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一个村主任要花多少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11:54
竞选一个村主任要花多少钱?                                  白沙河
现在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尽管没有官方统计数字,但除非采取鸵鸟策略,这已经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较为普遍的现象。稍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对一些具体的贿选事实都是知道的。
那么,究竟要花多少钱才能当上一个村主任?这一问题当然给不出一个确定的标准答案,但却不能回避。我曾了解的一些情况,因没见过官方资料,故不想多说,只是一般性地分析过贿选动机和选票的价值。今天早晨读到一则报道,《原村委会主任为求连任买凶砍死竞争对手》(新华网2008-7-16)。报道中提到永嘉县的这一事例虽有点极端,但不足为奇,而网友跟贴中提到温州一带竞选村主任要花费几十万元,并认为肯定要捞回来。这些因素,便促使我想谈谈所了解的情况及对一种流行观点的看法。
先说几件贿选花费的事,都是发生在属于城市近郊的我的老家:
1、三年前(2004年秋)那次换届时,D村一村民为竞选村主任,共花费1000万元,其中每张选票7000元。去年换届,他为谋求连任,又花费500万元。这次,他在选举前一周,当上了村支书。
2、也是2004年的换届,我老家的那个村子(L村),竞选成功的村主任花费约50多万元,给村民送花生油、面粉、茶叶,请老人们旅游,给支持者送挂历。当然,没成功者也有不小的花费。春节见到他时,他告诉我,在咱这周围,像咱这样没花钱就选上的根本就没有。
3、去年(2007年秋)换届,X村两人竞选,其中一人花了1500万元,另一个花了1000万,结果,花1000万的选上了。
4、2007年秋,S村,一竞选者每张选票出价10000元。
5、2007年秋,N村原任村主任(书记兼)与另一竞选者发生冲突,那名竞选者被人暗中开枪打伤,虽然人们皆知何人所为,但并未受到追究,只是原主任自动下台。在此空档中产生了第三位竞选者并成功当选。其兄告诉我,让他拣了个便宜,只花了300万。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对此种出现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贿选现象究竟怎么看,决非一句简单的“不合法”就可以解答的。在此,我只想对“捞回来”这一判断谈点看法。
从表面上看,确实如同人们所想象和推论的那样:既然掏出了那么多钱,肯定是有利可图,一旦上台,还不拼命地往回捞?以前我也是这么看,后来发现,绝非如此简单。
这种看法的潜在理论,无非是经济决定论,即从经济的这一单一因素考虑人们的行为。按照这一思路,既然有投入,就要有回报,投入那么多,捞的也肯定要多。无可否认,相当多的人通过贿选竞争村主任,确实就是为了“捞回来”,譬如,J村的村主任在旧村改造中,新建楼房每个楼座从承建者那里收取10万元,这几乎是公开的。但竞选者的动机却并非都仅仅是经济的,这一点,我在《村民自治中贿选者的动机》中分析过。有许多方面的动机,早已超出经济的,像前面提到的那篇报道中的事例,似乎就不仅仅是经济所能解释得了的。其实,任何权力之争,首先是政治的,是对他人意志的支配,尽管不能否认经济的利益,但当着到了你死我活的层面,就已不完全是经济的了。
投入过高者,若仅仅从“往回捞”去看,还有一点需要考虑:“捞”的过程中是否能成功规避巨大的风险?尽管在中国,侵吞、贪污、受贿等等的风险极其低下,但对于一个无权无势的村民来说,要在三年的一任内捞回投入的上千万,怎么说也是有风险的。而且数额如此巨大,风险自然就大得多。这一点,那些贿选者并非毫无认识。前面提到的D村主任曾对我说过,到哪儿搞个工程不挣个千八百万?我知道,他的几个公司中,有一个是房地产公司。
其实,在目前的中国农村,单纯的贿选并不可怕,反而是村民的选票因而是权利受到重视的体现,可怕的是竞选过程中黑恶势力的介入和向暴力演变,还有就是选举后的监督缺失以及外部公权力的不规范介入。
诚如古人所言,天下熙攘,为利来往。不过,“利”却不仅仅是经济的,尤其不仅仅是金钱的。
(2008-7-16)
参考:
村民手中那张选票的价值
村治选举中贿选者的各种动机
贿选与乡村中的富人掌权