趋势。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改变游戏的规则。尽管医生和患者存在天然的经济争夺性——无论怎样,医生靠病人维持生计这一事实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政策得当,则能够将这种争夺性降到最低。

    不幸的是,当前的有关政策,不是在降低这种争夺性,而是放纵甚至鼓励。更何况,医患双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各类型医院竞争不充分,医生败德行为得不到适当的惩罚,都促使“争夺”更加赤裸裸和血淋淋,也让医疗领域一直遍布地雷炸弹。

    过去几年的事件一再表明,简单的道德指责是无益的。事实上,医生也好,患者也好,在医院这个空间里都没有天生的恶意。就像前不久丁香园网站的调查显示的那样,多数医生认为,为医者最大的幸福不是金钱、地位的攫取,而是病人康复时感激的笑容。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实现或帮助实现这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